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龛,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造,圆拱形,高2.2米,宽2.3米,深1.8米,共有造像53尊,龛正中为阿弥陀佛,宝珠形头光,分为四层次。头饰螺髻,头顶有高高的肉髻,双耳穿环,身着通肩式袈裟,袈裟的右下摆从左肩搭在后肩上,形成披风,结跏趺坐于两层仰莲瓣的莲台上;右手平举,以拇指和中指相捻,余三指平伸,施莲花印。左手举于胸前,手掌已坏,应是施与愿印。佛左右两边的菩萨呈站势,身躯略成S形,头发向后梳,头顶挽成高髻,戴花,身着半式腰衣,下身着羊肠大裙。帔帛从双小臂上下垂,在大腿处形成三道大圆弧。以上三像近似圆雕。
在三像左右两边,分别刻有26个闻法菩萨,合为52数。均呈高浮雕。众菩萨的脸形半圆,眉眼平直,长发在头上挽成半高髻,身着半臂服饰,内着短襦。其姿态各异,或以双手抱膝而坐,或以只手托腮,或以双手合什,或作思维状,等等。顶后均为圆形背光。台座为有茎的莲台。
该龛的龛门为莲瓣形,龛楣和龛额上刻卷草,龛额上还有浮雕的七佛。龛门外右壁上有一则贞观八年的造像碑记。
北龛,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造,圆拱形,高2米,宽1.9米,深0.9米,共有造像9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供养人二力士。佛高0.9米,结跏趺坐于莲台上,火焰形头光,高发髻。身着僧衣,右手斜指天,左手放于膝上,莲台下部为须弥座,上为莲花瓣,须弥座正中刻一小佛。二菩萨头戴幔冠,火焰形头光,身着腰衣,胸饰璎珞,右手执如意,左手贴衣,赤脚站于莲花座上。莲座下为须弥座,两旁各刻姿态雄健的狮、象各一尊。二弟子站于佛的两侧,身着僧衣,左为迦叶,右手执佛珠,左手下垂;右为阿难,双手合什。二力士造形生动,裸上身而肌肉隆起,狮鼻大口似有"应变无方"之神力。龛顶刻天龙八部。
南面未凿龛,但在长3.7米,高2.15米的石壁上刻有高0.1米的小佛一千尊(20排,每排50个),由于风化严重,只能看出大体轮廓,但造像的布局和场面是很壮观的。
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卧龙山千佛岩摩崖造像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业阙
梓潼县城西南5里处有二石阙,俗呼"书箱石"。咸丰《重修梓潼县志》记载:"汉李业墓县西南五里,长卿山下,石马坝......今碑塚不存,仅有石阙",故"书箱石"乃是汉之李业阙。
李业字巨游,梓潼人。《后汉书·独行传》记载:"......少有志操,介特。习鲁诗,师博士许晃。元始中,举明经,除为郎。"王莽篡汉后,李业托病去官,回归故里,杜门不出。公孙述据蜀后,闻李业贤名,征之,欲以为博士,李业仍卧床托疾不从。数年后,公孙述恼李业违令不至,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诏令李业。述嘱融曰:"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尹融持毒酒到达梓潼后,对李业曰:"方今天下分崩,孰知是非,而以区区之身,试于不测之渊乎!朝庭贪慕名德,旷官缺位,于今七年,四时珍御,不以忘君。宜上奉知己,下为子孙,身名俱全,不亦优乎!"李业叹曰:"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尹融见李业拒不接受高位,乃劝业与妻、子商议后再行定夺。李业笑曰:"名可成不可毁,身可杀不可辱也。"遂饮毒而死。述闻业死,大惊,又耻有杀贤之名,乃遣使吊祭,赠赙仪百匹,赠钱百万,李业子李翚逃匿不受。《华阳国志》赞扬李业这一不同流合污的行为是"巨游玉碎,高风金振。"
光武帝于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平定公孙述,追议李业诏曰:"表其闾,益部记载其高节,图画,形象。"从光武帝诏书"表其闾"三字我们可以断定,李业阙建立的时间应当是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有阙有表有墓。
据史料记载,李业阙建成的规模是:二石阙、二石马(今地名沿袭叫"石马坝")、二石表。石表的形状为四方立柱,顶部呈宝塔状,四方为表文,表述李业功德、爵位,表下端为花草基座。
李业阙今存二残阙,两阙相距17米,但都已横向断裂。北阙长2.9米,高1.55米(原高约3米),宽0.9米,裂缝宽约5-10厘米;南阙长2.95米,宽0.96米,高1.8米,裂缝宽约1.5厘米。现存之南北二阙,实为汉阙形制高台,台上楼观已圯,高台图案全部剥落。明正德年间,剑州牧李璧巡视辖县,因彰善瘴恶,又重立了石表一通,上书"汉侍御史李公之阙"八字。现北阙残存之字迹疑似李璧补书(尚未考实),不过县志有"惟石表则近时剑守李璧所树"的记载。
明嘉靖五年(公元1326年),安绵兵备佥事戴鳌至梓潼,观表石而怀先贤,遂与县令张绮计虑,将长卿山下之草水庙改为"汉议郎李巨游祠堂",肖李业像,春秋奠祀。李业祠1956年已列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山古硝洞遗址
江油藏王寨老君山古硝洞遗址群位于龙门山中段。由严家岩、大坪山、魔芋山、藏王寨、寨子山、贺家山、梨树坪等山峰组成,方圆300平方公里,跨北城、永胜、重华等6个乡镇。主峰梨树坪海拔2345米。经考古专家和地质专家实地考查,发现有妖精洞、老君洞、干人洞、牛角洞、高观洞、烟子洞、朝阳洞、天雨洞(以上为天然溶洞)和明月洞、犀牛洞等11个古硝洞遗址。专家证实,洞内有硝之矿脉存在,现存有大量炼硝遗存,古代炼硝留下的硝碴、废料堆积如山。人工开采的痕迹清晰可见。洞内水源充足,洞外山上植被丰富,各方面条件满足炼硝之需。已发现的硝洞遗址,较好地保存了古代制硝工艺流程原貌,向外运输的硝道保存完好。
