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称帝时,一人赞同一人反对,两个人后来经历的反差,令人唏嘘
建安二十五年,真的是祥瑞尽出的一年。
这一年,在北方的曹魏集团里,最大的新闻便是今天看到了黄龙出世、明天看到了凤凰落山。
除了龙凤呈祥以外,其他的麒麟、白虎、甘露、奇兽更是无奇不有。
如果单从此时的奏折公文里来看,我甚至让人怀疑自己身处于山海经的世界之中。
虽然明眼人一眼便能识出其中的荒诞。但是来自各地州郡长官的奏折还是层出不穷,各地长官都极尽夸大之能,极力诉说着上天的眷恋。
老天爷如此慷慨且频繁地降下祥瑞,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怕不是说有圣人要出山了吧?
对于这个问题,时任魏王的曹丕连连否认:“我的德行远远不如周文王和周公,继位登基的这些话,让我心里害怕,双手发抖,甚至连字都写不了,孤平生最大的志向便是辅佐汉室,功成后辞去名位,还乡山野,仅此而已。”
可哪怕曹丕已经极尽谦虚姿态,但大臣们仍然强硬,仍然纷纷上奏劝解曹丕称帝,最终,连汉献参帝本人也参与到劝进的队伍中,直到这时,曹丕才表示:“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我这可不是篡位,而是仿效尧舜禅让制,最终登上了皇位。
曹丕篡汉的整个过程还是相当和平的,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因此丧命,汉献帝本人也因为“堪比尧舜”的德行得到了厚待,封邑万户,为山阳公,回到了河南焦作安享晚年。
但是,当这一消息传到蜀汉以后,可谓是举国为之痛哭,当时的蜀人认为,曹魏狼子野心、心狠手辣,汉献帝本人或许已经遭遇不幸,惨遭杀害。
随后,在成都,刘备为汉献帝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丧,并且追谥他为“孝愍皇帝”,并发誓一定会接替汉献帝的遗志,恢复大汉江山。
可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蜀汉当然是不可能承认魏朝的,东吴又实在靠不住,现如今,在蜀汉阵营内部,必须迅速找到一个人来接替汉室皇位,并且这个人还必须姓刘。
此时的蜀汉群臣猛然发现,眼下他们的主公刘备,就恰好姓刘。
于是奇妙的现象再一次发生了,在魏国之后,这一年的蜀国也开始祥瑞缤纷,特别是大臣谯周,每隔几天就要找上刘备专门汇报一下祥瑞、图谶,希望刘备能够登基为帝。在谯周的口中,刘备就是民心所向、民之所呼,如果不登基,那就是有违天道,是天底下第一罪人。
对此,刘备虽然颇为不满,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着手预备起了称帝之事。
按照常理来讲,刘备登基已经到了公元221年5月15日,此时哪怕古代信息交流再麻烦,他也应该知道了曹丕的皇位是汉献帝主动辞让的,汉献帝本人还活得好好的,现在汉朝已经没了,他又继承谁的皇位去?
因此刘备这一行为在当时也是有反对声音的,那就是来自手下大臣费诗。
费诗极力反对刘备称帝,他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直白,“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羇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
现在天下十三州里,殿下您才只有两个,甚至连蜀地的门庭都出不去,远方的曹魏还兵强马壮,这个时候你站出来称帝,不是自己骗自己吗?
费诗的话是地地道道的大实话,但是听到刘备耳朵中却十分刺耳。
最终刘备将费诗贬官为永昌郡从事,撵到了边远地区,随后便在成都举办了自己的称帝大典。为了能够回避汉献帝禅让一事,刘备宣布自己是在“嗣武二祖”,也就是继承刘邦开创西汉、刘秀开创东汉的伟业,将要开创季汉,最终登基称帝,年号章武。
而谯周本人也因为寻找祥瑞有功,最终被提拔为中散大夫,侍奉在太子刘禅身边。
费诗和谯周两个人命运的反差是极大的,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一个进入了天上,一个直接被打入了地下。
或许在此时刘备的眼中,谯周就是大汉第一忠臣,而费诗哪怕谈不上是第一奸臣,也算得上是第一蠢臣,蠢得看不到民心所向。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对于费诗和谯周的区别对待,可以说是刘备犯下的一个错误。
如果我们看费诗和谯周两人的生平,便会发现,两人完全是文官的两个极端典型。
费诗是一个典型的实干派,他最早曾经在刘璋的麾下担任绵竹县县令,刘备击败刘璋军后,费诗率百姓举城归附,由于才干出众,被刘备任命为了督军从事,随军工作。等到益州平定之后,费诗又出任了牂柯郡太守,和益州前部司马等职务,从地方到军队,可以说费诗是一步步靠着实干爬上来的。
费诗虽然是出了名的耿直,他的情商和才干都是十分出众的。
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自称汉中王,在蜀汉政权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赏赐,其中就包括四大将军。
在四大将军的名单里,关羽作为刘备的肱骨之臣,被封为前将军,而黄忠作为斩杀夏侯渊的功臣,也被拜为四大将军之一的后将军。
当时刘备派遣费诗前去荆州通知关羽,但是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关羽勃然大怒,称“大丈夫不与老兵为列”,甚至当场拒绝受拜。
关羽是四大将军之首,要是他都拒绝那么别人谁敢接受?如果事情闹大了的话,相当于是一场政治危机。
但费诗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避免了事件恶化。
他对关羽说道:当年萧何、曹参都是刘邦身边的老臣,甚至自幼就已经有了交情,但是陈平和韩信却都是日后较晚归附的,但哪怕韩信的绝味超过了萧何、曹参两人也没有任何怨言。现在大王虽然给了黄忠优待,但只是因为他一时的功劳,在大王的心里,黄忠当然是比不过大将军您的。
我认为在这个时候,你不应该计较官号的高低,效法萧何等人。我只不过是来送信的,如果将军您不愿意的话,我立刻就会回去告诉大王您的心意。但我实在是为您感到惋惜,恐怕你未来是会对此后悔的。
在汉朝,萧何的名号是相当之大的,拿他和关羽相比,多少是带着点抬举的,听到费诗的这番话,关羽的火气也消了大半,最终爽快地接受了任命。
然而相比之下,谯周的履历就要单薄很多。
谯周是益州本地人,他少读典籍,精研六经,是当时蜀地之名的学者,但也仅此而已。谯周一辈子没有政治经验,他最为出名的事情就是劝刘备登基,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从现实层面来考量的话,目前蜀汉政权相较于曹魏政权实力孱弱,换句话来讲,曹魏可以养一群文人雅士来装点门面,但蜀国没这个资本,想要与曹魏抗衡,那就更应该注重实干,避免空谈。
一个是基层崛起的实干家,一个是只会读书的文人,两者之间的差距别人不清楚,难道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刘备还会不清楚吗?
