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就吃你这套
1232800000011

第11章 孩子就吃“父母温和地改正自己”这一套(一)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很多时候,孩子不是知错不改,只是希望父母能“温和地改正自己”。“棍棒教育”是不可取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关爱和机会,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性。

(一)以身作则,不让孩子浪费

有一个人从一无所有变成全城最富有的人,许多人就去找他询问致富的方法。富翁问:“假如你有一个篮子,每天早上在篮子里放进10个鸡蛋,每天晚上再从篮子里拿出9个鸡蛋,最后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总有一天,篮子会满起来,”有人回答,“因为每天放进篮子里的鸡蛋比拿出来的多一个。”

富翁笑着说:“致富的原则就是在你放进钱包里的10个硬币中,最多只能用掉9个。”

这个故事无非是要告诉我们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我们应该养成节俭的习惯,不应该把自己拥有的都随意挥霍掉。只要学会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元钱,时间长了,也能积累不少的财富。

节俭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勤俭节约不仅能使家庭富裕、温馨,还能培养孩子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现在很多孩子不懂得节俭,随便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在某所小学里,教师和校工在校园内捡拾的物品堆满了一间屋子,大至皮夹克,小至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学校多次广播要求学生去认领,却没有人去。在一次家长会上,校领导讲了这件事,最后只有几位家长带着孩子去认领,其他物品仍旧堆放在屋子里无人问津。

我国有句老话:“成由勤俭败由奢。”成功由勤劳节俭开始,失败因奢侈浪费所致,即使到了很富裕、很有钱的时候,这个朴素的真理也不会过时。节俭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大手大脚随便浪费的人能创造一番事业、建设好家庭。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节俭的好处和必要性,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改掉浪费的坏毛病,让孩子健康成长。

1.以身作则,营造节俭的家庭生活氛围孩子不懂得节俭,不能全怪孩子,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多生子女,家长过于疼爱孩子,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有的家长常把“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样的口号挂在嘴边,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就无条件满足。家长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在为孩子的浪费创造条件。

还有的家长,本身就是浪费的代表,在消费时,容易受到商家的煽动,经常会产生非理性的购物冲动,还会产生非合理消费的心理——攀比、从众、追时髦、喜新厌旧等等。有的家长本身对节俭的认识就不正确、不充分,他们甚至认为节俭是贫穷的产物,以奢为荣,以俭为耻,凡事爱讲排场。家长的这些心态和做法,无疑为孩子做出了错误的榜样,这样的家长,当然不可能教出节俭的孩子。

要让孩子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节俭的行为来影响孩子,用自己节俭的作风来感染孩子。比如:将洗衣服的水留下来冲厕所,房间没人的时候把灯关了,爱惜家庭物品,做饭做菜时做好计划、不随便浪费,理性购物、不该花的钱不花等等。节俭本来就应该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只要父母树立正确的节俭意识,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为孩子营造一个节俭的家庭氛围,那么孩子耳濡目染,也会渐渐养成一些节俭的好习惯。

2.帮助孩子理解节俭的价值培养孩子节俭的好习惯,父母的“身教”很重要,同时父母还应该帮助孩子理解节俭的意义和价值,让孩子从思想的高度上进行重视,也就是说父母还要注意对孩子的“言传”。

古今中外,因节俭而受到大家关注和传扬的人有很多,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他们的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认识到勤俭是一种美德,也是生活的必须。节俭可以使人集中精力,把身心投入到学习和事业上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成败。节俭还可以培养一个人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人生的巨大财富。让孩子从思想上重视,孩子才不会在行动上排斥。

在生活中,对于孩子的节俭行为,家长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赞赏,对于孩子的奢侈浪费,家长也要适时地进行提醒和教育。

3.让孩子感受生活,体会到赚钱的不容易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去逛街,在一个繁华的路口,看到一位老爷爷正在卖报纸。父亲掏出10元钱交给女儿,让她去买10份。孩子买回报纸后,父母跟她商量,让她按原价再把报纸卖出去,看看要花多少时间。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花了几个小时才把报纸都卖出去。然后,父母让孩子去问卖报的老爷爷,卖出一份报纸能赚多少钱。孩子从老爷爷那里得知,卖一份报纸只能赚几分钱。她算了一笔账,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挣了几毛钱。孩子领悟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她主动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以后再也不随便花钱了,挣钱太不容易了!”

