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舍得大全集
1047400000051

第51章 正面是放弃,反面是得到 (3)

得胜之后,张绣问贾诩:“我用精兵去追击曹操的退军,你说追不得。后来你劝我用败兵去追击取胜的曹军,却反而能取胜。为什么呢?”贾诩解释说:“这很容易明白。将军虽然擅长用兵,但还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曹操一定会亲自断后,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败。而曹操这次之所以未尽全力就已经撤兵,一定是后方出了事,所以击破将军的追兵后,他一定亲率主力轻骑先走,留下辎重由别人来断后,他留的将领虽厉害,却比不上将军,所以我知道将军用败兵也能取胜。而且第二次追击是出其不意,当然就能打胜仗了。”张绣听了连连称赞,从此以后,他对贾诩就更加信任了。

毫无疑问,从贾诩的这番话,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客观分析了问题的。首先,他清楚地知道张绣虽然擅长用兵,但还不是曹操的对手,所以他断定轻敌追击的张绣必败。他又从曹操未尽全力就撤兵,判断出是曹操的后方出了事,进而又判断出曹操得胜后,一定会带主力轻兵先走,而留下辎重由别人来断后,所以才叫张绣再次追击。从进退的观点来看:张绣见曹军不胜而退,就觉得有利可图,这当然也是对的。因为在战争中,不胜而退时,军心难免不稳。张绣不对的是他没有考虑到,这其中还有不利的因素,要知道曹操是个会用兵的人,这个问题他当然能够考虑得到,所以轻敌追击的张绣一定会失败。而在最后一次追击中,张绣只看到了自己失败的不利,而没有看出曹操在得胜后,不是乘胜反击,而是又迅速后撤,其中必有不利因素,所以才不敢再次追击。张绣只见其一,未见其二,行动起来自然就会打败仗。从曹操来说,他知道在退却时,一定会有追兵,所以才亲自断后。只是他没有想到还会有下一次的追兵,或许他也想到了,只是顾不过来。

战争中的这些谋略,真正体现了进退的人生智慧,不仅要看个人的胆量,还要看他的悟性。孙子说:“兵者,诡道也!”在兵家那里,阴谋诡计是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的,它的意思无非就是变化多端,越出人意料就越好。变化是自然的规律,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然而变化并不是毫无规律可循,它是有一定规律的。

我们虽然不能改变事物变化的规律,但是却可以根据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动。只有做到了随机应变,才能把弱势变成强势,进而成就一番事业。

7.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在《战国策》一书中,有一个看起来匪夷所思的故事。失意潦倒的燕国辩士蔡泽与显赫一时的秦国丞相范雎,在经过一番谈论之后,蔡泽竟然就轻松地取代了范雎的相位。要知道范雎可不是一般的人,他上承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志向,下开秦始皇、李斯的统一大业,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也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范雎在秦国任丞相十多年,其“远交近攻”的谋略对秦以后的用兵策略有着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259年,秦军攻打赵国邯郸,苦战了17个月也没攻下。主将王稽对待下级军官不好,有人返回秦国,控告王稽谋反。而范雎的朋友郑安平此时也在军中为将,在秦军失利时,他竟然投降了赵国。秦昭王大怒之下,甚至要把举荐他为将的范雎一起处死。后来秦昭王念在范雎曾经立下功劳的份上,不但没有治范雎的罪,反而还加赐食物,慰勉范雎。秦昭王虽然没有深究,范雎也情知失宠,言行举止就格外小心谨慎。失意潦倒的燕国辩士蔡泽,听说范雎被秦昭王猜忌,便决定西行入秦去拜见秦昭王,并且他在旅馆里,故意口出狂言说:“燕国的大纵横家蔡泽,是天下的豪杰之士。秦王一见之下,必定会任命我为相国,以替代范雎的地位。”此人不仅其貌不扬,而且身无分文,大家就把这事当成了笑话。