但哪怕如此,他也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就是流放费诗,重要谯周。
此时的刘备大概没有想到,受了委屈的费诗日后却兢兢业业地为蜀汉的强大而奋斗,而相比之下,自己信任的谯周,最终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费诗被发配下放以后,曾经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知道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四郡的时候,他才再次出现在史书上。
225年秋天,诸葛亮在汉阳县里,诸葛亮召集了费诗和蒋琬共同会见曹魏降将李鸿。
在谈话中,李鸿提到了已经投降曹魏的前蜀汉将领孟达,说他虽然背叛但仍然对诸葛亮有仰慕之情。
当时诸葛亮随口对身边的费诗、蒋琬说,以后一定要和孟达多通报一下信息,多多来往,意思是和对方搞好关系,搞不好能够发展孟达为下线,日后让他响应北伐。
然而,听到这一说法,费诗当场就表示反对:“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与书邪!”
孟达这个人反复无常,和他写信简直就是浪费笔墨,成不了大事。
对于他的建议,诸葛亮没有听从,后来还是和孟达保持联络,想要让他背叛曹魏。后来孟达果然同意了,只不过孟达外甥邓贤、部将李辅临阵退缩,最终孟达本人被司马懿斩杀,传首京师。
诸葛亮苦心布局的一步棋,最终还是如同费诗所言,没能发挥作用。
对于费诗诸葛亮还是器重的,在刘备死后不久便将其重新带回了成都,但由于曾经遭过先祖的下放,费诗在蜀汉的官场上始终郁郁不得志。
等到诸葛亮逝世之后,他才重新被被任命到了谏议大夫的位置,最终来不及建功立业便去世。
但可以肯定的是,费诗对于蜀汉是忠诚的,他的一生或许过于耿直,但从未有过二心,一生都在践行刘备的志向。
而相比之下,谯周就要差得远了。
与费诗不同的是,谯周在官场可谓是顺风顺水。他的升官却从来没有停过,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时,当时刘禅为了防止动乱,禁止大臣前去奔丧。但谯周比较机灵,刚刚听说诸葛亮死去,他就立马骑马赶往,最终成功来到了诸葛亮的棺材前,在益州士人中树立了一个感恩的形象。
也正是因为如此,谯周很快便当上了典学从事,成为了益州学界内当之无愧的头领。
谯周虽然表面上敬重诸葛亮,但是他对于北伐之事向来是没什么好感的,是益州内部的保守派代表。
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内部曾经就是否继续北伐进行过大辩论,谯周因此在朝廷之上与尚书令陈祗吵的不可开交,在退朝以后,谯周还不满足,写下了《仇国论》,指责陈祗等主战派是再把国家往火坑里推。
《仇国论》文笔虽然好,但是立意是极差的。在谯周之后千年时间里,这篇文章都被世代视为“投降主义”,予以抨击。
除了反对北伐之外,谯周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援引古义规劝皇帝,不要干这个、不要干那个。
谯周虽然没干过政治,但他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教别人做政治,每当有后生询问,谯周就引经据典说上一大通,至于对不对准不准,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除了真正的政绩以外,谯周什么都干,或者说这些事儿就算是他的政绩。
谯周后来一直做到了光禄大夫的位置,如果假以时日,谯周没准还能体验一把三公的位置,成为真正的元老。
但是,在公元263年,邓艾大军长驱直入,逼近成都,将一切都改变了。
面对魏兵的入侵,蜀汉君臣之间还是想过要抵抗的,但就在此时谯周站了出来,极力劝后主刘禅投降。
并最终使得刘禅放弃任何抵抗,蜀汉就此灭亡。
谯周灭蜀有功,最终被司马昭封为阳城亭侯,关羽阵斩颜良才有的功绩,谯周就这样嘴皮子一动就拿到手了。
一个蜀汉臣子最大的贡献居然是灭蜀,这听起来就十分荒诞。
正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谯周遇到的恶人,就是司马炎,司马炎称帝后,为了给自己增加法理性,曾经拜谯周为骑都尉,要他到京赴命。
在司马炎眼中,拜谯周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谯周是知名的软骨头,估计给点甜头就乖乖来了。
然而,此时的谯周已经年老加重病,来到京城以后身体实在是吃不消,多次上书希望司马炎能够让自己回到封地,但无论如何,司马炎都始终不允许,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当年冬天,谯周病死。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