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很难,宗教办和一些护法居士想帮他的忙,宗教办想去批评教育个别僧人。结果他老人家说,‘你们来干什么,我们很团结,意见是一致的,没有什么,不用说啥子。’他真是在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道,他用自己的德行慢慢感化了大家。
“他来,一切都是重新起步,言传身教,自己带头持戒修行,和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那么大的年龄,很是辛苦。因为他自己的修行,受到了龙天护法的保护,所以后来就好起来。”
老居士陈昌仓,今年73岁,54岁皈依离欲上人,护持寺庙18年,现在报国寺小卖部服务。她对昌臻法师刚来的情况和法师讲经说法的情况很了解:
“我1992年到报国寺,上人一再给我们说,如果我选好了接班人,你们要像对我一样地对他,我们给上人表了态的,一定会对新来的好。我们尊重昌臻法师,是因为他善良,安排有方,给我们讲佛法,教我们修福修慧,让我们懂得起咋个学佛。
“他来很辛苦,一天亮就出坡、种地,当时没有路,是草。困难是有的,出家人的事,我们居士不讲。但是如果遇到吵架的,昌臻法师就慢慢地劝他们,给他们讲道理,昌臻法师是有智慧的人。
那个时侯,他一边在寺庙,一边出去在宝光寺讲课住半月,只要他不在,我们就盼到他回来,他回来就高兴得很。
“昌臻法师的忍辱很好,见不到他生气骂人。当时有一个据说解放前在上人那里出家的大弟子,后来还俗成了居士,曾经拍着桌子说:‘张妙首当住持能接班,我也能接班。’后来他病了,要求回报国寺并且要求死后在报国寺火化。昌臻法师对他仍然很好,还派昌能师父去接他过来,又派隆玉师去照顾他护理他。他走后,大家给他念了七天七夜的佛号。最后在报国寺的化身窑烧的他,化身窑1992、1993年修好后,第一个就烧的他。所以昌臻法师很慈悲。
“1992、1993、1994年都很困难,人少,公路不平,当时他的大弟子隆祥法师是寺院的副监院,负责寺庙里的基建,大家都很辛苦。事情多,有时候吃饭的地方都在田坝里,整个寺庙没有水泥地,都是烂路。后来才好起来。”
惠昌田老居士,今年70岁,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皈依给离欲上人,后长期护持寺庙,曾在报国寺组建离欲念佛会、负责离欲念佛苑等修建事宜。她对昌臻法师的尊重溢于言表,尤其感恩法师在自己遇到违缘的情况下给自己的支持:
“昌臻法师很慈悲,在自己很艰难的情况下,心里首先想到的都是他人。他刚出家那阵子,很不容易。70多岁的老人,要学佛事,学早晚课,还要种田、搬砖、收割,很辛苦。当时大家不了解他,所以他的压力很重,要学的东西多,还要建庙,到宝光寺讲课等。他来时不清楚寺里僧人情况,自己又没有心眼,所以压力大。几次我们到寺里去,都看到他亲自在搬砖、种田,我们叫他休息,说你吩咐人做就好了,可是,他坚持要自己做。
“他在寺庙里叫徒弟等都是用‘请’字,并教我们说,你们去叫师父要用‘请’字。他在寺庙从不用庙里一分钱。他还自己交电费,穿衣袖口都是烂的,什么东西都拿来送人。”
在我们采访老法师最后一位侍者能慧师父时,他说了这样的一些事:
“师爷刚到报国寺时,如果没有忍量,是干不了的。他由居士出家当住持,对寺里的规矩确实不懂,有时也有不妥处,师兄也多有看笑话,所以他只有自己做。师爷说,一次去参加法会,他将祖衣搭上,别人问他,你升座没有?他说,没有。别人说,没有升座就不能搭祖衣。他才去借了一件一般的来用。师爷说:‘当时自己什么也不懂,后来才知道丛林规矩等,都是从头学,又是师兄弟下的发,真是难。’这段最困难的时期有几年。
“后来的改变,是师爷的福报和他的善缘。县上各级领导等,都到报国寺来,他亲自接待,并以自己一生对因果的深刻认识和广博的学识、待人接物的亲和力及德行,得到了历任领导和社会人士的支持及信任。几任领导还把中层干部带到寺庙里来,听师爷讲因果改造命运。大家看到政府对报国寺关心,也就改变了。加上师爷到处讲经,特别是每周到县城去讲,好多人都去听,都很服气了。还有师爷成立了慈善功德会,在乐至县做善事,很有影响力。加上他老人家忍辱持戒,感化了大家,所以大家都愿意帮助他和寺院了。”
这段艰难的日子,随着昌臻法师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德行的彰显,让大家了解了他,感化了大家,因而发生了转变。
$出家后思想的转变
对于出家和刚到寺庙的心情,昌臻法师自己是怎样的呢?
著名学者、慧恩书院院长陈兵教授,对法师修学与为人都很敬重,2007年,他派书院刘媛媛前往报国寺采访昌臻法师,欲登载到他所主编的《慧恩》杂志上。法师在接受采访时,对于自己出家的心情有一个很明确的回答。老法师非常严谨,在接受采访前,还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提纲:
问:接离师衣钵时的心情如何?