生活中,有的孩子有着不健康的攀比心理,一顿生日晚餐就可能花掉父母半个月的工资。孩子这样的行为,往往是因为孩子不知道钱来之不易,自然学不会珍惜。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敬老院或是孤儿院,让孩子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生活,父母还可以鼓励靠自己的力量去赚钱,让孩子体会到赚钱的不容易,这样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就要容易多了。

4.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从小就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要怎样正确对待金钱。

适当地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孩子进行自主消费。鼓励孩子养成每天记账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对所有支出进行归类,比如可以归类学习支出、玩具支出、生活支出几个大项,每一段时间便统计一次,让他自己感觉一下他在哪个方面的开支较大,在下一个统计期间里要注意减少。这样会让孩子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觉,相对于说教也让孩子容易接受。让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量入为出,长大后也不会变成月光族。让孩子不能只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也要让他们从关怀、付出中去获得精神和心灵方面的成长。

让孩子学会储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设一个储钱罐,鼓励他把钱存到家庭银行,并让他懂得这个银行不会把他的钱拿走而是为他保存起来,并且还会使他的钱不断增加。孩子大一些的时候,让孩子接触银行,可以以孩子的名义在银行开个账号,让他保存自己的存折。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节约积蓄的良好习惯。

节俭是一种美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节俭意识,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正确的金钱观念,逐步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二)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过:“流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劳动能够提高孩子的技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质。正如常言道:“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美好的东西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获得,当孩子明白这些东西来之不易的时候,他就会更加珍惜,也才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每天平均劳动时间为:中国10分钟,韩国0.7小时,美国1.2小时。还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在的中小学生中,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只占1/3,其余2/3的中小学生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这些结果都表明,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热爱劳动的孩子,在生活上不可避免的低能,无法适应生存的需要,人际关系也经常陷入紧张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性格上的诸多缺陷,例如焦虑、孤僻、抑郁等。外国的一位著名教育学家也曾说过:“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孩子一生幸福的重要保障。”可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因此,父母应该把孩子的“爱劳动”计划提上教育日程,帮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言传身教并重要帮助孩子热爱劳动,父母首先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父母可通过社会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历史和家庭生活实例,让孩子了解劳动的重要性,认识劳动的伟大,帮助孩子从小树立“劳动光荣”、“不劳者不得食”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好家务,并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饭、睡觉一样的自然和必要。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学着父母的习惯,试着打理自己的生活,帮着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逐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2.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自我服务也属于劳动的范畴。有的家长太过溺爱孩子,觉得让孩子打理自己的事情太辛苦,心疼孩子;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做不好,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动手帮忙;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其他的事情都不应该由他来操心。家长的这些想法和做法不仅剥夺了孩子照顾自己的权利,还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的毛病,不能独立,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健康发展。

聪明的家长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照顾自己:教给孩子学会自己穿脱衣服、穿鞋系带,让孩子自己铺床叠被、自己收拾整理书包玩具,让孩子自己打扫房间、整理书架和衣橱等。每学一件,都要先由家长示范,尔后让孩子在家长指导下练习,直到孩子学会自己做。一般说来,从两三岁开始就可以慢慢教孩子学做自己的事情,五六岁,孩子就可能做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了。

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还能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更能促进孩子独立性的形成和发展,使孩子能及早摆脱对大人的过分依赖,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3.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其实,很多孩子在童年时,看到家长整理房间、洗衣服、洗菜做饭,有一种神奇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模仿家长做这些家务活。但是,多数家长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他们认为孩子还小,不必干这些事,或者担心孩子因年幼无知,笨手笨脚,弄坏了东西,弄脏了衣服。家长干活时,总是不让孩子插手,不是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坐在一旁,就是叫他到外边去玩。如果孩子擅自做家务,却因为方法不得当出了差错,不仅得不到父母的鼓励,甚至还会受到父母的批评和责骂。父母这样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是不对的。

