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绵州神游
1108600000005

第5章 风景名胜美绵州 (1)

绵阳历史悠久,山川郁秀。留下了处处胜迹,为今人凭吊瞻仰所景崇。

第一节 富乐山风景区

市人民政府将古富乐山辟为风景区,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风景区已颇具规模。风景区里,林木蓊郁,风景绚丽。建成区面积广袤达3000余亩。景区以古富乐山为主体,玉泉山、灵山、金山、宝盖峰悉在景区内。芙蓉溪环山麓而注入涪水,涪江依西麓而南流。据祝穆写的《方舆胜览》记载,东汉建安年间刘备入蜀,刘璋延至富乐山,宴饮百日。后此间便成了名胜,一千多年来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至绵必访。这片景区内有古白云洞、渔父村、东津李杜祠、汉阙、仙人桥、宋哲元将军墓、老鹰滩等名胜。这里之所以为人所眷恋,正是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自汉唐以来即为游者停骖观光之地,也是邑人玩赏踏青之域。笔者对此地风景名胜景点有这样几句话概括:

汉皇园林富乐山,高阁擎天矗玉泉。

渔父古村临涪渚,白云洞口望金山。

宝盖峰下双雄会,香泉幽谷有鸿篇。

将军墓园留三绝,芙蓉溪畔诗圣仙。

仙人桥畔古汉阙,涪水东下老鹰滩。

一、汉皇园林富乐山

富乐山,又名第一山,也称东山。宋朝建富乐寺于富乐山北三里的宝盖峰下。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冉木任绵州通判时,曾作《古富乐山移文》,勒石以志其事。明朝嘉靖中建东山观于山上,又称元帝祠。明末已毁。明进士高耀曾题"第一山"三大字于东山崖壁。惜今碑刻金石均圮。今天所称的富乐山,是包括从第一山至宝盖峰以北的群山在内。游人至此,俨然进入皇家苑囿。旧地方志称富乐山离城五里,今城市扩展,山已临城。今日进入富乐山前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方舆胜览》的一段话:"昭烈入蜀,刘璋延至此山,望见蜀之全盛,饮酒乐甚,欢曰:'富哉,今日之乐乎!'故名。"虽日月依旧,景物已非。今选录历代以来名人游此地留下的诗篇,供读者回味构想历代的风景图象。

宋·唐庚有诗云:(摘自富乐山诗碑。宋·卢雍书)

富乐之名谁所留,建安年中刘豫州。

拥兵入蜀万貔貅,孱璋送国来迎投。

军中酾酒椎千牛,灸如巴山酒如涪。

酒酣握手登高丘,极目比芋蹲春畴。

富乐之名此其由,君闻此语还信不?

当时兵起四十秋,折屋不足供诛求。

生灵嗷嗷鼎中油,山中胡为乃尔忧?

想今富乐万倍刘,端能容我逃穷愁。

山僧笑颜客罢休。

宋·陆游诗云:

今日之游何佳哉?入关剧饮始此回。

登山正可小天下,跨海何用寻蓬莱。

青山肯为陆子见,妍日似趣梅花开。

有酒如涪绿可爱,一醉直可空千罍。

驼峰鹅黄出陇右,熊脂玉白黔南来。

眼花耳热不知夜,但见银烛高花摧。

京华故人死大半,欢极往往潜生哀。

聊将豪纵压忧患,鼓吹动地声如雷。

清·李调元诗云:

但觉林峦密,不知烟雾重。

缓步入修竹,夹道吟长松。

细鳞漾深涧,矫鹤盘苍穹。

遥指精舍好,遂登最高峰。

当时龙战野,此地等蒿蓬。

富乐独入眼,方知使君雄。

事历千年劫,空余一亩宫。

唯有古源泉,日夕鸣悲风。

清·孙崧生富乐山怀古诗:

驹光荏苒如流水,十二万年一弹指。

偶来山畔动高怀,青山犹在英雄死。

当年昭烈定巴西,六龙亲幸芙蓉溪。

避署偶留一戏语,千秋佳话悬崖题。

从此青山名富乐,后世因之建楼阁。

溪水春溶客泛舟,丹梯秋老松栖鹤。

汉魏而还岁几迁,江山名胜争新鲜。

炼气士居绝壁洞,打鱼人往东津边。

芙蓉两岸花如锦,花气酣人醉未醒。

画舫金尊结伴游,乌帽青衫杂红粉。

岂知胜地难久存,繁华过眼皆成陈。

幽人思古一叹息,山容惨淡难为春。

萧萧槲叶埋山径,残碣摩挲字难认。

时有孤猿绕树啼,那堪杜宇淆清听。

梵刹飘零绣古苔,唐诗汉隶沈蒿莱。

红叶碧云相掩映,空山疑是翠华来。

吁嗟乎!

