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蓝色战略(全集)
1127900000002

第2章 蓝色战略·东海篇(2)

这里是从地缘的角度所作的分析,但有必要多说一句的是,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时下流传甚广的所谓“中国因为抗美援朝而失去收复台湾的机会”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且不说朝鲜战局直接关系中国东北主权,也不说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远在志愿军入朝之前,仅仅从大势上说,从解放战争胜利的那一刻开始,后面的连锁反应就已经不是中国自身可以控制的了。而如果不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无法结束中国事实分裂的局面。而朝鲜战争则是中国重归大一统后躲不开的一场考试,所幸的是,新中国考得很好。

第四节 我的地盘我做主

可能有的读者要问,如今的南海问题、东海问题和六十多年前发生于数千公里之外的朝鲜半岛上的那场战争能有多大的关系?

前文我们提到,自冷战开始,美国针对苏联和中国构筑了三道“岛链”,即通过各种军事、政治条约对部分国家、地区的军事力量加以整合,同时在关键节点直接驻军,以此构成美国围堵以及主动进攻[9]东亚大陆的前进基地。

要明确的一点是,所谓“岛链”并不是指一堆千万年来就摆在那里的岛屿,而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精心谋划后的战略布局。时至今日,对比朝鲜战争时期,这一布局仍然没有太多变化。

朝鲜战争结束后,东北亚地区所形成的地缘格局对中国而言仍不能说是一个最佳的状态。中国东北地区所面临的巨大威胁被解除了,但朝鲜半岛仍有一半掌握在美国手里,这就使得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三角形布局得以继续存在。美国的势力依然存在于第一岛链区域,而这正是一直以来中国周边各类问题的根源所在。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当时联合国军被彻底赶出朝鲜半岛,那后面会如何发展呢?美国的三角形布局将因为失去南朝鲜而面临全线崩溃的局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的难度将大大降低。更长远一些考虑,由于没有美国的影响,东亚地区的地缘环境也将简单化、安定化(在现实中,中国在东南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上要优于东北亚地区,这正是因为美国对东南亚的影响要弱于对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影响)。

由此也不难看出,某些人关于“朝鲜战争终止于‘三八线’是因为中国当初故意让朝鲜半岛分裂”的说法完全是站不住脚的——“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现实状态下,自朝鲜战争结束后至今,整个东亚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都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这个三角形结构为基础,这一点一直没有什么变化。

台湾的战略位置决定了它是驻日美军向南驰援东南亚地区的必经之路,除了作为东北亚战略三角的一个支撑点,它还是连接美国第一岛链南北两部分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东亚地区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台湾往往是最不安定的地方。

从地理位置来讲,台湾这个节点其实是美国几个节点当中最脆弱的,因为它距离中国大陆最近。台湾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130公里宽,并且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没有太多的地理屏障,所以台湾又是最容易也是最可能被丢掉的一个节点。

这两点大体上就决定了美国对台的基本态度:既不想让两岸统一,也不敢在台海轻启战端(太容易丢,打起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把这两种想法再综合一下,美国的真实两岸政策也就出来了,就是想方设法让大陆与台湾保持一种冷战或是“冷和”的状态。

单从眼前说,我们先看看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关系。近年来,美国和中国台湾之间的关系看似对比李登辉、陈水扁时期低调了很多,但事实上美国和中国台湾之间在军事、情报上的合作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美国对台军售也一直在持续。事关国运的问题仅仅靠两句中看不中用的空话是绝不可信的。

再来看美国和日本的关系。未来的趋势如何暂且不论,迄今为止,日本仍旧是美军在东亚地区驻军最多的国家,这里的工业体系也依然是美军最坚实的依托。

最后来看美国和韩国的关系。美国、韩国之间的关系在卢武铉时代有过趋于正常的趋势,但在李明博上台之后这种关系看起来越来越像一种主仆关系(朴槿惠政府这一届政府有扭转回来的趋势,但肯定会面临国内亲美派的强力反弹)。甚至有消息称美军将再次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10]

