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多尔衮的这个称号是一步步被抬高的。在清朝入关以后,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他被册封为“叔父摄政王”;到了顺治二年的时候有个御史上奏说:叔父是皇帝的叔父,不能大家都叫叔父,所以最后经礼部议定,就给他的封号抬高为“皇叔父摄政王”;到了顺治五年,经过部院大臣的集体讨论,进一步把他的称号抬高为“皇父摄政王”。从此以后,在清朝的公文里,多尔衮的称号都为“皇父摄政王”。中国古代早就有了尚父、仲父之称,但这些都是对功臣的尊称。周武王曾称姜尚为尚父;秦始皇称吕不韦为仲父;项羽也称过范增为亚父。多尔衮为大清江山尽心竭力,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尊称他为“皇父”也并不为过,但这父并不能理解为“父亲”的父。因此不能证明多尔衮就是顺治的继父,同样也不能证明有“太后下嫁”一事的存在。
理由四:早生情愫,来往密切,下嫁纯属正常。
孝庄皇后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清史稿》中记载她于“天命十年二月,来归”,那时的孝庄不过是13岁的孩子。按当时的情况估计,她是来投靠她姑姑的,等到年龄合适的时候再择佳偶婚配,本没有打算要成为太宗的妃子的。而多尔衮生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长孝庄一岁。由于在努尔哈赤崩逝时,四大贝勒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逼迫多尔衮的母亲大妃陪葬,这样尚且年幼的多尔衮和弟弟多铎,就由太宗抚养。此时多尔衮15岁,孝庄14岁,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而且年岁相当,滋生情愫,是极为正常的事。但就算两人互生情愫,可下嫁一事却不一定存在。
而在蒋良骐写的一部叫做《东华录》的书中更言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书中说多尔衮曾毫不避嫌地“亲到皇宫内院”,找孝庄的可能性要大于任何人,似乎说明孝庄和多尔衮之间的暧昧关系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就算清朝刚刚入关还没有封建礼仪约束,那么作为宫廷内院的事,又是人人都可知的吗?而且“亲到皇宫内院”也不能成为下嫁一事的证据。孝庄虽贵为皇太后,但她仍是后宫之人,她要辅助幼主,但她却不是个愿“垂帘听政”的太后,那么很可能是多尔衮因公或者其他原因,前来找太后商量,进皇宫内院,也不能说明皇太后嫁给他了。就算是下嫁存在,那也是太后移居至他的摄政王府,他就更用不着进皇宫内院了。
而早在这之前的张煌言(即张苍水)曾写过一首七言绝句,揭露两人之间的暧昧关系。这首题为《建夷宫词》的诗中这样写道: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掖庭犹说册阏氏,妙选孀闺作母仪。
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
这首诗成于顺治七年(1650年),该诗写成之后在民间快速流传开来,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这是唯一一份可以称之为“史料”指出“太后婚”的诗歌。但这是否属实呢?我们需要从历史和诗歌及诗人本身来进行剖析。张苍水把这首诗题名为《建夷宫词》,建是指建州,“夷”是指夷狄,这里没有用后金,也没有用清,很明显诗中带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偏见。结合史料,张苍水作诗时应该是处在江南,当时尽管清军已经入关,但南明小朝廷存在于江南一带,并且和清朝正处在对立的状况,处在异地、异国(南明)之人所记的话根本不能成为历史的证据,而且这也不是史料,只是一首诗,诗的创作可以夸张,可以比附,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是张苍水有意作来的诋毁之言。
理由五:孝庄死后,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下嫁之事不打自招。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75岁的孝庄离开了人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孝庄并没有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而是要求别葬于关内盛京之西的昭西陵。这一不合情理的请求,引发了多方的揣测,世人以为发生这种变故很可能是下嫁之故。
但在“太皇太后遗诏”中却记载太后不愿与皇太极合葬的理由。孝庄对康熙说:太宗的山陵奉安已久了,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吧。康熙遵嘱,并将祖母生前居住的慈宁宫殿拆迁移建到孝陵附近的昌瑞山下,改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三年(1725年),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建造陵园,葬入地宫。
