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庄周今读
1044400000074

第74章

第二天上午,靳尚亲自入宫见郑袖。郑袖认靳尚做干爹,大小廷臣都知道,所以,靳尚大摇大摆地进宫,毫不避讳地约郑袖去了后花园。他们装作赏花的模样,边走边谈。靳尚说:"秦嬴疾来了。"

郑袖一点就明白,说:"怕熊槐杀了张仪?"

靳尚说:"正是。"

郑袖问:"干爹要郑袖说服熊槐?"

靳尚说:"只有你我能救张仪。"

郑袖说:"干爹,有屈原一干人从中作梗,这事可不是儿戏。"

靳尚说:"屈原那几个人,眼下还不是我们对手。不过,得快些下手才是。"

郑袖说:"万一不成,怎么办?"

靳尚说:"大不了逃出王宫,隐逸山野,有百镒黄金,子孙无忧。"

虽说郑秀并不很清楚百镒黄金用处有多大,但她明白,即便做一辈子令尹,也没有这么多俸禄。但是,若单单为钱财,绝不敢应承办这件比登天还难的事。重要的是她坚定地认为,不联合秦,楚就有亡国的危险。她说:"钱财算不了什么,要紧的是如果杀了张仪,楚国就大祸临头了。楚一被秦攻打,梁、韩一定趁火打劫,就算齐肯出兵,也难救急。郑袖想了,一定要说服大王放了张仪。"

靳尚高兴地说:"好,女儿有这等胸怀,一定马到成功。"

郑袖说:"郑袖就干爹一个亲人,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望干爹为郑袖收尸掩埋,郑袖是为楚国死的。"

靳尚安慰说:"女儿放心。女儿是熊槐心头肉,断断不会朝女儿下毒手。"

郑袖摸透了怀王脾气,当夜,怀王进入郑袖寝宫的时候,郑袖哭得泪人儿一般。怀王把她揽进怀里好半天,还抽抽搭搭,哭个不止,怀王急了,说:"王后有何委屈尽管说,寡人有雄兵百万,富甲天下,还不能为你做主吗?"

郑袖挣脱怀王的搂抱,眼泪汪汪地看着怀王,说:"不想先王开创基业五百年,就要断送在屈原一干人的手里了。"

怀王替郑袖擦去眼泪,说:"你这话从何说起?"

郑袖说:"强秦本来对楚早已虎视眈眈,先王与秦多次交手,吃亏不少。而今又有了巴、蜀,由水路陆路入楚都很方便。如果杀了张仪,秦如何肯善罢甘休?简直、屈原一干人嘴上说说不费事,大王可就不同了。楚国一旦出了大事,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见天下人?"

怀王本来优柔寡断,经郑袖这么一说,脊背暴起一层冷痱,说:"寡人险些为简直、屈原所误。"

郑袖见怀王心下松动,进一步说:"要放就得快些放,延误久了,恐生事端。"

怀王说:"寡人命人放了就是。"

郑袖说:"既然打入大牢了,忽然又放了,大王打算如何跟大臣们说?"

怀王说:"将张仪下大狱,是寡人的主意;放了他,也是寡人的主意,用得着跟大臣们说什么吗?"

郑袖想,要办就要办得妥帖些才好,说:"大王到底将张大人打入了大牢,放出来,理当压压惊才是。跟大臣们说清楚,将张仪投入大狱不过是误会,赔礼道歉完事。免得人也放了,秦国还不领情。"

怀王说:"王后说得是。"

怀王亲自去大牢接张仪,在宫里置酒压惊,命郑袖作陪。酒间,怀王说:"多有误会,张大人受委屈了。"

张仪显得很大度的样子,说:"不过是一点误会,张仪不会往心里去的,不打不成交嘛。"

怀王说:"还望张大人在惠王跟前多多美言。"

张仪说:"一定一定。"

靳尚不折不扣地兑现诺言,第五天的夜里,他把张仪带到樗里子下榻的客栈,樗里子迎出来,靳尚说:"请张大人看看,迎接你的人是谁?"

能够从虎口里逃生,张仪早料到是惠王亲自过问此事,而且一定是派大臣来楚活动的结果,不料竟是这位赫赫有名的惠王亲弟樗里子,张仪感激不已,跪拜说:"感谢大人再造之恩,请受张仪一拜。"

樗里子扶起张仪,说:"要谢该谢王兄,谢靳大人和郑王后,没有靳大人和郑王后,疾就算有天大本事,也无能为力。"

张仪忙拜谢靳尚,说:"多谢大人鼎力相救。"

靳尚说:"误会过了,秦、楚还是莫逆之交。"

张仪说:"那是自然。惠王早有请楚王赴秦一览边塞风光的打算,到时候还请靳大人和郑王后玉成此事。"

靳尚说:"一定一定。"

靳尚告辞嬴疾、张仪,离开客栈。张仪这一惊吓得不轻,跟樗里子说:"张仪此行不但无功,反而险些丧命,在下想先回咸阳谢罪再说。"

樗里子说:"疾正是这个意思。"

张仪、樗里子唤上狱卒,带上精壮,依然商人模样打扮,乘船由水路逆流而上。当天夜里,张仪把狱卒叫醒,说:"本来,你救了我的命,理当好好谢恩才是。不过,你为了一己之利,敢于叛国通敌,实在太可恨,秦国无法容你这样的败类!"

