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绵州神游
1108600000024

第24章 历史文物证文明 (3)

萧杨氏节孝坊在涪城区塘汛镇下场口,建于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此坊为四柱三门三层牌楼式石质建筑,现保存完好。坊高10.2米,宽7.05米,由坊刹、坊身、坊柱、坊基构成。坊刹为"山"形,坊身又分三层,从下向上逐层内收,每层均有坊脊、鸱吻、吊柱和镂空窗棂等,各层坊间板刻有不同图案的饰纹,第二第三层分别嵌镌"节孝""皇恩"匾额。第一层刻有萧杨氏生平简略。坊梁分别有飞禽走兽、人物戏剧,深浮雕,阴刻二十四孝。四根方形柱面有阴刻对联,下部前后各有撑鼓,鼓上或立俯视雄狮,或立昂首大象,鼓面有浅浮雕花鸟图案。据《绵阳县志》和坊额题记载,"清时,塘汛有一杨姓女子,年十七岁与萧某结婚,十九岁其夫夭亡,萧杨氏立志守节,数十年中对邻里温恭,对翁姑百依百顺,亲族等具贴申建节孝坊,皇旨核准兴建"。萧杨氏节孝坊建筑结构严谨,气势雄伟,雕刻精细流畅,是造技颇高的清代石质构筑遗物。

七、蒋德钧德政坊

蒋德钧,字少穆,湖南湘乡人,蒋琬裔孙。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任龙安知府。清正廉明,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建匡山书院、蜚英塔,政绩显著。离任时,乡里建德政坊于河西乡五家坡下侧,1983年移至太白公园内。石坊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高12米,宽9米,4根石柱为0.6米见方的青砂石,柱前后有抱柱石鼓。横架三层歇山飞檐,每层均有四角高跷,挑檐卷尾。造型宏伟,雕刻精巧。坊上刻"恺悌同思""除暴""安民""咸称神明""德政"等匾额和7幅对联。

八、牛雪樵德政坊

牛雪樵,名树梅,甘肃通渭进士。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署彰明县令,次年孟冬升迁。离县之日,阁邑士民扶老携幼,为之饯行。并建生祠,立德政坊。牛雪樵德政坊位于青莲场北,绵江公路东侧,坐南向北,用青砂石垒砌而成,高12米,宽11米,由4根0.6米见方的青砂岩石柱横架三层歇山式飞檐组成。穿逗结构。柱基有鼓形抱柱石,占地30平方米。坊上刻"八仙献寿"、官吏、武士人物图案,"善政""仁声""民之父母""学道""爱人"等匾额,并镶刻6副对联。此坊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

九、石桅杆

石桅杆又称石经幢,在安县永河乡安罗村东南1.5公里处。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建。石桅杆呈八棱体,上小下大,通高15.76米。两杆南北相距9.8米,相向面阴刻楷书"大清嘉庆甲戊恩进士李登峨立。"杆顶端呈二圆球状重叠,距地表10.5米处置一石质方斗,斗上口边长1.62米、下口边长1.2米、高1米,四面各刻一镂空古罗钱。基座分正方形,六棱形,圆球三层重叠,高1.77米,第一层为正方形,边长2.2米、高1米。第二层为八面体,边长0.7米、高0.4米。第三层为圆鼓形,直径1.61米、高0.37米。安罗村石桅杆高大雄伟,雕刻艺术价值较高。

十、贞孝节烈总坊

贞孝节烈总坊在梓潼县长卿镇南桥村,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建造。贞孝节烈总坊坐北面南,为一正楼二边楼、飞檐翼角四柱落脚的石建筑,用青白砂石垒砌而成,通高9.6米,宽8.1米,坊用4根立柱,9条整石横梁,近百块华板,数十块檐石穿逗、镶嵌而成。正门刻"贞孝节烈总坊"横匾。匾下华板镌刻143位贞孝节烈女氏姓名。其柱刻楹联:"九曲水七曲山贤媛笃生正气足争流峙;金管书银管录史臣汇载清芬常播简编"。两侧门额上,各嵌一方形匾额,南面两边分别刻"竹节"和"松筠"二字,北面两边分别刻"潜德"和"幽光"二字,皆为阴刻正楷。

