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比发现,不管是在咨询中,还是平时与小孩儿玩耍,我都特别容易被孩子的细微改变所打动。每当看到孩子主动改变自己,我的心中都充满了怜爱——这么小的孩子主动选择积极的行为,至少证明两点:他有选择的能力,而且他的内心倾向于作出积极的选择。这种能力和倾向预示着孩子的成长态势。如果一个孩子始终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作出积极的选择,他必将遵循自己的天性自由成长。这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吗?所以,我非常看重孩子的自发行为,只要孩子主动改变自己,哪怕是很微小的改变,都会令我欣喜不已。而且我始终坚信,真正的成长要靠孩子自动自发,强迫的力量走不远。可是有些人对此却无动于衷,我对此很困惑:这么大的改变,多值得高兴呀?
慢慢地我明白了,其实我眼里的“很大的”改变,在其他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比如,孩子平时回家都是先看电视、吃东西、玩耍,某一天他回家后先做作业。这个变化在我看来非常不简单。可是家长的反应,往往是满意中带着淡定,认为不过是调整了几件事的先后顺序,转而又说:“就这一次而已,谁知道以后能不能保持呢?”听了这话我都替孩子感到心灰意冷。在我看来,如果这样看待孩子的改变,孩子后面继续保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从表面上看,孩子只是调整了一下做事顺序,这是我们都能看到的。这个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进入孩子的“后台”,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我常常沿着孩子的状态变化去猜测这个改变的过程。一个孩子,回家先看电视、吃东西、玩耍,这肯定是他喜欢的状态,也是习惯性的安排。但是,孩子往往在这些事情上花了太多时间,导致后面做作业的时间很紧张,这也会招来父母的批评。另外,就算父母不说,做作业时间不够,孩子也难免有轻微的自责,说不定也曾暗下决心:明天一定得早点儿!可是到了第二天,玩的兴头又占了上风。等玩过了头又难免自责、慌乱,仿佛内心被两种力量互相牵扯着,左右为难又顾此失彼。这样日复一日,孩子生活在父母的批评和自我挫败的氛围中,渐渐地就陷入了想改变又管不住自己的泥潭中,这会让孩子感到非常绝望。
总有一些因由促使孩子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可能是不想再听到父母的唠叨,也可能是不想生活在后悔和自责中,还可能是被老师批评了,或者羡慕同学的好成绩……终于在某一天,孩子尽全力抵制电视、玩耍的诱惑,逼迫自己坐在了书桌前,这便是我们看到的改变。当然,在此之前他说不定还经历过很多不成功的尝试。这才是开始,做作业的过程中,电视、玩耍、零食……还像“魔鬼”一样在诱惑他。孩子必须克制住自己,延迟满足这些愿望,一直坐在书桌前并坚持把作业做完。作为一个曾经的资深淘气鬼,我深深理解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煎熬。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孩子顶住了电视和玩耍的双重诱惑做完了作业,不但会长出一口气,还会觉得自己特了不起,战胜了无数诱惑的“小恶魔”,超越了从前的自己。此时此刻,终于可以“挺起腰杆做人”,坦然地看电视、玩耍。父母问起作业也不再羞愧难当,而是理直气壮地或者还假装轻描淡写地说:“写完了。”其实心里早已得意洋洋。
在这样的状态中,孩子希望得到什么呢?他肯定特希望父母注意到自己在“写完了”三个字的背后,是怎样的挣扎与克制,希望有人能理解那份战胜自我的愉悦,希望有人明白这个改变是多么来之不易。
在孩子的“后台”遛了这一圈,对孩子的欣赏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兴奋,如果一个孩子有了这份动力,他今生都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曾涌动着这股力量,关键是我们为此做了什么——我们是在增进这股力量,还是在掐灭这股热情?
我们不妨再次进入孩子的“后台”,如果父母对他的改变无动于衷,认为孩子不过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孩子不但将跌入巨大的失望中,还会陷入深深的疑虑:我感觉来之不易、满心欢喜,父母却觉得平淡无奇,仿佛我大惊小怪,难道是我的感觉错了吗?久而久之孩子便不再信任自己的感觉,也不再看重努力之后的充实和喜悦,孩子的热情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湮灭了。事实上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是孩子最宝贵的内在动力。还有的家长会马上循循善诱:“今天很好,不过,一天这样不算什么,要天天这样才是好孩子!”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在孩子看来,这样的父母是多么“贪得无厌”啊:我好不容易才做到这一次,你马上让我天天这样,还让不让人活呀?算了,我还是先看电视玩游戏吧,大不了就被你批评两句呗!孩子内心的天平一旦倾向于即时满足自己,就别再指望他继续保持了。
相反,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个过程,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表示欣赏,分享喜悦,就是对孩子的巨大鼓舞。如果我们能不着痕迹地说出孩子最想听的话,效果就更好了。比如:“那么好看的电视,你都忍着没看,而是先做了作业,真不容易!”或者问:“做作业的时候,有没有想起电视和游戏啊,想玩的时候你咋办呢?做完作业是不是特轻松?”类似这样的问题,正是孩子最想谈论的话题,也是孩子最想展示自己的地方。接着聊下去便不再是简单的夸奖而是一次愉快的亲子沟通。
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今天的改变上,至于日后怎样,需要孩子作出选择,不需要我们操心。成长是与生俱来的动力,孩子天生具有自我完善的力量。他有了战胜自己的成功经验,后面再复制这种成功就容易多了。
可以预想,孩子的改变总是曲折反复的,一次做到已经很难,他未必能次次做到。他做不到的时候,如果我们依然愿意进入他的“后台”去理解这个路径,并付出信任与等待,待孩子踉踉跄跄走过这一段,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向来非常珍视自己的感受,也同样重视孩子的感受。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跟着感觉走。感觉往往是行为的原动力,它指导我们趋利避害。一件事,只有让我们产生了良好的感觉,我们才愿意主动去重复这个行为。所以我们的任务不是逼迫孩子作出改变,而是发现孩子的改变,并给予关注和肯定,间接地确认孩子的感觉。当父母和孩子的评价重合时,孩子才更加信任自己的感觉。此时,我们不必贪得无厌地要求孩子“再接再厉”,这听上去像鼓励,其实是压力。至此,我们的催促、唠叨、焦虑、不安,统统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也许你会问,如果父母无法进入孩子的“后台”怎么办?这的确不是一日之功。我的咨询经验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天赋和可能!关键是我们要不断尝试,反复练习。最初我们判断孩子感受的准确度可能不够,我们不妨猜测出几种可能来,并激活我们的童年经验,进行换位思考。有一点很关键——参照我们的童年经验,而不是我们的成人经验去理解孩子。接下来,我们要对孩子保持连续的观察,并印证自己的判断。如果我们把这个猜测和印证的过程记录下来并一直坚持,我们对孩子行为的解读能力将大大增强。
我并非天生就懂孩子,所谓的理解孩子的能力,就是不断练习的结果。这个练习直到今天都在进行,估计会持续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