美国与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之间关系的基本面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那么也就意味着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这个三角形布局仍旧存在并且左右着东亚的局势走向。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南海问题中,在前台表演的是阿基诺三世这样的政客,其后台其实是美国及美国身后的跨国财团。阿基诺政府敢于挑衅中国,其底气还是来自于美国人。

自20世纪90年代美军撤离苏比克基地[11]之后,美军在东南亚其实并没有什么有效的依托,除了新加坡的樟宜港之外基本没什么可用的海空军基地,而新加坡并不是一个工业国且面积狭小缺乏战略纵深,很难像日本那样为美军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这是从现实角度来说,后文我们将从历史渊源来说,现今东南亚的战略态势其实也和东亚地区的这一布局有着莫大的关系。

显而易见,中国在东亚所追求的远期目标是让美国非正常的影响力退出东亚地区,这是实现东亚、东南亚地区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

第五节 战后朝鲜

回过头再说朝鲜半岛。和现在多数人的印象有所不同,其实在冷战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朝鲜半岛的北部——也就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简称朝鲜)——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是要高于南朝鲜的。

战后朝鲜经济事实上逐步了融入当时苏联主导的经互会体系,成为了经互会的“编外成员”。经互会是经济互助会的简称,所谓经济互助会,其实可以看作是一套国家间的分工体制,即各国依据本国的优势来确定主攻的产业,多个国家拼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当时,朝鲜的贸易模式是以出口原材料及初级加工品为主,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换得的则是工业品及原油(朝鲜国内多煤而贫油)。

从农业上说,朝鲜处于多山地区,土地贫瘠,所以农业的基础非常差。在苏联时代或者冷战时代,朝鲜农业采用的是一种以油换粮的模式,就是通过大量的石油消耗搞机械化的农业,同时依赖大量的化肥来改良土壤。在冷战结束之前,这种模式一直保证朝鲜国内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同时,由于大规模的机械化把很多农村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这些劳动力就被投入到工业中。

由于有良好的经济状况加上比较公平的财富分配体制,当时朝鲜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其实是很不错的,甚至一度让中国老百姓羡慕。(当时中国处于东西方一起封锁的状态,而朝鲜则背靠着经互会搞开发式经济,人口又不多,物质丰富程度自然要好于中国。)

而与之对应的南朝鲜,战后的经济状况并不怎么样。从历史上看,日本殖民时代的朝鲜半岛经济布局上是农业的重心在南部,工业重心在北部,这就导致南朝鲜的经济在根子上就非常孱弱。同时,南朝鲜政权与日占时期的朝鲜伪政权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致于南朝鲜在战后很难推行比较彻底的分配制度改革,少数大财阀得以垄断国家的大部分经济资源,这一问题后来最终引发了“光州事件”[12]2。除此之外,朝鲜战争结束后,南朝鲜成为了冷战的最前沿,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政府主要是把南朝鲜看作日本的屏护,而在经济方面,美国对南朝鲜的扶持远不如对日本那么用心。

朝鲜半岛南北实力对比发生逆转始于20世纪80年代。南朝鲜的经济腾飞或者曰“汉江奇迹”主要是得益于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进行海外投资及产业转移。如今做大做强的韩企中,在最早的时候,大部分都在技术上和日本企业存在传承关系。

在南朝鲜经济开始高速发展的同时,朝鲜的经济运行却开始出现问题——确切地说是苏联主导的经互会体系开始出现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及各东欧国家的政局纷纷呈现混乱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这些国家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体系,变得难以为继。苏东剧变之后,经互会体系也随之完全崩溃,这就使朝鲜的经济受到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朝鲜的经济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内循环经济,它是作为整个经互会经济体系当中的一部分存在的,经互会不存在了,朝鲜经济自然也随之土崩瓦解。这就好比一个人死了,而他的一个手指头是不可能再有什么活性的。

1991年以来,朝鲜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业问题。而朝鲜农业最大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石油不足。没有油,就会使高消耗能源型的农业无以为继,大量的农机动不了;没有石油还意味着没有化肥[13],而朝鲜的土壤又异常贫瘠,这两点导致朝鲜始终在农业问题上面临很多的困难。一个饿着肚子的国家,怎么可能有能力去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

