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石话实说
1285700000056

第56章 母仪天下曹皇后 一言既出救苏轼

在北宋时期,有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她就是宋仁宗的皇后曹氏。

这位曹皇后是曹彬的孙女,生于1016年,真定府灵寿人。她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貌双全、忠义贤良、沉毅机敏。她十七岁时被诏选入宫,第二年九月册封皇后。她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以精明能干辅政著称,可惜,没有留下名字。

《宋史·曹皇后传》这样评价她:“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可见她是一位习诗书、操女红、性平和、慈善俭朴的娴雅女流。

曹皇后原本不是仁宗的心上人,宋仁宗本想立张贵妃为皇后,但是因为曹皇后家族地位显赫,仁宗争不过太后,勉强立了曹皇后。所以,曹皇后的地位在仁宗面前有几分尴尬。

大多数封建帝王都有一个通病,听不得不同意见。宋仁宗也一样,不听臣子谏言,动辄贬斥言官。但这并不影响曹皇后对他的劝谏。

庆历八年,是闰正年。刚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仁宗打算闰正月十五再度张灯结彩闹元宵。曹皇后认为边疆连年有战事,宫中应带头节俭开支。由于她尽力劝止,使仁宗放弃了原来的打算。

曹皇后虽然是位文弱的女性,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处变不惊,从容调度,表现出一派大将风度。

一天晚上,宋仁宗宿在曹皇后寝殿。半夜里一阵尖叫声响起,打破了宫中的宁静,曹皇后连忙披衣起床,查看究竟。寝殿供侍宦官何承用开门向外张望时,赵祯也穿衣想出外看个究竟。曹皇后抢先一步关上宫门,对皇上说:“宫中夜惊,有人作乱,万万不可出去。”事实果然如她所料,崇政殿的亲从官颜秀等人谋反。他们杀死军校后,冲进内宫,乱刀砍下了一名宫女的臂膀,于是便有了那声尖利的惨叫。

一向举止娴静的曹皇后一面派人急召都指挥使引侍卫军进宫,一面命令身边的宦官紧紧守住殿门。同时她料到反贼必会放火,当即命令宦官们提着水桶暗中跟踪。果然,反贼打不开殿门,便举火焚帘,宦官们慌忙泼水。派出的宦官、侍女,曹皇后都剪掉他们的一绺头发以为标识,说:“平贼后论功行赏,谁出了力,以此为证。”这一手,一石二鸟,既可以辨认是否是自己人,论功行赏,也可以防止叛乱的宦官蒙混进来。由于指挥得当,宦官、宫女们个个奋勇抵抗,直到卫队赶到,一起擒灭了反贼。一场叛乱,被曹皇后平息了。

如果说,平息叛乱中的镇定自若显示的是曹皇后果敢的大将风度,那么,处置的另一桩大事,则体现了她足智多谋的政治智慧。

先帝驾崩,宫廷乱局曹皇后将会如何应对?

并非皇子,赵曙为什么能顺利地承接皇位?

垂帘听政,皇后大权在握却为何谨小慎微?

宋仁宗的儿子都早夭,到仁宗五十三岁时,仍膝下无子。在宰相韩琦、要臣司马光等人的一再请求下,仁宗才把宗室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立为太子,赐名曙。

赵曙四岁就被养育在宫中,曹皇后精心抚育。后来赵曙回到濮王府第,始终牢记曹皇后的教诲,笃孝俭朴,刻苦读书,学有所成。

赵曙当皇太子刚过半年,仁宗突然崩逝。时值深夜,左右宦官都提议宣召宰相,但曹皇后却非常冷静。她先收齐各宫门钥匙,严令宦官秘不发丧;然后派人看守住御医,一概不准离去;自己则照旧到御厨房为皇上取粥,一切装成仁宗健在的样子。

其实,曹皇后早已秘密派人请来太子赵曙,赶在拂晓之前,将新皇帝继位之事准备停当。次日清晨,宰相韩琦率执政大臣依然像往常一样上朝,刚想掀帘进殿,侍立在前的宦官说:“皇后在此!”韩琦后退一步立在帘外,忽听里面传出了曹皇后的哭声,皇后哭着说:“天不幸,夜间皇上忽然成仙了。”

