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1044900000003

第3章 急性发热不可怕(3)

发热的常用治法

清朝的程钟龄在《医学心悟》总结的中医治法最受人们推崇,又称“治疗八法”。程氏在归纳总结前人五法、六法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提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八法,“八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医生的实践,这是程氏对祖国医学的伟大贡献。

汗法就是利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使人发汗的方法。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譬如感冒发热了,症状较轻而且单纯,喝上一碗热的姜汤红糖水,盖上被子发发汗,睡上一觉,就好了。这就是汗法。

出汗不仅能够解表、退热,治疗感冒,而且经常运动发汗,可以消耗热量,清除体内的热毒之邪,就能有效地预防感冒的发生。经常运动发汗还可以降血压、降血脂。儿童不运动发汗,就会消化不好,容易形成食积,食积化火,就诱发感冒。因此让儿童经常做一些运动性游戏或户外活动,达到轻微出汗,就能促进孩子的消化、吸收,防止食积、预防感冒。现代人越来越文明,越来越懒,许多人出有空调车,入有空调房,真正的“四季如春”了,基本不出汗,但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各种现代病、文明病悄然上身。所以为了身体的健康,要学会出汗。

吐法现在已经不太常用了。因为吐法会损伤人体的胃气、损伤人体的正气。但吐法能够排毒、祛痰, 能治疗许多疾病。有一些人采用吐法自我治疗,譬如一些喝酒的人,为了应酬或者其他目的,“朋友铁,喝吐血”,喝了大量的酒,不能支撑,只好自己跑到盥洗间,用手指刺激咽喉,立刻吐出大量的酒,这样就可以避免酒精中毒。

吐法也能治疗儿童发热。有一次,全家人一起去饭店,儿子与他表弟年龄相仿,玩得很好,一起吃饭时也是边吃边闹。上了一只烤羊腿,非常香,两个人吃得较多,我一再阻拦,儿子就是不听话,结果吃多了。羊肉不好消化,又是大热之品,晚上11点多,儿子就喊不舒服,发热、腹痛、腹胀,肯定积食了。我给了他几片小儿消食片,帮他揉腹,儿子还是不舒服,欲吐,折腾了半个小时,儿子终于吐出来了,出了一身汗,也退热了。然后他安然入睡,第二天就健康如常了。

还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才8个月大,因一次食用面条过多,翌日出现发热,体温39.6℃。上午9点,朋友来电话找我,我得知孩子精神还不错,就告诉朋友给孩子先服点退热的药物,多喝点水,下午来门诊看一下。我下午看了孩子,问了病史,叩叩孩子肚子,嘭嘭的,像敲鼓一样,典型的食积。孩子就是食积外感,就开给孩子一个常用的方子,到晚上睡觉前喝进去1服药(每服药煎300毫升药液),就能退热。晚8点,朋友又来电话,说给孩子喂了两次药,有120毫升,第二次全吐了,并说吐的时候孩子出了一头汗。我告诉他吐了没问题,继续喂药,一定要喂下去。次日8点朋友来电话告诉我,早晨孩子体温已恢复到36.5℃。后来我思考这个病例,有点歪打正着的效果,本来我并没有开催吐的药物,但是因为中药味道不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客观上起到了催吐的作用,孩子吐出了体内的食积之邪,清除了内热,还发了汗,发热就治愈了。

清法清法就是清热法的简称,老百姓常说的 “清清火”、“败败火”。中医常说的清热解毒法、清热泻火法。经常用的中成药有清热解毒口服液、清开灵颗粒、清肺化痰口服液等,都是以清热解毒法为原则来组方的。为什么说感冒需要清热解毒呢?因为感冒发热的患者常常表现出热毒内盛的症状。有的患者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甚至化脓;有的患者口唇出现疱疹,俗话讲“火燎疱”;有的患者出现口腔或舌体的溃疡,疼痛难耐,进食时更是痛苦不堪。

治疗感冒还不能单纯使用清热解毒法,因为单纯使用清热解毒法常常疗效不好。我在给患者诊疗疾病时,常常遇到有的感冒患者吃了四五服中药,感冒也不好,看看患者服务所用的方子,全是清热解毒的药物。开这种方子的医生大多数是受西医思想影响大的中医。因为西医认识感冒主要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治疗感冒理所当然就要清热解毒了。按照这个思路下去,中医当然也只会用清热解毒治疗感冒了。中医认为感冒是内有郁火、外感寒邪所致,所以必须发汗解表散寒、清除体内郁火。因此我常常在前一位医生开的方子的基础上加上苏叶、羌活、独活、麻黄、桂枝、薄荷、葱白等其中的两三味,一般用上三四天,患者感冒就好得很利索了。