国外一些儿童教育学家认为,全家人在一起分工做家务,是培养子女萌发责任感的起步。完成家务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尽早树立自尊,养成负责的习惯,并形成凡事依靠自己独立完成的自信心。

聪明的父母总是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让他们帮助提东西,拿肥皂、笤帚、拖鞋、小板凳等;开饭时可让他们帮着搬凳子、摆碗筷,饭后让他们帮收拾碗筷;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打扫居室卫生,如扫地、擦桌椅柜橱;做饭时,让孩子帮家长一起刮土豆皮、择菜、洗菜等。这些事情可以使孩子感到十分快乐,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帮助爸爸、妈妈干事情了。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劳动的过程中一点点成长。

4.及时进行鼓励对孩子做的家务活,要及时肯定,并给予表扬。人都有一种要获得别人肯定和赞许的心理。及时鼓励孩子,并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肯定,这对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比如,你得知孩子洗了碗后,可称赞说:“哇,这碗谁洗的呀?真干净!”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听在孩子耳朵里,却比蜜还要甜。父母的表扬和鼓励会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喜欢上劳动,而不是把劳动当做一种负担。

5.鼓励孩子参加公益劳动带孩子或让孩子随集体参加公益劳动也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一条途径。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居民区组织的一些公益劳动,例如,参加春天的植树,夏天的灭蚊蝇,秋天的除草,冬天的扫雪等;也可以带孩子照顾附近的孤寡老人、军烈属;让孩子为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分发报纸、取牛奶、照顾小朋友等。

让孩子参加公益劳动,还能增强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孩子助人的好品质,同时也能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孩子一生幸福的重要保障。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并允许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教给孩子一些劳动技巧。父母对孩子的劳动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从而帮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帮助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

宋先生夫妻对女儿的管教一向很严格,如果女儿做错事,一般都会以打骂收场,女儿也一向乖巧,让大人很省心。两个月前的一天,女儿回家后告诉他,今后家校联系本不用家长签字了。宋先生听后信以为真,此后就没在意这事。可是前几天,女儿的老师主动来电话,反映女儿近来学习退步了,还说女儿的家校联系本已经两个月没有家长的签字。宋先生这才知道女儿向他撒了谎。他问女儿为什么撒谎,女儿不说话,他一气之下把女儿打了一顿。可女儿的撒谎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

说谎,似乎是成长中的孩子们的通病。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说谎”。但孩子说谎并不一定都是不诚实的品质问题,孩子说谎的原因有很多。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改掉爱说谎的坏毛病。

1.想象型说谎孩子说谎,有时是一种幻想和想象的表现。孩子的好奇心强,脑子里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想象,把想象的东西当成事实,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当他把这种夸大的并不现实的想象当做真实的东西说出来时,小朋友会听得入了迷,大人听来就成了说谎。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首先需要把孩子善意的想象和恶意的谎言区分开来,并帮助孩子认识到想象和现实的关系,让孩子把二者区别开来。家长切忌一上来就给孩子扣上“撒谎”的帽子,家长应该看到孩子的丰富的想象力,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2.取乐型说谎有些孩子用欺骗说谎来捉弄别人,并因此自鸣得意。《狼来了》故事中那个小孩儿就属于此类。

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以说服教育为主。可以给孩子讲《狼来了》这一类的故事,让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欺骗别人最后会自食其果。还可以给孩子讲一些诚实守信然后得到好的回报和结果的故事,两类故事对比鲜明,孩子一听就能明白:诚实是好的,说谎是不好的。只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行为的后果,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改正这样的行为了。

3.虚荣型说谎有的孩子说谎,是为了避免丢脸或得到赞许的目光,炫耀自己。比如故意编出一些好人好事,回家向家长吹嘘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把自己的成绩涂改成高分等。

