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小学生成语接龙1000条
1059500000005

第5章 以二开头的成语接龙 (2)

孟轲有个学生,叫万章。有一回,万章看到书上有一段舜的故事:舜受了尧的委托,管理国家大事。他的弟弟象心里很妒忌,老想害死舜。有一天,舜去淘井,淘好了井,从旁边的一个洞里跑了出来。象以为他还在井里,用土把井口给堵死了。他跑到舜的房里一看,舜好好地坐在床边上弹琴呢。象只好装出很高兴的样子,说:“哥哥呀,我多么想念你呀!”舜看见了象,也很高兴地说:“你来得正好。

我正在为国家大事担心哪,你帮我管理管理吧。”万章看了心里很疑惑,就问孟轲说:“老师,照书上这样说,难道舜的高兴,也是装出来的吗?”

孟轲说:“可不能这样说。舜是个厚道人,看见弟弟很高兴,他也就很高兴。从前有人送了一条活鱼给郑国的大臣子产。子产不忍心杀他,叫管鱼池的人把鱼放养在池塘里。管鱼池的人把鱼煮来吃了,回报子产说:‘我把鱼放在池塘里了。才放下水去的时候,他还要死不活的样子,呆了一会儿就摇头摆尾,自由自在地游起来,一会儿就不知去向了。’子产听了,高兴地说:‘得到了他安逸的所在了!得到了他安逸的所在了!’管鱼池的人出来对人家说:‘谁说子产是个聪明人!我把鱼煮来吃了,他还说:得到了他安逸的所在了,得到了他安逸的所在了。’所以说:坏人欺骗厚道的人,常常顺着他的想法,否则就很难欺骗得了。当时,舜以为象是为了想念他而来看他的,所以相信象的话,心里很高兴,怎么会是装出来的呢!”

“欺以其方”和“得其所哉”都是从孟轲说的故事来的。坏人利用别人的厚道来欺骗别人,可以说是“欺以其方”。“以”在这里是“用”的意思,“其方”是“他的道理”、“他的想法”。一个人得到了他认为满意的住处或地位,可以说他“得其所哉”。

初出茅庐

东汉末年,隐居在南阳隆中的诸葛亮很有才学,号称“卧龙”。刘备曾三次拜访他,请求他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出来做了他的军师,并得到了他的高度信任。

有一次,曹操带兵十万,向新野进军进攻刘备。面对曹操的进攻,诸葛亮建议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歼灭。但是诸葛亮又考虑到自己刚刚出山,担心关羽、张飞不服气,计划难以实现。刘备知道后,就赐给他帅印和尚方宝剑,并嘱咐其他人必须服从指挥,如有违抗,一律斩首。

于是,诸葛亮便命令关羽和张飞带兵埋伏在豫山中,让赵云打头阵,以假装战败诱敌追击。曹操看到刘备的军队乱七八糟,便哈哈大笑,直奔刘军杀来。赵云假装战败,引诱曹军追击。当曹军走到狭窄的山路时,诸葛亮命令早已埋伏在四周的关羽和张飞的部队立即火烧曹军,十万曹军被全部击溃。

之后,有人作诗称赞诸葛亮:“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初出茅庐”原指诸葛亮首次指挥作战就打了胜仗,后来用以比喻才进入社会,缺乏经验。

背水一战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国统帅陈余,率领20万兵马,集结在井径口(即现在河北省井陉山上的井陉关),准备迎战。

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

“韩信这次领兵前来,一路上打了许多胜仗。他乘胜而来,其势不可挡。但是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士兵不饱,战马也缺乏草料。我们井陉地方的山路很窄,车马很难通过。因此,我倒有个主意,可派三万兵从小路截断他的粮车。你再把沟挖得深些,墙垒得高高的,固守营寨,不与他们交战。这样一来,他们前不得战,后不得退,用不了十天,我们就可捉住韩信。”

李左虽然说得条条在理,可陈余是个书呆子,不听从他的意见,反而说:

“我读过不少兵法。兵法上说,兵力比敌人大十倍,就可以包围敌人;兵力比敌人大一倍,就可以和敌人对阵。现在汉军号称几万人,其实不过几千人,况且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我们的兵力超过汉军许多倍,难道还不能把他们消灭掉吗?如果今天避而不战,别人会讥笑我胆小。”

就这样,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正确意见。

韩信探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计策,十分高兴。于是他就把兵马驻扎在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待到后半夜,韩信又派出2000名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从小路迂回到赵营的侧后方,埋伏起来,准备袭击赵营。然后,韩信再派10000人马作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

陈余探知韩信兵马沿河布阵,哈哈大笑说:

“韩信空有虚名!背水作战,不留后路,这是自己找死!”

