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的奥秘
1246300000035

第35章 三国归一统(5)

他首先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为宗旨,说明北伐的正当性。接着提出六大疑点,来反驳偏安的可能性。因为蜀、魏交界都是山地,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路径。如果采取防御的策略,兵力必须大幅度分散,这样,不但防不胜防,而且互相救援,也十分困难。敌人随时可以集中兵力,攻击某一据点,即能突破防线。唯有以攻为守,不断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使敌人疲于奔命,才是最有利的方式。同时,使反战派同仁,知所警惕。不要以为刘备亡故,原先的理想便丢在脑后。

最后说明天下事很难料,变化莫测。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持以身殉国,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和上一次的出师表比较起来,少一份信心,多一份决心。看来他已经觉悟,他这一辈子的任务,不在一统天下,而在有始有终,绝不动摇。刘备当年要起来的时候,多亏曹操不断地做势,让刘备节节上升。现在司马懿将要起来,轮到孔明不断做出各种变化,使司马懿磨炼精进。那一只看不见的手,不明说,却十分合理。

刘禅甚喜,令孔明出师,起三十万精兵,这时,不喜欢魏延也没有办法,以他总督前部先锋,径奔陈仓道口。

8赵云病故孔明跌足而哭:气数衰微时的无奈

赵云比孔明稍长,但相差没有几岁。他和孔明一样,都是二十几岁开始,便追随刘备。在早期的同人当中,孔明和赵云年纪相近,彼此相处得十分融洽。在孔明心中,他是最可靠的伙伴,凡有重大或紧急事务,大概都会重用赵云。这一次北伐,孔明点将,却遗漏了赵云。他十分生气,厉声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仍愿为前部先锋。孔明说五虎将已折损三人,不久前马超刚刚病故,赵云硕果仅存,实在不能让他再出差错。赵云依然坚持,也打了一场难看中唯一好看的胜仗。想不到过了没有多久,赵云就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说子龙病故,国家损一栋梁,他也等于去掉一只胳膊。大家听了,也都挥泪不止。刘禅放声大哭,回忆当年,若非赵云单骑救主,他早就死于乱军之中了。下诏追赠大将军,谥顺平侯,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并四时享祭。

孔明想到当年大家同样年轻,生龙活虎一般。没有多久,赵云自称老迈,回头看自己,也垂垂老矣!赵云这一死,是不是表示自己来日不多了呢?何况南征时,把蛮兵烧得够惨,乌戈国人几乎灭族,他自己也感叹大损阴德。虽然有功于国家,必然减少自己的寿命!这一次北伐,由于用错了人,弄得大家紧张、劳累、焦急,甚至于伤亡累累。赵云就是退军有方,也是大伤元气。所以回来不久,便重病亡故。孔明深觉罪孽深重,所以忍不住大哭。一方面哭赵云,一方面也哭自己。今后这一条路,老战友愈来愈少,要怎样走下去?

9赵云一生的启示:老实人不吃亏

赵云字子龙,常山人。黄巾之乱时聚集乡里勇士,协助当地的军阀公孙瓒。刘备和公孙瓒都是名师卢植的弟子,徐州牧陶谦商请刘备救援时,公孙瓒借给他两千马步兵,刘备还指名借用赵子龙一起出征。

陶谦让徐州,刘备坚持不接受。留驻小沛时,赵云因兄长亡故,请假回乡奔丧。刘备和他执手告别,流泪不舍。赵云十分感动,向刘备保证一定回来追随。

刘、关、张三人失散,在古城会合。赵云也来相投,说公孙瓒不听人言,以致兵败自焚。袁绍屡次相招,赵云看他也不是会用人的人,所以并未前往。从此终生相随,功劳不在关、张之下。新野兵败,赵云单骑救阿斗;孙夫人要带阿斗回江东,也是赵云截江救主。他对刘家的贡献,实在很大。攻打汉中时,他与黄忠的表现,令刘备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死后,更追随孔明北伐,全师而退,没有丝毫损失。但是,他所获得的奖赏,远不如关羽和张飞。刘备称帝时,封张飞为西乡侯、黄忠为关内侯。赵云一直到死后,才由刘禅追谥为顺平侯。这当中的差距,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赵云只有忠心而没有私心,智勇兼备。可能是他几番敢于直言,伤了刘备的面子,才受到这样的不公平的待遇。当然,以刘、关、张的关系,加上关羽和张飞的脾气,使刘备不敢重赏和加封赵云,也是主要的原因。

