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清代成都新景观:成都满城的修建
清代的满城实际是清代八旗兵在驻守城市中修建的驻防地关于满城的定义来自马协第《清代满城考》,这些"城中城"成为清朝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特点。驻防八旗,遍布中国几乎所有的关津要隘,是清政权控制整个国家的主要手段之一。清代共有满城20座,其有14座在各省会城市,这些满城中的八旗"无事则拱卫控制,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有事则敌忾同仇,收干城腹心之用"。他们携眷而来,聚族而居,亦兵亦民,担负着对内、对外的军事任务。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他们在数量上又是绝对的少数,各个大城市中的驻防地如同汉族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座"孤岛"。
成都的满城和北京、江宁、西安一样在城市内修建,这些城市在清以前为重城格局。清初,国内政局尚不稳定、国家财力也不充裕的情况下,西安,江宁都是利用了原有的明藩王府城建设满城,而成都则是在原有秦汉少城的城基上建满城,所以成都人一直把满城仍称为少城。
一、成都满城的修建研究成都满城的文章
成都满城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由朝廷奏准兴修,然而在成都修建满城的动议的提出却很早。四川巡抚李国英早在顺治九年(1652年)就曾要求朝廷像当时的陕西、山西、江南、浙江省一样,"在省城之内另筑满城",以作"永安之计"《顺治九年八月十五日李国英题稿》。驻守地方的八旗部队不仅是中央政权所倚重的控制力量,也是地方政权为稳定地方所倚重的重要力量。
但随着战事平息,四川满洲兵多奉命调回原驻地,并没有留下来。直到吴三桂叛乱期间,朝廷先后从北京、西安、荆州等地调拔满洲兵入川,康熙二十一年(1682),平吴战争结束,由全国各地调入四川作战的满洲兵亦多调返原驻地,但入川的荆州满洲兵却被留在成都常驻下来。鉴于吴三桂叛乱后的四川的驻军投诚反目的情况,当时的四川提督何傅在奏疏中提出:"蜀省兵丁,多非土著,将弁多非实授,必藉满兵弹压,以计万全。"朝廷批准了将满洲兵留驻四川的要求。康熙五十五年(1790),准噶尔人策零敦多布侵扰西藏,清军为稳定康藏,加强打箭炉一路的兵力,康熙帝先后在五十六年、五十七年共从湖北荆州驻防八旗抽调骁骑三千名进驻成都以备调用。这些兵源是构成日后满城的最初力量来源。
西藏叛乱中,四川的军事地位迅速引起了中央的关注,大批前来成都驻扎待命的满洲官兵使成都满城的修建提上了议事日程。
康熙五十七年(1718)八月十四日,四川巡抚年羹尧疏言:
川省地居边远,内有土司番人聚处,处与青海、西藏接壤,最为紧要。虽经设有提镇,而选取兵丁,别省人多,本地人少,以致心意不同,难于训练。见今驻扎成都之荆州满洲兵丁,与民甚是相安。请将此满洲兵丁,酌量留于成都。省城西门外,空地造房,可驻兵一千。若添设副都统一员管辖,再将章京等官,照兵数量选留驻,则边疆既可宣威,内地亦资防守,第今正值用兵之时,应将此事暂缓。其修葺城墙,盖造兵丁住房之处,理应预为料理。"得旨:"年羹尧欲于四川地方,设立满洲兵丁,似属甚是。著议政大臣等,会议面奏。"至是议覆:"川省设防满洲兵一千,恐不敷于调遣防守,应再添六百名。侯军务毕时,令巡抚年羹尧,会同副都统宁古礼,将见在四川驻防之二千荆州满洲兵丁内,照数拔派。二旗合设协领一员,每旗各设佐领二员、拖沙喇哈番品级章京各二员、骁骑校各二员,留驻四川,再添设副都统一员管辖。其盖造兵丁住房等项,交年羹尧预为料理。"
年羹尧的奏书为成都满城的修建提出了三个理由:一是军事地理位置"最为紧要","地居边远,内有土司番人聚处,处与青海、西藏接壤";其次是士兵素质不齐,"心意不同,难于训练";三是已驻扎成都的荆州满洲兵丁,"与民甚是相安"。如建有满城,则"边疆既可宣威,内地亦资防守",理由是充足的。他还提出了具体方案,"省城西门外,空地造房,可驻兵一千","其修葺城墙,盖造兵丁住房之处,理应预为料理"。当时成都满兵只有二千人,年羹尧只提出留驻一千,而且并不占用城市内用地,只在省城外空地建房。但随后朝廷的反应是积极的,康熙要求应留驻一千六百名,以备调遣防守。