这些出于功利目的的说谎,是孩子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同,有时候则是被家长“利诱”出来的。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特别在意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每天都要追问孩子的成绩,追问是不是受到表扬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家长就兴高采烈,许以各种物质奖励,如果得到否定的回答,家长的脸色就晴转多云。

家长需要孩子表现出色以获得心理满足,孩子也需要从家长的肯定中获得心理满足,孩子发现撒谎能带来好处,从而学会了察言观色。

对这样的说谎,父母应该首先学会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在有意或无意中,给了孩子错误的印象和判断,如果是,就应该及时予以改正。对于孩子害怕丢脸、想要得到赞许的想法,家长应该表示理解,渴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得到别人的表扬,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和喜欢的事情。同时,家长应该抓住孩子好强的心理,鼓励孩子积极地去尝试,让孩子懂得只有付出努力,才会有回报;只要努力了,就是好孩子,大家都会喜欢和赞美他。

4.模仿型说谎有的孩子说谎的毛病,是从父母那模仿而来的。生活中,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就常常说谎,常常对孩子说话不算话,有的家长甚至让孩子帮着自己对别人说谎。比如,周末家长不愿意出去玩,但却有朋友打电话相约,于是家长就让孩子去接电话,通过孩子的口告诉朋友自己有事不在家。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道德品质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说教。因此,当孩子说谎时,父母应该反省是不是自己也常常对孩子说谎,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谎,给孩子当了反面教材。如果是,家长应该诚恳地向孩子道歉,并检讨自己的错误。然后以身作则,改掉自己的坏毛病,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家长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认识到说谎是不好的、不对的,做人应该诚实,还能让孩子认识到,只要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让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勇于承认错误,不断进步。

5.侠义型说谎有的孩子说谎,是出于“侠义精神”。有些孩子为庇护小朋友的错误,或为他们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而说谎。比如,小强的表弟不小心把爸爸的茶杯摔碎了,小强就谎称是自己干的。

对于这种侠义型的说谎,家长首先应该肯定孩子的动机。孩子之所以说谎,是出于一种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和保护别人的目的,这样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但是家长也要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犯的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改正和进步;如果孩子帮别人承担了,那么别人就失去了改正的机会。从而引导孩子学会实事求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助人意识,教会孩子正确帮助他人的原则和方法。

6.被迫型说谎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孩子撒谎有时候是一种心理防御,为了保护自己不遭受惩罚。比如孩子每次考试不及格都会受到父母的责骂,这次考试,孩子又不及格,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孩子便偷偷修改了考试成绩。

孩子这样的情况,往往和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有关。家长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对待孩子失误和犯错误的态度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粗暴地责骂,而应该先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对于孩子主动承认错误的行为,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而不应该只注重对孩子所犯错误的惩罚。孩子对犯错误的后果不再那么恐惧,就不会再费尽心思撒谎骗人了。

说谎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确实令家长伤脑筋。但是,孩子说谎,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肯定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某种合理需求,家长千万不要轻易下断言,“判决”孩子的人格有问题。家长应该结合孩子的实际,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引导和教育,改正孩子爱撒谎的坏毛病。

(四)改正孩子骂人的坏习惯

孩子到了2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开始逆反,也会有打人、骂人等行为出现。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骂人,有的孩子甚至动不动就说脏话,夸张的孩子甚至到了“出口成脏”的地步。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孩子,应该是懂得恰当表达自我、用语文明的孩子。对于孩子爱骂人的行为,父母不应该放任不管、听之任之,也不应该一味责骂甚至动手打孩子,而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仔细分析孩子骂人的原因,正确引导和教育,培养出讲礼貌、懂文明的孩子。

1.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的学习和模仿,同样孩子爱骂人的习惯也有可能是从父母身上模仿而来的。要改正孩子骂人的毛病,家长就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使用文明的语言。在家的时候,父母不要讲粗话、脏话,家人之间说话要和气。

家长还应该避免在别人面前与孩子起冲突,不要当着别人的面骂孩子或是教训孩子,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感到难堪,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以打骂为主,而应该耐心倾听、冷静处理,多给孩子发言权,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