显然她认为皇太极已经故去很多年,如果把他的坟重新开启的话,就惊动了亡灵。她很长时间和儿子顺治、孙子康熙生活在一起,祖孙三代感情深厚,这样她最后选择和儿子、孙子葬在一起也是合乎情理的,这也不能证明她就曾下嫁过多尔衮。
除了野史和一些小说诗歌中会有“太后下嫁”这样的情节描写,在中国现存的史料上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任何关于太后下嫁的材料,也没有关于顺治下的下嫁诏书,有人说可能是后世政府为了保存脸面特意将其销毁了,那么国外的呢?“太后下嫁”如此大的事情一定会有诏书送到朝鲜,但是在朝鲜的《李朝实录》中我们也没有看到相关事件的记载,显然这件事是根本不存在的。
其实有很多人也倾向认为:“太后下嫁”为假,但两人有情为真。清军入关后,多尔衮凭借他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在大清政坛上有着无人取代的地位。多尔衮提携原本不受重用的满达海、阿巴泰、尼堪继承了王位。他们成为议政王之后,自然对多尔衮唯命是从。此时,从八旗兵力的分配情况来看他也具有压倒性的夺位优势。在八旗当中,多尔衮实际上握有两黄、两白、正蓝五旗,对两红旗亦有影响力,只有完全属于郑亲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是唯一的敌对势力。
在这样的优势之下,他何事不可为?他首先贬斥了郑亲王济尔哈朗,然后诛杀了豪格,朝野上下无不对他臣服,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夺取皇位,原因何在呢?是顾念兄弟之义?是顾及叔侄之情?如果是的话他不会诛杀豪格。那是为何?也许他唯一有所顾忌的,就是孝庄太后。作为少年时的爱侣,孝庄太后以万般柔情,约束着多尔衮的“最后行动”,其间不知费了孝庄多少苦心,失身也可能是其中之一。
而孝庄不愿与太宗合葬,似乎也跟这有关。她也许认为自己白璧有玷之身无法再与太宗同穴,便决意不与太宗合葬。
疑点和史实都难以辨清,坚信的人总有坚信的理由,历史留给我们的疑团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被解开。
秘史二:顺治出家
顺治帝,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他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冲龄继位的少年天子。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23年,但却给后人留下许多不解的疑惑,甚至他的最终归宿,也迷雾重重。有人说他是病逝,也有人说病逝只是一个幌子,顺治帝其实是在五台山出家了。
史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皇贵妃董鄂氏薨。董鄂氏是顺治一生中最爱的女子,她的身份来历也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是秦淮名妓董小宛,但是,根据史学界的考证,董小宛25岁死时,董鄂妃只有13岁,还未入宫,所以可基本否定这种说法。也有人说董鄂妃其实是顺治十一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顺治对她一见钟情,并最终将她收至身边为妃,从此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可惜红颜薄命,幼子夭亡之后,年仅22岁的董鄂氏便舍弃爱人香消玉殒,顺治悲痛欲绝,甚至为之辍朝五日,并立即追封她为皇后。
从此顺治终日闷闷不乐,终究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在山西五台山,皈依佛门。上述就是顺治出家的由来,历来相传如此,是否确有其事呢?顺治好佛是不争的事实,在清宫中就有玉林、木陈、溪森等多位高僧曾讲过佛法。
顺治帝失去董鄂妃后,更是万念俱灰,寻死不能便一心想遁入空门。在董鄂妃死后的九月到十月的两个月中,顺治帝曾先后访问过溪森的馆舍38次,与他谈论禅理,甚至是彻夜长谈,最后他竟命溪森为他剃度。溪森劝阻无果,只好帮他剃光了头发。皇太后情急之下,火速命人将溪森的师父玉林召回京城。玉林到京后大怒,下令叫徒弟们架起柴堆,要烧死溪森。顺治帝无奈,只好答应蓄发,溪森才免得一死。后来溪森临终时作偈语:“大清国里度天子,金銮殿上说禅道!”也说明了这一点。可见好佛是真,那么顺治真的出家了吗?
认为顺治的确出家的人,拿出了相关证据:
首先,他们拿出了清人吴梅村的《清凉山赞佛诗》为证。诗云:“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他们认为,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顺治皇帝没有归天,而是到西天出家了。吴梅村在清朝做过官,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的真实见闻,因此可信度很高,因此他们认为年轻的顺治很可能是到山西五台山出家了。
其次,康熙五幸五台山仿佛也说明那里有个人是他十分在意的,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他的父亲顺治帝。康熙一生先后三次东巡,六次南巡,三次西征,六次西巡,20次去避暑山庄,48次去木兰围场。而在六次西巡过程中,他曾有五次到过五台山。而且在五幸五台山的时候,康熙还曾在那里留下了一些宫廷用具。官方的解释是康熙为生活方便,也为节省当地费用,因此有些器具就从皇宫中带去了,但这会不会跟顺治帝在五台山出家有关呢?