一种思想是不想干,一种思想怕对不起师父。知道发菩提心是修行的动力,才有了承担的勇气。
认为修净土在家就能了,对出家缺乏认识、信心,不敢承当,后来反省逐步转变。
离师开示,体会行菩萨道的人,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思想和胸怀。改变我只求自己往生的思想。
在这里,我们把法师的问答,转载如下:
记者:老法师当时接任乐至报国寺方丈的时候还是很传奇的,一夜之间由佛教居士变为寺院住持,请问您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昌臻法师:这是因为我的师父,他老人家一定要我承担这个任务,我当时不敢承担,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自己晓得没有这个能力,自己的学修太差。另外,因为我修净土法门,觉得不一定要出家,也一样可以了生死。
我从1961年起就发心吃长素,1964年我爱人去世以后就一直独身。后来,我在文殊院编《四川省佛教志》,就住在寺庙里,我觉得这个环境修行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我当然就没有要出家的准备。
后来,师父老人家一再地谈,我也是受他的感动。以他的那种高龄,都还在为佛教承担任务,我们如果说拒绝,就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开始我是拒绝,最后他谈了几次,我觉得不好不承担,就只好承担下来。
当然自己接了这个任务之后,感到很不容易,工作开展起来有很多困难。所以当时自己还产生了一些后悔。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觉得自己既然是佛教徒,尽管我承担起来很困难,还是应该尽最大的努力。
我深信因果,我想这个担子落到我身上,还是个人身上种的因啊,就不应该消极对待,经过几次的反复,思想上认定不管困难有多大,自己应当发大愿心,把这个工作搞下去。这样思想上稳定了一点,工作上开展也就比较顺利了。大概情况就是这样。
在这个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昌臻法师的真诚和坦然,也可以看到当时他到寺院后所面临的困难,以及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要把寺院搞好的决心。
他对寺院生活的适应是渐进的,对离欲上人托付给他的僧团道场的建设,他是有计划的。在计划的实施中虽然有困难,但是,他却坚定不移地坚持了下去。在他给兄弟姊妹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出家后思想的转变,和弘法利生的决心:
书信一(摘选)
六妹、冬妹、六弟、
满妹、光玮、大妹:
我最近得到四哥的信,谈到对于我出家的看法,以及他对人生对佛法的一些认识,附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兄弟姊妹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人生道路已经接近终点。何处是归程?不能不引起思考。
拿我来说,在人生道路上饱经忧患,但我没有自杀,也没有消沉,这完全是信仰的力量支持我。佛教的宗旨,以度众生为目的,就是为众生服务,将小我融入大我,度人即自度。自然胸怀开朗,力量强大,满怀信心地走完人生最终这段历程。
我今年76岁,目前肩负的工作也不轻松。但我深信我所干的事业是有意义的,我为它付出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离欲老法师,以百余岁高龄,在废墟上重建千年古刹,历时七八年,不花国库一文钱。在他的威名下,集资百万以上,兴建殿堂,请回七尊缅甸玉佛,有四尊达2.5米高。全山种植花果,绿树成荫,成为旅游胜地。而他本人终生布衣蔬食,乐道安贫。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使我深受感动和鼓舞。
由于自己学佛,深受佛法的利益,自然希望自己的亲人都能获得佛法的好处。作为一种思想、学说,经历了两千五百多年,到今天仍然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这事实本身足以说明它具有真理。前年联合国决议,在尼泊尔释迦佛诞生地,兴建一座“世界和平城”。认为现代人类处于核威胁下,只有他的学说可以拯救人类。目前全世界佛教人数已超过十亿人。上次我从洛阳回成都(指到白马寺受戒一事——笔者注),在硬座车厢里,许多乘客前来攀谈,多数是知识分子,谈及深夜,那种渴望了解佛教的心情,令人感动。
这是一座中型的开放寺院,我准备将它建设成多功能的佛教基地,准备办佛学讲座、图书室、门诊部、安养院、建放生池等。这些设想已得到当地党政部门和佛教居士的支持,相信逐步会实现的……
最后,祝
身心安适!