家长在与外人相处时,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谈吐要有礼貌,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随便谈论他人的是非,不在孩子面前和别人起冲突,不在孩子面前骂人。

如果家长自己本身就喜欢骂人,那么孩子只会跟着学样儿,再怎么讲道理也没用,还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从而影响孩子的是非观念。

2.净化孩子的语言环境妈妈发现小辉最近总爱骂人,一不顺心了张口就骂,有时候还骂脏话,这让妈妈很头疼。后来妈妈发现,常来家里玩的一个孩子特别爱说脏话,脾气也很不好,动不动就骂人。小辉应该就是跟那个孩子学的。

孩子不文明的语言一般都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人,首先要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脏话骂人时,应该先找出孩子说脏话的“根源”,尽量让孩子远离或少接触那种不良的语言环境。比如,父母可以有意识地限制孩子与经常说脏话的孩子来往;也可以和老师取得联系,借助老师的力量促进其他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还可以和孩子同学的父母取得联系,一起帮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另外,父母在带孩子逛公园或到其他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该尽量避开不健康的语言环境,特别是吵架、打架甚至斗殴的场景。

3.要及时予以教育和纠正有些父母听到孩子说几句脏话,特别是幼儿,觉得挺好玩,不但不制止,反而进行鼓励,这是极不可取的。父母切忌觉得孩子说脏话、骂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这样会强化他的这种行为。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骂人是不对的,应该改正。有的孩子,由于年龄小,很多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骂人,也不知道自己讲的话是脏话,不好听,是不对的,他只是一种单纯的模仿,甚至是出于一种好玩的心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及时地给孩子指出来,帮助他及时地改正。

当孩子骂人后,父母要严肃批评。批评时可以向孩子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要骂人?不用骂人的方式而以善“还击”行不行?骂人能解决什么问题?被骂者会产生怎样的态度和采取什么手段报复?问的目的在于使孩子最终认识到骂人的结果是有害无益的,从而促使孩子主动向被骂者认错道歉。这样,父母坚持数次,孩子就会改掉骂人的不良习惯。当然父母在询问和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方式,要循循善诱,而不要咄咄逼人,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恐惧。

4.让孩子学会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在很多情况下,孩子骂人是对自己受到伤害的一种宣泄反应,如:孩子心爱的玩具被小朋友抢走,走路不小心被他人撞倒,受到了别人的冤枉或错误的指责等,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孩子往往就会骂人。

这种时候,父母应该先认可孩子的情绪,尽管孩子的行为和方式是不对的,但是父母应该先接纳孩子的情感,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然后才可能进行引导和教育。父母应让孩子明白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宽容他人的过失,不要为这些小事而生气骂人。

通常,孩子骂人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者是因为他在生气,或者是想要引起家长的注意等等。家长要善于观察和总结,发现孩子的骂人的模式,然后进行有效的引导。比如,如果发现孩子骂人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那么父母就需要反省,是不是自己给孩子的关注不够。对这样的孩子,父母最好进行“冷处理”,尽量在当时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不给他一种错觉,就是错误的手段反而可以引起家长更大的注意;等孩子情绪稳定以后,再和孩子好好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加以引导。

对于孩子骂人的现象,父母应该引起重视,分析孩子骂人的原因,然后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教会孩子宽厚待人、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

(五)孩子打人更需要纠正

一位幼儿园家长反映:儿子刚上幼儿园不久的时候,回家时经常说在班级里被其他小朋友打了。父母觉得孩子总是这么被别人欺负也不是办法,就只能告诉他“别人打你,你就打他”。三番五次之后,儿子居然成了班级里的“小霸王”。现在常常有老师或家长向他“告状”,儿子总打别人,即使其他小朋友没打他,他也动手;或者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他也要打人。现在这位家长觉得左右为难。

作为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对待孩子之间的矛盾呢?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打人行为呢?