当年十月,成都又从荆州调入一千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二十日,玄烨又谕议政大臣:"在成都驻扎之满洲兵,止有二千,为数甚少。将荆州之满洲兵,再派一千,前往成都驻扎预备,此满洲兵,俱令都统法喇管辖。"。并且随着西藏叛乱局势的深入,清军前期在战局中的失利,成都在战局成为重要后方,满城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修筑阶段,而且修筑规模与速度远远大于当初的设计。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719年2月9日)年羹尧又上疏:"成都驻防满兵,已经议设副都统以下官五十三员、甲兵一千六百名。其官署兵房,令臣料理。令应造官房七百三十二间、兵房四千八百间,见在备料鸠工。"年羹尧的住房预算是按照一个士兵三间住房,一个副都统以下的官员起码十二间房来规划的,士兵的住房并不是为单身士兵准备的,而是携带家眷的士兵。
按一个兵丁最少三口眷属来算,一千六百兵丁加五十三名官员,还有匠役等杂丁,这个新建的满城至少要有六千人以上的容量,而且时间紧迫,对于年羹尧原来在成都西门外空地白手起家建设满城的设想,就不太现实了。因此我们看到成都满城最终选择在成都城内原西边少城的旧城基上建设,这样利用了蜀王府与大城城墙,只需建设南北两面城墙即可。当然可想而知,在已恢复经济,人口繁密的成都城占用这么大的用地,将会对城市市民造成多么大的扰动。
康熙六十年,清军赶走了准噶尔人,西藏之乱平定,进军理塘、巴塘直至西藏的荆州八旗兵返回成都。清廷在赴藏助战的荆州八旗兵中截留骁骑一千六百名,"共计男妇大小,共五千余名口"。在成都驻防,设副都统衙门。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1),满城终于初具规模。副都统法喀开始做成都驻防旗兵的移眷工作,眷属陆续来川。移眷工作,直到乾隆初才全部完成。
成都满城的修筑资金来自两部分,一部分由国家工部拔款,清人吴好山(1796-1876)在《成都竹枝辞》道:"'满城'城在府西头,特为旗人发帑修。仿佛营规何日起?康熙五十七年秋。"所谓"发帑修"就是用国家库银来修建满城。另一部分由绅民捐资修建。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羹尧征调全川各州县绅民捐资修建满城,奖励有功人员,而清实录中也有记载"雍正元年,川省满城营房有官生捐盖造者准予议叙"。《蜀海丛谈》提到:"旗兵所住房屋,悉由公家建造。"所谓公家建,即不是士兵自己掏钱,马协第先生认为川省满城房屋,主要是由川省武举进士、武举等捐资盖造。由此可见,成都满城的建设来自国家"发帑"及四川官民捐资。
在随后的发展中,成都满城兵丁及眷属数量逐步增多,营房也越修越多。在康熙六十一年,移眷工作按每名甲兵二到三个家属来计算,随着人口的膨胀,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每名步甲家属四、五口至六、七口不等。营房严重不足,"皆于隙地压盖草房,易致朽烂","查无官房者,四百四十八名"。四川成都副都统富椿奏请先在满城西南的教场空地建瓦房一百四十间,嗣后再添建至步甲、炮手等皆得栖止。
乾隆二十九年(1764)七月,四川总督阿桂认为,"成都为通藏大路,番夷环居,地居紧要",原驻满兵二千,为数尚少,奏请批准从西安调拔满兵一千五百名入驻成都。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1764)四川总督阿尔泰又奏准为些新到八旗官兵修筑营房四千八百四十二间,阿尔泰请求购买地基,展修城垣。除满城内西南隅空地,可盖房二千余间外,阿尔泰希望在满城北门之西,西南隅城墙处将满城城墙向外扩建,以建营房。建筑费用经费由宝川局加卯鼓铸平价公易案内积有利银二十六万两中动支。至此,成都满城得以扩建。
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月,第二次金川战争结束,朝廷谕令"特设成都将军一员,驻扎雅州,统兵镇守,节制绿营,并于两金川之地安设营讯,移镇提镇,以资控驭"。但成都将军与部分满兵移驻雅州的方案遭到成都满城内官兵的反对。后经成都将军明亮认为将军不易离开成都,以免与总督两地相悬,会筹不便;而雅州地势逼仄,于满城挈眷亦不相宜。成都将军仍驻成都,所有满兵均毋庸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