消法患者称消积导滞法。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凡由气、血、痰、湿、食等壅滞而形成的积滞痞块,均可用消法。由于致病的原因和病情的不同,消散的方法可分为消食导滞、消痞化积、软坚散结、消肿溃坚等。在儿童感冒的治疗中,最常用的就是消食化积法。食积是小儿最常见的病理因素,也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老辈人不是常说“要想小儿安,须得三分饥与寒”吗?小孩天真无邪,除了玩就是吃,不知饥饱,尤其是见了好吃的,美美地吃上一顿,然后就感冒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一个患儿,反复感冒。爷爷、奶奶带着来看病,一看就知道是爷爷、奶奶的 “宝贝疙瘩”。患儿长得挺胖、挺壮,就是经常感冒发热、咳嗽,奶奶问我为什么。我问谁带的孩子,奶奶说孩子的爸爸、妈妈上班特别忙,所以老两口带孩子。老两口尤其是奶奶生怕孩子吃不好,端着饭碗跟着孩子喂饭,吃饱了还要再让孩子吃。我告诉患儿的奶奶说,之所以反复感冒是因为孩子吃得太多,以后少喂一点饭,吃个七八成饱就可以,避免发生食积,做到这一点就不会反复感冒了。后来,孩子的奶奶打电话说按照我说的去做,遇到孩子喜欢吃的,也不让他吃得太饱,不愿意吃了就不再让他吃,孩子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未再感冒了!

这种“隔辈疼”了不得,许多孩子都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带着。这些老人对自己的儿子、女儿都要求甚严,但对这些孙辈却溺爱有加,小孩想吃什么,给买什么,还让孩子一次吃个够,孩子吃得感冒发热,结果少不了受到儿子、媳妇的抱怨。希望那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带孙辈时,一定不要溺爱、放纵孩子,这样不仅会损坏他的健康,还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性格、不好的习惯。

上面介绍的汗、吐、清、消四法,是临床治疗感冒发热最常用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将四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有单独使用汗法的,譬如生姜红糖水;还有汗法与清法配合使用的,譬如麻杏石甘汤;还有汗法与清法、消法配合应用的,如防风通圣丸;还有汗法、清法、消法联合应用的,那就是我独创的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常用的、屡试不败的清消散退热合剂,希望能解各位读者的燃眉之急。

清消散退热合剂

麻黄6~10克 生石膏40~60克 杏仁6~9克

银花10~30克 连翘6~12克 生地20~40克

玄参20~40克 麦冬20~40克 焦三仙各10~15克

厚朴6~12克 槟榔6~15克 苏子9~15克

甘草6~10克 生姜30~50克 罗汉果1个

大枣6枚为药引

注:焦三仙即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3味药

水煎服。每日1服。温水浸泡1小时,开锅后,改成文火,煎20~25分钟,滤取药液550毫升,沉淀,取上清液450毫升,分2~4次,趁药液温和,不烫口时服用。

方中剂量都是一个范围,具体剂量的确定不仅仅与孩子的年龄、体重有关,还与病情的轻重有关,譬如寒邪束表、内火的严重程度等。

适应证:发热、咽痛、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大便干结或二三日大便一次,腹胀。口唇鲜红如妆,舌质红,苔薄黄或者黄厚,“地图舌”者亦可以使用。

药后反应

微微汗出:只有汗出,才能退热。

轻微腹泻:稍有腹痛、腹泻,每日2~3次,稀软便。这是正常反应,体内火邪随大便排出体外的表现,也就是“祛邪”。

这个方子退热见效较快,而且退热后不易反弹,能很好地清除患儿体内的热邪,消除其体内的食积,驱除其体表的寒邪,从根本上解除人体所处的发热状态,所以才会有很好的效果。

一个15岁的男孩,期末考试前患了感冒,输了几天液,仍发烧不退。眼看着考试一天天临近,孩子很是着急。孩子的姑妈是我同事,就让孩子找我治疗。其实治疗很简单,孩子鼻塞、流黄脓鼻涕,发烧,头痛,扁桃体肿大、化脓,大便干、每日1次,舌质红,脉数,我的方子还是用清消散退热合剂加入白芷12克、辛夷6克(包)、川芎9克。水煎服,煎法同上。煎取药液600毫升,沉淀,待温和,取上清液550毫升,分2~4次服尽。孩子用完1服药,体温就恢复正常,能坚持上课了。他共服用5服药就彻底好了,顺利地参加了期末考试,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半年后,这位小患者再次感冒,非得再找我治疗,然后说要拜师跟我学中医。自从我那次治好了他的感冒,他便对中医感兴趣了,看了不少中医书,还在读《黄帝内经》。我劝他,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考中医院校,然后再跟我学也不迟。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因中医治好他的发烧而迷恋上了中医。我感觉到中医是不会消亡的,因为中医有显著的疗效,有很强的生命力,所以很多人会自发地继承、发扬这项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