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顾及方方面面,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炫目的精彩,这时候,有所不为就成了一种大智慧。只要能得到你想要得到的,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精彩”,你并不会损失什么,而在放弃的背后也正意味着得到更多。
1.做不成猴子,就做蚂蚁
有这样一则寓言。上帝让猴子下树进化成了人,可是人把所有的树都砍伐殆尽了,当人类面临灭绝时,他们又祈求上帝,让我们回到树上吧,我们情愿当猴子!上帝拿出一支筷子竖在地上,说,你们把最后一棵树都做成了一次性筷子,现在没有树了,只有这支筷子了,你们就爬到这上面吧,做不成猴子,就做蚂蚁吧……
经济的趋利特性让人类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高速运转的工业化时代让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做不成猴子就做蚂蚁”恐怕在不久的将来就不仅仅是寓言,而将成为可怕的现实。对此,伟大导师恩格斯曾断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当有一天,我们甚至没有选择做蚂蚁的权利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安身立命?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除了及时行乐之外,更应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全局的思考和总结,才能确定哪些是自己已失去的,哪些不能再失去,哪些应该更好的保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你该如何更好地为自己做好打算?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一条军事格言,它出自我国古代兵家鼻祖孙武著的《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败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武认为,能了解对手的情况,又清楚自己的实力,在战争中就能百分之百地取胜;不了解对手但是能清楚自己,就是胜败参半;不了解对手又不清楚自己,就会百分之百的失败。孙武的精辟论述,揭示了战争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对于战争问题,不仅要从主观出发进行认识并加以解决,还要立足客观实际进行认识并加以解决。历史上无数事实说明:不顾客观实际的做法,往往会将战争引向失败;依据客观规律指导战争,必然会取得胜利。孙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立足实际研究战争,一切结论都从客观现实出发。进退之道也是一样,它也要求不仅要从主观出发进行认识并解决问题,还要立足客观实际。要知道无论是进取还是退让,都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都要与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所以只做好了自己的事情,是不够的。
在春秋末期,有个叫范蠡的人。他足智多谋,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成就了越国霸业。后来范蠡功成事退,离开了越国。司马迁还在《史记》中讲了范蠡的另一件事:范蠡一家离开越国后,先在齐国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到了陶地。范蠡认为陶地道路通畅,做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与自己的儿子一起经商,没过多久就积累了丰厚的家资。后来,他的二儿子因为杀人被楚国拘捕了。陶朱公打算用金钱保住儿子的性命,就准备让最小的儿子去办这件事。
而他的大儿子听说后,坚决要求让自己去楚国解救弟弟,他说:“我身为长子,现在二弟有难,父亲不派我去而让小弟去,这不明摆着说我不孝顺和不可靠吗?”说完他就要自杀。陶朱公的夫人见状就对陶朱公说:“现在派小儿子去,也未必能救了老二的命,但眼看老大就要自杀,该如何是好?”陶朱公不得已,只好派老大去,并写了封信要他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同时交代说:“你到楚国后,把金子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的吩咐,不管他如何处理此事,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
老大到了楚国后,发现庄生穷得家徒四壁,院内杂草丛生,一点也不像一个达官显贵的样子。虽然还是按着父亲的嘱托把信和钱都交给了庄生,但心中并不认为此人可以救出弟弟。庄生收下钱和信后,对他说:“你现在赶快离开,千万不要留在这里,即使你弟弟出来后,也不要问其中原委。”但是陶朱公的大儿子由于心存疑虑,就没有离开,反而又接着去贿赂楚国的权贵。其实庄生虽然贫困,但为人非常廉直,楚国上下都非常敬重他。而在黄金送来后,庄生就对妻子说过:“这是陶朱公的钱,以后全部还给他,千万不要动用。”
一天,庄生入宫见楚王,说天象有变,可能要对楚国有危害。于是,他力劝楚王要实行德政,楚王便准备大赦犯人。接受了陶朱公的大儿子贿赂的楚国权贵,就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大。老大想既然要实行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释放了,那黄金不就等于白白给庄生了吗?于是他又去找庄生。庄生惊奇地问:“你没有离开吗?”老大说:“没有,我为弟弟的事情而来,他没有出来,我怎么能轻易离开?现在楚国要实行大赦了,我弟弟自然就可以得到释放,所以特来向您告辞。”庄生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就说:“你自己到房间里取黄金吧。”于是,老大又把送给庄生的钱,重新又要了回来,同时心里还得意洋洋,以为自己省了钱又办了事。
而庄生虽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但是他觉着被一个小子这样愚弄,心中很是恼怒。于是,他又去跟楚王说:“我听说陶朱公的儿子在我国犯罪被囚,现在人们议论说大赦是因为陶朱公拿钱贿赂大臣的缘故,这对您与国家的名声都不利啊。”楚王听了大怒,他命令先杀掉了陶朱公的儿子,之后才下达大赦的诏令。这样一来,陶朱公的大儿子也只好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了。老大回家后,陶朱公悲极而笑道:“我早就知道他一定会害死他的弟弟。虽然他并不是不爱他的弟弟,只是他从小就跟我一起谋生创业,知道钱财来之不易,从而十分吝惜钱财。而小儿子出生时,家里已经富贵,所以他能挥金如土,之前我所以要派小儿子去,就是因为他舍得花钱。”
