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与领导智慧
1291700000018

第18章 驭人:领导大方略(3)

有一次,他和几个同事一起迎接上级。同行的两个人见了上级都行了跪拜大礼。只有海瑞一个人站在他俩中间,不跪,也不拜,只是直立着行抱拳之礼。领导见状很生气,就大声责问他。海瑞却说:“按照大明律法,我是一个堂堂的学官,为人师表,不能给您行跪拜大礼。”可领导听了海瑞的直言,不但不虚心领教,反而更加生气。当时只是没有更好的理由反驳海瑞,才没有给他治罪。和这个领导类似,当时的嘉靖皇帝,也同样不能理解海瑞的苦心,总把他的话当做大不敬的表现。导致清官海瑞处处遭受排挤,最后,他甚至入狱,险些被处死。海瑞死后,百姓万分悲痛,很多人自发制作他的遗像,供在家里,为这位清官怜惜。

正是由于当时的很多领导只喜欢溜须拍马的小人,而导致海瑞这样的君子虽然竭力为百姓做事,但效果却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好。

同海瑞的例子一样,历史上的很多成功事迹,都给了现在的领导很多借鉴的途径。比如秦二世身边的赵高,他对二世左夸右夸,说尽了好话。二世这个昏庸的领导把这个小人当做了自己的心腹,没过多久,就毁了父亲辛苦争下来的江山;宋朝的寇准,为人正直。曾多次力排众议,直言上谏。虽然忠言逆耳,但宋太宗这个英明的领导能够虚心听取他的意见,还夸他“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一生为北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平时只会说好话,溜须拍马的人,必定没有什么真本事,多数都是两面三刀的小人。而那些说话很“难听”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能为组织贡献真正的力量。作为一个好领导,他听到的好话应该来自民间,是最底层的普遍反映,而不是出自于身边几个善于曲意奉承的小人的嘴里。否则,这些小人终究会既坏了领导的名声,又坏了组织的风气。

因才适用取其所长

◎夫圣人之官人,犹将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短梓连抱而有数迟之朽,良工不弃。--《资治通鉴》

【意译】用人要应该像木匠用木一样,取其所长,去其所短。合抱的大木,烂了几尺,木匠也不会轻易弃掉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

【意译】尺,有它的短处,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够的地方,人的智慧有它不明的地方;占卜有它不到的地方,神灵有它不通晓的地方。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意译】任用一个人的长处,而不苛求他的短处;任用一个人的擅长的方面,而不强求他拙劣的方面。这就是用人的要领。

对于领导用人来说,除了能挑选出得力的人才之外,更应该会利用这些人才。在这方面,有句古话说得好,叫做“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人来讲,并不适用所有的领域和方向,应该取其所长。只有把人才放在合适的地方,让其做合适的工作,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出现。否则,不仅很难有成绩,还容易浪费了人才。

正所谓“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骏马和坚车相当于车、马中的人才,但也只有将其用在合适的场合下,才能使其发挥出实力。以此类推,人也一样。就算有十分的优势,被放在不合适的岗位上时,也很难达到平均的水平。而同样的岗位上,如果换上不同的人,可能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就如当年南北战争中的林肯用人。

当年,林肯在任命军队的总司令时,特意挑选了一位平时没有什么大缺点的“全能将军”,本以为可以大胜。可结果,却不如他所料。无奈之下,他又换了一位将军,还是一为相差无几的“全能将军”,结果,还是没有什么改善。直到他连用了三四位将军后,他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这次,他点了格兰特将军做总司令。当时,有很多人表示反对。因为这位格兰特将军平时喜欢喝酒。这对行军打仗来说,是个大忌讳。而林肯,知道他有这个大缺点,也知道喝酒的危害,但他还是重用了他。原因就在于,他认为,格兰特虽然好喝酒,但相对比来说,他更具有大将风范,他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而现在战场上缺的,正是这种将军。

结果,果然不出林肯所料。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十分正确的选择,格兰特的出现导致南北战争出现了转折点。相比之下,林肯的对手,也就是统领南方联军的李将军,就要聪明得多。他在林肯亮出自己的“全能将军”的王牌时,用了几个只有“一技之长”的将军就一次次地胜了对手。

林肯的事实说明,就算是全才,如果放在不合适的场合,也可能照输不误。相反,被别人都不看好的歪才,只要领导能够看出他的长处,用在合适的场合,也可能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在《谏太宗十思疏》里,魏征曾明确地提出“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每个人的长处都不应该被浪费掉,应该各取所长,就会出现“1+1>2”的情况。

