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1266500000014

第14章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利益协调(1)

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毛泽东创立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了应当采取非对抗性的、统筹兼顾的方法和民主的方法。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然要妥善协调各社会利益关系,这是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才能使各利益群体团结和睦、互帮互助、各尽所能地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并各得其所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矛盾是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而又相互排斥的关系,是对立面之间的既斗争又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就认识到:任何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矛盾,社会中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正是在矛盾不断出现而又不断解决的过程中,社会才能达到团结统一和不断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毛泽东正是以矛盾为逻辑基点,在领导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创立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正确区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主题提了出来。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作过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并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做出明确地概括。列宁最早提出了社会主义存在矛盾,但遗憾的是他的社会主义实践时间太短,并未来得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做出进一步的系统阐述。斯大林曾乐观地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否认社会主义社会中依然存在矛盾。尽管他在1952年曾对自己的错误作了的纠正,但还没有认识到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受斯大林的影响,苏联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研究结果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针对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无矛盾的错误,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的客观实际情况,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历史进程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957年,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这一概念。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的观点,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旧制度,这一新的生产关系比原来旧的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将使生产力迅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但在生产力发展中仍存在矛盾,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并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在随后的几次会议和讲话中,又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运动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2.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人类发展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其基本矛盾与旧社会相比,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存在阶级压迫,所以表现出的基本矛盾必然是阶级斗争,是剧烈的对抗和冲突,是敌我矛盾。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则“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人民之间、国家与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还提出了“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并对“敌人”和“人民”两个概念作了具体规定。毛泽东还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他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它“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但“它又还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3.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运动引发其他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各种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和解决,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基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与人之间会出现矛盾,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等等方法,都会出现矛盾,“在解决这些矛盾以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又需要人们去解决……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思想的发展和对斯大林错误思想的纠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如果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会使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僵化、凝固化,就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失去活力;如果夸大了社会基本矛盾,不仅不能正确解决矛盾,反而会使矛盾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尖锐,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巩固。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党的八大标志着和宣布了中国“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结束,但人民内部的矛盾却逐渐大量显露出来,突出起来。毛泽东敏锐地觉察出,如果不能正确、有效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能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就不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总的来说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总的来说也是适合经济基础的,它们之间的矛盾、不相适应的方面是次要的,非对抗性的,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调节或改革就能解决的。毛泽东在总结国际和国内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成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对中国社会建设实践以及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的深刻总结

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当时的国际、国内出现的不稳定因素是分不开的。毛泽东把1956年看成是“多事之秋”。从国际上来看,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批判斯大林的错误,这一举止引起了随后的世界性反共风潮。1956年6月28日在波兰的波兹南市发生罢工、游行示威和骚乱;随后,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等地也发生相似的社会动荡。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不稳定因素。从国内来看,从1956年下半年起,我国一些地区接连出现了不安定的苗头。据不完全统计,1957年3月的半年时间内,全国发生数十起罢工、请愿事件;有几十个城市发生大、中学校学生罢课、请愿事件;在浙江、广东等省农村也连续发生了社员闹社、退社的风潮。波匈事件和苏二十大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再加上我们国内一些闹事问题,极其尖锐地表明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发展。

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也是同正确地总结和吸取当时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分不开的。对于斯大林,毛泽东认为其有功有过,功大于过。并一再指出,斯大林的错误之一就是混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拿对付敌人的办法来对待人民。并且他认为赫鲁晓夫采取全盘否定的办法来批判斯大林也是混淆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用对待敌人的办法对待斯大林。毛泽东指出关于匈牙利党的错误在于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工业方针错误,工人减薪,资本家简单地被打倒,知识分子未被改造,反革命分子没有被镇压。事件发生后匈牙利党没能正确地对待群众,把群众当成敌人,再加上国内外反革命分子的煽动和利用。匈牙利事件表明,能否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人民政权的存亡。特别是在共产党执政的情况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尤为重要。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学会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而且只有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才能巩固人民政权,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以后,随着剥削阶级的逐步消亡,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及由此引起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毛泽东在肯定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矛盾的基础上,正确区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认为新中国建立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但并不是说我们社会里已经没有任何矛盾了,毛泽东明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社会还存在着矛盾,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毛泽东对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加以确定和区分,并指出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当时主要社会矛盾,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的方向。

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劳动人民,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既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力量,又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直接依靠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必然突显,所以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就要求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方针也把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作为前提。根据毛泽东的分析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都发生了变化,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而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因此,抓住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主题,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才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地前进,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

1957年5月2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撰写的《人民日报》社论《为什么要整风?》中指出:所谓团结全体人民,所谓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将消极力量转化为积极力量,无非就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这里,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同动员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说得非常明确,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不可能胜利地建设社会主义。不论中国的现实还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都证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重要性,是“提起一切工作的纲”。

3.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