大千世变成苍狗,鲰生牢落生偏后,

莫担兴废古今愁,且尽尊中一杯酒。

二、高阁擎天矗玉泉

玉泉山,亦名旗山。与富乐山紧紧相连,实地察看,富乐、玉泉、灵山和金山皆为一体,各为山峦而已。今在山岭新建富乐阁,巍然矗立。高阁擎天,大有凌云之势。在晴朗日子登高阁,凭栏远眺,饱览绵阳全城风光,大块农田,阡陌茫茫。遥望群山,烟雾霭霭,蜿蜓绵山岭,欣欣向荣的科学城,龟山之颠亭亭玉立电视塔,凤凰岭上巍巍子云亭。俯首低视,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三水如练汇于山麓,东去浩淼,万山云霭。与此山紧连的灵山,南崖有色泽晶莹的大石。传说是神女于此■衣的■练砧。与阁紧邻仅咫尺的山崖,便是绵州碑林。群碑均为现代书画家以《三国演义》为题材留下的墨迹。最大的一幅,是用墨色雾山石雕刻的一幅大画。画的场面是以《三国演义》中按《史记·项羽本记》鸿门宴模式铺陈出的涪城会--刘备与刘璋富乐山饮宴的场面再现壁间。在富乐阁里,游者还可见到陈列着的一组《三国演义》艺术群雕。

三、渔父古村临涪渚

灵山之麓,涪江之滨,芙蓉溪注入涪江之渚,惠泽堰进水口处,修竹茂篁,水平如镜,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春日桃李花开时,游者至此,会有彷佛进入桃源仙境之感。村前有黄斑石已半沦于沙,传为涪翁垂钓处。石上刻有杜甫《东津观打鱼歌》二首云:

(一)

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鲅鲅色胜银。

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

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

潜龙无声老蛟怒,回风飒飒吹沙尘。

饔子左右挥双刀,鲙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

君不见朝来割素鬐,咫尺波涛永相失。

(二) (1)

苍江渔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人。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干戈格斗尚未已,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其旁还刻有明邑人进士、吏部朗中高简撰的《大石醉歌》,署款嘉靖二十七年季冬刻。崖间摩崖造像,旁铭文为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秋九月造。渔父其人,见于《后汉书·郭玉传》记载:"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由此看来,涪翁是汉时的一位隐者。按其再传弟子郭玉为和帝时太医丞。以此推断涪翁在此活动的时间,为西汉末至东汉早期。

四、白云洞口望金山

自渔父古村缘蹊径,达白云洞。洞在金山腰。传说洞中曾涌气呈白云状,故名。山麓原有紫阳观,为道教宫观。早已坍圮。此山之东,有一水涧,涧水常流,传说从前每年夏秋霪雨季节,涧中金栗散出,光彩映川,璀璨夺目。故人呼此山名曰金山。今宫观虽已不存而其址尚在。近人袁朗如有诗云:

古洞不知年,白云自来去。

有时送雨归,云羡我怡豫。

五、宝盖峰下双雄会

宝盖峰,是富乐山群峰之一。相传为汉时李意期修道之处。葛洪《神仙传》中记有其人云:

"李意期者,蜀郡人也,传世识之,云是汉文帝时人也。无妻息。人有欲远行速至者,意期以符予之,并以丹书其人两脚,则千里皆不尽日而还。人有说四方郡国宫观市井者,座中或未见。重问说者,意期即为士作之。所作郡国形象皆是。但盈寸耳,须臾消灭。或游行,不知所之。一年计复返于蜀中,乞食所得,以予贫乏者。于成都角中作一土窟而居其中。冬夏单衣,发长剪去之。但使五寸许。啜少酒脯及棘果,或食百日,不出窟则无所食也。刘玄德欲东伐吴,报关羽之怨。使之迎意期,意期到。玄德敬礼之。问期伐吴。意期不答而求纸笔。玄德予之。意期画作兵马器仗十数纸,便一一以手裂坏之。曰:'咄咄'。又画一大人,掘地埋之,乃径还去。玄德不悦。而出军。果大败。十余万众,才数百人得还,器仗军资,一时荡尽。玄德忿耻,发病而卒于永安宫,乃追念其扎作大人而埋之,正是玄德之死象也。意期少言语,人有所问,略不对答。蜀人有忧患,往问吉凶,自有常候,但占意期颜色,若欢悦,则百事吉;惨戚,则百事恶。邓艾未到蜀百余日,忽失意期所在。后入琅琊山中,不复出也。"

从这段记载,李意期是一道士,如意观为其修道之观,也仅传说而已,地方志记有其事。其观不知毁于何时。宋时修建富乐寺于此。其地林壑清幽,山环水抱。古刹屡兴屡建。近年在富乐寺旧址修建富乐堂,堂中以《三国演义》中刘备入川,刘璋延至此山饮宴百日的涪城会为题材,塑刘备、刘璋及所率诸象,两厢壁间镶嵌着雾山石雕绘的三国故事。面向大殿的乐楼,为仿古的戏剧舞台,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楼台亭榭,画栋雕梁。堂下一洼湖水,玉琢拱桥与湖心亭榭相连,盛夏鲜花飘香,燕逐蛙鸣,游者顿有身临皇家苑囿之感。《五虎上将》之青铜雕塑,蔚为壮观,堪称一绝。