上面的故事表现了范蠡非凡的识人眼力。他知道自己的大儿子吝惜钱财,所以先前他要让小儿子去。大儿子以死要挟,无可奈何之下,他又要求大儿子,一定要听老朋友庄生的吩咐,因为作为朋友,他也知道庄生的为人。可惜老大自以为聪明,结果反而害死了弟弟,当然这也是他弟弟做了坏事的必然结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要求在选择进退之时,能洞悉他人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能洞悉人心,才能清楚自己所处的客观现实,清楚了现实的情况后,才能依据它来决定是进还是退,进时又是怎么样的进,退时又是怎么样的退。
3.能洞悉人心才是真的聪明
老子说“知人者智”,认为能了解他人,是智慧的表现。如果不能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为人,甚至不能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那么后果就可能很严重。有些人为什么会掉入人家的陷阱?为什么事业不能成功?其实就是他不能知人、不能洞悉人心。当然,“画皮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真正地洞悉到一个人的内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容易,也并不代表就不行。
号称清朝中兴名臣的曾国藩,就是一个能识别人的人。他曾经指派他的学生李鸿章训练淮军。有一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曾国藩,请他分配职务给这三人。不巧曾国藩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鸿章就叫他三人在曾国藩的办公室外面等候,自己则到了办公室里面。等到曾国藩散步回到办公室后,李鸿章便请曾国藩传见三人。曾国藩却说:“不用再召见了。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以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阴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才,应给予重用。”
李鸿章不由得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国藩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低着头不敢仰视我,可见他为人恭谨厚重,所以可以委派他去做后勤补给的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毕恭毕敬,但我一走过后,他立刻就左顾右盼,可见他做人阳奉阴违,所以不可以用他;而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神情不亢不卑,这才是大将的风度,所以应该重用。”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大将之材,后来成为了晚清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就是曾经任台湾首任巡抚的刘铭传将军,在抗击法国军队对台湾的侵略战争中和开发建设台湾的过程中都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一个正直的人,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身居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话。所以曾国藩通过观察他们在自己面前的行为举止,就能洞悉人心,识别出他们的品德与才能。然而人们通常批评这种以貌取人的观点,孔子就曾经说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有一个叫子羽的学生。他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体形和相貌都很丑陋,曾经跟着孔子学习文化。孔子不喜欢他的样子,认为他资质低下,不可能成才,也就不怎么重视他。但子羽从师学习后,就致力于修身实践,他为人不走邪路,处世也光明正大。后来,子羽的声誉很高,他游历到长江时,跟随他的弟子都有三百人,各国也都在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就感慨地说:“我只凭相貌判断他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
连圣人孔子都会看错人,所以宋朝诗人陆九渊说:“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他认为世上千难万难的事情,再没有比了解、识别人更难的事情了。人之所以不易了解,是由于有人善于隐藏自己。他把私心掩盖起来而显出为公的样子,把邪恶装饰成正直的样子去迷惑别人。这些人的奸恶之所以难以辨识,是由于他用正直、忠诚、善良的外表作掩护。所以识别人的关键,不在于识别好与坏,而在于识别虚伪和诚实。
其实,以貌取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个人的本事再怎么大,他都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心情,而不同的心情可以影响脸上的表情,而不同的表情又能塑造不同的气质。
要洞悉人心,就是应该从他行为的本质上去认识,观察他的行为与神情,也要对他的身份进行思考,思考他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与神情。这样才不会被迷惑,才可以在危急的时候,将命运控制在自己手中。
4.人性的本质都是相通的
这位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明白了人性的本质都是相通的。事实上中国的先人们,关于这个问题作了很多的说明,也有很多的事例。
毛主席就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要知道一个人的行为,总是有着他自己的动机,无论是爱一个人,还是恨一个人,都是有缘故的,如果说没有,那只是你还没有明白而已。而这个问题看不明白,如果又扯上了利益的关系,那么它就是十分危险的。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也是当时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齐国慢慢地强大起来,逐渐成了霸主。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为齐国创立了霸业的管仲患了重病,国君齐桓公去探望他,并询问他谁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就说:“鲍叔牙这人怎么样?”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是我的朋友,我当然十分了解他。虽然他是个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到别人的缺点,便终身不忘,他是不合适为相的。”
齐桓公又问:“易牙这人怎么样,他烹煮了自己的儿子来供我食用,对我的忠诚应该没有什么可怀疑的。”管仲说:“易牙为了讨好您,竟然不惜烹煮了自己的儿子,他这是没有人性的表现。没有人性的人,怎么能坐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