范雎听说之后,就派人找来蔡泽问道:“先生有什么本领,竟然能夺我的相位?”蔡泽毫不迟疑地说:“唉,丞相现在为什么见识这样迟钝呢?即使是一年之中四季的更换,也都是本着‘功成身退’的自然法则,朝廷重臣更是如此。例如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他们最后都完成自己的愿望了吗?”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他们虽然都有很大的成就,然而又都是在君王猜忌下,悲惨地死去。范雎知道蔡泽是为难自己,于是回答说:“这三位忠臣,可以说是世人的典范,君子总是牺牲生命来完成名节,只要是大义所在,就算牺牲生命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蔡泽说:“假如一定得等到死后才能尽忠成名,那么孔子也不足以成为圣人,管仲也不足以成为伟人了。”

蔡泽接着又说:“今天,丞相侍奉的秦昭王与商鞅侍奉的秦孝公、吴起侍奉的楚悼王、文种侍奉的越王勾践相比,究竟谁更仁慈而又信任忠臣并不肯欺凌有功之人呢?”范雎心里忽然一冷,他当然不能说秦昭王的不是,只是淡淡地说:“我不知道。”蔡泽却说:“昭王并不像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勾践那样亲信忠臣。而丞相现在的功劳虽然很大,在我看来也并没有超过商鞅、吴起、文种三位名臣。但是丞相现在的地位和俸禄,以及家中的财富却已经超过了他们。然而这时丞相竟然还不肯隐退,我深为你感到担忧。古人说得对,太阳升到正午之后就开始下落,月亮圆到满盈之后就开始缺损。万物都是盛极而衰,这是自然的规律呀。不论是进取还是隐退,都随着现实的时机变化而变化,这才是圣人所认定的真理。

“商鞅为秦孝公改革制度,所以后来秦国无敌于天下,可是成功之后,商鞅竟然惨遭五马分尸之刑。吴起为楚悼王改革了弊政又南征北战,功劳也是不小的,可怜最后他本人却死于楚人的乱箭之中,然后还被人分尸泄愤。越国大夫文种,为越王勾践击败吴国,完成了越国称霸天下的功业,可是到头来勾践却把他杀了。这三位贤臣,都是因为功成而不退,才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只有范蠡深知明哲保身的道理,于是他功成身退,隐姓埋名后下海经商,从而成为巨富。如今丞相掌权多年,又得罪了不少的权贵,此刻如果不及时隐退,灾祸离您也就不远了。为什么不在这时把相国之位让给别的贤人呢?这样既可以博取让贤的美名,又可以免除灾祸、长享富贵。这与日后身遭惨祸,就是天壤之别了。”

范雎听到这里时,长叹一声,说:“先生的说法,太有道理了。”于是范雎就去拜见昭王说:“有位新从山东来的客人蔡泽,其人雄才大略,臣自愧不如。”昭王召见蔡泽,几番谈论下来,也十分赞赏他,于是拜他为客卿。此后不久范雎借病辞去了职位,昭王便任命蔡泽为相国。然而蔡泽出任相国后不久,有人恶意诽谤他,由于害怕招来杀身之祸,蔡泽也称病辞去相位。后来他在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和秦始皇在位时都做过官。

蔡泽用盛极则衰的道理说服了范雎,为自己的进取带来了机会。而从范雎来讲,他当然明白“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这些盛极则衰的道理,也明白既然已经被猜忌,晚走就不如早走。所以范雎才会接受蔡泽的建议,选择辞去相国的职位。范雎的决定,就常被人们视为急流勇退的表率。俗话说:“荆棘丛中转身易,月下花丛回头难。”人们常常在盛境与美景中迷失自我,历史上不知为此演绎了多少乐极生悲的故事。

事物发展到了顶峰,就会向它相反的方向转变,而实力的强弱也是一样。谋略家的高明,就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洞察到事物背后隐藏的机会与危机,然后再来进行深远的计划和安排。

8.自满者败,自矜者愚

自满者败,自矜者愚。意思是自满的人要失败,自大的人必定愚昧。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说:“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只有虚怀若谷的人,才能不断进步,傲慢跋扈的人无疑会招来他人的愤恨,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

南朝文学家颜延之的儿子颜竣曾经位极人臣,但颜延之对于儿子所送的财物一概不接受,他仍然穿布衣,住着茅屋,过着和从前一样俭朴的生活。有一次,颜延之在街上看到颜竣的车马仪仗,就马上躲到路边。颜延之对儿子说:“我平常不喜欢的就是看见身居高位的人耀武扬威,今天不幸看到你这样。”有一天早上,颜延之到颜竣那儿去,他看见等候在门外求见颜竣的人一大堆,颜竣却安然高卧,还没有起床。颜延之见状,勃然大怒,他骂颜竣说:“你出身贫寒之家,侥幸得志,就立刻骄横傲慢到如此地步,你怎么能够持久呢?”

