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莱斯特里纳1525年出生于和他的姓氏相同的临近罗马的一座小镇。开始,在罗马圣马利亚教堂做唱诗班男童,1555年成为西斯廷礼拜堂唱诗班的成员。婚后被保罗四世解雇,成为圣约翰·拉特兰教堂唱诗班的指挥。他不得不一直生活在许多的阴谋和贫困之中,直到1571年,成为圣彼得大教堂唱诗班的指挥。1580年,他的妻子去世,这使得他痛苦不堪,几欲看破红尘、弃世修行。可是转过第二年,他同一个富商的遗孀结了婚,此后,他不再为缺钱所累,可以自由地把自己的时间奉献给作曲。1594年,他去世时。整个罗马都为他哀悼。他的一生令传记作家和乐人们着迷。1917年,德国作曲家汉斯·普菲茨创作了《帕莱斯特里纳》的剧本和音乐,这部歌剧是以帕莱斯特里纳的生平为依据构思的。全剧的高潮,是对帕莱斯特里纳写他的代表作《马尔切鲁斯教皇弥撒》时,得到神启的表现。他“听到了天使的歌唱”。
帕莱斯特里纳的作品至今仍然经常在各个教堂演出,展示神灵的感应、风格和美。他是无伴奏合唱的最伟大的大师。帕莱斯特里纳不是最早运用无伴奏合唱风格的,佛兰芒乐人很早就有关于这种风格的实践。事实上,在帕莱斯特里纳出生前十二年,拉斐尔(1483-1520)就已经作了一幅画,圣塞西利亚朝上看着天上的一队天使唱诗班,她的脚边却是一堆被毁坏的乐器。
帕莱斯特里纳是一位对位法(关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旋律同时发生的科学和艺术)与和声学(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乐声的组合)的大师。当旋律模进中一个音调在另一个音调之后发出(这叫做“对位横向的”音乐)时,和声(或称“纵向的”音乐)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出。帕莱斯特里纳对两者都通晓,而用很简单的方式达到了极大的能量。只有熟练的大师才有这样的效果。写过著名歌剧《浮士德》的法国作曲家古诺(1818-1893)说过:“现有方式的匮乏,使得帕莱斯特里纳的作品绝对地不可模仿。”
今天,我们知道许多写关于“教堂音乐牧师”帕莱斯特里纳的故事,是小说,也是事实,证明着他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帕莱斯特里纳最重要的同时代人是奥兰多·迪·拉索,勃艮第人,以“音乐王子”的称号知名于全欧。他出生于1532年,以巴伐利亚宫廷乐长的身份在慕尼黑度过了他的大半生涯,死于1594年。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差不多同他平等相交,这是极不寻常的,因为当时音乐人的社会地位仍然被认为是很低下的。他留下差不多两千件作品——意大利牧歌,法国歌曲(尤指在音乐厅或卡巴莱演唱的),德国歌曲,以及恢弘的弥撒曲和经文歌。
佛兰芒大师安德林·魏拉尔特(1450-1562)长期定居威尼斯,在那里任圣马可教堂的唱诗班指挥,最早采用两组对面的唱诗班的形式。此种风格成为威尼斯学派的特征之一。他有许多意大利学生,其中安德里亚·加布里埃利,他的侄子乔凡尼追随他为两个管乐队所作的乐曲,至今深得人们喜爱。很多作曲家,特别是德国的,来到威尼斯学习这种新风格。在几个世纪的匮乏之后,意大利成为一个最重要的音乐国。
在德国、瑞士、法国、英国这些宗教改革的国家,十六世纪带来了不同于天主教弥撒曲的新教音乐的肇始。马丁·路德,伟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音乐是“来自上帝而不是人类的礼物,它使得愤怒、杂念和别的邪恶的东西被遗忘。”音乐的这一定义是空前绝后的。他要求信仰上帝的人积极参与新教教会仪式。这就是原始的新教众赞歌——由教众在教堂中唱的简单而有力量的歌。路德自己就是一个作曲家。圣歌《伟大的庇护是我们的上帝》,是由他署名写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改革者都爱好音乐。例如,当加尔文(1509-1564)在日内瓦允许唱圣歌时,斯温格利则在瑞士苏黎世禁止教堂音乐。在英国,宗教改革创造了祈祷者朝夕祈祷时唱的《礼拜曲》,以及英国圣公会的圣歌(无伴奏多声部圣歌,以《圣经》经文为歌词),德国也有同样的经文歌。
新旧乐器
大约十五世纪时,就有了今天仍在演奏的一些乐器。德国地方乐队的成员们吹奏小号、长号和短号。后者的吹口是铜的,号体是木质或象牙的。然而,最重要的乐器是那些有键盘的——敲弦古钢琴,羽管键琴,特别是管风琴。十四世纪后期,一些管风琴已经有了两个键盘和一副脚键盘。羽管键琴和敲弦古钢琴,虽然同属乐器“家族”中的一支,却存在着一些差异。敲弦古钢琴在按下琴键时,它的琴弦受到连接琴键的小金属锤在下面的敲击而发声。羽管键琴则是当琴键触到琴弦时,用连接在木拨子上的羽管头向上拨动琴弦发声。羽管键琴在意大利叫做拨弦古钢琴,在德国也有类似的称呼,较小的一种又叫做小型拨弦古钢琴和维金纳琴。