他的一生,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分述如下:

(1)上天疼爱老实人,最后一定不会吃亏。

我们常觉得老实人吃亏,赵云是一个特别显著的案例。大家都知道他好,却由于他老实而对他不公平,这样合理吗?其实,从隐秩序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因为不吃亏,或不愿意吃亏,怎么能够证明老实呢?赵云的高明,在于善择明主。但是,刘备有了关羽、张飞,他如果不老实,不能委曲求全,哪里容得下他?生前不封侯,死后追谥,又有什么不同?上天经过严苛的考验,确定其为老实人,必然给予公平的待遇。我们要看长远一些才好。

(2)老实人也要学习沟通技巧,不能过分直言。

赵云的直言性格,成为孔明和刘备的工具,对他十分不利。孔明先安排他和刘备一起过江,成亲后刘备把荆州忘得一干净,不想回家。赵云一番直话,刘备心中着实不痛快。刘备入川,孙夫人在荆州,刘备把赵云留下来,便是看准他能够直言对付孙夫人。老实人吃亏,看起来自己也有相当责任。多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应该可以少吃一点亏。过分直言,便是心目中不敬,必须避免。

(3)公道自在人心,后世会给老实人高度的评价。

后世的人,读历史,看演义,对各种人物,自然有所评价。对于赵云,几乎都是异口同声,加以称赞。看到曹操接受徐元直的建议,要生擒赵云。因而下令军中不得乱放箭,才使赵云顺利逃脱,觉得大快人心,对徐元直的人在曹营心在汉,同样钦敬。对赵云承受不公平待遇,都认为关系不够,固然未可厚非,却也有些愤愤不平,为他抱屈。有了这样的反应,我们还能责怪上天不公平吗?老实人不吃亏,我们应该有信心才对。

10孔明制作木牛流马:科技创新的力量

司马懿打不过孔明,利用孔明远来,粮食难以支援的弱点。采取坚守不出的原则,使孔明大伤脑筋。负责军粮的李严,由于军粮不济,怕孔明见责,推说东吴即将联魏来攻,孔明回成都,查明实情,要将他斩首。姑念他是刘备托孤的重臣,所以革职回乡,成为一般百姓。然而长期作战,粮食的运送,毕竟十分困难,因此制作木牛流马,以节省人力,方便粮食的运输。

创造木牛流马很不容易,仿造却十分快速。司马懿命兵士抢夺几匹回营,照样仿制,也拿来运送粮米。孔明吩咐王平引两千兵士,扮成魏人,混入魏军的运粮队伍,将护粮的军士杀散,夺回木牛流马。待魏军赶来,便将木牛流马口内的舌头加以扭转。牛马都不能走动,魏军牵不动也带不走。又唤张嶷引五百军士,扮成鬼头兽身。于魏军惊惶失措时,放起烟火,一齐拥出驱牛马而行,魏军必疑为神鬼。结果不出孔明所料,夺取了很多魏军粮草。司马懿损兵又丢粮,被困在上方谷。

制作木牛流马,引诱魏军来抢。等待魏军仿制后再连牛马带粮食一并抢回来。这种计策,现代用得十分熟练。先创造一批新产品,引诱他人仿冒,然后告官,索回高价赔偿。发明某些东西,登记好智慧财产权。等待有人盗用,立即法律申告。孔明和司马懿,正在做最后的竞赛。两个谁活得久,所代表的国家就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孔明为什么这样急于北伐?很可能有感于自己的年岁不轻,而体力日衰,才不停地变花样,求突破。

