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的战略和策略
近年来,中国所承受的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减排压力和能源约束逐渐增大。从外部压力看,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施压,强调共同承担温室气体总量减排,并威胁祭出“碳关税”的措施,一些受到气候变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也把中国当成了新的“环境破坏者”。从内部压力看,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依赖能源高投入实现的,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和资源禀赋的矛盾形成了能源约束,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将外部压力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结合,提出自己的减排方案,承担一定的减排义务,同时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抓住发展的机遇,获得技术和生产上的优势,将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上,变被动为主动,获得主导话语权。
(一)实施积极减排,建立低碳发展模式
中国能不能避免重复发达国家的模式,走上一条稳定、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客观上要求我们迅速而大规模转型,即使没有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如果不能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中国的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没有任何别的选择,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而这种内在的要求和国际上要求减排的呼声是一致的,利用外力来倒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节能减排作为基本国策更是明智之举,既有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减排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制度建设。向社会大众表明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的决心,形成低碳的生活理念,杜绝对食物的浪费。采用节能建筑,从根本上改进现有房屋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隔热的墙、屋顶和地板,安装太阳能光伏屋顶、太阳能电池涂层、能效窗户、LED节能灯具、能源供应来自于本地可再生能源、强化地热采暖等,换掉老式窗户,安装回收热能的通风系统。采用地热和太阳能为建筑物供应能源,同时采用保温材料。鼓励绿色出行,采用更高效的交通模式,充分利用公共汽车、自行车、有轨电车和火车,经铁路和海运运输更多的货物,用高速铁路代替短途空运。改进空中交通管理,减少拥堵,使飞行航线和着陆方法更合理,减少航空燃料的需求。促进节水节能,推广节水节能的新技术,采用相关政策法规推广等。这些措施除了宣传之外,还需要政策和制度的配套建设。
其次,建立完善的资源、环境保护制度。中国不能重复之前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高耗能的发展道路,将发展路径转换到低碳发展这种对未来气候更加友好的发展模式上来。市场化的方案之一是征收资源税和环境税将排放成本内部化,并为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筹集资金。“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针对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以碳排放量为基准所课征的一种税目,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一种政策工具。以芬兰为例,芬兰是第一个实行碳税的国家。1990年,芬兰推出碳税时,税率仅为1.2欧元/吨二氧化碳,此后征税方法和税率不断调整。由于征税使得工业企业成本提高,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芬兰在实施完善碳税政策的同时,也实施了较宽松的税收减免与返还措施。芬兰每年碳税近30亿欧元,占总税收的9%,碳税用于全球性科学研究、信息收集和发布、人才培养、洁净技术研发、植树造林等。征收碳税对芬兰的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没造成大的消极影响,主要是对环保科技的创新激励抵消了一部分消极影响。
第三,学习先进的减排制度。除了“碳税”这一主要适用于分散、中小型排放源的减排政策外,适用于大型、集中式排放源的还有“碳排放交易”制度:通过设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排放权”分配给企业,建立市场机制,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向减排成本低的企业购买“排放权”,从而实现整个经济体的低成本减排,促进低碳技术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一制度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实施,北京、天津等环境交易所都因为缺乏买方而交易量很少。但在同样不承担总量强制减排义务的中国台湾,“碳排放交易”却运行良好:为鼓励企业参加自愿“碳排放交易”,政府补助企业资本设备投资、减免能源税或碳税,最重要的配套奖励是,进行了自愿减排的企业,对于过去减少的碳排放量,在未来进行“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时,可以给予碳排放权配额奖励。由于这些奖励措施,中国台湾地区产业参与自愿减排的比例非常高,比如钢铁业、石化业、水泥业的参与比例都是百分之百。
第四,要提高国土固碳的能力。研究表明,地球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亿~7.1亿吨碳,同时还能释放出氧气,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是一种低成本、积极有效的减排途径。中国已经承诺通过实现新增改良草地2400万公顷、治理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5200万公顷等目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有效地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成为世界最大的间接减排温室气体的国家。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对我国目前林地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明确产权和收益权,提高植树造林和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第五,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改造传统产业来降低碳排放。2009年,中国GDP的能耗强度是每百万美元产出消耗390吨标煤,而德国是167吨;中国目前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减排的空间很大。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是碳强度最高的产业,据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测算,中国2009年第二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强度,分别是农业和服务业的8倍和5倍,如果服务业比重能够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整体经济的能耗强度将下降1.4%。此外,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一些高耗能行业,根据中科院的估算,中国主要高耗能工业的能耗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来降低碳排放。
(二)推动科技创新,抢占低碳经济的有利地位
低碳经济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低碳经济竞争主要反映在国际“碳排放交易”主导权竞争和“低碳技术竞争”两个方面,其中低碳技术竞争将直接决定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博弈的格局和走向。在未来数十年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都将成为关键的、世界性的议题,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解决气候变化的最终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围绕低碳经济核心产业群的技术革命也已经徐徐展开。中国需要发展节能减排的技术,不仅在于自身的需要,还在于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获得主动权,避免陷入以往几十年在技术上的被动局面。
