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荀子·礼论》
出生是人生的开始,死亡是人生的终结。从生到死都是善良的,他的人生就完美了。
《荀子·礼论》篇中讲: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可能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不得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
21
为善无近名。
——《庄子·养生主》
做善事不是当下就会获得好名声。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宋国蒙(属今河南商丘,一说今安徽蒙城)人,名周。做过蒙地小吏,楚庄王闻其名,厚聘许为相。他宁为“孤豚”,不作“牺牛”,逍遥物外。继承老子、杨朱学说,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道”、“我”合一。《汉书·艺术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
22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战国·屈原《九章·抽思》
做不做善事决定于自己而不是别人,美名是不可以虚假造作的。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中国最早的文学家、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因楚国的政治腐败,被奸佞谗毁,连遭流放。流放中,怀王入秦不返,郢都亦为秦兵攻破,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著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23
小人以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易传》
小人认为行善对自己没有好处而不去行善,认为小的恶行不伤害什么而不去克服它。
《易传》指《易大传》。《周易》的组成部分。对《经》而言,故称《传》。也称《十翼》。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卜筮用书《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内容保存了中国古代若干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把世间最根本的规律概括为阴阳对立面的交互作用:“一阴一阳之谓道。”在肯定事物运动变化永无穷尽的基础上,猜测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变为它的反面。
2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学好人做好事就像攀登高山—样,虽艰难却使人上进;学坏人做坏事好比山倒塌一样,虽容易却让人堕落。
《国语》传为春秋时左丘明著。二十一卷。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可与《左传》相参证,故有《春秋外传》之称。其中《晋语》最详,周、鲁、楚三国语次之,齐、郑、吴、越四国语又次之。有三国时韦昭注本。近人徐元诰著有《国语集解》。
2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亲,同“新”。《大学》的原则,在于弘扬人们善良的美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重新作人;在于最终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大学》为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的一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但与《大戴礼记》中《曾子立事》等篇不类。宋代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与《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
26
《康诰》曰:“惟命不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大学》
《尚书·康诰》上说:“天命没有一定的常规。”这就是说有善德的人就会得到天命,没有善德的人就会失去天命。《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门。该书从实用主义角度,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启迪意义。孙中山先生作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中第六讲题提到:“我们现在要能够齐家、治国,不受外国的压迫,根本上便要从修身起,把中国固有知识一贯的道理先恢复起来,然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复。”
27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中庸》
要使自己诚实也是有方法的,就是要发扬自己的善性,如果不能发扬自己的善性,自身也难以诚心诚意了。
《中庸》为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战国时子思作。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并提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28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与人为善,原指跟人一同做好事,现在泛指以善待人。吸取别人的优点并用来行善,这就是和别人一道去实行善道啊!所以说,君子的行为没有比与别人一道行善更高尚的了。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珂,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先世为鲁国公族。受业于子思门下。被称为思孟学派,代表孔门嫡传。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他主要发挥孔子“仁学”,提出“仁政主张”。有“亚圣”之称。晚年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著有儒家经典之一《孟子》。
29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孟子·告子上》
人向善的本性,就好比水性向下流一样,是自然的。
孟子在《告子上》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
以善服人,是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离娄下》
拿善来压服人,没有能够使人心服的;拿善去教育熏陶人,这才能使天下的人心服。天下的人不心服而却能称王的,不曾有过这种事啊!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能有一个好的环境,她曾不厌其烦,三次搬家,最后选择了一家私塾为邻居。有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以此勉励儿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