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培养企业成员之间的协作精神。任何人都不可能是独行侠,要学会积极与人沟通,凡事采取与人合作的态度。正因为我们的分工精细,每个人的工作才有所不同。所以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和其他部门或同一部门的不同成员之间有所接触,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和操作都会有所不同,而不同的个人,其性格、处世的方式也有所区别。如果对这些不熟悉,那我们工作起来就有可能处处阻滞,无法顺畅快捷地把事情办好。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除了平时要尽量多了解、熟悉其他部门,其他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和流程之外,实际工作中还必须多做些沟通交流,抱着合作的态度,多理解别人的苦衷,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样工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了。
第三,要设计团队共同目标。要吸引住现代员工的心智,就需要追求更伟大的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它能够为团队成员指引方向、提供推动力,让团队成员自觉为它贡献力量。共同目标一旦被团队所接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目标可以使个体提高绩效水平,使群体布满活力,促进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从而有助于团队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努力实现预期目标上。企业的高远目标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安稳的氛围和动力框架,以使员工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第四,要有高效灵活的企业组织。企业内部要有良好的组织治理制度,不要设置复杂的组织结构。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治理层次,产生授权感,使成员不会产生等级差别感觉。把权力交给员工的结果,是公司获得了员工的忠诚,人们对工作有了新的热情,也愿意参与进来。另一方面能使员工协同工作,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企业绩效。而在我国,通常企业规模越大,组织结构就越复杂,官僚作风也越突出。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阶段大部分企业仍然采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组织结构,极大地束缚了企业成员的积极性。因此,对我国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打破不合理的部门设置,建立高效灵活的团队组织,通过培养企业内部的团队精神,来凝聚团队成员,实现企业目标。
总之,崇尚团队精神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留住人才的另一个手段。
培养员工团队的互助互利精神
《追求卓越》一书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华特曼,在考察了美国的英特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波音公司等大公司以后,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贯穿所有美国杰出公司的一个共同特色,就是每一家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团队精神,要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那么企业如何培养员工的团队互助互利精神呢?
要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员工通过共同创造,促进社会发展,这就需要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对企业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对社会应该采取的生活原则和生活态度,是培育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途径。
在企业中,我们要杜绝两种错误的倾向的可能。一种是个人主义倾向,以为个人的价值就在于对自由的信念,主张自我选择、自我实现。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个人的自由高于一切。因此。他们只讲个人利益,不讲团队利益;只讲个人的主观需要,不讲团队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实际状况,不讲个人对团队的奉献。这种脱离社会和群体的个人主义,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对他人,都是有害的。
另一种是忽视个人需要的倾向。企业应该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并应提供相应环境使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以发挥。同时,企业还应满足个人的合理需求,包括物质和文化两个方面。企业曾一度片面要求员工为企业做贡献,而不太考虑个人的物质利益。这是错误理解了人的价值。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工作中还应强调奉献精神,但企业必须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让有奉献精神的人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个人主义在优秀的现代化企业中应该是没有市场的,集体主义构成了企业管军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大集体,企业内的事业部、工厂、科室也是大小不等的集体。管理活动的目的和行为都是为了保持集体的协调。维护集体的利益,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
例如,在生产方面,企业主要不是鼓励每个员工提高效率,而是注重整个集体提高效率。这种集体主义成了企业中个人与团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基本规范。它寻求员工把个人利益置于团体利益之下,作到团体利益第一,团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也要求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利益之后,做到先人后己,他人利益第一。当然,企业的集体主义并不完全掉斥个人主义,只不过是要求个人从属于集体而已。
以"和"为本,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兴衰和员工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企业应重视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员工有了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会牢固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理念,顾全大局,自觉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真正从内心里关心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并积极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员工就能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给企业。他们会自觉地学习,刻苦钻研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从而为企业做更大的贡献。此外,他们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不满足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
