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1286100000012

第12章 科学养护篇——如何使你的宝宝更健康(12)

接种卡介苗的反应比较特殊:接种后的局部反应最明显,持续时间也最长。接种后的2~3天内,注射部位的皮肤略有红肿并很快消失。接种后2周左右,注射局部出现红色的丘疹和硬结,硬结的大小在0.5~1厘米。随后硬结中央逐渐开始软化,形成带有类似黄色脓液的小疱。这个小疱可以自行消失,也可能破溃,破溃后的溃疡直径一般不超过0.5厘米,可以流出少量黄色液体,2~3周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形成一个略凹的皮肤瘢痕。整个过程为2~3个月。这些现象都是接种卡介苗的正常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在此期间仍然可以给宝宝洗澡。如果脓疱破溃,注意保持局部干燥,等待结痂就可以了。

要提醒家长的是:千万不要硬性擦破或用针挑开脓疱“排脓”,这样反而有可能造成继发的细菌感染。而且,这些反应不是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没有必要涂抹各种抗菌药膏,即使涂了也不起作用。如果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局部皮肤红肿、溃疡严重,经久不愈,如局部的硬结超过5厘米、溃疡经3~4周还不愈合,或出现接种同侧腋窝下淋巴结异常肿大、表面皮肤发红等情况时,就应带宝宝到结核病防治所治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合一疫苗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混合制剂的简称。百白破三联疫苗是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当比例配置成的,儿童注射后能同时起到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3种传染病的作用。这3种疾病都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

此种混合疫苗经常会使宝宝发热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第一次接种如宝宝高热,第二次应告诉医生,采取适当措施,如减少接种剂量。发热多发生在接种当天或第2天,有时可长达3天。接种后高热时可酌情用退热药。按照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的规定,百白破的基础免疫是在3月、4月、5月龄时,各接种1次,间隔1个月,1岁半至2岁时加强1针。为达到预防的目的,必须3针都打完。但孩子到了接种的时间若发热或患其他疾病,要征得医生的同意,等到孩子病好后再进行补种。

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含有吸附剂的百白破疫苗,如果在皮下接种过浅或疫苗中吸附剂未充分摇匀,可以引起无菌性化脓。因此,注射后局部出现硬结要及时热敷,促进吸收。一旦化脓,切忌切开,可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出。有继发感染时,应及时用抗生素治疗。

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又称小儿麻痹糖丸,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服用此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

接种时间:共服用3次,第一次在婴儿2个月的时候,以后3个月、4个月各服1次。

腹泻时要避免接种。如果是软便,次数和平常一样的话,口服小儿麻痹糖丸也没有问题。

注意事项:

(1)个别婴儿服用疫苗后可能会有轻微的腹泻,1~2天后可自行好转,无须特别处理;如症状严重,可去医院就诊。

(2)应用冷开水溶解后送服。如用热开水溶解,活疫苗会因温度过高而失去活性,在宝宝体内不会产生抗体。

(3)哺乳前0.5~1小时空腹服用。

(4)不能在哺乳后2小时内服用,因母乳中可能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存在,会使糖丸失去活性。

护理要点:

该疫苗是经肠道吸收的,服用后至少30分钟内不能吃热的东西。

服用后发生呕吐会导致疫苗服用剂量不足,应补服。

麻疹疫苗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麻疹易感者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其发病率可高达95%以上。因此,为了预防麻疹,一定要接种麻疹疫苗。

一般初种在宝宝8个月以后,7岁时加强1次。方法是上臂外侧皮下注射疫苗。注射后7~10天,约半数小儿发热,个别小儿可出现轻微疹子,体温约38℃,持续1~2天消退。

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可预防乙型肝炎。在宝宝出生后1~2天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在宝宝满月后和6个月时,再各接种1针,方可在体内产生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在宝宝的右上臂,为皮下注射,决不可与卡介苗接种在同一部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一般没有什么反应,少数宝宝可有轻微的反应,如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轻微发热,但均不需要处理,2~3天后,即可恢复正常。接种完成后,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接种成功,可每2年加强1次。

乙脑疫苗

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可预防病毒性乙型脑炎。宝宝在1周岁时进行乙脑疫苗初种、第2年复种、7周岁加强。由于乙脑通过蚊子传播,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进行接种。也可常年接种,但一般建议避开7、8、9三个月。接种方法为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接种剂量为0.5毫升。

接种禁忌: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9.小儿预防接种程序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按照我国卫生部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减毒疫苗4种疫苗的接种。近年来,乙肝疫苗也已在全国推广接种。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或根据家长自己的意愿,有时也进行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等的接种。