对于这一点,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有所认识,并把这一原则应用在了实际生活之中。比如,有一次,孔子带领着弟子们周游列国。途经一处田地时,他们的马误吃了农田里的庄稼。宁府很生气,就把吃了庄稼的马锁了起来。孔子就派了子贡去索要。子贡本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平时说起话来也都头头是道。可是,有一点,文质彬彬的他“之乎者也”地讲起道理来,很难让农夫理解。所以,尽管他费劲了口舌,也没有说出能让农夫满意的理由。最后,无功而返。孔子知道子贡失败后,就派了另一个叫做马图的弟子去找农夫。马图看见农夫,便说:“你看,如果你看好你的粮食,我看好我的马,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了。现在,我们愿意配给你一定的损失,你把马还给我们吧。”农夫听了他的话,觉得在情在理,就把马归还了他。

子贡虽然知书达理,很会讲道理,但是面对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农夫来说,根本没有耐心去听他的长篇大论,他的这个长处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马图说话很朴素,最能入农夫的耳,才能顺利地要回马。这就是孔子的知人善任,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最直接的“窃取”方法就是,在与不同文化水平和兴趣的人交流时,应该选好自己的位置,和交流的方式。除此之外,在确定不同岗位的人员时,也应该选择性格和实际情况合适的人才。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在“以愚困智”的故事中,就很好地“学习”了一把。

一次,南唐派来使者给赵匡胤所在的北宋纳贡。使者,正是江南的名士徐铉。按照当时的规矩,北宋需要派押运使去接贡品。在选择押运使的时候,让赵匡胤犯了难。因为徐铉这个人见多识广,博古通今,口才极佳,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如果派出的押运使在徐铉面前丢了面子,岂不是整个北宋都要被人家笑话。就在众人都一筹莫展之际,赵匡胤出人意料的壮举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原来,他挑选的不是当朝的名士,也不是文采出众的奇人,而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普通殿士。

这个殿士也不明白其中的缘由,接到圣旨后,就慌忙动身去接贡品。徐铉一见到北宋的押运使,就滔滔不绝地谈论起来,口齿清晰,言辞犀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惊叹。可殿士连大字都不识几个,根本就听不懂徐铉的高谈阔论,只能一个劲地点头。徐铉见押运使不言不语,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细如何,就说得越发多了起来。可是,一连几天,总也不见押运使答话,也不与自己争辩。说的话总是没有回音,自己也感觉无聊,就默不作声了。这样,北宋既没有浪费过多的精力,又保住了面子。

对于一般人来讲,目不识丁应该算是一个缺点。可让这样的人来作这个押运使,就把他的短处变成了长处。特定的情况下选择了特定类型的人,赵匡胤很成功。如果他当初派出了一个类似徐铉的学者,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就算他和北宋不被徐铉羞辱得遍体鳞伤,双方争执不下,最后也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毁了双方的共同利益。

而在现在的领导中,也不乏有这样的人。很多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想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派人办事时,也容易派出各方面能力最强的一位。其实,不妨试试选择那些有“缺点”的人。“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对于这一点,大家所熟知的“房谋杜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谓“房谋杜断”中的房和杜,是指唐太宗时期的两位很有名的大臣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个人虽然都是朝中的重臣,但彼此的性格和所擅长的并不相同。房玄龄善于出谋划策,而杜如晦善于对这些计谋做出决断。所以,两人所长不同,但合作非常愉快,堪称天作之合。唐太宗很好地利用他们的长处,为贞观之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除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之外,唐太宗对其他的很多大臣的长处都有过研究。比如,魏征忠厚、敢于直言;李靖在外能作战,在内能为相;文彦博公平公正,细心而有耐心,能明确地上报公文,下传旨意;戴胄办事井井有条,能堪重负,善于解决难题;王珐清正廉明,嫉恶如仇,适合治理贪官污吏。唐太宗在认识到他们各自的长处后,把他们放在了相应的岗位上,让他们各尽所长,也为朝廷做出了“1+1>2”的贡献。

在当今社会,人才济济,但还是有很多人才浪费和工作效果不如意的情况出现。领导没有因才适用,取其所长,人才不能各尽所能,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随着社会事物的发迅速展,各方面人才的大量诞生,“因才适用”已经越发显得重要。需要领导们深入了解人才的长处,分析不同的工作情况,争取做到取其所长,不浪费人才,才能事半功倍。

赏罚要把握好度

◎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人畏慑则变故出;明赏则不足,不足则怨长。--《反经》

【意译】姜太公说:“刑罚太严明,国人就会被弄得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人整天处在这种状态就会生出变故,反而要出乱子。一有贡献就奖赏,动不动奖赏,容易诱发不满足的心理,不满足就滋长怨恨,久而久之就要反目成仇。