同时,企业要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企业领导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开放坦诚的沟通气氛,使员工之间能够充分沟通意见,每个员工不仅能自由地发表个人的意见,还能倾听和接受其他员工的意见,通过相互沟通,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在团体内部提倡心心相印、和睦相处、合作共事,反对彼此倾轧、内耗外报。但强调"以和为本"并非排斥竞争,而是强调内和外争,即对内让而不争,对外争而不让。一个小组团结如一人,与别的小组一争高低;一个车间团结如一人与别的车间一争高低;一个企业团结如一人,与别的企业一争高低。
所谓竞争意识就是要提高一个集体的竞争能力。企业内部的"和",也并非一团和气,失误不纠。要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勇于发表意见和提出批评。企业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引导员工团结向上,增强凝聚力,使员工之间、员工和企业之间产生一体感,使得大家团结协作,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树立"经营即教育"的理念,加强对员工的教育。
由于企业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企业应把教育作为企业对社会的义务,而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又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把教育作为其经营理念的核心,树立"经营即教育"的理念。1.企业和社会有一种无言的契约。即经营是社会对企业的委托,要完成此重任,必须依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必须统一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统一的方法是靠教育。2.要经营好企业,必须集中众智,使得每个员工都把自己当作企业的经营者,做好应做的工作,并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为了造就这样的集体,必须靠教育。3.依靠教育在企业成员中确定经营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利润乃是服务的报酬"的理念、教育的动力来自于团队精神,同时通过教育又强化了团队精神,而正是这种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管理之魂。
总之,团队协作精神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基本素质,是企业发展繁荣的基本条件,中国企业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就需要提高企业自身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团队精神的成熟度不够,个性不强。因此,需要对团队精神进行再培育和重塑,在培育和重塑团队精神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竞争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等融合到团队精神的培育全过程中,使之成为团队精神的基础,有了一定的团队精神,员工才不会独自离开自己的"团队
培养员工主人翁的精神
家"是社会最基本的文化概念。一个家庭,每个成员都是家庭的一分子,都是这个家的主人,人人都为这个家着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个家就容易兴旺。企业是"家"的放大体。一个公司,每位职工都是公司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公司这个大家也容易兴旺。这就是主人翁意识。
所谓"主人翁"是说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当主体对客体由于具有所有使用、经营管理等关系,因而主体能以自己的意志去影响、支配客体的活动时,主体就是客体的主人或称主体。在主客关系中处于主人翁地位、对企业来说,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就体现员工对企业的所有使用和经营管理关系及权利,以其意志能够影响和支配企业的各种活动。当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劳动又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的时候,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员工的精神面貌就会焕然一新,企业也就充满了勃勃生机。在现代企业中要使每个员工树立企业即"家"的基本理念。
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所有员工包括总裁在内,都是家族的一员。其中最高经营者可视为家长。在大家庭中,所有人都被一视同仁,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在待遇、晋升制度、工资制度、奖金制度、工作时间、在现场的穿着上都相同。所有员工都有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权力。企业领导要特别重视"感情投资",企业经理熟悉员工的情况,亲自参加工家里的红白喜事,厂里经常组运动会、联欢会、纳凉会、恳谈、野餐会和外出旅行等活动,有可邀请员工家属参加。这样可使个企业洋溢着家庭的和谐气氛。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和当家作主精神从事生产,对自己、对企业度负责,自觉遵守厂规厂纪,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正是在这种充满激情和创性的员工活动中,企业的价值才以确立,企业的经营目标才得以呈现,企业才得以不断发展。
一个公司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市场上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就需要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才可以做到、做好这一点。也就是要重视培养每个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当员工刚进入一个新单位时,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熟悉、磨合、适应的阶段,或多或少地要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由于招聘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员工往往在工作之初便发现企业并不符合心目中地期望,容易出现心理落差。因此,站在员工的角度去关注并分析其心理,对于成功激发新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要想规避员工的离职风险,就应在短时间内让员工尽快进入角色、融入企业,从局外人转变成企业人。这需要通过规范系统的方法使其感到受尊重、被关注,从而形成归属感,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并使其对自己在企业中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具体做法是:
告诉员工真实信息
告诉员工有关工作的真实信息,以真诚的态度来欢迎他们,这样更容易让员工的心态得到平衡,为激发其主人翁意识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新员工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总会有所顾虑:待遇与承诺能否相符,会不会得到领导的重视,升迁机制对自己是否有利等等。这就需要公司首先与新成员就其关心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把企业的相关情况,如组织结构、专业技术与优势、发展与激励机制等如实告诉他们,让他们在迅速、客观地了解企业地同时,尽快消除担心与顾虑,做到心里有底。
不仅如此,企业还可通过帮助新员工制订职业发展计划,使其树立对职业发展的信心,找到合适的职业定位,在工作中获得成长和自我实现,从而避免与现实冲击。这样会使新员工对企业地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
鼓励新员工说出心里话
在进入企业的几天里,即使员工已经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企业和新工作,也不代表他们对眼前的现状就是满意和欣然接受,公司领导应当鼓励他们在了解企业以后,勇敢地说出自己地真实想法,并根据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为激发新员工主人翁意识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