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坐禅?《坛经》上说:“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
坐禅、禅定,就是将“自我”一层一层剥光妄念,最后根本无物可以让你暴露,内心平静而清澈,故称开悟。
佛家讲究坐禅,其说不一。有书载言为:释迦牟尼苦修六年未获正果,后来去林中菩提树(古印度极普通的毕钵罗树,如同我国杨、槐之类)下静坐,悟道成佛,便是最初的禅定。
其实,坐禅早在佛教产生之前已经很流行了。印度地处热带,人们喜欢坐下静心冥想一些问题。沉思默想渐渐成为古印度各教派特有的习惯,概括为“瑜伽”。释迦牟尼向他们学习静坐方法,把一切杂念、干扰抛开。弟子们问他静坐有何好处?他说:“打坐,就是修禅呀。慢慢地冥想,参透人生真理,你的烦恼就没有了。”只不过那仅是一种静坐功法,相当于中国的气功。而禅定重在开悟,着重心性,“即心成佛”。禅早于佛教,禅定在各教派中均要修习,可见它有共通性、实用性,而且沿袭了几千年。现今的禅法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早期佛教的禅定。释迦牟尼精通各教派的禅法,到了六祖慧能一花开五叶,各有侧重,相互为用。尤其是藏传佛教中的秘密禅,气功高强,又独树一帜。
据《东方养生》刊载,1993年国庆期间,刘半岷由东北赴藏,一特异人对他说:“你西行必得大法。”他到了西藏,果然被一法王请上南迦巴瓦峰,那里是红教宁玛派传承的圣地,山洞和地下有许多“伏藏”,记载有秘密修持法。
法王已80多岁,卧室简陋,摆满经典、佛像、法器,桌上有供器、唐卡画和经幡。法王思维敏捷,乐观幽默。一手拿金刚杵,一手持铃,默默地看了他许久,传给他一句咒语,要他念到有一种声波频率出来。红衣喇嘛带他到黑屋子里闭门念咒,到了第七天,他心间明点冲上头顶梵穴处,头盖骨松动、发软。第八天晚上法王点燃200盏油灯,几十个喇嘛念经助法。法王在他头顶囟门处插上一根吉祥草并未流血,忽觉同宇宙沟通信息。法王让人送他再进黑屋,他眼前出现许多星星和亮点汇集成的蓝色光球。过了两天,法王带他到房间,亲自诵经达两小时,方传“十轮金刚法灌顶、长寿破瓦法灌顶、四臂观音法灌顶,文殊大圆满法灌顶”。
佛家坐禅,重在开悟,“止”、“观”双修,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才是坐禅的真正目的。客观而言,坐禅的确能养生、防病、治病,未亲身体验不会相信。佛教坐禅,表面看来是为自己,实则要“自渡渡人”、“济世利民”、“利乐有情”。主客观一致,便使许多高僧大德出现长寿成为可能,而且很神奇。慧可(487-593)活了107岁,赵州和尚(778-897)活了120岁,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卢霍县多芒寺1653年建寺以来,成就虹化(火化时天上出现五颜六色光彩)16人。九华山有据可查的肉身不朽14尊,现存5尊,开山祖师地藏肉身历经1,000多年不坏。明代无瑕法师肉身完好无损,保持端坐,至今供奉于百岁宫。
禅宗之“禅”,并非“禅那”的简称,专指“见性禅”,即内心体验。定慧一体,见性之时慧在定中,是大乘佛教经论中的禅(如来禅)的发挥和深化,称之为“祖师禅”。
盘腿打坐,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运行顺畅,心理方面也归于精神集中,促使心理健康,去病延年。身病的发生,大部分由心病引起。心绪烦乱,心情抑郁、愤怒会招致心虚气弱,会使肝火旺盛,耗损气血,风寒暑湿会乘虚而入,这就须补气。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心定气和,气和则血胜。盘腿打坐能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身养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入静,协调体内各器官的功能,使其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从而增强肌体机能,发挥强力作用。只要有信心,有毅力,有正确指导,都可从中得到利益。通过坐禅而获得健康,是修禅者必不可少的基础。
入静、禅定,改善大脑对信息的输入及储存和提取过程,可大大加强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入定,改变了人体内部生理状态,内气与外气融为一体,能开发自身潜能,也是在利用大自然养生。禅定身不由己,不知有头脚、身躯,身体全无,虚若悬空。或者仿佛灵魂脱体外出,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身躯了又能思索,等等幻象不可思议,神奇莫测。出定也是身不由己,我有亲身体验,绝非有一句假话。
因此之故,《楞伽经》云:“今世后世,尽十方诸佛,若有一人不因坐禅而成佛者,无有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