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建筑还具有高度的抗震性能,历史上经受了1610年、1613年和1976年等十多次强烈地震的摇撼,迄今安然无恙,完整无损,被中外建筑、地震专家称为"明初罕见之遗构""独具匠心的抗震建筑群"。
报恩寺最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地方是寺内斗拱样式古朴繁复,富于变化,集天下古建斗拱于一宇,全寺现有斗拱二十余种,被古建筑专家们誉为"斗拱的摇篮"。
报恩寺的雕刻绘塑,莫不精工巧制,殿内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门窗装修,玲珑剔透;地面花砖,光可鉴人;廊道栏杆,精雕细作;绘画壁塑,构图巧妙,内容丰富。寺内大雄宝殿、万佛阁、大悲殿的壁画、壁塑艺术价值最高。这批精美的壁画面积达五百多平方米,人物高大,内容丰富,构图生动,线条流畅,色泽鲜艳,神奇壮观,它是人物、山水、建筑等各画种集大成的优秀作品,也是我国明代壁画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大雄宝殿后壁的悬塑和大悲殿内的壁塑设计巧妙,技艺精湛,壁上山川云雨,花草竹木,人物兵马,仙山琼阁,飞禽走兽,人间地狱,充分显示了塑工们深厚的生活基础和高超的艺术成就。
寺内还有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佳品,一是华严藏内的转轮藏。它高11米,直径7米,藏体用天宫楼阁装饰,下大上小,犹如一座凌空托起的七级佛塔,至今仅凭二、三人力,即可旋转自如。二是大悲殿内的木雕千手观音像。这尊楠木雕像通高9米,身后悬空密布着1004只手,千姿百态,美丽壮观。三是寺内的龙。寺内所有柱、额、梁、枋、天花藻井、瓦当滴水、香炉匾额,或雕或塑,或刻或绘,无处不突出龙的形象,尤以华严藏殿内的4条长约7米的泥塑蟠龙,造型极为生动,龙身筋骨突露,鳞甲生辉,张牙舞爪,大有呼风唤雨,离柱腾飞之势。千手观音、转轮藏、龙,被誉为报恩寺"三绝"。
报恩寺自创建以来,由于受到历代官府的严格保护,曾立碑告示军民:"报恩古寺,朝贺重地。谕尔军民,不准盘踞,闲杂人等,禁止游戏。倘有故违,立拿惩治。"致使寺院在五百多年中未曾受过较大的破坏。在历次维修中也只作局部修缮,其建筑结构更动甚少,目前全寺保存比较完整。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曾多次拨款进行维修。1956年报恩寺被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位于梓潼县城北9公里的七曲山顶峰。据史料记载:大庙始建于晋代,为百姓祭祀张亚子而立,曰"亚子祠"。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造"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了一组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七曲山大庙占地1.3万平方米,有殿宇楼阁23处,建筑面积达6千多平方米,保护区面积21.3万平方米。较为完整的展现了从元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大庙依山建造,结构谨严、风格各异,庙树互映,雅趣天成。既有北方宫苑式建筑,又有南方园林式建筑,同时集官方民间营造法式于一体,显示出不同时代的建筑特色。计有元代建筑1处,明代建筑8处,清代建筑14处。百尺楼、正殿、桂香殿在一条中轴线上,组成大庙的主体建筑。在轴线两侧,依山而建,其右(南向)建有风洞楼、家庆堂,山顶处为天尊殿,殿前有观天象的八方台等;其左向(北向)为关帝庙,由山门、拜厅、正殿组成一个封闭型的院中之院。西侧有早期元代建筑盘陀石殿,明代建筑应梦仙台,晋柏石栏等。最西端为望水亭。大庙的建筑虽然建于不同时期,但大部分都是祭祀文昌帝君的建筑。庙内有各种塑像200余尊,宋、明铁铸像13尊,其中正殿内的文昌像,通高4.6米,重万余斤。铁铸像是本庙显著特色。
七曲山大庙掩隐在近万株柏树中,是全国文昌神的发祥地,是古蜀道出川入蜀必经之地,"坡去平来"之要隘,是国家级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著名景点。历代名人如李白、李商隐等曾写诗赞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曾认该庙为家庙。山前山后遗有李白《蜀道难》中"五丁开山"的剑泉及三国遗迹多处,被史学家称为"蜀道明珠"。从清代延续至今的每年二、八两月庙会,时间长达月余,为全国少见。
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七曲山大庙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郪江崖墓群
郪江崖墓群位于四川省三台县郪江镇,其地理位置在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的浅丘河谷地带,涪江的支流--郪江和锦江河汇合处,镇街外的金钟山主峰408.1米,地理座标为东经105°33',北纬30°08'。