六、香泉幽谷有鸿篇

在富乐堂所在的山谷中,有许多胜迹。因为这里是古富乐寺的旧址。《绵阳县志》记载:"宋建富乐寺,明季毁。清康、乾间递修。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复毁。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募修。"但现已不复存在。近年于其旧址新建的富乐堂,类似皇家苑囿。谷中古人留迹甚多。如香泉井畔有宋人文同留题遗迹,悬崖壁间镌有"碧云岩"三字,大径尺许;咫尺之隔又有"云亭"二字,署"绍定庚辰(公元1230年)仲山题"。民国24年(公元1935年)绵阳专员鲜于英(即鲜英)陪黄炎培先生游此,题刻崖畔,字迹遒劲。湖畔的桃源洞和冷源洞,民间传为刘备游览避暑胜地,唯残存的历代游人留迹,多为宋代。谷中还有宋鲜于侁题刻碑和明金皋题《冷源洞》诗云:

寻胜冷源得得来,洞门深刻点苍苔。

山溪载涉浑忘倦,石榻频移未拟回。

异代有怀成绝调,六人同会抱清才。

小桥低覆王孙草,兴极真怜杜甫哀。

宿雾封泥山色迟,楼空古柏落晴丝。

方塘引水秋容静,野竹翻阶日景移。

回首话言思燕喜,经年梦寐负幽期。

山林钟鼎随天性,徒倚绳床一赋诗。

又题桃源洞诗

仙洞曾闻避暑来,至今青壁锁莓苔。

溪云欲雨晴岚湿,岩树无风爽气回。

怪有断碑横绝涧,可堪逸宇失高才。

时花香草年年媚,陈迹空余野鸟哀。

洗耳溪流立晚风,似闻清啸落崆峒。

重游且自陪骢马,旧事犹能问远公。

胜地名园空记载,茺苔断石半磨砻。

归来枕席生烟雾,昨夜山林有梦通。

明萧来凤游此吟诗描述此地云:

左绵山水窟,富乐在中央。

地僻溪声近,亭空树影长。

鸟鸣林樾暗,花落井泉香。

共有烟霞趣,间吟到夕阳。

七、将军墓园留三绝

抗日名将宋哲元将军,1940年春,北上养疴,道次绵阳,下榻永安公寓,留恋旧地,寓居数日,殊知疾日笃,终卒于此。卜葬于宝盖峰右的山腰。"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1978年修葺一新,规模比昔日更为宏大。其墓后依宝盖峰,前临富乐堂,与富乐山国际大酒店相毗邻。墓园占地4000多平方米,由神道碑、八德亭、拜台、墓冢及墓台台基等配套建筑组成。

步入墓园,是一块约半亩多的绿茵草坪,芳草离离的草坪中央,矗立着一方神道碑,正面镌刻"故上将宋公哲元之神道碑",为冯玉祥题书,背面镌刻国民政府追赠宋哲元为一级上将的命令,为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书法家沈尹默所书。两侧镌刻"追赠一级上将宋公明轩神道碑",碑文墓志,由丁维汾撰文,于右任书丹。神道碑前行有八德亭,亭全用条石砌成,八根楹柱支撑着穹窿状亭盖。内环刻着宋哲元将军治军训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穹窿以像天,按八德竖八柱以擎天,故以命亭。亭楣镌刻醒目的"八德亭"三字。为宋哲元部下冯治安书。亭中央竖一碑,名八德碣,详细介绍了宋哲元将军生平业绩。八根楹柱内外镌刻着八副楹联。其联云:

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

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无忧乎九泉。

(朱德、彭德怀)

砥柱峙中流终仗威棱慑骄虏;

星芒寒五丈不堪殄瘁痛元良。

(蒋中正)

仗钺励三军岛寇闻名犹破胆;

陨星经蜀道万人洒涕向铭旌。

(张继)

芦沟月喜峰烟中原鼙鼓百战高功思将帅;

太傅棋长沙泪诸葛云霄万方多难怅人琴。

(何应钦)

扶危济倾临大节而不可夺;

忍辱负重闻斯言更见其人。

(陈立夫)

峰火起芦沟为国不辞先抗敌;

噩音来蜀道问天何事遽徵君。

(白崇禧)

火箭犯芦沟永为大将伤心地;

客星陨涪水正是中原歼虏时。

(孔德成)

率全军哭我公虽死犹生敢继执干戈卫社稷之志;

感知已报祖国此身尚在决不苟富贵惜性命而存。

(张自忠、冯治安、刘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