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1293300000006

第6章 孙中山:中国第一位总统(6)

伍廷芳和唐绍仪为代表的“南北议和”始终没有断绝,孙中山便通过这个管道与袁世凯商谈“交换”的细节。因为民国政府的框架已经成型,孙中山尽管表达了让位的诚意,但也提高了谈判的要价,他在给袁世凯的电报中说,“民主、君主不待再计”,袁世凯只能接受民主,进入民国政府的体制;清帝马上退位,政权同时消灭,在北京不得更立临时政府,更明确表示要等列强承认民国政府后再辞职,由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新总统。南方和谈代表伍廷芳认为“各国承认时期为不能待”,孙中山不得不放弃先得到承认后让位的要求。最后,孙中山整理出了五项明确条件由伍廷芳转达袁世凯,并在各报上刊登公示:“一、清帝退位,由袁世凯同时照知各国公使,电告民国政府,现在清帝已经退位,或转饬驻沪领事转达亦可。二、同时袁世凯宣布政见,绝对赞同共和主义。三、文接到外交团或领事团通知清帝退位布告后,即行辞职。四、由参议院举袁为临时总统。五、袁世凯被选为临时总统后,誓守参议院所订的宪法乃能接受事权。”——此举将传统私底下的权谋公开化,大开“透明操作”的先河。

袁世凯不禁对这位新的对手提高了警惕。

袁世凯之前没有接触过孙中山这样的对手——以前的对手不是朝野官吏就是草根乱民,不过浸淫中式官场几十年让他很快就调整了过来,耍了一套花枪给孙中山施加压力。首先,他“允许”唐绍仪辞去北方和谈代表的职务,通知伍廷芳以后的谈判与他直接交涉。同时,宣布过去达成的协议,因为没有和他商量,一律无效。最后,袁世凯质问南方:“选举总统是何用意,设国会议决君主立宪,该政府及总统是否亦即取消?”另一方面,1912年1月2日,袁世凯手下大将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将领40多人联名发表声明,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共和,如果以少数人的意见采取共和政体,必誓死抵抗。袁世凯用这封电报向南方施加军事压力。暗地里,袁世凯也需要这封电报向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这对“孤儿寡母”表示效忠,事后以“犒赏”将士的名义向隆裕太后索取了内宫库房里的300万两银子,来解决极端困难的军队财政问题。事实上,袁世凯也没有钱打仗,北洋军也缺饷。袁世凯是外强中干,和谈是必需的,问题是如何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条件。

针对孙中山要求清帝自行退位,不得将政权授予私人,袁世凯接受民国体制的要求,袁世凯提出了反要求:清帝可以退位,但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时取消,由袁世凯在天津成立临时政府统一全国。他将这个要求电报了南京。孙中山对袁世凯提出的条件非常愤怒,1月22日公布了秘密谈判的条件,指责袁世凯对共和的诚意,提出了最后通牒式的新的五项条件,他要确保袁世凯“断绝满政府关系,变为民国国民”。袁世凯继任总统必须由南京参议院选举,必须宣誓接受参议院所定之宪法。孙中山又一“公开外交”的举动,引起了各方面强烈反响。在北方,袁世凯成了朝野攻击的靶子。满族亲贵组成的宗社党,强烈反对清廷退位,他们责问:“谁说袁世凯不是曹操?”而在南方,主和派也责怪孙中山制造了和谈危机。和谈濒临破裂。孙中山不得不再1月28日宣布袁世凯破坏和议,准备开战。

南北双方都不想打仗,也无力再战,和谈转入幕后,转移到清末著的幕僚赵凤昌的上海寓所“惜荫堂”举行。不知情的北方革命党人策划了针对清朝显贵的暗杀行动。袁世凯于1月16日遭到革命党人的炸弹袭击,幸免于难,从此以养伤为名拒绝上朝,向朝廷施加压力。10天后,同盟会员彭家珍炸死宗社党领袖良弼。良弼是反对共和、反对袁世凯的铁杆分子,掌握部分军队。他的死,去除了袁世凯的一大心患。而胆小的隆裕太后被暗杀行动吓坏了。同日,几天刚反对过共和制度的段祺瑞等北洋将领46人联名奏请清廷“立定共和政体”。2月5日,段祺瑞再次通电威胁反对共和的王公大臣。至此,朝野官员和满族贵族再也无人出来为王朝命运呼喊了。袁世凯也作出让步,基本上接受了孙中山的要求,南方则接受了袁世凯提出的对清室的优待条件。

1912年2月12日,清廷被迫接受了优待条件,发布退位诏书。

此时发展了一个小插曲,折射出袁世凯的真实心意。退位诏书是南方张謇定稿,转给袁世凯,由清廷发布。但袁世凯做了一个小动作,在诏书上加了一句“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清王朝等于是将政权私授给了袁世凯,孙中山就担心这点,怕袁世凯不接受共和体制,重演篡位的历史剧目。事实上,袁世凯还没有篡位的意思。只是传统政治的“正统”观念让他宁愿接受清室的授权,以清王朝的继承人自居,也不愿意贸然作为共和政府的“归降者”。孙中山专门就诏书文字问题向袁世凯强烈抗议,强调新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袁世凯组织。之后袁世凯“知错就改”,迅速在第二天(13日)致电临时政府,宣称拥护共和政体,永远不让专制君主重现中国大地。孙中山没有揪住此事不放,在14日履行诺言,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