韩琦等面面相觑,愣了片刻,也哭了起来。曹皇后又说:“皇上没有皇子,怎么办?”韩琦回答说:“皇后不可出此言,皇子已在东宫,何不将他宣来?”皇后说:“那只是宗室之子,立了他,日后有人来争如何?”韩琦说:

“时至今日,怎可另外拟议。”曹皇后这才说:“皇子已在此了。”皇太子赵曙果然端坐在里面,于是众人退下。韩琦边抹汗边想:“刚才若乱发一言,我命休矣!”

曹皇后让韩琦传令,召百官殿前听旨,又召翰林学士拟写诏书。太阳偏西时,百官全部召集,入宫后方知皇上晏驾了。换丧服已来不及,只好解去金带及所佩鱼袋,一齐哭着从垂拱殿门外鱼贯而入,在福宁殿前班列成序,然后停止哭泣,听韩琦宣读了遗诏。赵曙在东楹接见百官,正式即帝位,是为宋英宗。

英宗即位,曹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可不满四天,英宗突然患怪病,胡言乱语。宰执大臣一起求见皇太后,提议请皇太后权且听政。她考虑到内忧外患万机待理,遂慨然应允。由于仁宗暴亡,英宗初立,正是特殊时期,诸事纷杂,她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繁杂的政治事务中,对每天需要批阅的数十道中外奏章,都能一一记其纲要。对当时韩琦等辅政大臣,曹太后十分敬重。大臣们天天向她奏事,遇有疑难问题,她总是说“公等再议之”,从不轻易拍板。即使与众臣意见不一时,也总是引经据典,慎重对待。她奖罚严明,提升良臣富弼为枢密使,免灵驾所过良田之赋,裁放宫女一百三十五人。所以,人们赞誉:曹皇太后“垂帘听政,宫省肃然”。

在封建王朝,外戚干政是“常发病”。

有时外戚直接篡位,祸国殃民乃至倾覆一朝,而外戚也往往因干政落得个覆灭宗族的惨局。

曹太后熟读经史,明察前车之鉴。她垂帘听政一年多,大权在握,却对娘家亲属及左右臣仆要求严格,不准曹家人随便出入宫禁。曹家人也都能深刻领会她的良苦用心,奉公守法,为其他人做出了好榜样。

撤帘还政,曹皇后为何阻挠胞弟加官晋级?

咫尺天涯,皇室姐弟怎样为国家克己复礼?

道似无情,太后外放王安石究竟有何深意?

第二年五月英宗疾愈,皇太后即命撤帘还政,英宗深受感动。曹皇后胞弟曹佾长期任地方官,政声极好。英宗根据众大臣的一致意见,诏拜曹佾为相。太后将诏书锁了起来,不让下发。英宗苦苦恳请,反复说明他给舅爷加官绝不是出于对外戚的私情,而是考虑到国家的公利,太后才勉强同意了。随即拜太后弟曹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副首相)。

英宗逝世后神宗继位,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神宗也深受曹太后教诲,刻苦好学,对祖母特别孝敬。老太后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孙子也特别慈爱,每当神宗退朝稍晚,她总是走到屏风后面瞩望等候。她还常常亲自端饭菜给神宗吃。

神宗见祖母年老,舅爷曹佾是她唯一的弟弟,也年老,二人长期在一座宫廷,但是几十年却不得见面。于是宋神宗好说歹说,请求祖母破例让曹佾进宫一次。可是,太皇太后在这件小事上偏不依他。后来曹佾因病告假,病愈入朝谢恩。神宗灵机一动,对曹佾说:“舅爷一定非常思念太皇太后,我去求求。”过了好久,神宗跑回来,喜不自胜地说:“太皇太后答应了,真是天大喜事!”老姐老弟都是六十开外的人了,一见面禁不住流泪。神宗见状,起身告辞,好让他们单独多聊聊。谁知神宗刚出门,太后便对弟弟说:“这儿可不是你可以久留之地。”说完就把他送出宫去。

正因为如此,曹氏满门忠君爱国,廉政惠民。神宗曾十分动情地对大臣们说:“曹王(曹佾袭封郡王)虽然亲贵无比,却端正谦恭,善于自处,真是纯臣呀!”