天亮了。韩信带领后队兵马,打出帅旗,大张旗鼓地向井陉口杀来,赵军立即迎战。交战后,汉军假装败退,抛掉旗鼓,向河岸阵地退去。陈余不知是计,指挥赵军拼命追击。

这时,韩信埋伏的2000轻骑兵,见赵军倾出击,立即杀入赵营,拔掉了赵军旗子,换上了汉军的旗子。

赵军追得汉军退到了背靠汉水的阵地上。汉军后退无路,于是他们返转过身,一个个背水拼命死战。赵军久战不能获胜,士气开始低落。后来,当他们忽然又发现背后自已的营垒上都插上了汉军的红旗,军心顿时大乱,纷纷四外溃逃。

于是,汉军乘机前后夹攻,大破赵军。他们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胜利之后,有军士问韩信:

“兵书上说,布列阵地要右后靠山,左前临水。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为阵,意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

韩信说:“这也出自兵法。兵法上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这是因为,置之死地,兵士们为保存自己生命便会拼死作战;如果留下生路,一和敌人交手,稍有不利,有的就可能逃跑。”这场战役后,人们都称赞韩信很有谋略。

二姓之好

成语接龙连连看

追根溯源学成语

二姓之好: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好景不常: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多用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常年累月: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月章星句:形容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句斟字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酌古准今:择取古代之事,用来比照今天的情况。

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比肩而立: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立竿见影: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效。

影形不离:形影不离,比喻关系密切。

离合悲欢:泛指离别、团聚时悲哀、喜悦的种种遭遇和心态。

欢聚一堂: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堂而皇之: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为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他山之石: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石火电光: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月旦春秋: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例句不要总在这里月旦春秋,不去干正事。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爽心豁目:心神爽朗,眼界开阔。

目指气使:目指:动一下眼睛来指物;气使:用嘘气声支使人。用眼神和气色指使人。形容骄横傲慢的样子。

使贪使愚:使:用;贪:不知足;愚:笨。用人所短,为己服务。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

愚不可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及笄年华: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华亭鹤唳:华亭谷的鹤叫声。表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诗词小游戏

走出大迷宫

始乱终瑕录舍行垢纳泥浊乳交会贯宵达种暮人之人迟云春大招中之照数日程德无才录行舍头露尾

读典故学成语

涸辙之鲋

庄周就是庄子,是战国时候人。他因为家里很穷,有一回跑到监河侯那儿去借粮食。

监河侯满口答应,说:“好吧,我就要收租了。等收了租,我借给您三百斤粮。您总该满意了吧?”

庄周很不高兴,就打了个比方回答他说:“方才我来的时候,半路上听见有人唤我。

我向周围看看并不见有人,只见大路上有一条车轮碾出来的小沟,小沟里有一条鲫鱼,原来正是他在唤我呢!我问他:‘鲫鱼呀鲫鱼,你唤我干吗?’鲫鱼说:‘我的老家是东海。您能不能给我弄一小桶水来,让我好活下去。’我说:‘好吧。我正要到南方去,让我把西江的水给您引过来。您总该满意了吧?’没想到鲫鱼生起气来,对我说:‘我离开了水,渴得受不住了,只要一小桶水就可以活命。照先生这样说,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铺子里去找我吧。’”

“涸辙之鲋”就是从庄周打的比方来的。“涸”是“水干掉了”,“辙”是车轮在路上碾出来的痕迹,“鲋”是“鲫鱼”。通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在困难之中迫切需要救济的人。

善恶有报

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国君晋厉公由于过于宠幸嬖姬,又杀害忠臣,所以晋国的人都很怨恨晋厉公。最后晋厉公被自己的臣子杀害了之后,鲁国边境的官员就把这个消息报告给鲁成公。

当时鲁成公正在上朝,于是便问在场所有的文武百官:“一个国家的臣子如果杀了他的君王,那应该算是谁的过错?”结果群臣之中没有人回答的出来。

最后,在大臣中,有一个名叫里革的人上奏说:“这件事情是国君的过错!因为统治国家和人民的人,其权威非凡的巨大!如果这样有权位的一个人却失去了威德,而且落到被人民所杀的下场,那么他的罪过也一定是非常之大!况且,身为君王的人,其职责就是应该好好地抚顺百姓、调正人民当中不好的行为观念的。如果一个君王反过来放荡自己邪乱的行为,放弃了治理国民的重责大任,使得人民之中产生了邪恶之徒,而君王却一无所知、无从考察,那么邪恶之徒与灾难一定会越积越多。如果以邪乱的方法来面对百姓,就会让全国陷入淫乱而无可救药。

在任用贤臣时,如果不能持之以恒,使下达的命令法规无法按步实施,最后就会使人民走上绝望的地步而完全无法再安抚民心。假如一个国家最后是走上这样的命运,那又怎会需要这样的国君呢?所以,在夏朝的末期,其王夏桀逃到南巢;商朝的末期,其王商纣死于京城;东周末年,周厉王被流放到彘;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杀死在戏山。这些君王都是因为他们用了邪乱的方法治理人民的缘故啊!所谓一国之君,就像是人民的大河大湖一样,当这大河大湖要往哪里流动,人民就像水中的鱼一样,就往哪个方向游动。所以其结果不管是美好的,还是悲惨的,都是国君自己所决定的,人民又怎能左右呢?”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将得到什么样的结局,都是由自己个人的行为所决定的,不管是一国之君,还是其他人都是一样。尤其是一国之君,身系着为全国百姓谋福的重责大任,更是应该重善重德。

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