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湖南湘乡人,1811年出身于一个山村地主家庭。从少年时代起,曾国藩即发愤图强。6岁入塾读书,8岁学习五经,14岁应童子试,22岁考中秀才,28岁中进士,35岁充任文渊阁学士,次年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十年之内连升十级,官至二品。如此惊人的提升速度,在官场上是极其罕见的。清政府称他“学本有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盛赞他为“中兴第一名臣”。
一般认为,曾国藩的成功,关键在于他独特而刻苦的修身方式。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乎所有读书人的最高理想,而能够实现这个理想的人如凤毛麟角,曾国藩是其中的佼佼者。
修身,是曾国藩辉煌人生的起点和基础,而如何修身,集中体现在《曾国藩家书》之中。当代著名学者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按照历史小说家唐浩明的说法,《曾国藩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曾国藩家书现存1400多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历时30年。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关系、家庭琐事,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内容朴实而细腻,看似平常,实际上内涵丰富。文风从容、随意、亲切,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益。
曾国藩家书不空谈。无论多高的人生理想、精神境界,都是在具体实务的探讨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有史以来,大多数富贵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兴旺,值得一提的至少有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政治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这与曾国藩家书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毛泽东在1917 年致黎锦熙的长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认为曾国藩不但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而且是一个“办事兼传教之人”,即能知、善行,而且能传之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