说罢,推下江里。回到咸阳,樗里子问及狱卒,张仪说:"他半道离开了,想必从此隐姓埋名,享受富贵去了。"

即便王宫近侍,死了也不算什么,何况一介狱卒?说起张仪脱险一事,秦大小廷臣只知道樗里子出了大力,没人知道这位连姓名也没留下的狱卒,张仪自然不会在任何人面前提起。

怀王打定主意西行是在张仪离楚两个月以后。

张仪回秦,入宫见惠王谢罪,说:"微臣无能,此次入楚,若不是大王英明,派疾大人相救,微臣丢了命事小,误了国家大事,死有余辜,请大王降罪。"

惠王说:"世事难完全预料,爱卿能顺利回咸阳,便是万幸。将息几日,爱卿即可筹措下一步的事。"

惠王没有责罚张仪,张仪感激涕零,再拜。一个月以后,跟惠王说了他的新谋略,惠王当时没有说可,也没说不可,说:"爱卿且退,让寡人好好想想。"

张仪跟惠王说出他主意的时候,惠王吃了一惊,心想:"张仪这一招太狠了,将来史家不口诛笔伐才怪呢。"但转念又想,"而今世乱如此,礼崩乐坏,胜者为王败者寇,难道还得温文尔雅不成?"

按照张仪的主意走下去,到底有多少风险,惠王心里无数。他想到了樗里子。即便拿定主意要去做,也非得樗里子赞成不可。只要说通樗里子,卫相和司马错都不会有话说。想不到倒是樗里子闷了半天不说话,惠王想一想,说:"当今天下乱如麻,说到底就两个字。"

樗里子问:"愿闻。"

惠王说:"'仁'、'霸'。"

樗里子等他这位兄长说下去,惠王说:"霸者不仁,仁者不霸。"

对世事的了解,樗里子无法像庄周那样洞若观火,但也知道不少。从周到而今,国与国之间,动辄大动干戈;君杀臣,臣弑君,兄弟互相残杀;谁都巴不得一下将对手置于死地?庞涓断孙膑双脚,孙膑用计杀掉庞涓,中山国易主。魏攻宋,楚南征,何时不是狼烟滚滚,血流成河?秦也是如此。远的不说,出兵灭蜀,连内应有功的苴侯角也杀了,仁在何处?他希望有一天能天下太平,但是,像现在这样拥兵割据,稍有风吹草动,就兵戎相向,能太平吗?凭樗里子的聪明才智,无法预测将来会是什么样儿。既然想不清楚,又无法按老一套行事,倒不如如庄周所说的那样:"顺其自然。"

惠王不说了,樗里子只好说:"世乱如此,樗里子也没什么好主意,兄长做主好了。王兄一旦拿定主意,有事只管吩咐疾便是。"

惠王说:"如果为兄有统一天下之日,樗里子是头等功臣。"

樗里子长叹一声,说:"疾无心于富贵,只求淡泊一生,以尽天年。"

过来几天,惠王召张仪、樗里子入宫,命二人带上黄金、绫罗绸缎、名贵马匹,进入楚国。怀王大摆宴席,宴请张仪、樗里子一行。怀王见是嬴疾、张仪作为秦使,亲自入楚,喜不自胜,大摆酒宴,款待张仪和樗里子。酒过数巡,张仪从袖中取出秦惠王手书,交与怀王,说:"秦、楚联盟,以后就是一家了,吾王为了秦、楚来往方便,愿意让出河西六百里地,望大王切莫推辞。"

怀王以为自己听错了,但一看秦惠王在手书上明明白白写着,又不能不信,说:"贵国大王如此深情厚谊,熊槐必定厚报。只是这事重大,容缓几日答复。"

秦王为了秦、楚联盟,居然让地六百里,怀王不敢相信。问郑袖,郑袖说:"大王不必疑虑,是楚强大,秦要仰仗楚,才出这样的下策。既然这样,就答应下来。"

怀王不放心,召靳尚进宫垂询,靳尚的说法和郑袖大同小异,于是,怀王决定应惠王之请,择日入秦答谢。

怀王决定入秦答谢一事一传出,楚国大小廷臣一片哗然。左徒屈原连夜起草谏章,第二天一早求见怀王,怀王传出话来说:"左徒对楚忠心可鉴,可对楚之安危思谋欠妥。寡人西行主意已决,不要再说了。"

此时,时建、简尚早已去世,简直为拒秦进谏,触柱而亡,余下朝臣反对亲秦者不少,但都人微言轻。连他这个专门负责为大王出谋献策,进言劝谏的人都碰了钉子,还能有谁劝阻?屈原想到了庄周。但只是想想而已,不说庄周早已洞穿世事,不愿意过问人间是是非非,就算他愿意过问,熊槐已经到鬼迷心窍的地步,如何听得进规劝?再说,庄周说话犀利,连嘲带讽,弄不好还得搭上老命。

楚祸临头,屈原却无能为力。他长叹一声,说:"祸患楚国的,必定是此二人!"

屈原说的"此二人",就是郑袖和靳尚。

这天,楚王宫外旌旗蔽日,锣鼓、唢呐齐鸣,送行的大小朝臣分列道旁。靳尚、屈原跪在最前面。上午,怀王在前,郑袖在后,缓缓而出,两旁廷臣山呼万岁,至靳尚身旁,怀王说:"寡人出行的时候,国家重任,托付与爱卿了,万望爱卿勿负寡人厚望。"

靳尚说:"大王尽可放心,为楚国,靳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至屈原跟前,怀王说:"爱卿无须多虑,寡人此去,一定安然回楚。"

屈原再拜,说:"吾王处处小心为上。"

怀王说:"寡人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