11孔明祈天延寿:死生有命

孔明自知劳累过度,体力日衰。昏倒加上吐血,都是命在旦夕的征兆。他想利用人生最后的时间,做出最有利的冲刺,以不虚此生。他终于想出一计,想以他的死亡,来激发魏、蜀双方的行动。对外,他希望司马懿知道他的情况,出来攻他,制造反击的作战机会;对内,看看诸将的反应,以便预先做好万全的准备,为蜀国安危作出最后的贡献。在当时,科学并不发达,以神道设教是通用的方式,可以向上天要求延长寿命。他安装本命灯一盏,说七日内不灭表示上天同意。若灭,那就非死不可。姜维十分小心,一切谨慎。除了请教孔明一些重大问题外,专心照顾本命灯。一直到第六天,都没有问题。不料魏延闻知魏军来攻,飞步入内,要报告孔明,一下子把本命灯扑灭。姜维怒极,拔剑要杀魏延。孔明说:死生有命!魏延伏地请罪,孔明吐血卧倒床上。

有生必有死,像孔明这样的高人,当然能够预知自己的死期。但是能够像他这样,把最后的日子,做最有价值的运用,则是少之又少。他一方面派人禀告刘禅,一方面做好退兵的各种准备。完全负责到底,是他一生处事的原则,临死前仍然坚持。姜维得到他的秘传,成为孔明死后的传人。他对魏延,一直存有戒心,要不是需要用魏延,早已把他斩杀。现在利用他扑灭主灯,引起众怒的机会,吩咐杨仪,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中,把魏延刺杀。孔明的后事安排,完全为公不为私,令人敬佩。

12孔明之最大成就:活于大家心中

刘禅听说孔明病危,大为吃惊,急命尚书李福,连夜到军中问安,兼询后事。孔明说一切旧制,不可改变;所用的人,也不宜轻废;兵法都传授给姜维,由他领军;丞相一职,可由蒋琬继任;蒋琬之后,可交给费祎。再问后继者时,孔明不回答,已经仙逝了。

司马懿听说孔明死了,还怀疑这是诈死,要诱他出战。后来确实证明孔明已死,这才松一口气说:我等皆高枕无忧矣!班师回朝,一路上看见孔明安营下寨的处所,无不整齐有序,大叹:此天下奇才也!

孙权对蜀国来使说:闻丞相归天,每日流涕,文武百官尽皆挂孝。是真是假,恐怕只有老天知道。

然而,三国都暂不动兵,则是共同一致的措施。

被贬为百姓的李严,原来寄望有一天孔明会再给他机会,让他自补前过。闻孔明已死,知道无人再敢用自己,竟大哭而死。校尉廖立一向认为自己的才学和名望,应该为孔明副手。一直由于未被重用,而怏怏不乐,闻知孔明死亡,也大哭自己从此以后永无希望了。

刘禅得知丞相亡故,大哭:天丧我也!

杨仪、姜维排列阵势,缓缓退入栈阁道口,然后更衣背丧,扬幡举哀。蜀军皆撞跌而哭,甚至有哭死的。

一个人最大的成就是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孔明平日虽然严厉,却十分关怀大家。乡民奔告,蜀兵退入谷中时,哀声震地。大家对孔明的不舍和怀念,可以证明人人心中,都有孔明的身影,并未因死亡而消失!

13省孔明一生:警惕示好之人

我们说过,许多人看《三国演义》,看到关羽去世,便不忍,也不想再看下去。因为忠义既死,百念俱灰了。同样有许多人,看到孔明鞠躬尽瘁,死在边境,也不忍更不想再看下去。他这一颗照亮社会公义的明灯,忽然熄灭,世界一片黑暗,社会更无希望,令人叹息!