1.要了解孩子打人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打人,家长应该了解孩子打人的原因,总结孩子打人的情形,找到孩子的问题所在,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一般来说,孩子爱打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有时候孩子打人并非讨厌对方,只是想要别人注意他,而攻击行为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即使换来的是父母的一顿责骂,也无关紧要,被注意了才是他心中需要的感觉。

(2)为了试探别人的反应有时候,孩子打人只是怀有一种玩的心态去试探自己的行为能力,或者试探大人的反应。他打完后就等着看下面将发生什么。对他来说,打人是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试验。

(3)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语言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很多时候,孩子不能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于是只好用肢体语言与攻击行为来表达。

(4)模仿有的孩子打架是因为受了大人或是电视节目的影响,无意识地进行模仿,在和其他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动手打人。

2.及时制止孩子打人的行为当孩子早期出现打人的苗头时,父母要以坚决的态度制止,而不能向着他微笑或是表扬他,以免误导孩子。比如,家长可以紧紧抓住孩子的手,用平静而坚定的语气告诉他,打人不好,会把人打疼;如果他想要得到某个东西,告诉他可以跟人商量,征得别人的同意;如果他想要别人去做什么事情,可以好好跟别人说,但是不能打人等等。

同时家长还可以给孩子示范如何用正常的方式表示友好,例如用轻轻的触摸以表示对他人的好感。也可以给他讲授一些正面的小故事,如:小朋友们是好朋友,打人是不对的,从认知的角度强化孩子认识到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若是哪次孩子被别人打疼了,要抓住机会边安慰边教育,让孩子从自己的疼痛中亲身体会到打人不好。这样他以后就会注意不再去打人。

3.家长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教育孩子爱打人,很可能是从大人身上习得的,因此家长应该进行反思。生活中,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亲相爱,不要在孩子的面前吵架,更不能出现打架的情形。家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随便动手,给孩子做出不好的示范。

对于孩子打人的行为,家长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应该“以暴制暴”。有的家长,当孩子劝说不行时,就会打骂孩子,对孩子施以“教训”。家长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更加迷茫,因为家长一方面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另一方面自己却动手打孩子,这样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更加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强化孩子的行为。

4.为孩子挑选节目孩子的一些攻击行为来自于对影视节目中英雄人物的崇拜。受音响效果、人物形象以及自身兴趣的影响,大部分孩子非常喜爱电视中“非常厉害”的人物,并积极地去模仿他们,以他们自居。在自居的时候,孩子只在意自己的言行和影视中的一样“厉害”,而不会考虑这种“厉害”对他人的影响,结果就在无意之间造成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

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对于孩子观看的电视节目应该进行一定的把关和筛选,既要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要考虑到电视节目对孩子的导向作用,让孩子远离暴力节目。

另外,家长对孩子的“英雄主义情结”也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父母要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利用孩子心中的偶像对孩子进行“榜样教育”,同时还应该帮助孩子排除盲目崇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5.教会孩子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儿童心理学认为:“孩子间的冲突、纠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孩子在纠纷中可以提高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坚强的意志。”因此,家长不应该片面地认为打人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而应理智地看待孩子之间的矛盾,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处理。

当孩子被人“欺负”后,家长首先要镇定自己的情绪,并想办法稳定孩子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讲出真相,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确定相关责任。

接下来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如果孩子的方法很合理,家长应及时肯定鼓励;如果孩子的方法不妥,家长应帮助孩子分析不妥之处,并和孩子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错在孩子,应该鼓励孩子向对方道歉;如果是对方的错,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以防止孩子模仿;如果是涉及孩子根本利益的原则性问题,则要教育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法争取自己的利益。家长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应急之道,比如向老师或小伙伴求援等。

总而言之,孩子们之间发生了冲突,父母应该视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尤为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教给孩子处理矛盾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在遇到问题时采取积极的回应措施。

孩子打人的行为需要及时得到纠正。“以暴制暴”是不可取的,这样只会更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强化孩子的行为。家长应该在注意自身行为习惯的同时,关注孩子,观察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和动机,正确引导孩子。家长还应该交给孩子一些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更好地与他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