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康”的文化血脉
“小康”是古代儒家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观,是儒家所推崇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源自《诗经》。《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小康”在西汉时期成书的《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是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有不如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小康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实现,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到了近代,康有为用近代资产阶级价值观对儒家小康社会思想进行改造,突破了儒家小康社会思想的框架,提出大同思想。孙中山也曾借用“大同”、“小康”来表达其革命理想。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还借用“小康”来表达其关注民生的工业化主张。
二、邓小平的小康构想
1977年复出后,经历多次磨难的邓小平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复出后的出国访问,更使他深感中国发展的紧迫性,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不现实。因此,从1979年开始,邓小平把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为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客人时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50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70年代的水平,就很了不起。
什么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呢?1979年12月6日,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向邓小平提出了这个问题。邓小平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这是邓小平首次使用“小康”概念。以后,邓小平多次使用,虽具体提法有所差别,但意思大致相同,讲的基本是2000年“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实现后的景象。邓小平的小康思想为党内大多数同志所接受。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指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用“三步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第一步,是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世纪再用30到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构想写入大会报告,作为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把第三步目标实现的时间进一步确定为21世纪中叶。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关于小康社会的特征,邓小平也有清晰描述。1983年3月2日,他以苏州为例,谈到了人均接近800美元后,社会是个什么状况的问题: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时又说,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见,邓小平设计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
三、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立足于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两番的实际,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指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说在实现进入小康社会目标后,中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中共十五大还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次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三步走”战略部署。这既是对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总体规划,又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第一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再次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中共十六大作为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着眼于长远发展,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了具体战略部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其中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奋斗目标、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实际上是对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我国基本国情的概括。具体而言是指:“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刚刚跨入小康门槛,人均收入只有800—1000美元。所谓不全面,一是指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既使低水平的小康,也未全面达到。2000年,农村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二是指小康生活不全面。人们的衣食问题解决了,但阶层间差距较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更大。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立足国情,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从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经济方面,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十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十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政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文化方面,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党的建设方面,提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四、解读
过上小康生活是广大中国人曾几何时的梦想,今天已经变成现实。这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创新和推动实践创新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
新中国成立之时,我们可谓一穷二白。开国元勋毛泽东曾说,我们“连一辆汽车、甚至拖拉机都不会造”,当时人均寿命还不到40岁。经过60年整整一甲子的努力,我们10亿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实现了总体小康,不用说汽车、拖拉机了,我们的卫星已经上天,原子弹、氢弹都在20世纪60年代就研制成功,人均寿命70多岁。至今,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向着更为高远的社会建设目标迈进。
中共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为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