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端在一天天长大。
而我的成长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从“史志办”调入那家青年杂志社后,工作更加忙碌起来,因为经济上有大的改观,我们的心情格外地好。我是一个典型的对工作尽职尽责的人,从不敢拿工作开玩笑。踏实、认真、任劳任怨,这些都是我的品德里非常优秀的一面。
谁也不可否认。
我最痛恨那些仰仗工作而谋生,却常将工作置于度外的人。无所事事,终日抱怨,发泄不满,牢骚不断,得过且过,没皮没脸,这样的人实在令人讨厌。
我常用我的实际行动告诫端端:职责,所司其职,当尽其责。这是法则!我告诫端端,你可以不喜欢学习,但你现在的“工作”就是学习,你必须认真对待这件事。
端端明白这一点。
在课业上,我们之间没有任何条件。
我调入青年杂志社这一年28岁了,而端端已经四岁多,自己的主见渐渐多起来。我和他的妈妈开始有意识地向他灌输一些观念。我们对他的教育已不单单是示爱,开始讲求一些方式和方法。
我们拥有四年的育儿经验,这远远不够,幼儿教育是一门课题,有它自己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怎么办呢?
我和端端的妈妈读了许多书,尤其是端端的妈妈。可书本上的知识毕竟太专业、太理论了。
我们决定各自采取自己认为有效的方法。
端端的妈妈对端端的日常生活更加关注,吃、穿、睡、行,每一样都仔细小心。她和端端幼儿园的马老师相处成好朋友,不断向她传送有关端端的信息,当然也不断接收马老师发回的信息,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她就会虚心地向马老师询问、请教,然后再酌情处理。
我们一直认为处理孩子的问题比较棘手。
不随便——这是我们共同的原则。
不随便下结论,不随便训斥孩子,不随便答应他的要求,也不随便忽略他的要求……
现在看来,这些经验是成功的,但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还有精力。
如果说端端妈妈的方法是关注,我的方法则是倾听和交谈。
我不随便打断端端的话,只要他喜欢和我说。端端的妈妈上班远,她早晚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所以,端端上幼儿园,包括以后上小学,我接送孩子的次数比她要多得多。端端在幼儿园时,每天我去接他,他的第一个动作是跑过来抱着我亲热一会儿,等到下楼了,出了大门口,我们一起往家走的时候,他就会“爸爸、爸爸”地叫个不停了。
他总让我给他讲我编的《大龙蛋》的故事——
小兔白白在沙岗上玩的时候,捡到一枚大大的蛋。这是什么蛋呢?她连忙去找灰兔灰灰和黄兔绒绒,她气喘吁吁地说:“嘿,我发现了一个大蛋!”
“是什么蛋呀?”
“我想,我想,可能是龙蛋吧!”
白白昨天刚刚听妈妈讲了一个《眼泪龙》的故事,所以,她随口说道。
“小兔白白捡到了一个大龙蛋!”
“小兔白白捡到了一个大龙蛋!”
不到一小时,全村的人都知道了龙蛋的事。
“真是一个大龙蛋吗?”人们怀疑地问。
小兔白白的脸一下红了,她说:“其实,其实,我也说不准……”
村里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对这个大大的蛋产生了兴趣。大家围着这枚黄色的蛋议论开了。兔子妈妈说:“也许,真是一颗龙蛋呢,不然,怎么会这么大呢!”
狗妈妈说:“这个蛋我就不懂了,我们狗是从来不下蛋的。”
对于蛋的问题,鸡妈妈、鸭妈妈和鹅妈妈最有发言权了,但她们也无法确认这到底是谁的蛋。
“把它打开看看吧。”有人提议。
可这个提议马上就遭到妈妈们的反对。
“不可以把宝宝扼杀在摇篮里!”鸡妈妈说。
“生命是宝贵的!”鹅妈妈说。
“我,我……”鸡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她说,“我就要孵蛋了。”
大家眼睛一亮,都开心地笑了。可不是吗,这么争来争去有什么意思,如果鸡妈妈能代替这枚蛋的妈妈把宝宝孵出来,不就知道这是一枚什么蛋了吗?鸡妈妈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在鸡妈妈孵蛋期间,小兔白白、灰兔灰灰和黄兔绒绒几乎成了鸡妈妈家的常客,他们围着鸡妈妈问这问那,眼睛不停地朝鸡妈妈的翅膀下瞅。
鸡妈妈说:“孩子们,你们太性急了,要好多天才能孵出小宝宝呢!”