贞孝节烈总坊飞檐翼角,上刻瓦槽、瓦当,下有吊柱门窗。一、二层楼檐两端脊上刻有卷尾向外的螯鱼4尾,一层楼檐鰲鱼嘴前刻有两躯向内坐狮。整个坊的楼、梁、柱、坊均刻花饰,计有上百幅。横梁两面刻与贞孝节烈有关的神话人物群像浮雕。正门阑额南面刻"二龙戏珠",北面刻"双凤朝阳",正楼两面的窗棂均为造型各异的镂空蝙蝠图,边楼南面的窗棂为圆形镂空图案,华板雕刻"董永卖身"等传统二十四孝图,边框镌刻编织、花卉纹饰。立柱和抱鼓均系整石刻成。抱鼓面刻浮雕图案。

贞孝节烈总坊,石质坚硬,结构牢固,造型别致,雕刻精细,书法俊逸,雄伟壮观,是一座难得的艺术珍品。

十一、涂氏节孝坊

涂氏节孝牌坊,俗称花牌坊,在盐亭县玉龙乡兴家村。坐北向南。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占地面积122.64平方米,建筑面积42.24平方米。仿木砖石结构,重檐歇山式顶,四柱三开间,牌坊正反面刻二十四孝浅浮雕图案。柱和边缘均刻滚龙抱柱、二龙抢宝及人物、花卉深浮雕。撑鼓上各立一圆雕石狮,正面上嵌"节孝"二字,阴刻两侧对联:"乾坤正气重星雾,闾里留名式母仪"。其各柱均有对联和题刻文记。坊高8.8米,宽12.8米,厚0.62米。此坊为邑侯绍惠禀呈朝廷建坊,以旌表节妇赵涂氏,由涂氏次子太学赵金城所建。牌坊美观大方,雕刻精巧,对研究清末地方工匠的建筑工艺具有重要价值。

十二、麻秧牌坊

麻秧牌坊,在盐亭县麻秧乡蒙子村,建于明代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占地77.4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石质仿木结构,由四柱三门五楼组成。层层上收成攒尖顶,坊宽7.4米,高6.2米。中门宽1.31米,高2.88米。左右小门宽0.67米,高2.35米。坊顶高2.07米,宽0.38米。坊刹高1.09米,宽0.34米。牌坊前后共有戏剧内容的浮雕图案108幅,坊下有阶梯形垂带式踏道长9.9米,宽0.64米。此坊属明代字库坊,石刻、烧制艺术精湛,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十三、蓝池胜境坊

蓝池胜境石牌坊在三台县塔山镇蓝池村蓝池庙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四柱三门五楼石建筑。牌坊长约10米,宽1.2米,高6米,上有阴刻行书对联"眼前已到追魂地,门外能无照胆台"。"文化大革命"中牌坊被损坏,现存构件和遗址。

第六节 盐泉县城遗址

盐泉县城遗址位于绵阳城东面约60公里的玉河乡七村,始建于唐。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盐泉县,在魏城县东南四十五里,本汉涪县地,后魏禅帝元年割涪县置魏城县。唐武德三年,分魏城置盐泉县(因产盐置县),宋因之,元省入州。"明末清初,吴三桂起兵反清,盐泉县城毁于战乱之中。

盐泉县城依山而建,占地300余亩,东北有一形似蝙蝠的长梁,称檐鼠梁,西南横卧一座山梁,上有古刹。一小溪自西东流,两岸是一片开阔地,古城遗迹,隐约可见。

东北大梁子下的山湾称"大堂湾",系原县衙门所在,前边的一片开阔地是古县城的"歇马场"。临近小溪上一座废石桥是"跑马桥",曾是盐泉古道的重要桥梁。小溪右岸,有一长形地带称"大院子",今为农户住地,其中的保坎、屋基、台阶、路面等,皆为原县城街道残存的条石和片石叠砌而成。小溪两岸经常发现成排的原房舍基石和地下排水瓦管。1959年和1973年曾先后两次在这里出土明代铜杯、铜盆、铁环等文物。

盐泉县盛产井盐。《隋书》载:"巴西有井盐"。在今狮子坪下边,有一大片黑土,叫灰坪坝,系当年煎盐晒卤水用的草木灰与泥土相混的产物。灰坪坝左侧对面的山谷口,称"烧房湾",系盐泉县酿酒作坊。在上方寺山腰上,存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封山育林碑一通,碑文有"上方古刹,三百余年,栽培树木,壮阙观瞻"等句。

在灰坪坝右前方的小溪上有石桥一座,名"苏里桥",为宋代太平兴国五年状元苏易简之故里,桥因此得名。苏易简的祖墓在遗址南一里的清溪庵附近,后因行政区划变更,墓地已划为三台县境内。