直到此时,孙中山还没对袁世凯完全放心,他推荐袁世凯不是无条件的。

孙中山的辞职咨文附有三项条件:“(一)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为各省代表所议定,不能更改;(二)辞职后,俟参议院举定新总统亲到南京就任之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乃行解职;(三)临时政府约法为参议院新定,新总统必须遵守颁布之一切章程。”在这里,孙中山给袁世凯套了三条紧箍咒:接受《临时约法》,在南京就职,等袁世凯来北京后再正式卸任。这三条之中,孙中山最看重的是《临时约法》13。《临时约法》除了规定自由、平等和权利等原则外,最实质的内容确定了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议会选举内阁,总理领导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没有实权,就是个象征,是虚位元首。这部有临时宪法地位的宏伟大法,孙中山是加班加点制订,只用了一个多月就赶在1912年3月11日袁世凯就职前公布。袁世凯如果接受了约法,只能得到一个高高在上、空中楼阁般的总统。

难得的是,袁世凯接受了这个“有条件推荐”。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

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是套在袁世凯头上最大的紧箍咒。

部分革命党人还是对袁世凯不放心,孙中山安慰他们说:“总统不过国民公仆,当守宪法,从舆论。文前兹所誓忠于国民者,项城也不能改。”那是他的思维,袁世凯可不这么想。如果没有保卫约法的实力,如果有人不从约法不从舆论,你能将他如何?

袁世凯口头发誓遵守《临时约法》了,至于他这么认识这部根本大法、如何去遵守,其他人不知道也管不了。袁世凯觉得孙中山提出的三项条件中,最要命、最紧迫的是前两条。袁世凯不能离开经营多年的北方,到南京去接任总统。面对孙中山派来了蔡元培、宋教仁、汪精卫等“迎驾”专使,袁世凯举行了盛大的欢迎,表示非常希望早日南下就职。可在2月29日,曹锟等部北洋军就在北京发动“兵变”,哄抢市场,包围专使下榻宾馆。情况最危急的时候,子弹射入专使居处,蔡元培等人仓皇转移。接着,天津、保定相继出现兵变。蔡元培等人一介书生,不辨真伪,就返回南京说各地兵变,北方不稳,袁世凯要求暂缓南下,先在北京就职。南京炸开了锅。能让袁世凯这么容易就破解紧箍咒吗?临时政府紧急商讨。许多人主张让黄兴统帅大军北上,名义上是迎接袁世凯南下,实际上是扫荡北洋军阀及封建势力。会上,宋教仁认为这样就挑动全面内战,不同意。马君武立即指责宋教仁在为袁世凯做说客,出卖革命。说到激动处,马君武挥拳打伤了宋教仁的左眼。场面一时失控,孙中山责令马君武向宋教仁赔礼道歉,而袁世凯暂缓南下一事就此搁置。关键时刻,西方列强支持袁世凯,接受北方不稳,纷纷向北京地区增兵,制造紧张空气。旧官僚、立宪派和一些革命党人也拥护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上海十多家报纸还联名致电孙中山,主张建都北京。孙中山无奈妥协,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第二天,临时参议院决议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从就职到卸任,孙中山只做了91天的临时大总统,是民国史上最短的一任总统。

很多人惋惜孙中山将政权拱手让给北洋系军阀。殊不知,在1912年,这是多数人眼中和平、正常、对国家有利的权力交接。经历了辛亥革命过程的历史学家李剑农说:“当临时政府组织时,一般人的心理,已注定南北议和的成功,已注定清朝皇帝的命运全操在袁世凯手里,已准备俟清皇位推翻后把临时大总统的位置作袁世凯的酬劳品,已准备在袁世凯作总统的时候,便得到共和立宪的政治。”国家不经大战,共和骤然降临中华大地,何乐而不为?“辛亥革命党人其实是很温和的革命派,他们仍然保持着士大夫的思维方式,在国家面临危机面前,希望迅速平息革命后的动乱,走上和平建设的道路。尽管他们在理论上信仰共和,但他们很快和前清立宪派人士在行为方式上没有多少区别。他们完全没有进行长期武装斗争的思想准备。这使他们看不清自己面临的危险。”(朱宗震著:《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政治妥协在南北权力交接前后非常频繁——当然,南方做出的妥协远远多于北方。