在用琴弓演奏的乐器中,维奥尔琴变得很流行。维奥尔琴呈梨形,和我们的低音提琴很接近,不过规格有各式各样的。演奏时,它被固定在两膝之上或之间,因此,在意大利语中又称它们为“腿上的提琴”。由高、中、低和次中音构成的维奥尔琴家族,有点儿像人类声音的组合。还有一种低音提琴,叫做维奥尔琴。十六世纪的标志是小提琴的出现,小提琴的产生大约是乐器中最伟大的奇迹。
没有人知道是谁“发明了”小提琴。今天,很多专家认为安德里亚·阿马蒂,这位可追溯至1007年意大利克雷莫纳贵族世家的后裔,是现代小提琴的创造者。安德里亚·阿马蒂,可能生于1535年。一些史家断言,号称“布雷西亚小提琴制作流派之父”的来自加尔达湖的佳斯伯罗·达·萨罗,发明了小提琴。事实也许是在1480年至1550年之间,现代小提琴逐渐从维奥尔琴演化而来。没有人比得上克雷莫纳人,他们把小提琴造得那么美,而安德里亚·阿马蒂是伟大的克雷莫纳大师们中的第一人。他留下的乐器很少,他的儿子安东尼奥和吉罗拉莫继承了他的绝艺。吉罗拉莫的十四个孩子中的一个尼可娄,阿马蒂家族中名气最大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有史以来制作得最精致的小提琴,而且成为所有小提琴制作家中最伟大的制作师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约1644-1737)的老师。小提琴的主音和完美无瑕的形式,差不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奇迹。安德里亚·阿马蒂的乐器酷似斯特拉迪瓦里的杰作,从那以后无人制作过比这更好的小提琴了。从一开始,小提琴就把外形美和构造形式的精巧结合得很好,堪称物理学定律的典范。它是世界上少数不可被改进的器物之一。无论是谁设计了第一把小提琴,都确定无疑是一个天才。那么多人一直对它的发明众口一词地赞叹,是毫不足奇的。也有人认为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制造了第一把小提琴,而且割出了F形孔,“表示对他的赞助人的敬意”,这个赞助人是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这是一个美妙的故事,可事实并非如此。
小提琴逐渐地取得了它的重要地位时,古老的维奥尔琴仍然被使用着。一直到十七世纪晚期,在英国室内乐中,“维奥尔琴箱”仍然是标准的乐器。这个“箱子”装了两副高音、次中音和低音的乐器,规格和音调都是配好了的。一种流行的乐器是鲁特琴,琴体的形状像曼陀林,指板向脖子右边倾斜,弹奏时拨动琴弦。鲁特琴是文艺复兴时期特别受到喜爱的乐器。摩尔人把它从东方带到中古时期的西班牙,它在东方以不同形态已存在了三千年。
你看,我们对乐器和乐器史的知识知道得很多,可遗憾的是,为这些乐器写的乐曲我们却知之甚少。文艺复兴时期用的记谱体系被称做“符号谱”,是一种用数字、字母和别的符号标识琴弦、指孔和琴键的方法;它不像我们现代的记谱法,标示实际的音乐符号。一国和另一国的音乐符号是不同的。个别的作曲家,常把隐秘的、个入的符号加人自己的符号谱。几乎每一个重要的作曲家都有自己的“代码”。专家们能够把这些符号谱译成现代谱法,因此,我们可能演奏和欣赏这些音乐,不过,我们现代的记谱法没有所需要的所有的符号去演示演奏的细节,以及去刻画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征。
十六世纪变得很流行的舞曲,是鲁特琴弹奏作品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些舞蹈不用乐器而用合唱伴奏,法语中称这种形式为“布朗莱”,莎士比亚称它为“布劳尔舞”。其他国家提供的本土形式的保留节目,也很快成为超越国界的。舞蹈通常是成对地入场,第一部分在缓慢的二拍子中进行,接下去是快速的三拍舞步。西班牙的帕帆舞和双人舞属于这种类型,意大利的帕萨麦佐舞和萨尔塔雷洛舞(saltarllo)也是这种类型。很多种舞蹈在十七世纪变得时髦起来,如德国的阿勒曼德舞,法国的库朗特舞,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舞和英格兰的吉格舞。这些舞蹈形式大多数出现在普赛尔(1659-1695)、韩德尔和巴赫的器乐组曲中。
除舞蹈之外,各国都喜欢为歌词和诗谱曲。在英国,伟大的维金纳琴演奏者在此器乐的黄金时代地位显赫。维金纳琴作曲家倾向于专门为维金纳琴作曲,而不像当时的许多乐曲那样,声称“适合于一切乐器”。1621年问世的《菲茨威廉·维金纳全书》,包括了威廉·伯德(1543-1623)、约翰·布尔(1562-1628)和那个时代其他著名音乐家的作品。维金纳琴著名的女琴师们,以精湛的技巧演奏对暴风雨和狩猎场面的描写,最著名的有《国王的狩猎》,并以此奉献给约翰·布尔,其中有写实的追逐,包括在山上嗾狗快跑时发出的喊叫。人们把嬉戏融于音乐。过去,在盛大的宴会上,音乐由专业表演者演奏。现在,破天荒地,一个人无论是精通音乐或只是为了娱乐,只要他喜欢音乐就可以去演奏——这在音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变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