大哥
1992.8.7
于乐至报国寺
书信二(摘选)
大姐、二姐、八妹:
信收到。知道你们身体好,都加紧用功,我感到很高兴。盂兰会荐亡,办得及时。这里我也印了有关盂兰会念诵的宣传品,分送居士们。唐幺姐上品往生,对我们是一大鼓舞。说明用功踏实和持戒精严,是重要条件。我已逐步适应出家生活,也没生病。这点不用担心。
最近范大姐(85岁)同另一位老居士来此,住了三天,供养寺庙二百多元。认为这里是修行的好地方,希望把安养院办起,愿来此作归宿。
准备把寺庙办成以弘法利生为中心,结合持戒修行的道场。规定每周学习两次,坐禅两次。准备开办佛学讲座、建图书室、修放生池。总的说来,仗老法师的德望,支持的人多,人缘不错,我相信逐步都能实现。
这里的居士们都要求讲佛法,我们已准备了播音设备,农历六月十九日,即整天播放观音圣号,距山门一里路都能听见。让来的人八识田中,均有缘播下金刚种子,不管信与不信,都有好处。
……
祝愿 身心康宁
大弟
大哥
1992.8.5
正如法师所说,由于自己的思想转变了,所以工作开展起来也比较顺利。在把离欲上人请回来的玉佛安座完毕后,应众之意,打算给玉佛开光。
$给玉佛开光
乐至报国寺的玉佛多、大、精、美堪称一绝,为一大奇观。人们习惯所称玉佛,主要指用缅玉制作的佛菩萨和祖师大德造像,报国寺的玉佛均来自缅甸。缅甸奉佛教为国教,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佛教,又出产玉石,因而多用玉石塑造佛像。缅玉质地细腻,瑕疵少,超过汉白玉,并且缅玉能用整块玉石塑造大型佛像。
报国寺第一尊玉佛是1991年离欲上人托人从缅甸运回的,据说运输过程艰难曲折,但一路平安顺利,出现许多神秘离奇的现象,让人不可思议。
报国寺最大的一尊玉佛是大雄宝殿后面供着的阿弥陀佛立像,高4.13米,重约10吨。从头顶到底座用整块缅玉做成,在目前国内寺庙中尚不多见。昌臻法师主持的玉佛开光典礼,是当时寺里已经安放好的13尊玉佛。
1993年,昌臻法师和报国寺僧众决定为13尊从缅甸迎请回来的玉雕佛菩萨像开光。时间定在11月,庙里的僧众和居士为此准备了半个月。昌臻法师专门到成都,请来了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宽霖老法师前来主持开光仪式。
深秋的一天。龙门乡车来车往,盛况空前。远近赶来参加报国寺玉佛开光的僧俗人等过五六千人,大小汽车从小门一直排出四五里外。近九十高龄的成都文殊院方丈宽霖老法师不畏旅途辛苦,亲率30多位修持有素的僧人前来参加并主持典礼。
地方上各级官员,全部到齐。报国寺内万头攒动,香烟缭绕,持续3天之久。大家都说,这一地区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盛举。
大约10时30分,鞭炮声划破山乡的寂静,“乐至报国寺玉佛开光典礼”开始了。昌臻老法师与宽霖老法师先后讲话,表达了宗教界人士爱国爱教的精神。紧接着,内江市政协和乐至县的领导也讲了话。
典礼毕,宽霖老法师在寺里升座讲经。 从惠居士提供的大量照片看,当时不少诸山大德都到了报国寺,其中有海山法师等,其场面很隆重庄严热闹。在其照片上所自动显印的时间是:1993年11月8日。
现在报国寺的玉佛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1993年的13尊,先后从缅甸迎请回来的佛菩萨及高僧玉佛像已达34尊。其数量之多,形体之高大,在全国也不多见,蔚为壮观。
报国寺在这次给玉佛开光后,无论是修好了殿堂,还是和平塔等,就再也没有举行过任何开光仪式。因为昌臻法师认为,那样会浪费三宝的钱财,愿意把钱财用到扶贫济困助学的地方,认为心诚自然就灵,要内求不外求。
$建离欲念佛会
1992年9月,惠昌田、吴定霞、舒明芳等成都信众,倡议成立了乐至报国寺离欲念佛会,恭请昌臻法师为导师。该会以“虔心念佛、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利己利人利乐有情”为宗旨,并以此纪念已圆寂的离欲上人。
因为在上世纪40年代,离欲上人在成都北门创办了一所“成都离欲念佛堂”,鼓励信众念佛,在川内影响很大。
在负责人的精心组织下,分成七个念佛组,专修净土,坚持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初八、二十三在成都文殊院交流学佛心得;经常组织会员聆听昌臻法师在乐至和成都讲念佛法门的开示。
为了组织大家更好学佛,离欲念佛会设立了“净宗佛书流通室”,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图书资料室,备有大量佛教书籍、录音带、录像带供会员及非会员结缘。
会员还发心捐资,助印经书,坚持法布施。并以乐至报国寺等名义,助印经书达10多万册,金额达10多万元。其中有《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净宗朝暮课本》《离欲上人遗方》等60多种。
离欲念佛会会员积极听从昌臻法师的开示,开展助念活动。凡是有重病人的家中,无论是不是会员,只要提出要求,都会组织就近的会员去无偿助念。
李居士做肝癌手术,他们组织人在文殊院的三圣殿为他助念半天,手术后来很成功。
成都汤隆清居士70多岁,在盛夏八月发烧病重,他们组织人带上念佛机和印光大师的《临终三大要》到她家去助念,汤居士在大家的念佛声中安祥往生后,大家一直助念24小时才沐浴更衣。
她的往生,对家人影响很大。全家三十几人没有一人哭泣。她的家人遵照汤居士遗愿决定:1.全家吃素七天;2.把她用过的家具全部捐给寺院;3.不请客,不收礼。实在推不掉的奠礼,全部用于支援灾区,救济贫困和助印经书。他们还送了10床提花被盖,委托乐至报国寺转赠给农村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