6.宝宝常见疾病的防治(1)

呼吸系统疾病

1.退热药物的用药原则

(1)体温达到38.5℃,需适当选用退热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体温高于38.5℃才有必要用退热药。因为发烧是人体的一种有利防御反应,可以杀灭入侵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因此,贸然降温会削弱机体的防御能力。但是,当体温高于38.5℃时,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引发各种不适,它不仅会使机体耗氧量和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而且可诱发高热惊厥,还可使人体消化功能及防御感染的能力降低。

(2)避免重复、过量用药:家长给孩子用退热药时要首先了解复方制剂的成分,避免重复用药。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同时使用。也不能自行增加剂量,要根据病情、年龄,按体重计算用药,否则会让患儿出汗过多,导致虚脱,或体温低于36℃,甚至休克。

(3)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小儿需及时就医:对于一些容易出现高热惊厥或曾经出现过高热惊厥的患儿,一旦发热需要及时用退热药,而且服药后马上到医院就医。

(4)退热药物剂型的选择:目前各医院和药房出售的退热药有很多种,剂型有水剂、片剂、栓剂和针剂等。很多家长在选择时往往无所适从。小儿退热滴剂、混悬液、散剂,易分解吸收、口感好、计量准确,较片剂更适合小儿。这些制剂有小儿喜欢的水果味道,外包装美观,另配有滴管和量杯,服用方便,小儿乐于接受。栓剂使用方便、依从性好、吸收快,从而减少了小儿对肌肉注射的抵触情绪,增加患儿对治疗的合作性。

2.鼻塞的正确处理

宝宝感冒鼻塞,一种是炎症引起分泌物增多,另一种是由于鼻黏膜水肿使狭小的鼻腔阻塞。宝宝鼻塞会影响呼吸和吃奶,使宝宝哭闹不停。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先在喂奶前10分钟用吸鼻器吸出鼻内的分泌物,如果鼻塞仍不缓解,可以请医生开一些萘甲唑啉(滴鼻净)或0.5%麻黄碱等药物,在宝宝鼻孔内滴上1~2滴,鼻塞会很快缓解,宝宝能安静吃奶和入睡。但药物不能使用过多,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中毒症状,如嗜睡、呼吸减慢、体温下降、心率减慢、四肢发凉等,非常危险。一般建议每3~4小时使用1次。宝宝鼻塞好转,应立即停止使用。

3.咳嗽的一般处理原则

冬春季节,最令家长头痛的就是小儿咳嗽。有的孩子早晨、晚上咳嗽不止,喉咙中痰声不断,既吐不出又咽不下。对于孩子的咳嗽,除了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应选用抗生素治疗外,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同样十分有效。

对剧烈干咳的患儿,可在短时间内应用止咳药物。对咳嗽、痰多而黏稠又不易咳出的患儿,应选用化痰止咳药,稀释痰液,帮助排痰。同时,保证患儿有足够的水分补充。可经常给孩子翻身或拍背,一则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二来使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而易于排出。

拍背的方法如下:患儿侧卧或抱起侧卧,家长五指微曲成半环状,即半握拳,轻拍患儿的背部,两侧交替进行。拍击力量不宜过大,由上而下,从外向内,依次进行。每侧拍3~5分钟,每天2~3次。

有些家长担心咳嗽会把孩子的肺咳坏,希望能尽快地止住咳嗽,于是不分青红皂白,急着给孩子服止咳药,一种不行,再加一种。同时使用多种止咳药,可能使咳嗽暂时缓解,但治标不治本,反而使痰液不能顺利地排出体外。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和毒素的痰液潴留在支气管内,一方面阻碍通气,使患儿呼吸困难;另一方面,肺内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成了细菌和病毒生长繁殖的“乐土”,结果炎症始终不能清除,当然咳嗽也无法根治,病情甚至进一步加重。所以,乱用止咳药是弊多利少。

如果患儿在咳嗽的同时,伴有明显的炎症现象,如发热、痰色黄而黏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等,或咳嗽迁延不愈,合并喘息等,则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检查,根据病情应用抗菌或止喘药物。

4.上呼吸道感染

由于此年龄阶段宝宝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防御和免疫功能发育也不完善,对病原体感染的抵御能力较差,如果冷暖处理不当,病原体会乘虚而入,引起呼吸道感染,宝宝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部分宝宝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呼吸道感染可能局限于上呼吸道如鼻咽部,也可能向下蔓延至支气管、肺等。单纯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愈性,病程3~7天,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宝宝出现发热不退、摇头、哭闹、咳嗽剧烈、喘憋、精神差或烦躁等,要警惕是否合并中耳炎或出现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大多需要正规治疗。这种情况最好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5.谨防感冒诱发中耳炎