“顾全大局”成了1912年最流行的革命术语。

北京之行:君子遭遇两面派

南北统一后,袁世凯多次盛情邀请孙中山到北京会谈,并在京津两地开始筹备隆重的欢迎仪式。孙中山也感觉盛情难却,就决定和黄兴一起北上。这次见面绝非偶尔为之,两个人心里当然都怀有各自的“重要”目的。对孙中山而言,此次的北京之行,主要是为了近距离观察袁世凯,了解他对共和政体的看法如何。(期间虽然参加了国民党成立大会,但其并非主要目的。)而对于袁世凯而言,他考虑的更多的则是他的私人利益。因为当时袁世凯虽然接任了大总统的职位,但是这个大总统是临时的。按约法规定,正式大总统的选举迫在眉睫,袁世凯自然有意角逐,需要一探孙中山这位最大的对手的口风。如果能让孙中山主动退出,袁世凯是求之不得的。

尚未启程之时,表面上看起来一派祥和,但实际上却暗中波澜涌动,似乎预示了孙中山此次北京之行的命运。

启程的那天,也就是8月17日,孙黄二人刚要登轮,就收到了张振武被杀的消息14。上海、京、津等地的同盟会员纷纷劝告孙中山、黄兴,不要北上,以免遇险。《民权报》上刊载漫画:《行不得也,哥哥!》画面展示北京城头正张开巨网,准备捕捞北上的轮船。革命党人纷纷拉住孙、黄,不让他们登上轮船。为此,上海同盟会员集会讨论局势。结果是,孙中山不顾个人安危,力排众议,坚持北上。“无论如何不失信于袁总统,且他人皆谓袁不可靠,我则以为可靠,必欲一试吾目光。”为了以防不测,黄兴则暂时留在上海,视孙中山北京之行的情况再决定行动。下午,大家心情忐忑地看着孙中山一行十多人登船启程。突然,有位坚持反对孙中山北上的女同盟会员冲到孙中山面前,拔出手枪,表示如果孙中山北上就立刻自杀。众人连忙拉住她,孙中山也好言开导。

在北京方面,袁世凯并没有张开罗网准备迫害孙中山,而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8月23日,孙中山到达天津,袁世凯派教育总长、工商总长到码头迎接,交通部路政司司长亲率花车十辆(火车)恭候孙中山换乘火车进京。24日下午,孙中山的专列进入北京前门车站,一时军乐齐鸣,上万名欢迎人群摩肩接踵,一齐向前涌。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代表袁世凯到车站迎接,内阁各部总长、社会名流和外国驻华人士到站欢迎。孙中山登上一辆金漆朱轮、白马双骏、富丽堂皇的马车,在沿途军警的严密护卫下,沿着前清皇帝出入的御道,进正阳门,前往下榻的处所。袁世凯给予了孙中山帝王般的接待,甚至让出自己的住所给孙中山居住。

孙中山方面也一路沿途,不断宣传这此次北京之行的和平目的。他在天津表示:“予此次来北之意,不外调和南北感情,巩固民国基础。至于外交、财政、内政各事,若袁总统有问,余必尽我所知奉告袁总统,以期有所裨补,如袁不问及,余亦不便过问。”一到北京又表示:“此次北来,惟一宗旨在赞助袁大总统谋国利民福之政策,并疏通南北感情,融和党见。”

孙中山原准备第二天再去拜会袁世凯。不想,袁世凯在24日当天就派人迎接孙中山到总统官邸赴宴。孙中山到达时,袁世凯出厅迎接。这是孙中山和袁世凯之间第一次见面。席间,袁世凯态度谦虚,殷勤接待,亲自为孙中山执盏倒酒,还诚恳地表示:如今政务复杂、国家危难,我能力浅薄,希望孙先生多教教我,尤其是财政外交方面的难题需要孙先生帮助;我受国民托付,就要代表四万万同胞执好政。后来随着交谈的深入,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态度和政治见解大感出乎预料,感觉袁世凯并不像一些革命者批评的那样保守恋旧,而是有励志图强之心的。宴会后,孙中山和袁世凯两人意犹未尽,在总统府长谈到半夜。孙中山发现两人对重大事务的看法竟然基本一致,这让他很高兴。

此后一个月内,孙中山和袁世凯面谈13次。“每次谈话时间自下午四时至晚十时或十二时,更有谈至次晨二时者。每次会晤,只先生与袁世凯、梁士诒三人,屏退侍从。所谈皆国家大事,中外情形,包括铁路、实业、外交、军事各问题。”在一些事情上难免有分歧,但两人的共同观点越来越多,宾主融洽,尽欢而散。

孙中山向袁世凯时陈述了自己投身民生建设的宏伟计划。他认为晚清以来,中国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现在正应该大力发展实业。而发展实业,向外拓展,需要依靠交通作为媒介,所以,应该赶紧建造铁路。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发达了,经济也会跟上去的。孙中山豪放地对袁世凯表示:“此十年内君当为大总统,专练精兵500万,始能在地球上与各强国言国际之平等。至我当于十年内筑路20万里,此路造成,年可获8万万,以之练兵及作中央地方行政经费,不患无钱。”希望袁世凯支持自己修建全国铁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