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书上看到一段话,关于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要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读了这段话,我豁然开朗。通俗地说,请求可以坦然接受两种结果:答应或拒绝。命令则只有一种选择:必须服从!
我立刻想起了前几天四嫂在电话里和我说的事情,她说儿子鹏鹏现在越来越不听话,喜欢穷对付。让他帮个忙,他却唧唧歪歪讲了一大堆的道理,挺难缠的。四嫂举了个例子,让鹏鹏帮忙扔垃圾,鹏鹏会本能地拒绝:“凭什么让我做,你没有手脚呀?又不是我弄脏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听了这话,四嫂不免生气数落他。鹏鹏同学可不是省油的灯,伶牙俐齿、兵来将挡,到头来反倒是四嫂败下阵来。我猜测,此刻的鹏鹏内心难免偷偷得意。于是所谓的“顶嘴”的本事愈发见长。
表面看来是鹏鹏不懂事,让他帮个小忙都斤斤计较,还一大堆的歪理邪说。其实,类似的事情我也曾经观察到过。不管四嫂让鹏鹏做什么,鹏鹏的反应都是立刻拒绝,而且因为怕妈妈数落他,还会先下手为强,用“你没有手脚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类的话拦住后面的说教。
我在电话中和四嫂沟通,说了我的观察和感受。我猜测四嫂是怕鹏鹏拒绝,所以提出请求时表情严厉,用命令的语气说:“鹏鹏,把垃圾扔了。”如果我是鹏鹏,大概也会本能地拒绝:“求我帮忙,还这么理直气壮!”
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其实也很容易,话还是那句话,语气变化一下就不一样了。如果用温暖、柔和,甚至带一点儿俏皮的语气说:“鹏鹏,把垃圾扔了!”那种亲切、友好和愉悦的氛围,会让孩子感觉很舒坦。这种情况下,他会觉得帮妈妈一个小忙实在不算什么。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记忆。比如,妈妈让我洗碗,我觉得这要求也算合理,已经要付诸行动了,结果妈妈对我不太放心,又唠叨了几句:“我说你没听见呀,赶紧的!要洗干净点,上次就没洗干净,小心别把碗摔碎了……”听了这几句话,我立马态度转向,坚决不做。说心里话,看到大人的脸上写满挫败,总有几分暗自得意,心里还假惺惺地替大人“惋惜”:你们这些大人真笨,一点儿都不懂小孩儿的心思!你要是态度好点,少说几句,我不就做啦?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我时常被莫名的力量推动着,去对抗父母或他人,却没有仔细想过这对抗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情绪。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不管是鹏鹏还是当年的我自己,并不抗拒帮忙,而是反抗妈妈那种不容置疑、理所当然、居高临下的语气。我们愿意帮忙,愿意听从妈妈的吩咐,但是,即便作为一个孩子,也有最起码的需求,那便是期待被尊重与赞赏。听到妈妈命令的语气,感觉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一旦拒绝,妈妈会生气,会数落我们;服从的话,又心有不甘,不想屈从于大人的颐指气使。于是便本能地反抗。
也许你会说,我们给了孩子尊重与赞赏,他就是不听,那怎么办呢?其实,我们的话并非圣旨,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如果凡事都要按照大人的意志行事,我们不就成了事实上的“独裁者”了?当孩子不听的时候,恰好是大人自我反思的好时机:我们的要求是否合理?孩子是怎样理解的?我们的语气和表达是否恰当?孩子的感觉是怎样的?