◎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管子》

【意译】有功劳的人却不能得到奖赏,有罪的人也不直他死罪,如说是这样就能达到致力国家的目的,还是从来没有过的行为。

领导们居于一定的高度时,手里就有了一定的权利。那么,就会有利用权利对属下进行赏罚的情况。而赏罚,对于一个做领导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领导会不会赏罚,赏罚的是否有度,可能对他在群众中的形象,以及组织的整体水平都有很大的关系。

古人说:“罚无度则戳而无威,赏无度则费而无恩。”也就是说,虽然领导手中有一定的权利,可以进行赏罚,但是,也应该注意其分寸。不然的话,如果属下犯了错,就一直重罚。那么,最后,就会导致领导自己没有了实际的威严,甚至被属下认为是不讲理的领导。与此同理,如果属下有了功劳,就一味地重赏。那么,最后,可能就会导致领导的奖赏对属下没有任何激励作用,属下也丝毫感觉不到领导的恩情。

所以,对于一个领导来说,有必要在对属下进行赏罚的时候,仔细斟酌一下。既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又不要破坏了规矩。比如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在赏罚方面就十分重视,并有自己的原则。

他和曹国的僖负羁有一段交情,因为僖负羁曾经救过他的命。对于这一点,晋文公一直记在心里。所以,当他攻打曹国胜利时,就对进入曹国进行“扫荡”的兵将们下了一道命令。规定任何人也不准侵扰僖负羁的家,否则,处以死刑。不过,虽然他有过规定,但晋国的两个大将魏平和颠颉却没有听从。他们仗着自己曾经有功,对晋文公的这种限制根本没放在心上。他们不但带领军队包围了僖负羁的家,还放火烧了他家的屋子。僖负羁见状不妙,就爬上了屋顶,以求自保。但魏平也跟着爬上了屋顶,打算把他拉下来杀掉。恰巧,还没等他够到僖负羁时,房子因为难以承重而倒塌了,并把他压在了下面。颠颉赶来,救了他,而僖负羁却生死不明。很快,这件事就被晋文公知道了。他十分气愤,决定重重处罚这两个人,处以死刑。

这时,大臣赵衰劝告说:“既然犯了错,就应该斩。但是,他们两个人曾经为我们晋国立下过汗马功劳,杀了岂不是很可惜。还是从轻发落吧。”晋文公听了,生气地说:“有功是一回事,有过又是一回事。既然犯了错,就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他们有功的时候,我也没少赏了他们。这会儿,怎么能随便减刑?”赵衰见晋文公立场坚定,也就无话了说了。

晋文公如此重视赏罚的度,给大家又敲了一次警钟。从此后,晋军上下,都严于律已,再也没有故意违抗命令的了。

诸葛亮说:“赏以兴功,罚以禁奸。”俗话又说:“当斩不斩,必有后难。”尽管一次放过一个或者几个人,他们可能会感恩戴德,并带功赎罪。但是,毕竟组织和领导的威严会受到严重损害。而且,一般都是当事人在少数,而围观者在多数。一次放过,其他人都会心存侥幸,甚至不把规矩放在心上。长此下去,组织就散了。即使是出现减刑或重赏的情况,也是在一定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且赏罚的度也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有一定的范围。

如果一些属下在领导面前不怎么受欢迎,那么,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领导容易对其惩罚过重的情况。相反,如果一些属下很有才能,或者很会讨领导的欢心,那么,一些领导可能就对其有一定的偏爱。这样的话,有很容易出现对其横恩滥赏的情况。在历史的经验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国家的最高级领导对其所宠爱的人的滥赏,比如,唐朝时期的唐玄宗。

当年,唐玄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英明的君主。只是后来慢慢变了味,等到有了宠妃杨玉环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昏君。他很宠爱杨玉环,就不仅对她百依百顺,对她的亲戚们也大肆地奖赏。其中,他这个领导赏的最失败的,应该算是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了。杨国忠本名杨钊,因为只是杨玉环的远房亲戚,所以起初官职不大。不过,他很会赌博,赢得了玄宗的欢心。所以,玄宗开始对其大肆奖赏。后来,杨国忠不仅当了做时中央的最高检察官,还一身兼了二十几个其他的职务,玄宗没做的只是把自己的江山赏给他了。对杨家的其他人,玄宗也是赏了个遍。对于杨玉环的三个姐姐,玄宗准许她们可以自由进出皇宫。并打破君臣之间的规矩,不称乎她们的名字,而是亲昵地叫“姨”。她们所受到的待遇简直比那些南征北战,九死一生的将军们要高得多。

杨家人几乎霸占了整个朝廷。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肆意妄为。弄得忠臣尽遭陷害,奸臣一步登天,百官有口难言,百姓民不聊生。最后,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不仅差点丢了自己的性命,还差点丢了祖宗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