但以上的证据都不是直接的,特别是说康熙帝五幸五台山是为了看望自己的父亲,这种说法更是遭到了质疑。原因是,如果他怀念自己的父亲,会在父亲“死后”22年才第一次登上五台山吗?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康熙帝登五台并不是为了看望父亲。
历史上很多人更相信史料所记载的——顺治帝是患上天花而死的。
《清世祖实录》中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一日,顺治帝没有视朝,初二日“上不豫”,初四日“上大渐”,初七日“上崩于养心殿”。可见,顺治的确是病逝,而且病发突然,就连太医也束手无策。曾为顺治帝撰拟董鄂妃祭文的官员张宸则明确记载顺治是出天花致死:“传谕民间勿炒豆,勿燃灯,勿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十四日,焚大行御冠袍、器用、珍玩于宫门外。时百官哭临未散,遥闻宫中哭声,沸天而出,仰见皇太后黑素袍,御乾清门台基上,南面,扶石而立,哭极哀。”在《王熙自定年谱》中也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日,顺治帝前往悯忠寺(今法源寺)观看代他出家的替身吴良辅祝发为僧,回来后“圣躬少安”,顺治帝突然病倒,病情严重。第二天,顺治帝召王熙到养心殿,赐坐,赐茶。第三天,召入养心殿,“圣躬不安之甚”。初六日子夜,又召王熙到养心殿,说:“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根据顺治帝的意思,撰写遗诏,写完一条,立即呈送。一天一夜,三次进览,三蒙钦定。遗诏到初七日傍晚撰写修改完毕。当夜,顺治帝就去世了。而记载这些的王熙,是翰林院掌院学士,顺治的遗诏就是由他起草的。他应该是在顺治帝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接触过皇帝最多的人了吧,他的话应该是可信的。
另外在《玉林国师年谱》中也有“圣躬不安之甚”、“初七亥刻,驾崩”等字样。在《汤若望传》中也记载了顺治死于天花的情况:顺治对于痘症有一种极大的恐惧……或许是因他对于这种病症的恐惧,竟使他真的染上了这种病症。顺治病倒三日之后,于1661年二月五日到六日之夜间驾崩,享寿还未满23岁。而他的遗体也是遵照其遗愿由溪森为他火化。此外皇三子玄烨之所以能登上王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曾经得过天花,而这种病只要出过一次就可以终身免疫。这也在侧面证明顺治帝确实是因患天花而英年早逝。
综合以上各方的记载,似乎这不可能只是谣传,顺治帝出家是假,病死是真。人们猜测顺治在董鄂妃死后遁入空门,想必有着一些对“一见钟情”及“至死不渝”美好爱情的向往吧?
秘史三:雍正暴毙
由于官修史书对雍正之死的记载非常简单,所以,历来对其死因的猜测颇多。有传说称他是被吕四娘刺杀的,也有说是被宫女、太监缢死的,还有说是被丹药毒死的。这些传说哪个可信,有何史料为证呢?我们很难从历史中寻找到雍正暴毙的真相。
关于雍正的死,史书记载非常简单,只是说,前一天,雍正在圆明园行宫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当晚即死掉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的猝死,史料没有记载。据雍正的心腹大臣张廷玉的私人记录称,当时雍正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雍正暴卒,官书不记载其原因,这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再加上当时关于他为人的传说和评论颇多,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猜疑,于是各种不得好死的说法就产生了。
第一种说法:雍正为吕四娘入宫刺死。
这种说法在今天仍然很流行。民间传说认为雍正是被吕四娘用利剑割去头颅致死的。1981年,考古工作者曾试图发掘雍正地宫,但却没能将地宫之门打开,我们也无法对这位清帝的尸骨验明正身。那么民间为何会流行这一说法呢?这个吕四娘又是何许人?竟能只身潜入守卫森严的皇宫,并能轻取雍正项上人头,并神不知、鬼不觉地逃离现场。
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也有说她是吕留良之子、进士吕葆中的女儿,在吕留良案中,她与母及一仆逃出。为替父、祖报仇,习学武艺,后来潜入宫中,杀掉了雍正。而她的师傅曾经是雍正身边的剑客,但由于各种原因不愿再留在雍正身边,离去后培养出了这位“杰出”的女徒。
有人根据鄂尔泰传记的记载,说雍正暴崩的那一天,上午还“视朝如恒,并无所苦”,就在当天下午,忽召鄂尔泰入宫,而外间喧传雍正暴崩的消息已满城风雨了。鄂立刻“入朝,马不及被鞍,亟跨骣马行,髀骨被磨损,流血不止。既入宫,留宿三日夜,始出,尚未及一餐也”。人们认为,当时天下承平,而继承帝位的人选已定,那么没有大的事情是不可能搞得人们这般惊慌失措的。由此看来,雍正被刺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关于吕四娘的传说要么出自传奇,要么来自野史,其可信度并不高。在《清实录》、《清史列传》、《清史稿》等正史中并没有这类记载。当然,没有文字记载,不等于没有这件事,即使鄂尔泰的仓皇上朝是事实,也不足以证明雍正死于被刺。
有学者还指出,吕四娘报仇一事从各个方面都是讲不通的。原因是,雍正在处理此案时,除戮尸、斩首之外,吕留良的孙辈均被发配边远地区为奴。乾隆时,吕家的后代有开面铺、药铺的,有行医的,还有人成为捐纳监生,但被清政府发觉后,又将他们改为发配到黑龙江为奴,后再发配往齐齐哈尔。吕氏后裔虽在,但都遭到严格管制,根本不可能自由活动,又怎么能谈得上为祖上报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