孔明一生,给我们的重大启示,说明如下:

(1)当人家特别对我们示好时,要提高警觉,有时候是要用命来回报的。愈对我好,愈需要小心回应。

孔明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一共拜访了三次。孔明死时,才54岁。正当壮年,不应该这样早死。长年奔波,久经劳累,才积劳成疾,可以说提前死亡。五十四减掉二十七,孔明总共为刘备拼命,达二十七年之久。三顾茅庐,相当于叩三次头。二十七除以三,等于九。刘备每叩一次头,孔明就要拼命九年。对刘备而言,太划算了;对孔明来说,则是太辛苦了。

(2)既然答应人家,就应该全力以赴,绝不半途而废。更不应该只是说“尽力而为”,做到什么地步都无所谓。

孔明可以答应刘备出山,也可以谢绝他的好意。决定权在孔明自己,因为他必须自己承受。他经过三次考验,认为值得一试。既然答应下来,他就义无反顾。把家中的事务安排妥当,便全心全意,为组织而尽心尽力。遇到事情,总是全力以赴,不保留、观望、马虎。对于既定的目标,永不放弃。刘备死后,仍然一本初衷,坦然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面对,也说到做到。

(3)就算是主角,也有更换的一天。不可能永远当主角,要顺应天命。不应该怨天尤人,不要强求。

孔明下山,一开始就名闻天下,惊动世界。因为他是当时的主角,凡是和他不相上下的人,如周瑜、郭嘉,只要和他站在敌对的阵营,都早死。现在主角换人,变成司马懿。他也不得不提前归天。死生有命,果如孔明自己所言。但求心安理得,不必怨天尤人,更无法强求。

(4)一个人最怕晚节不保,年老时找理由,把自己年轻时的作为,全盘否定。如何慎始,更应该注意善终。

孔明在刘备死后,很可能已经明白,要一统天下,恢复汉室,实际上已不可能。但他既不能退休,也不能投降或者篡位。唯一的办法,就是硬着头皮,一路走下去。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善终的最佳原则。在盖棺论定之前,不要为自己留下任何污点,至关重要。尽管有一些欠妥的地方,还不致败坏他的名声。

(5)自己是好人,也应该包容坏人。因为把现有的坏人赶尽杀绝,还是会出现另一批新的坏人,照样捣蛋。

李严、黄皓为非作歹,孔明早就知道。魏延、杨仪,都是有才无德的人,孔明当然也很明白。然而,有好人就有坏人,否则怎么知道谁是好人?人一上百,便形形色色,各种人都有。地位愈高,就应该包容性愈宽宏。若是一味疾恶如仇,看见坏人便想把他杀掉。恐怕不是良好的领导人。孔明重法纪,明赏罚。但是该容人时,还是得容人。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易杀人。孔明欣赏有才有德的君子,也能够适度包容有才无德的小人。并非没有原则,而是亟须用人呀!

14姜维步孔明之后尘:大势已去

孔明由于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姜维同样感激于孔明知遇之恩,一有机会,便兴兵北伐。但是他们的机会和遭遇,实在是相差太多,无从比较。孔明生前,刘禅尚能全力配合。姜维北伐时,刘禅听信宦官黄皓,能作战的将领,已凋零殆尽。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即为当时的困境。在蜀军著名将相中,姜维又是唯一没有见过刘备的人。他和孔明一样,都是27岁时提任为蜀汉总策划人,五十多岁时,大叫“吾计不成,乃天命也”,自刎而死,比孔明更加壮烈!

姜维先后北伐九次,他的毅力,可与孔明相媲美。最后由于邓艾冒险裹毡堕崖攻下成都,完全出于意外。姜维不得以用诈降的手段,希望借由钟会的反叛,争取蜀国危而复合的一线机会,虽然功败垂成,姜维却以自己一命,把征伐蜀国的两名魏将邓艾和钟会俱皆毁灭。想来虽然计谋未成,姜维也将含笑九泉之下了。

孔明是时代的焦点,姜维并不是。这种大环境,促使两人的际遇不同,成果也不一样。孔明赞美姜维的话,诚恳而实在。姜维也秉持孔明的教训,把汉中当做益州的门户。后来和邓艾争夺陇西通路,缩短汉中的防线。不料阳平关守将蒋舒投降,使钟会得以长驱直入。大家认为他擅自改变孔明的以攻为守策略,转以攻击为主,这才导致蜀国的败亡,未免过分。但他胆大心细而多计,在无可奈何之中,仍然奋斗不懈,实在值得我们敬佩。他自奉俭约,心地光明,足与后世岳飞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