曹太后虽然谦和谨慎,但也敢做敢为,勇于谏诤。后来,她成为太后、太皇太后,对朝廷的弊政,照样直陈己见。

说到王安石变法,后世往往只褒扬他的进步意义,而忽视了其中的一些弊端。而曹皇后就是矫正这些弊端的明白人,同时也是维护旧体制的保守老太太。

有一次,神宗服侍太后来到太皇太后的宫里,她对神宗说:“当初,你让王安石变法,我是支持的。可是,最近我听说老百姓苦于青苗法、募役法,朝廷应该考虑妥当,再来实行。”神宗说:“这是利民之法,不是苦民之法。”

太皇太后说:“王安石确实是个人才,但是,怨恨他的人太多,要想保全他,不如暂时外放他。”宋神宗说:“群臣中,只有王安石能为国家当事。”当时,神宗的弟弟岐王赵颢也在旁边,乘机进言:“太皇太后的话,至理名言,不可不思。”神宗不敢对奶奶发火,可是听了弟弟的话,恼羞成怒说:“难道我想败坏天下吗?不行你来做好了。”赵颢受到训斥,当下哭泣,不欢而罢。

过了好久,太皇太后老泪纵横地对神宗说:“如果王安石变法搞乱天下,不仅误国,也害他自己。”神宗开始真的忧虑了。

神宗打算对契丹用兵,收复燕、蓟等失地,已和大臣议定。结果太皇太后感到国力不支,认为不宜再干涂炭生灵的事,神宗因此便打消了动武的念头。

乌台诗案,苏东坡因何被他人诋毁蒙冤?

回心转意,谁能说服宋神宗将苏轼赦免?

母仪天下,灵寿皇后为何赢得后人称赞?

王安石被罢相后,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政治斗争甚至逐渐演变成了相互倾轧的权力斗争。被贬到湖州的苏轼,在一道谢表中对时政发了两句牢骚,立即招致了部分朝臣的弹劾。御史中丞骂他包藏祸心,谤讥皇上,并列举“四大罪状”。某监察御史从苏轼诗词中摘抄只言片语,认为苏轼肆意愚弄、诋毁朝廷,刻印反诗,应该处斩,以谢天下。

神宗架不住御史们众口一词,就让御史台把苏轼拘捕入京。苏轼经不住御史们气势汹汹的拷问,想自杀。朝臣中有范镇、王安礼向皇帝求情。有些人企图一网打尽异己,借机株连范镇、司马光、曾巩、苏辙等名流数十人。这就是令举国震惊的“乌台诗案”。

所谓“乌台”是监察机关御史台的别称,相当于国家监察局。人们都说苏轼必死无疑,都深为这位名满天下的大文豪的悲惨下场哀叹。

当时曹老太后病得很厉害,神宗日夜侍奉,衣不解带。一天,老太后昏沉中偶尔听到谁在议论“乌台诗案”,一下子清醒过来,连忙对神宗说:“以前仁宗录用了苏轼兄弟,高兴地说‘我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现在苏轼被抓,是不是仇人害他呢?文人咏诗,本是常情,若摘词择句罗织成罪,也不是爱惜人才之道。你应深思详察才是。”

曹太后在皇宫中四十五年如一日,恪守“母仪”清规,佐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垂范后世。在救出苏轼这一年的十月,太皇太后逝世,时年六十四岁。按照谥法规定:“扬善赋简曰圣”,“聪明睿哲曰献”,她得到孙子宋神宗追谥的“慈圣光献太皇太后”的美谥,可谓名副其实。

这正是:

一代女杰曹皇后,三朝辅政仁德厚。

临危泰然平叛乱,挽救苏轼美誉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