当然,如果平时经常命令、指责孩子,就算我们改用请求的语气,孩子还是会理解成命令。这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孩子会渐渐认识到,当父母用请求的语气时,可以遵从内心的感觉,自由地选择答应或拒绝,而不必担心批评、指责或者来自父母的其他负面情绪。
对于请求的妙处我深有体会。小时候我是懒人一个,最怕做家务。叔叔家的弟弟妹妹们等着我出去玩,我却对着家务一筹莫展。于是我就会请求每个孩子帮我一点儿忙,对于我的“花言巧语”,表妹现在还常常提起,说当年我把他们哄得团团转。其实我的言语一点儿都不花哨,只是语气柔和,音调生动,这就能轻易地调动起孩子的热情,连我自己都惊叹于语音语调的神奇,而且屡试不爽。在我的记忆中,这些孩子做家务非常神速,我们分工协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一路欢声笑语嬉闹玩耍去了。
在我看来,请求是亲子沟通的一个捷径。其实每个孩子都是“顺毛驴”,我们尊重了孩子的愿望和感受,他们才愿意发自内心地接受请求,每当这时候,他们做得往往比我们期望得还要好。而且我们能从孩子身上感受到一种愉悦和畅快。如果我们命令孩子,就算他们勉为其难地做了,从表情和态度上,也能感受到他们的不满。做的时候,还会应付了事、偷工减料。这还不算,对于自己心中的不痛快,他们总要找机会“还”给父母。
请求的话,除了需要春风化雨的态度,还要作好被拒绝的准备。我就经常遭到拒绝,特别是曼曼和鹏鹏,拒绝得可干脆了。比如,我问:“帮个忙好吗?”他们要是不愿意,就会摇摇头说:“不好!”俩小屁孩儿表情坦然语气坚定,一点儿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我只好乖乖地说:“好吧,我自己想办法。”虽然遭到果断拒绝,但我并不会感到难堪。一方面是因为我作好了被拒绝的准备;另一方面我否定他们的请求也同样干脆。相反,每当看到小孩儿坦然地拒绝他人,没有内疚,也没有忐忑不安的神情,我心中总是无限感动。一个孩子能坦然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他们的内心放松而舒展,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坚持做自己,这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育效果吗?
假设我们命令孩子50次,孩子会很反感,孩子往往会用50次对抗来“回报”我们。当然,这个对抗可能是直截了当的,也可能是“蔫儿抗”,还可能会滞后一段时间才显现出来。假设我们请求孩子50次,他们也许会拒绝20次,答应30次。可以想象,自愿做30次的效果,远好于被迫做50次的效果。如果我们把拒绝仅仅理解为孩子的自主表达而不与个人颜面联系在一起,我相信,亲子关系会由“控制——对抗”转为“尊重——理解”,孩子能更主动地做自己分内的事情,我们管理的成本会大大降低,家庭氛围也会更融洽。
我的个人经验和咨询案例都反复印证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总是用尊重的态度和请求的语气与孩子对话,彼此的关系会变得温馨、愉悦、富有弹性。你会发现孩子根本不用管,仿佛有一股天然的力量在指引孩子的成长。许多心理学家都阐述了这一点:每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自我完善的力量。这股力量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自行推动每个人的成长与成熟。与这股力量相比,我们的命令、控制和强迫,反倒是画蛇添足、费力不讨好。所以我们的核心任务,不是怎样控制孩子,而是激发孩子的潜力。在必要的时候,我也会运用规则来约束孩子。不过,我尽量不依赖规则,而是不断去探索更加柔和、温暖的相处方式。我坚信,好的教育一定蕴含着简约之美。
其实,在教育孩子方面,必须用命令的情况也不多。如果平时都用请求的语气和孩子协商沟通,偶尔动用命令的语气,也会格外有效。当然,请求必须面对“答应”或“拒绝”这两种结果。被拒绝的时候,即使你没用指责的言语,表情却显出阴郁、闷闷不乐,也会引发孩子的内疚。孩子为了讨好父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会勉强答应。这样的话,就算你用了请求的语气,也不是真正的请求,而是变相的命令。
以前有一位妈妈和我探讨,她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变唠叨的,没生孩子的时候话可没这么多。这个话题恰好可以回答那位妈妈的疑问。频繁的命令,最终会通往唠叨!很显然,频繁的命令会引起孩子的对抗。为了让孩子听话,妈妈只能用更频繁的命令压制孩子。于是就变唠叨了。唠叨是什么呢?说到底,唠叨主要是由指责和命令组成,并反复播放,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语言。
相信谁都不愿意成为唠叨的人,那么,从今天开始,多请求,少命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