东海篇[下]

第一节 中日关系的基本面

中日、中韩之间的海洋争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或者说是局部性的利益争夺。在这一系列“小问题”的背后,藏着的依然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特大号问题”。[14]

先来说说中日之间的问题。所谓“纲举目张”,要说清楚中日之间的有关海洋的问题,就要先弄清楚中日关系的几个基本面。

从最最基本的层面说,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就是海岛与大陆的关系。由于地盘小、资源少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在生产、生活、文化这些方面,海岛天然的就必须依赖于大陆——历史上只要是经济发展良好一些的岛国基本都有大陆依托,孤悬大洋之上的岛国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无一例外都还处于原始社会。

这种“依赖”又可以以两种方式来实现,一个是“抢”,一个是合作乃至臣服。英国对欧洲大陆用“抢”的时候比较多,主动权在英国自己手里,所以,数百年以来英国人的日子过得算是很“爽”。欧洲大陆缺少一个统一而又稳定的政权,这就给英国人留出了纵横捭阖的空间。相应的,日本人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都“爽”不起来,因为自打中日有了接触,日本面对的就总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压根没空可钻,所以作为岛屿,日本要从中国大陆获得依托,多数时候就只能靠合作或是称臣,交往的主动权在中国手里。

话说到这里,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侵华还有没有可能重演,或者说日本还有没有做类似打算的可能。应该说,这个问题日本说了是不算的——从甲午战争算起,百余年来日本能够一再在中国得手,其前提是当时中国内部处于一种一盘散沙、极度混乱的状态。譬如甲午战争,与其说日本人是在和清廷统治下的中国打,不如说是在和李鸿章一个人打;[15]抗战爆发前夕,中国名义上有个统一的国民政府,但事实上还是一种诸侯割据的状态。北方地区在蒋介石政府的绥靖政策下步步沦陷,很大程度上同样是因为蒋介石首先把这些地区看作是北方军阀的本钱,而不是中国的国土。[16]

1949年以后,中国已经重归了大一统,再次被日本侵略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了。即便日本还有“狼子野心”,它也永远不会再有这个机会——除非中国重新回到民国。

有了这个大前提,我们再说说中国跟日本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方面是在地缘上。前面谈东亚“三角形格局”时已经具体提到过,无论是朝鲜半岛还是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日本基于其自身利益考虑,最希望看到这些区域都维持一种长期分裂的状态。一直以来,日本政府或明或暗地插手台湾问题,为台独势力张目,便是出于这一考虑,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台湾问题进一步复杂化。显然,地缘上的问题是中日双方目前一个比较重要的矛盾点所在,但这不等于说这个问题必然要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中日之间的地缘矛盾的前提是什么呢?插手台湾问题和在朝鲜半岛搅局,日本都是为了在地理上获得一个屏障。之所以要做这样的假设,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日本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于日本被美国控制着的这个事实决定的。日本本土有大量的美军基地,会对中国产生严重的威胁。无论日本主观上怎么想,如果中美之间交恶,日本就会被动地卷进中美之间的对抗当中。说了这么多,问题最终还是绕回到了美国身上。假设有朝一日美国在东亚地区不再保持如现在这样不正常的控制能力,那么中日之间在地缘战略上的矛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东亚地区就会比现在太平得多。

第二方面则是经济方面的问题。理论上说,目前中国跟日本合作的一面要大于对抗的一面。新中国对日本民间名义的访问始于1954年,与日本民间经贸代表团的秘密谈判比这更早——当时抗美援朝还在打着呢。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60年代,中日之间小批量的贸易往来一直存在。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之后,中日间的经济往来规模开始进一步扩大。

在战略层面来看,当时中国建立起了一南一北两条与西方往来的经济通道,南边的就是香港,北边的则是由上海、天津出海至日本。通过这两条通道,中国可以跟当时的西方国家建立起经济上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可以穿越冷战铁幕的。两条对外通道牵涉的其实就是两套对外开放的布局以及思路。相互比较一下,应该说北边的发展潜力比南边的要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