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1272300000007

第7章 以爱的目光,引领孩子(2)

在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中,父母往往喜欢教孩子认字、算术、背儿歌、背唐诗等。但是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他就不可能把这些知识较好地记忆下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注意力与前庭平衡能力有关。

前庭是大脑中的重要器官,它控制人的重力(地球引力)感和平衡感。人对重力的感受、判断身体与环境的关系、控制身体的平衡,方向感、距离感的正确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动都与前庭器官有重要关系。

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孩子表现为: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喜欢爬高,绕圈子跑,旋转不晕,怕走平衡木等。在学校里,这类孩子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作弄人,浮躁,爱发脾气,缺乏自信心等,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表达困难。造成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原因有胎位不正,早期活动不足,爬行不足,过早地长时间使用学步车等。

专家认为,对孩子前庭平衡功能的训练应从胎儿时期就开始进行。胎儿发育的前3个月主要发育大脑神经系统,如果妈妈此时为了“保胎”而很少活动,甚至在床上一躺几个月,将大大影响孩子的前庭平衡功能。

在整个怀孕期间,准妈妈们都应当进行一些适当的活动,如散步和一些简单家务等。孩子出生后,应该适当地摇抱孩子。在孩子3个月的时候开始训练孩子翻身,6个月开始训练孩子坐,7、8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爬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充分的爬行训练与孩子的注意力、动作协调性、语言能力等关系密切。12个月的时候,训练孩子走、跑、跳,并逐步训练单双腿蹦、上下台阶、走平衡木、坐滑梯、跳绳、拍球、做旋转游戏等活动能力。对于已发现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可以找心理医生做心理检查,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矫正。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孩子大脑神经功能不协调,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使孩子不能有效地摄入信息,或者记忆能力发展不足或出现障碍,影响到孩子对知识的获取和储存,都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记忆能力。

一些孩子喜欢旋转的游乐项目,从来不感到头晕,有的孩子则连乘车都会觉得恶心难受。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前者是由于前庭器官过于迟钝导致外界的信息无法进入,后者是因为前庭器官过于敏感,这些都是前庭器官功能不调的表现。针对孩子前庭器官功能的训练对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非常重要。这需要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运用平衡木、转筒、秋千、蹦床等器械来进行系列的专门训练。

在进行记忆训练的时候,要着重训练视觉记忆、图形记忆以及数字记忆能力。并合理利用科学的记忆时间。比如,把要记忆的东西放在早晨起床和晚上临睡前。同时,要注意让孩子的大脑劳逸结合,每隔50分钟要休息10分钟,做些家务或运动等,帮助提高记忆效率。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孩子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式。

如何应对孩子较差的学习自制力与自觉性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放学后总是贪玩不写作业,或者必须由大人在一旁监督才肯完成作业,这种行为源于孩子的学习自制力和自觉性较差。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那些胎位不正、剖腹产、难产的孩子由于大脑中枢功能发育不足,更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他们活动量大,自我控制能力差。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学习自制力和自觉性的缺乏源于出生后运动量不足。

如果想要改掉这些毛病,就需要对孩子进行专门的训练和调整。比如,可以跟孩子玩跳绳、拍球或者是坐滑梯等训练,这样就可以训练孩子不断地用大脑跟自己的手、眼、耳、躯体的协调一致性。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习时间长并不等于学习效果就好,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先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规律,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每到双休日,或者节假日,我们都能看到父母把小孩送到各类学习班或者特长班,孩子们根本没有自己的娱乐玩耍时间。然而,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但没有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造成了孩子的心理障碍,影响了学习。

还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出现了障碍,但是父母不知道怎样来解决,只是逼迫着孩子努力学习,限制孩子的玩耍时间,时间一长,孩子一看到书本就头疼。

其实,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游戏,孩子的语音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抽象逻辑能力等将得到发展。那些缺乏游戏训练的孩子,尽管认字和算术能力挺好,但对自然和社会常识的了解甚微,智力活动的广度和灵活性较差,在上学后这些缺点更加明显。在所以,父母不要片面地给孩子硬灌知识,而需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休息和放松,也训练了心理品质。

为什么孩子学习中总是粗心大意

许多父母都会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经常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比如,阅读时丢字错行;计算时看错条件或者数字;写字时弄错偏旁部首等。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孩子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可能是视觉、听觉功能方面发展不健全造成的。神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的视觉功能并不像成人那样能够稳定地、全神贯注地看一个对象,他会有不同程度的视觉跳动,因而,他们更爱看变动的物体,如卡通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活动的增加,他们逐渐能够“盯住”某个物体,视觉振动现象也慢慢减少,能够上下左右自如地移动目光。但是,由于现在许多孩子在早期发育时活动量不足,比如,爬行不够,手眼协调差,造成视觉不稳定;或者看电视、玩游戏机过多,眼睛长时间受到不稳定光源和画面的刺激,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觉的发展,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眨眼、抽动、癫痫发作。

