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左右逢源 办事游刃有余
1047200000011

第11章 待人以德,笼络人心的利器 (1)

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朋友添堵墙,也就是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自古成大事者,主张人际之间应当是“正其义不计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即以德汇人心,德行天下。一个人不管学富五车,还是才高八斗,如自恃才高气傲而缺少德行,也只能让人敬而远之,成为孤家寡人。

1. 以君子之儒赢得人心

提到“儒”,我们一般会想到儒家、儒生、儒商、儒雅等词。孔子将“儒”概括为“君子儒”和“小人儒”两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跟小人。

“君子儒”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虽然他内心里庄重不可侵犯,但在人群之中却从来不争。君子同情他人之苦,善解他人之意。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古代先贤们的君子之度依然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明代冯梦龙在《智囊》一书中有个故事:

江阴一带大户望族夏翁,一次乘船过市桥,有人挑着粪从桥上倒入船中,粪溅到夏翁衣服上。这人与夏家是旧相识,仆人们怒不可遏地要揍他,夏翁说:“此事是他不知道。他若知道是我们,怎肯来触犯呢!”于是好言好语遣散了大家。回到家中,夏翁翻阅账本,查出这人原来欠了30两金钱没还。夏翁想他原来是借机寻衅,以求一死,于是有意为他减了债务。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很有才华的政治家,也是很有修养的人。他俩自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干什么,总是形影不离。长大了,鲍叔牙邀管仲一同去做买卖,管仲有些为难,说:“自从父亲死后,母亲和我吃上顿没下顿,哪儿有钱做买卖?”鲍叔牙说:“我还有点儿钱,足够咱俩用的。钱由我出,你出主意就行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他俩真的做起了生意。每次赚了钱,鲍叔牙总是多一半给管仲,少一半给自己。管仲有些过意不去,鲍叔牙诚恳地说:“我们是朋友,你家有困难,我们互相帮助。”后来,他们又一起去当兵。

每次打仗,鲍叔牙总是紧跟着管仲,只要一遇到危险,鲍叔牙都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去掩护他。后来他们在齐国做出了成绩。由于鲍叔牙在齐国做官的时间比管仲长,一旦管仲的官职超过了鲍叔牙以后,一些大臣议论纷纷,为鲍叔牙抱不平。鲍叔牙知道自己再继续做官,会对管仲不利,于是毅然向齐桓公辞官还乡。他说:“为了使管仲更好地施展才能,我辞官还乡。”齐桓公挽留说:“你是一位高尚的人啊!管仲是你推荐给我的,现在为了他,你又要辞官还乡。我需要管仲,也需要你,请你留下吧。”管仲也劝鲍叔牙:“你不要走,别人议论什么,我不在乎。”第二天,鲍叔牙还是悄悄地离去了。人们都敬佩他的为人。管仲说:“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的是鲍叔牙!”他俩的无私友谊,表现了他们的君子之风。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交往,历史上称为“管鲍之交”、“管鲍遗风”。这里面揭示了交友的许多真谛,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有君子之德:做生意赚了钱,多给家贫的管仲一些,这是君子之德,而没见利忘义;当兵打仗时,在最危险的时候,鲍叔牙用身体掩护管仲,这是舍己救人的君子之德;因为管仲而辞官还乡,这更是出于理解,是更高层次的境界。他们的友谊之所以稳固长久,就是识大义的君子之德。

但在现实中,很多人未必能做到不怒、不争、不抢。恰恰有些人忘了本分失了德而遭人唾弃。人不能为物欲所刺激,恣情狂妄,重利忘义,否则会丧失自己的良知,损害人类利益。君子从不玩世不恭、桀骜不驯、落落寡欢。相反,他们懂得如何在生活当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又很有生活的情趣,知道用君子之德来赢得他人的好感;之后他在无形当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也趋近于君子之道。

2.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要想成功必须有很好人际关系,需要与朋友们互协互助。那如何才能做到“全交”?中国传统处世之道认为:“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常责己,就会发觉有很多事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于是加以修正;多恕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就是说只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多考虑些别人的想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通俗地说,就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以律己则寡过。唐太宗李世民是封建王朝里最为开明的君主之一,为人处世以善良慎重为准则,他赞魏征时说:“以铜以镜,可整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在贞观十三年他又说:“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正是他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才得到百姓的敬仰,使得国家昌盛。

“万金好求,良心难得!”人心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物质的诱惑、偏见的误导、恶人的拨弄,这些往往会使人良心失落。失落了良心,怎能与朋友相处?对待朋友需要的是良心,对朋友要“宽”。怎样才算是宽以待人呢?