后来,颜竣又兴建自己的宅邸,建得富丽堂皇,颜延之告诫说:“好好地又盖房子,不要让后人耻笑你的愚蠢!”然而,他的这些话,颜竣都听不进去。在朝中,颜竣自以为是朝中重臣,又与皇上私交很好,他上奏时,常常无所顾忌。皇帝越来越不高兴,就调他出京任扬州刺史。颜竣此时不仅没有收敛自己的傲慢,反而心怀怨恨,到处诉说皇帝的不是,并且公开指责朝政的违失和谬误。在封建专制时代,这显然是绝对禁忌的,所以他又被皇帝免官,最后竟被赐死。这不能不说是他平时的傲慢、跋扈惹的祸害。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童年时给地主牧羊。后来成为了农民起义军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高迎祥牺牲后,他自称闯王,领导农民起义。

崇祯十一年,李自成在潼关战败,仅跟刘宗敏等十余人逃走,隐伏在商雒的丛山之中(在豫陕边区)。次年他们出山再起,崇祯十三年又在鱼腹山被困,李自成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的谋士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获得广大农民的欢迎。很快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不久起义军攻克北京,推翻了没落的明王朝。

但是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等人,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进了北京以后,李自成便进了皇宫,几十万的士兵屯聚在京城里面享乐。对近在眼前的关外大敌,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仅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他们迫害明朝大将吴三桂的家属,逼得已经准备投降的吴三桂,反向关外的满清贵族投降。后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迎战失利,被迫退出北京。永昌二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李自成神秘消失。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暂时的成功,不能就此沾沾自喜、高枕无忧,更不能奢侈腐化。可惜李自成与他的手下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大好的江山都让满清人得去了。

所以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认清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小胜则喜,终将使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如果没有谦虚谨慎的美德,才能与成功就不一定是好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恃才放旷、骄傲自满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能使自己免除祸害。

9.不露锋芒,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的意思,是隐藏自己的光芒,让自己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在自然界中,当相对弱小的动物受到强大对手的攻击时,它往往会以假死来蒙骗敌人、保护自己。韬光养晦实际上也是一种类似假死的行为。实现韬光养晦的要旨在于:对方没有安全感、怕人谋害,你就向他表示最大的忠诚和善意;对方怕有人威胁到他的位置,你就向他表示自己淡泊名利的态度;对方害怕失去权威,就向他表达最大的敬畏与尊崇。在历史上成功地掌握韬光养晦这种艺术的人有很多,康熙帝就是其中之一。

康熙帝即位时才8岁。按照规矩,皇帝年幼,应该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康熙帝的父亲顺治帝,在临终时指定四个顾命大臣辅助康熙执政。在四个大臣中,鳌拜最为专权,他并不把小皇帝康熙放在眼里,平日里贪赃枉法,自行其是,众人都敢怒不敢言。然而康熙虽然年幼,但从小就才华出众,他觉得鳌拜处处与自己作对,是个心腹大患,必须想办法除掉他。到康熙六年的时候,康熙已经年满十四,按规矩就可以亲政了,但是鳌拜却一点没有还政的意思。小皇帝十分不乐意,一心想除掉这位骑在自己头上的大臣,不再当傀儡。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权力之争开始了。

康熙知道鳌拜在朝廷里势力庞大,用公开的手段绝对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引来大麻烦。于是,他表面上一再容忍鳌拜,有时甚至还装出畏惧鳌拜的样子。为了讨好鳌拜,让他不怀疑自己,康熙还一再加封鳌拜一家,连鳌拜的儿子也当上了太子少师。鳌拜经常称病在家,政事都由他在家里处理,朝廷反倒成了摆设,康熙也从来没有异议。鳌拜贪污索贿,结党营私,康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看见。鳌拜借口维护祖宗成法,恢复圈地,其他大臣反对,鳌拜当着皇帝的面大声呵斥其他大臣,康熙也不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