由于现代经济对碳基能源的依赖,经济活动离不开碳排放。一国碳排放的计算公式为:
最终碳排放=人口×人均GDP×单位GDP使用能源×能源碳强度
要减少碳排放量,“单位GDP使用能源”下降和“能源碳强度”下降因素必须要高于人均GDP增长,这需要通过低碳技术进步来实现。低碳技术是指为实现低碳经济而采取的技术,主要包括清洁能源技术,节能技术和碳排放降低技术。可分为三类:(1)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2)无碳技术,如核能、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3)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埋存。可以说,低碳技术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所有支柱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了低碳核心技术,谁就将赢得商机和主动。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研究,在人类各项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中,能源生产与消耗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例高达83%。因此,能源问题是低碳经济的内涵,减少能源生产与消耗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重中之重。从人类历史看,每一次技术革命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而且对这些财富的善用就可以转化为政治和军事优势,直接引发国际政治格局的改变。在信息时代之后,欧美一直在摸索下一次科学技术革命所带动的经济增长点,基于对传统能源耗尽的预测,欧美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能源技术,将其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关键领域。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主要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新能源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以期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奥巴马说:“一个控制不了自己能源的国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未来”。美国将巨资投向了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900亿美元,其中包括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这两个领域到2025年达到90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碳捕捉和封存技术600亿美元,电动汽车和其他先进技术的机动车200亿美元以及基础性的科学研发200亿美元;并要求电力公司到202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提高能源效率满足20%的电力需求;法案要求2012年后新建成的建筑的能效要提高30%,2016年后新建成的建筑需提高50%。
到2013年为止,欧盟计划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
对中国来说,气候问题和能源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因为燃烧化石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增加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使用比例。我国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十字路口,优化能源结构才能使我国摆脱随经济增长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困境,迈向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刻不容缓。但目前中国低碳技术研发基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7~10年或者更长,技术发展面临更加复杂和严峻的障碍。
表3-2 1988—2007年关键低碳技术专利的国别(地区)分布
国家(地区) 太阳能光伏 太阳热能 风能 地热能 水能海洋能 生物燃料 碳捕获与封存 煤气化联合循环
日本 3941 142 196 32 199 112 110 37
美国 1301 172 320 50 387 135 218 56
德国 931 450 649 44 259 133 83 27
韩国 802 13 32 1 26 11 10 0
法国 242 88 84 10 104 45 69 4
英国 212 47 87 9 174 27 31 11
意大利 87 53 41 8 75 27 9 1
荷兰 96 51 56 9 22 13 15 3
加拿大 51 39 49 11 59 22 20 2
中国台湾 160 11 9 2 14 4 0 0
瑞士 75 35 16 7 39 12 5 5
西班牙 29 42 90 1 25 6 3 0
中国 80 13 20 6 14 11 4 1
瑞典 23 18 34 7 35 6 1 7
澳大利亚 41 43 11 1 22 7 3 3
芬兰 11 8 18 3 10 25 4 7
以色列 19 38 9 14 16 3 2 3
全球总计 8972 1639 2232 285 1902 731 670 190
资料来源:任晓玲,全球清洁能源技术专利分布与许可状况:欧专局等公布“专利和清洁能源”项目调查报告,《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1)。
根据表3-2提供的数据,全球关键低碳技术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是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尽管中国是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低碳技术专利申请总量仍偏少,分别相当于日本和美国的3%和6%,远远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中国低碳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太阳热能利用和风能技术上,生物燃料、碳捕存(CCS)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等方面的低碳专利较少。中国低碳专利申请多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自中国企业的低碳专利申请数量较少且分布分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其发布的《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中也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发展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42种中国目前尚未掌握。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发达国家企业积极实施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专利战略,在低碳技术专利竞赛中抢占先机,中国努力通过技术转移、技术合作等途径获得这些技术,但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巨大的利益冲突。拿太阳能产业来说,当前太阳能技术仅贡献了全部能源供应的0.02%,但是这个比例在快速增长,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能源分析报告,到2050年,太阳能将占全部供电量的50%左右,建筑物采暖的50%,工业生产用热和燃料的15%。目前在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估计已经拥有超过100万从业人员,其中60%在太阳能制造和服务领域工作,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制造产业链,光伏电池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但太阳能核心技术和销售市场都依赖发达国家,中国迫切需要提升自身掌握的核心技术能力,培育新能源产业的市场空间。面对这一巨大的、快速增长的市场,很难想象发达国家会把掌握的太阳能先进技术转让给中国,中国在低碳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