第一,不以己责人

生活中,很多人在性格、爱好、职业、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事物、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能要求朋友与自己一样,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和经验来衡量朋友的所作所为,要承认朋友与自己的差别,并能容忍这种差别。不要企图去改变别人,这样做是徒劳的。

第二,不求全责备

宋代文士袁采说过:“圣贤犹不能无过,况人非圣贤,安得每事尽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与朋友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或大或小的失误,这时不要横加指责,大声呵斥,甚至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而是要做到“乐道人之善”,多看朋友的长处。

第三,不要怨恨朋友

若朋友未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有什么过错,或者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切不可怀恨在心。因为怨恨不仅会加深朋友间的误会,影响友情,而且会扰乱正常的思维,引起急躁情绪。凡事要站在朋友的角度想想,这样或许能够理解朋友的所作所为。

《论语?阳货》中有“宽则得众”的思想。《论语?微子》中周公曾对鲁公说:“无求备于一人!”严以律己,可使朋友从中感受到你的诚实,你的忠诚,也能感受到你的为人。所以,很容易与朋友友好相处,赢得人心。

3. “和”是成大事者的胸襟

俗语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为人有宽阔的胸襟、宽宏的度量,才能赢得友谊,促进团结。也只有胸怀宽广的人,才能解人之难,使人乐于信任和亲近。一个人想要有大的成就,就必须有博大的胸襟,以和为贵。而胸襟狭窄者则会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讽人之缺,讥人之误。因而在他周围便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排挤力,使人对其避而远之。

那么,处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人们怎样做才能做到处事以和为贵?怎样才能造就博大的胸怀呢?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同万仞无欲则刚。”我们应该做到有容无欲,像大海那样笑纳百川,像高山那样巍巍矗立,刚正不阿。当然,度量的锻炼,并非一日之功,还要靠长期的修练。

以和为贵并不是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遇事视若无睹,麻木不仁,不讲原则。以和为贵的准则是对民族、国家,事以和平;对社会、学校,处于和谐;对个人、家庭、朋友,敬于和气。

北风吹袭路人,只会使人更紧紧地裹住衣服,而温暖的阳光,却使人愿意解开厚重的大衣。当我们要打开人们的心房时,一颗宽阔而真挚的心,是最有效的工具。

将相和,则国昌;将帅和,则国盛;君臣一心,可统九州。

战国时期的廉颇,是赵国鼎鼎有名的大将,曾经征战沙场多年,功高至伟。正因为如此,他一直对士大夫蔺相如高举官位不服,认为他是一介书生,凭三寸之舌,竟超越自己位及丞相而起嫉妒之心。幸得蔺相如识大局,以渡船之腹谅之,悦之。因此二人和好如初,共卫赵国十年平安。三国张飞,骁勇过人,只是生性急躁。刘备为躲曹操,火烧新野,携民渡江。战乱纷争,军心不稳。有军士说不见了赵云,张飞便臆断:其见大哥患难,去投曹操,以图富贵。故而单刀匹马,驰于长坂坡。乃见子龙为救阿斗,血染征袍,单骑闯关,心中感动不已,毅然决定为赵云断后,横矛立马,立于长坂坡,独退曹家百万兵。二将团结一心,主公始转危为安,共同上演了长坂佳话。秦王力排权贵之议,重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富民强,一统天下。洪武帝朱元璋与爱将徐达、常遇春情同手足,同床共枕,团结一心,开创大明基业。

由此观之,天下之一大统者,没有不是以和而成就大业的。

与此反观之,三国董卓,霸业兴隆,却为一貂禅,与其义子吕布争风吃醋。而吕布则是三国第一猛将,当年刘、关、张三英屡战不下,为董卓霸业第一功臣。董卓色厉量小,权衡不当,与吕布先后殒命,一片大好局面顷刻灰飞烟灭。究其原委,这与不和有重大的联系。

能成大业者,无不以“和”为贵,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均应消除猜忌,拆除心墙,多点宽容,多份关爱。我们应当把天下为公这句话继续发扬光大。

4. 容人之过是一种气量

与人相处,容人之过是一种气量。

韩琦是宋代的一名武帅。有一次他夜里写信时,让一名士兵在一旁端着蜡烛,士兵不小心烧着了韩琦的胡子,韩琦用衣袖扑灭了,然后像没事一样继续写信。写完一看身边的士兵已经换了人。韩琦担心手下将官会鞭打那名士兵,急忙叫道:“不要换人!我让他剔灯,所以才烧了胡子。幸好信没有烧着,有什么过错?”

还有一次,韩琦花一百两银子买了一只玉杯,很是珍爱。手下一名将官不小心把它碰落在地上打碎了,在座的客人惊呆了。那名官员趴在地上等着挨罚,韩琦笑着说:“东西命中注定是要碎的,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过?”

胡子已经烧了,杯子已经碎了,发脾气又有什么用?但这却是使人发怒的事情,韩琦度量过人,把事情看开了,所以遇事胸怀坦荡。假如韩琦度量狭小,换掉士兵,惩罚碎杯官员,恐怕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不具备韩琦的度量,但可以向韩琦学习,学习“遇事退一步想想”的观念,这样或许能使自己逐渐变得大度起来。

古代具有宽容大度的人很多,流传不衰。

宋代富弼小的时候,有人骂他。一个人告诉他说:“我听见有人骂你呢!”富弼说:“恐怕是在骂别人吧!”那人又对他说:“我听见他指名道姓地骂你,怎么是骂别人呢!”富弼说:”恐怕是同名同姓吧!“骂他的人很是惭愧。

宋代还有一个叫娄东顾的人,与富弼有同样的度量,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用的是同样的态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