但小兔他们的心里真着急!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三天,四天……
终于有一天,大蛋的壳被里面的宝宝啄破了,一颗毛绒绒湿漉漉的脑袋探出来。“妈妈,妈妈,我饿!”这个宝宝还一个劲儿地冲鸡妈妈叫呢。
这是谁呀?
全村的人都跑来看,兔妈妈见多识广,她一眼就认出来:“啊呀,这是粗心的鸵鸟妈妈的蛋呀,她,她,她怎么把宝宝生在外边了呀?”
原来呀,这不是什么龙蛋,而是一颗实实在在的鸵鸟蛋!
讲故事也是一种交谈。
可有一次,端端不让我讲故事了,他着急地对我说:“爸爸,我们班×××最坏了。”
“为什么?”我俯身问他。
此时,我们正牵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见我感兴趣,他马上谈兴大发,他告诉我,×××总推他,他去告诉马老师,马老师就批评×××了,他就和×××和好了,可×××还是推他,排队时还用屁股拱他。
看来,×××是个淘气的孩子。
端端说:“我不要理他了。”
我表示同意,支持端端去找别的小朋友玩。
端端说:“×××不好,我看就找个大灰狼把他吃掉算了。”
想了想,又说:“不行啊,我去找大灰狼,大灰狼不就先把我吃了?”
他把自己说糊涂了。
我微笑着看他。
他又说:“爸爸,咱们让他自己去找大灰狼吧,那样大灰狼就把他吃了。”
说罢很满足!
他自己能够安慰自己,我不想再说什么。
谁知第二天早晨,我送他去幼儿园的路上,他又和我谈起此事。他有点后悔地对我说:“爸爸,你说让大灰狼把×××吃掉好吗?他妈妈就会哭,没有儿子了。”
听他说话的意思,好像这个主意是我出的。
我拍了拍他的脑袋。
他说:“别让大灰狼吃他了,我们去打死大灰狼吧。”
他转了一个很大的弯子,自己回到正路上来。
我想,我该说点什么。我很认真地蹲下身,把他抱起来。端端三岁以后,我已经很少抱他,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多半是他自己走,如果路远,我会用自行车带他。端端从三岁起,只要我们父子俩独处,我都有意锻炼他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懂得小心,明白什么是危险,怎样做可以避免危险。原来,我的自行车上也为端端焊了一个钢筋座儿,供我驮他的时候用。后来我发现,正由于这个座子的缘故,多半的孩子在坐自行车的时候漫不经心,被车轮把脚夹坏的事时有发生。
我取掉了那个座子,把一个棉垫绑在自行车的横梁上。
那以后,只要骑自行车出门,端端就侧坐在横梁上。
我的双臂内收,很安全。
而端端也因此懂得保持平衡,乘车时注意力比较集中。
还说“大灰狼”的事吧,真的!端端的自我觉悟让我兴奋了一个早晨。他本性善良、友爱、乐于团结和帮助别人。这多么好啊!我觉得我应该大大地鼓励他!我抱起他,抱得紧紧的,他也感觉了我的爱抚,主动贴贴我的脸。
我对他说:“宝宝的想法好,不让大灰狼吃掉小朋友。”
他睁大眼睛看着我,目光中满是清纯。
我说:“小朋友有缺点,最好的做法是帮助他改掉坏毛病,然后你们成为好朋友,一同玩,一同长大。”
端端得到鼓励,急于表现,从我的怀里挣脱出来,像模像样地自己走。
后来得知,端端用一天的时间在和×××讲他的故事,他如何要请大灰狼,又害怕,想让×××去请,还是害怕,后来决定他们一起去找大灰狼,等等。
我想象他的叙述不会很完整。
但他主动去和×××交流。
×××觉得他很够意思。
他们两个人除了睡觉,不断来完善这个话题,最后,那只并不存在的大灰狼终于被他们打死了。他和×××成为好朋友。
端端七岁了,他从来不撒谎,这是我最为自豪的地方!
有许多话他可以不说,但他从来不撒谎,只要说,说的都是实话!他有这样的品性,我除了自豪,还有一份作为父亲的深深的感动。我有一个诚实的孩子。诚实是万源之本,我绝对相信,只有本质诚实的孩子才可以成就大事!
孩子的诚实完全来源于表达。
让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话说完。
孩子叙述一个事件是不完整的,是没有次序的,是没有重点的,只有他思维中最兴奋的点。安静、鼓励、启发、等待,时间会弥补一切。
这是我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