当然,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需要充分的毅力和耐力才能逐渐养成。因此,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应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同时,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教育孩子。

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曾经有位教育学家认为,创造是教育的最高范畴,只有呼唤出学生内心深处的创造潜能,才是国家与人类进步的根本前提。的确,每个人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创造,拥有天赋的权利和力量,以最大化地折射创造、解释创造来实现自身生存的价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孩子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国家都开始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

在德国一个普通学校的课堂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正在学习绘画。老师并不是给孩子什么物品让他们去临摹,而是为孩子讲述故事。故事里包括孩子、房子、阳光、花朵和小溪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图画。于是,有的孩子在房子的前面添加了停车场,画上了汽车;也有的孩子给房子前面画上了草坪,画上了小猫小狗;还有的孩子在屋顶画了栖息的小鸟。老师并没有埋怨孩子们乱涂乱画,而是表扬了孩子们的创造精神。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形式则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特别具有破坏欲望。什么东西到了孩子手里,没一会儿就能把它“大卸八块”,弄得你哭笑不得。一些家长为了保护玩具,不许孩子任意摆弄玩具,更不许孩子拆卸。殊不知,家长们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只保护了玩具,却破坏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我们都知道,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神童。他8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时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卡尔·威特的成功,是因为他的父母教育有方。

卡尔的父亲老卡尔·威特是一个牧师,在他看来,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诚然,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毕竟有限。他坚信著名教育家爱尔维修的观点: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他的儿子出生后毫不出色,甚至有些痴呆,经过精心培养以后,却获得了如此成功。老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关于培养儿子创造力方面,他是这样记录的:

在创造力方面我鼓励儿子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不论儿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都耐心地给予解答。

在儿子1岁多时,如果拿着某种材料或玩具聚精会神地玩,而不是拿起来就扔掉,我们就及时夸奖他,并和他一起,启发他尽兴地玩。如果儿子用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方法玩玩具,我们不光夸奖他,还要鼓励他多想出几种方法来。

儿子2岁时,他的母亲每天像上课一样讲故事给他听。他的母亲还有一套吸引他不断听下去的办法,就像报纸上连载小说那样,他母亲每天讲到“且听下回分解”的地方就打住,下面的故事情节则让儿子自己去想象。儿子不得不为此而挖空心思,并对可能的情节做出各种猜想。第二天,母亲在讲故事前,先让儿子说他是怎么想的,然后才接着讲。如果儿子自己猜中了,我们就高兴地欢呼,如果儿子没猜中,他母亲就夸奖他说:“哎呀,我儿子编得比故事本身还好呢!”儿子的创造力就在这种训练中不断培养起来。

创造能力是智力活动的一种表现,创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自信、自立、兴趣广泛、喜欢探索、情感丰富等。美国创造性思维研究专家发现,3—5岁是孩子创造性能力的高速发展时期,而5岁以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见,孩子的幼年时期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期,此时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可以获得最大化的效果。家长必须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合适的方式培养、发掘幼儿的创造性行为。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培根曾经说过,“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也认为:对于青少年,最关键的是从小要有好奇心,遇到问题追问下去,这种精神比考试得到好分数更重要。创造精神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孩子们总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刚对世界有了一个最初认知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了求知的欲望,他们渴望了解一切事物的奥秘。比如男孩喜欢拆拆装装,女孩喜欢剪剪画画。

但同时,孩子的好奇心也带来了一定的“破坏性”。为孩子们新买的玩具,他们不仅爱不释手,还要拆开来看玩具内部都有什么。孩子们的问题也特别多,并且在大人看来十分稀奇古怪。比如,“小鸟为什么会在天上飞”,“星星和月亮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之类。此时,我们不能认为孩子弄坏玩具是“胡闹”,也不应该为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而感到厌烦。要知道,没有好奇心,就没有那些震撼世界的伟大发明出现。

好奇心是孩子获得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门径,好奇、好问、探究、发现、创造往往都是密切相关的。要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显得更为重要。此时,我们应当加以适当引导,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教会他们手脑并用,使他们从小就能够享受到探索事物奥妙的乐趣。我们还应该为孩子们提供自主活动的场所,让他们的思维、手脚摆脱成人的束缚,主动去创造和探索,那么他们不仅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相应的责任感,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他们敢于尝试的勇气。

启发孩子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