小儿感冒早已被家长所熟悉。然而,感冒的并发症急性中耳炎却容易被忽略。由于婴幼儿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与中耳相通,当孩子感冒几天后,致病菌通过开放的咽鼓管波及邻近的器官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据国内调查,近2/3的3岁以前的婴幼儿至少患过1次,50%的小儿患过2次或更多次,男孩多于女孩。通常在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后数天发生。孩子感冒并发中耳炎时,多高烧不退,因耳痛而哭闹不安、摇头,耳朵流脓和听力下降。用窥耳镜检查时,可以看到鼓膜充血、膨隆,以后穿孔流出浆液或黏性脓液。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日后将影响听力,导致听力丧失。急性中耳炎大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故不需要鉴定致病菌就可开始用抗生素治疗。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首选药物是青霉素和阿莫西林,因为该药在耳中有较高的浓度且安全性大,疗程10天左右。除合理选用抗生素外,还应积极进行局部治疗,常用3%的过氧化氢(双氧水)清洗,每日2~3次,用泰利比妥滴耳液、4%硼酸甘油滴耳,每天2~3次,疗程1~2周。

6.扁桃体炎的治疗

扁桃体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的炎症。扁桃体炎发作时两侧扁桃体发红、肿大,其上可能被覆奶黄色小点,体温在38℃以上,颈部淋巴结肿大。

如果如果怀疑孩子出现扁桃体炎,家长可以检查孩子的扁桃体及触摸颈部的淋巴结,可见扁桃体发红、肿大,表面有奶黄色斑点。给小儿测量体温,必要时给小儿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以退热。鼓励小儿大量饮水,发热时尤为重要。给孩子冷饮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出现上诉症状,应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将会检查小儿的咽喉,尽早给予小儿抗生素治疗。

7.先天性喉喘鸣

有的宝宝在呼吸时嗓子会发出一种吱吱的声音,特别在哭闹时声音更明显。这大多是由于孩子的喉软骨发育不好,在吸气的时候喉头软骨盖住声门了,会发出小鸡一样的叫声,这叫先天性喉喘鸣。这是因为婴幼儿喉部组织软弱松弛、吸气时喉组织塌陷、喉腔变小所引起,也叫喉软骨软化。常发生于出生后不久或出生几个月后。吸气期出现吱吱的声音,有的与体位有关,仰卧时加重,俯卧或侧卧时轻。多数患儿的全身情况尚好,哭声无嘶哑。但在上呼吸道感染时症状会加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喉软骨逐渐变硬,这种喉鸣一般到2~3岁常能自愈,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注意预防受凉及受惊,以免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喉痉挛,加剧喉阻塞。也可以调整孩子的体位,取侧卧位可减轻症状。但也有少数疾病也可引起喉喘鸣,如先天性喉或气管发育异常(喉蹼、气管软骨缺如、喉囊肿等)。如果有严重呼吸梗阻,孩子反应差,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病情延误。

8.喉炎的防治

小儿急性喉炎好发于冬季,多见于6个月至3岁且体态较胖的婴幼儿,此病来势凶猛,变化快,主要危害是能引起小儿喉部痉挛或喉部梗阻,严重者可危及小儿生命。小儿气管、喉腔相对狭小,一旦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因炎症发生肿胀,声门即变窄或产生喉痉挛,就会出现喉梗阻,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喉炎的表现

小儿急性喉炎大部分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初起时像感冒,发热、咳嗽,炎症蔓延侵袭喉头时,可出现一种特殊的破竹样咳嗽声,多在夜间发生。通俗来讲就是:发声嘶哑,甚至失声;咳嗽时发出“空空”声,似小狗叫的声音以及呼吸费力。患儿会突然憋醒、哭闹,由于呼吸不畅,患儿吸气时可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的凹陷,同时伴有心跳加快、烦躁不安以及口唇青紫、鼻翼翕动。病情进一步加重时,患儿精神委靡、脉搏减弱、呼吸音减低,这是呼吸梗阻引起的全身衰竭,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就会危及生命。

家长应怎么办

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咳嗽、流涕等症状,不久又出现破竹一样的咳嗽声,千万不要以为只是感冒而已,应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否则孩子可能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喉痉挛和喉梗阻。急性喉炎只要及时发现和治疗,一般在几小时内就可有效控制病情,大多数在1~2天内会明显好转。

9.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通向肺部的支气管、毛细支气管痉挛狭窄引起的呼气困难。由于环境污染、吸烟、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居民盛行的室内装修,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岁前发病者占小儿哮喘的50%。小儿期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