1985年,绵阳市人民政府将盐泉县城遗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节 越王楼遗址

越王楼遗址,在绵阳市区东方红大桥北端的龟山之巅,与碧水寺为邻。

《绵阳县志·古迹》载:"越王楼,治北龟山巅,唐太宗之子越王贞为州刺史时建,其址为越王台,久废。"又记:"李贞,唐太宗第八子,封越王,显庆中绵州刺史,善骑射,涉书史,有吏干,改作城垒创造越王楼于江滨,垂拱中,同其子瑯■王冲,谋匡复不克。与韩王元嘉,并为武氏所害,且削其籍,更姓虺氏云。"《杜诗详注》说:"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六月诏荆王元景等廿一人为诸州都督刺史,皆不愿行,而止越王贞于显庆年间刺绵。修建此楼,后世因称之为越王楼。"宝庆元年(公元763年)杜甫寓居绵州所作《越王楼歌》云: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间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廊。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宋陆游诗云:

上尽江边百尺楼,依栏极目暮江秋。

示甘便作衰翁住,两脚独堪踏九州。

葡萄酒绿似江流,夜宴唐家弟子楼。

约住管弦呼羯鼓,要渠打散醉中愁。

清李调元《越王台故垒诗》云:

生为磊落人,复为磊落州。

不见越王台,但见清江流。

当都唐弟子,锡土守此邱。

美人卷珠帘,笙歌夜未休。

鸣鸾忽罢舞,江山生暮愁。

惟有江边月,曾照城上楼。

为使越王楼再现当年雄姿,绵阳市人民政府已作出决定,恢复重建越王楼,现已动工兴建于原址。

第八节 马鞍寺

绵阳市游仙区刘家镇北数里的连绵山峦中,有一两端突起,中部微凹,形似马鞍的郁郁青山,其名马鞍山。山麓有一小山叫金凤山,马鞍寺就坐落在"金凤"头上,掩映在修竹翠绿之中。

马鞍寺建于明代,毁于明末,正殿重建于清乾隆年间。据寺内碑文记载,为重建该寺,当时的住持曾率领众弟子,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陕西、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募化。先后十余年,以所得布施,终建成该寺。

马鞍寺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采用中轴线布局,对面为乐楼,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玉皇殿,两侧为长达13间的厢房环绕连接,构成一闭合式建筑群。

乐楼系二层楼式建筑,建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86年)。面阔1间,进深2间,为歇山顶抬梁式木穿逗结构建筑,下部用石柱支撑,宛若悬空。乐楼中部向外突出,两耳室内收,平面呈"凸"字形。耳室壁间尚绘有民间壁画和部分戏班墨书题记。

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至六十年。三殿同为悬山式木穿逗结构建筑,面阔均为5间,长22米,进深为3间,宽12米。大雄宝殿、观音殿的檐柱、廊柱上均有装饰性斗拱,拱的制作各异,观音殿平身科上为翼形拱,其他为云拱。

玉皇殿位于观音殿后,面阔仅3间长10.5米,进深3间,宽5.5米,悬山顶抬梁式木穿逗结构建筑,此殿和两侧厢房分别建于清道光、同治年间。

壁间尚完好保存有彩绘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等佛教题材壁画和钟馗降魔、刘海戏金蝉、太公钓鱼、吕洞宾戏牡丹等以民间神话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的壁画。画面栩栩如生,是研究佛教、戏曲艺术的珍贵资料。

马鞍寺内还保存有清代石碑十通。其中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的义学碑,记载了当时寺内办义学的情况,上面立有学规十二条,阐述了办学面向工、农、商的教学宗旨,为研究清末地方教育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马鞍寺布局紧凑严整,造型简朴庄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其寺内壁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尤为珍贵。1986年,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马鞍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节 鱼泉寺

鱼泉寺位于游仙区徐家镇东宣乡鱼泉村的鱼泉山腰上,距绵阳城约35公里。这里层峦耸翠,林木翳荫,又有清流激湍,萦拂山中,环境颇为幽静。寺因山势而建,坐南向北,创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相传"寺有泉池不涸,有鱼游泳自如"。故名。

明末清初,寺遭兵燹。清康熙、乾隆年间寺僧增建了观音殿、地藏殿和前殿,并续构两廊及前灵官楼。嘉庆年间、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寺僧相继对鱼泉寺进行了维修。现在鱼泉寺的建筑,除大雄殿为明代建筑外,其余均清代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