书城亲子规矩和爱
966100000032

第32章 规矩和敬畏: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

初为父母,似乎上帝都为我们准备了足够的爱心来迎接新生命,但常常没有给我们足够的智慧来教育孩子。就像宋代司马光总结的那样:“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确实,由于不能把这样的爱理性化,我们就无法教会孩子对规矩的敬畏。在定本书的题目时,我特地把规矩放在前面就是想凸显做规矩的重要和不易。在内容上也用第四章、第五章整整两章从理论、认识、操作三个不同的层面探讨做规矩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使为人父母者不仅对规矩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对爱有更理性的认识。有了对规矩和爱的进一步认识,就不难明白规矩和爱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做规矩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做规矩自然就是一件认真而神圣的事情。很多父母做规矩的失败是因为随便。这种不认真的态度不仅不能让孩子对规矩心存敬畏,相反,孩子会因着你对规矩的随意而产生对你、对规矩的藐视。父母这样做规矩的态度就是对自己神圣职责的一种亵渎。

为了避免做规矩的随便,为人父母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营造父母的权威。其次在做规矩时,在心理和操作细节上都认真做好准备。最后要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

孔子非常明确地指出“君子以恐惧修省”。这里的“恐惧”不是一般的害怕意识,而是敬畏的意思。朱熹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就说得更加明确:“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在儒家的修身体系中特别强调君子要“慎独”。在别人眼皮底下,保持自我约束有时还能做到,但是当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君子靠什么来“慎独”呢?正是平时养成的敬畏之心。所以,敬畏是对一些规则的敬仰和畏惧,是一种对待信仰的神圣态度。敬畏是信仰的基础,是一切智慧的开始。《圣经》明确指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如果没有敬畏,人类的智慧会是怎样呢?当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果后,“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

但是眼睛的明亮并没有让人类获得真正的智慧,相反让人类在犯罪的羞耻中远离智慧而堕落,究其原因正是心中失去了对神最初的敬畏。由此看来,敬畏不仅是人们修身立德的重要方法,更是伦理道德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哲学家史怀泽所强调的那样,“对生命敬畏的感觉是绝对的伦理”。哲学作家周国平也曾说过:“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相反,对生命最起码的敬畏也不存在了,天不怕、地不怕,那这个人自己就是一个可怕的禽兽。第二章中那位在法庭上微笑求死刑的“90后”青年马金库,就是因为失去了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才会对自己如此冷漠,对他人如此残忍。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哀、一个家庭的悲哀,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哀、一个时代的悲哀。

敬畏既是修身之道又是伦理道德之底线,敬畏自然就是幸福之保障。追求幸福是每个人不言而喻的人生目的,但是没有敬畏就没有幸福,就会有危险。弃官从学的明朝哲学家吕坤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前不久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驾获罪就是因为“无畏”律法而“及于祸”。值得提及的是,高晓松从被捕酒醒的那一刻起就保持忏悔认罪的态度。在庭审时,高晓松制止了律师要为他做的无罪辩护,也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做任何借口,只是在最后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有的全部都是忏悔。我以前一直以为喝酒能给人自由,最后因为喝酒失去了自由。

”中国目前的文化名人犯各种错误的很多,但是能像高晓松这样真心忏悔的却很少。我在认真思考了他在法庭上所说的那段话后,我发现高晓松的忏悔还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本。他认为自己失去自由是因为喝酒被捕,却没有认识到其实在被捕之前已失去了真正的自由。虽然他有钱买酒,有酒量和时间自由喝酒,酒后或许还能再写一首好歌,但是他不自由。因为他在酒面前不自由,已被酒捆绑。由于缺乏敬畏,所谓的自由早就成了捆绑。唯有对律法和规矩的敬畏才能帮我们逃脱这种罪的捆绑。敬畏让人“不敢肆”而得以避祸,敬畏能让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其所欲),而是当你想做什么时,因着敬畏而有能力不去做什么(畏则不敢肆)。

在现实中,我们不但常常被罪恶捆绑,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恶的事情却偏偏要从己所欲,甚至最后不能自拔。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往往会背道而驰。这种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背离是人生的一大煎熬,也是人类的软弱和可怜。记得自己年轻时曾经深深堕落在麻将中,每次凌晨在赌局结束后独自面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时,有说不出的悔恨和自责。但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又不由自主地开始四处找人雀战。但是只觉得自己生来意志薄弱,后来发现很多伟大的人也都曾有过这样的软弱。《圣经》中的保罗既有智慧又有勇气,一生遭遇无数折磨,内心仍然依靠信仰充满平安喜乐。但保罗最让我感动的勇气不是他对外界苦难的承受,而是他对自己内心软弱的坦诚:“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我真是苦啊!”伟大的使徒保罗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在信仰上还缺乏根基的人呢?我们更需要依靠敬畏来远离罪恶。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有智慧的人都认识到唯有敬畏才能远离祸害进入幸福。《明史杂俎》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突然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乐?”文武大臣们众说纷纭,但没有一个回答让朱元璋十分满意。后来一个叫万钢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最快乐”,让朱元璋龙颜大悦,直夸“见解甚独”。万钢的回答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敬畏是幸福的根本。

所以,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认识到幸福人生离不开敬畏。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幸福,就自然需要培养孩子从小对规矩的敬畏之心。放眼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家庭教育理论,无不把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置于一切教育的首位。《三字经》把这个意思作了简明扼要的概括:“首孝悌,次见闻。”做人首先需要学习的是孝和悌。所谓孝就是对父母的顺从,所谓悌就是对兄长的尊重。所以人生学习的第一门功课也是最基本的功课,就是敬畏,在家庭的人际关系中学习敬畏之心。在这个基础上,才开始学习别的知识,接纳外界的各种信息(次见闻)。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敬畏教育的佳话,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周公训练成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