郪江镇在战国时为郪王城所在地,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在此建郪县,蜀汉时为东广汉郡治所,经两晋,到南朝萧梁大同(公元535-540年)中省去,历时七百余年。
现以镇为中心的河弯山峦间,遗存数以千计的崖墓,有些地方鳞次栉比,密如蜂房。其中以金钟山、紫荆山、泉水坝墓群最为集中,最富有特色。
崖墓群在时代上早晚不一,但以东汉墓为主。规模上大小不一,有四个正室带二个耳室的六室墓,也有仅容一棺之地的单室墓;有的墓长(深)达25米,有面积达80平方米的,也有面积仅2-3平方米的。
结构上,多室墓均在中轴线上,一般可分墓道、墓门、前室、中室、后室、侧室和耳室,墓内利用山岩凿有台阶、水沟、壁龛、灶案、柜、棺、台、床等附属设施。有些设施规模较大,如紫荆湾六号墓侧室里的连岩石床,长2.6米,宽1.9米,高0.7米,四周栏厚0.25米。
很多墓有圆雕、浮雕、线刻等建筑装饰雕刻和画像装饰雕刻,还有一些墓内有红色涂料彩绘。
建筑雕刻上,有少量歇山、悬山式的脊、简瓦、瓦当、滴水和柱、额、枋的户外门庭装饰;室内有二面、四面坡的屋顶、藻井、天花、门窗、窗棂、栏杆、壁框、隔墙的写实,还有丁字拱,一斗二升,一斗三升的多边形立柱和壁柱造型。如泉水坝二号墓后室正中高1.8米,两拱宽2.15米的一斗三升斗拱八面立柱,独撑近30平方米的墓室,其造型独特,气势宏伟,极为壮观。
画像装饰雕刻多在前、中室两壁和门壁上。浮雕画像内容有:如舞蹈状而奋力撑顶岩石的力士、腾空人、舞蹈人、托腮端坐人、推门探望人、执板说唱人、舂米人、人头面具像、狗咬耗子、猴子吃桃、白虎、朱雀、玄武、羊头、跑鹿、奔马、立羊、爬龟、肥猪、瓜果等,阴线刻画像有凤阙、飞鹤、凫鸭、草花、武器(戟、矛、戈、盾)及架等。金钟山一号墓前室壁上的"狗咬耗子"图中坐高0.8米、身宽0.25米的狗竖耳睁目,咬住拖长尾巴的耗子,形象生动逼真,极富情趣。古人认为鼠入墓吃死人会变鬼怪作祟,阴阳五行中犬属土,鼠属水,土克水,故以犬胜鼠,保死者在阴宅的安宁。"猴子吃桃"图中小猴睁着圆圆的眼睛,捧着大桃子边吃边看四周,一副机灵活泼的形象令人喜欢。古文中"猴"通"侯",即死者盼在阴朝地府"封侯"做官,荣华富贵,有吉利通达之意。
汉代以红色表示高贵吉利,故很多墓内部均有朱红、土红涂抹和彩绘,一些台、石棺也有些装饰痕迹。
以上画像、彩绘装饰,表现的辟邪气样,日常生活和民俗情趣内容,反映出了汉代的社会风貌。
郪江崖墓与四川其他崖墓相比较,有以下独特的地方:
1、形制上以前中后三室墓为主,或另带侧室、耳室,正室面积多在10~30平方米,与地面庭院建筑相似,这与多浅丘少平坝的郪江地势有密切关系。
2、装饰雕刻上,少户外,多室内,不管建筑装饰还是画像装饰上,雕刻都是生活写实,很少夸张,给人一种亲切感。其中的"狗咬耗子"图在全国少有,在郪江完整的就有二处。
3、室内大面积的使用红色涂料,有的墓室全部涂抹,壁框内并有红色彩绘,在全川崖墓中少有。
4、多为家族墓,一个家庭即一个墓群。
郪江崖墓在历史上虽然多数被盗,但也有一些残存的随葬物品出土。
陶制品中,有较大量的墓砖(棺砖、阻门砖)。砖大小规模不一,装饰有素砖和花纹画像铭文砖。花纹画像多以鱼纹和五铢线纹及几何图形为主,铭文中有"富贵""居人吉利""富贵高子"等。
砖棺和石棺在墓门未被完全暴露的墓中还普遍存在。其棺多在长200厘米、宽70厘米、高100厘米、厚8厘米左右,多为灰陶,火候较高。
陶俑有乐俑、侍俑、劳动俑,陶马、陶狗、陶猪、陶熊、陶鸡、陶房、陶灯、陶摇钱树座及辟邪等。
陶制品均为泥质红陶、灰陶和褐陶。人和动物多为人工合模、空心、套头。造型较好,制作工艺较精,应为本地烧制。
铜器发现很少,有铜钎(叉)和破碎的盘、摇钱树。
铁器仅发现残剑。
郪江崖墓群1991年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郪江镇1992年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卧龙山千佛岩摩崖造像
卧龙山千佛岩摩崖造像在梓潼县卧龙镇五一村卧龙山顶。造像凿于东西长5.5米,南北宽5.2米,高3.2米的长方体巨石四周壁上。东、西、北三面凿三大龛,南面为1000龛,总共1003龛,造像千余尊,故名千佛岩。均为唐代开凿。清末建有面阔五间24米,进深三间12米的歇山式木构建筑,将这墩大石罩于内,因此得到更好地保护。
东龛,圆拱形,高2.3米,宽2.5米,深2.2米,龛内有造像九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供养人二力士。佛高1.3米,火焰形头光,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身着僧衣,左手按膝,右手举于胸前,从整体造形看,线条自然,肌肉感很强。二菩萨站于佛的两侧,虽头部残,但表现出端庄、娴静的表情。二弟子站于佛的两侧,神态端庄。二力士威武雄壮,守护在龛门两侧。龛沿两侧原刻有140尊小佛,现存68尊。龛顶刻天龙八部,为浅浮雕,形象丰满,刀法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