《梓潼县志》载:"老君山朝阳洞,县西二百四十多里,山势高峻陡险,洞在中峰悬崖峭壁间。由江邑旱炉坪结搭天梯,踏梯而下至洞,洞高八丈,宽六丈,深十五里,产硝,乾隆二十年开采,归江邑就近汇办。梓邑于重华场隘口安设兵役巡查......"早在明朝初期,此地的硝得到大量开采,而大规模的开采则在清乾隆年间,这显然与当时的大小金川之战有关。
考古发掘编号的硝池10个,最大的外径280厘米,最小的也有160厘米;池高最高的140厘米。老君山古硝洞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古代中国最大的硝洞遗址,也是古代最重要的火药原料基地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东汉铜佛像
东汉铜佛像于1992年在绵阳城郊何家山嘴汉代崖墓中出土,其像铜质,附在摇钱树杆上。此文物曾引起日本、台湾等地史学界、佛学界的关注,多次派专家来绵阳考察,1993年日本龙谷大学在"早期佛教初传南方之路"的佛学学术研究会上,此文物作为会议主题研究。此佛像的出土,对于研究佛学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线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为国家一级文物。
青铜摇钱树
"摇钱树,聚宝盆,日落黄金夜装银。"这首民谣从古流传至今,可见世人对摇钱树的钟爱。清人胡大川诗云:"大地有泉皆化酒,长林无树不摇钱。"足见世人对摇钱树的痴迷。
1980年在绵阳城郊何家山嘴汉代崖墓中出土的摇钱树,高1.98米,由树座、树干、叶片组成。座为陶质品,干为青铜铸造,叶用青铜铸造,上缀方孔圆钱。
摇钱树又称钱树或宇宙树,是神化传说中的宝树,是由商周时期的"神树"演变而来的。中国远古神话中,有关树木的传说十分丰富,这些树或作为天地间人神交往的工具,起着天梯的作用;或充当着提供生命活力的源泉。这些树的名目繁多,无奇不有:圣木、建木、扶桑、若木、朱木、白木、服常木、灵寿树、甘华树、珠树、文玉树......"扶桑临于海上,若木照于昆仑"和"华采衣兮若英"(若木之英),便是生动的写照。
摇钱树呈塔形松柏状,树身分树干和枝干两部分。枝干是扁平面叶片状,布满透雕纹饰图形,叶片柄尾有弯钩,每层四片枝干叶片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立插于树干的插孔中。朱雀站立于钱树顶端,突目、曲颈,含蛤蟆丸,翘尾。足下有云状枝叶,站立一翘尾屈蹄的天马,马上跨立回头的羽人,羽人展翅垂尾,双手举灵芝草献于朱雀。
此为绵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参加建国以来考古成果展。并赴美国、加拿大巡回展出,受到高度赞扬。
东汉大铜马
1970年2月,在绵阳城郊何家山嘴东汉崖墓中出土的东汉大铜马,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大的汉代铜马。马高134厘米,长155厘米,是将头、颈、尾、四肢、躯干分九部分分开铸造而成,马身铜的厚度仅3-4毫米。接头用子母口和铆钉铆合,铸造精良,光滑平整。马的造型比例均称,形象生动,两耳竖立,双目圆睁,昂首翘尾,张口露齿,似在长嘶鸣。马前有牵马铜俑,俑高67厘米,右手上举,紧握缰绳。出土的大铜马和牵马人,证明1700年前,我国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及雕塑艺术已高度发展。大铜马和牵马人为国家一级文物,曾参加四川、全国文物精品展,还到美国和日本参加展出。
东汉说唱俑
于1986年在绵阳城郊河边乡九龙山东汉崖墓中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为泥质红陶。其俑为手工捏塑立式男性老人,高55厘米,造型十分生动。老艺人头带花巾,裸露上身,腹部鼓突,双手捧在腹上,胳臂上戴一小串小铃铛,面带笑容,挤眉眨眼,吐舌摇膀,好似正在以腹作鼓,边拍边说唱,其表情滑稽可笑。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朝闻观赏后,极力赞赏,推崇有加。此为国家一级文物。
人体经脉漆雕
西汉人体经脉漆雕木人于1995年在绵阳永兴镇第二砖厂工地施工中发现。木人置于一大型西汉木椁墓中,漆雕木人残高高25.1厘米,表髹黑漆,光头,裸体直立,右手垂于腿侧,四指平伸,掌心向前,眉眼清晰,体表有红色线条,正面八条,背面五条,头部纵线五条,横线一条,有人体经脉穴位标记。它与《黄帝内经·经脉篇》记载的手太阴、足阳明、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等九脉及部分支脉经络大多相似。
在此之前,我国各类文献均记载人体经脉学和穴位模型产生于宋代,此人体经脉漆雕木人的出土证明了我国医学中的经脉学、针灸穴位学在西汉时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将人类已知的人体经脉模型的出现提前了一千多年。因此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人体经脉漆雕木人为国家一级文物,多次参加国内、国际文物精品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