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1325300000049

第49章 成相第二十五

【原文】

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

请布基,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曷谓罢?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远贤近谗,忠臣蔽塞,主势移。

曷谓贤?明君臣,上能尊主爱下民,主诚听之,天下为一,海内宾。

主之孽,谗人达,贤能遁逃国乃蹙,愚以重愚,暗以重暗,成为桀。

世之灾,妒贤能,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大其园囿,高其台。

武王怒,师牧野,纣卒易乡启乃下①;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世之衰,谗人归,比干见刳箕子累;武王诛之,吕尚招麾,殷民怀。

世之祸,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

世之愚,恶大儒,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绌,春申道缀,基毕输②。

[注释]

①下:投降。②输:破坏,毁坏。

[译文]

请听我唱完一支相歌:社会的灾害,是愚蠢昏聩的人陷害忠良,君主没有贤臣辅佐,就如同盲人无人扶助一般,何等令人惆怅!

请让我从头叙讲,你们仔细听听:做君主的愚蠢专断,国事不治,却嫉妒异常,一心要超过臣下忠良,做臣下的规劝无方,国家一定遭到灾殃!

随心所欲评论臣下过失,反对他们该做的事,拒绝臣下规劝,反倒把自己的过失掩饰,让臣下愚昧地苟同君上,国家一定会发生祸殃。

什么称为无能?是国家多有谋取私利的人,全是结党营私、惑乱君主、扶植党羽的人们。被远离的是贤人,被亲近的是谗臣,忠臣良将无出路,主上势力已旁落。

什么称为贤能?懂得君臣的等级名分,对上尊君下爱民众,君主诚诚恳恳倾听,天下统一,四海服膺。

君主的罪过,在于进谗言人的得逞,贤能的人只得逃避,国家于是覆灭。愚昧加上愚昧啊,昏暗更加昏暗,君主也成了桀那样的人。

再讲商代的灾害,在于嫉贤妒能,飞廉居然执掌了朝政,还要让那恶来担当重任。使得纣王还扩大园林讲气派,高高筑起那露台。武王由此而怒火高涨,会师牧野讨伐商纣王,纣王的士兵齐倒戈,微子启只好投降做俘虏。武王善待微子启,把他封在宋国住,还为他建立庙宇供他祭祖。

商代的衰落和消亡,是由于谗佞归附了商纣王,比干被剖腹挖心脏,箕子被囚禁在牢房。武王诛杀了商纣王,姜太公挥师进军,殷商的民众纷纷归顺。

再讲人间的祸殃,是由于人们厌恶贤能的士人,子胥被杀,百里奚被作为奴隶陪嫁到他邦。秦穆公任命百里奚,设置了六卿威风扬,国家强大得能够和五霸相匹敌。

再讲人间的愚昧,憎恶伟大的名儒,不被重用遭驱逐,孔子几次被拘囚,贤人参政无路。柳下惠三度被罢黜,春申君德政被废除。国家的基业啊,败坏全无。

[原文]

请牧①基,贤者思,尧在万世如见之;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基必施,辨贤罢,文武之道同伏戏。由之者治,不由者乱,何疑为?

凡成相,辨法方,至治之极复后王,慎、墨、季、惠,百家之说,诚不详。

治复一,修之吉,君子执之心如结;众人贰之,谗夫弃之,形是诘。

水至平,端不倾,心术如此象圣人;而有势,直而用抴,必参天。

世无王,穷贤良,暴人刍豢,仁人糟糠,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

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治之志,后势富,君子诚之好以待,处之敦固,有深藏之,能远思。

思乃精,志之荣,好而壹之神以成,精神相反,一而不贰,为圣人。

治之道,美不老②,君子由之佼以好,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

成相竭,辞不蹶,君子道之顺以达,宗其贤良,辨其殃孽。

请成相,道圣王,尧舜尚贤身辞让,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辨治上下,贵贱有等,明君臣。

尧授能,舜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虽有贤圣,适不遇世,孰知之?

尧不德,舜不辞,妻以二女任以事,大人哉舜,南面而立,万物备。

舜授禹,以天下,尚得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

禹劳心力,尧有德,干戈不用三苗服,举舜甽亩,任之天下,身休息。

得后稷,五谷殖,夔为乐正鸟兽服,契为司徒,民知孝弟,尊有德。

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

禹傅③土,平天下,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

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

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随举牟光,道古圣贤,基必张。

[注释]

①牧:察看,引申为重视。②老:衰败,松弛。③傅:通“敷”,分布。

[译文]

请听我谈谈看重治国的基础,贤人们如此认为:尧的治国之道即使久远,却像在眼前一样可见,只有歪斜不正的人作恶阴险,才会对尧的治国之道怀疑恨怨。

国家的基业一定要发展,就要辨别贤与不贤,文王、武王与伏羲对此都有一样的认识和行为,遵从这一点,国家就会太平安全,违反这一点,国家就会混乱无边,有什么理由还要怀疑这一点?

概况我的歌,是要明辨治国的办法。治国的最高准则就是效法如今的帝王。慎到、墨翟、季真、惠施等各家主张的,真的是胡言乱语的不吉祥的话。

治国的目标是统一天下,如此做的就吉祥如意,君子坚守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心意有如绳结。人们违反这个目标,进谗的人抛弃这个目标,就以法责罪把他们惩处。

水最平,端正而不斜,人的心术这样,就会像圣人,严正律己又宽容待人,如用舟船接客乘,功高就能与天地相合。

世上没有圣明的君王,又缺乏贤臣良相,残暴的人吃着美味,仁义的人却吃着糟糠。礼乐停止啊圣人也只有隐藏,墨家的学说于是就四处流行了。

治国的纲领是“礼”和“刑”,君子用它们来修养自身,民众故而获得安宁,把美德彰明,慎重地把刑罚施行,不但能使国家太平,天下也能获得安定。

治国的准则是把个人权势富贵放在最后,君子能诚恳地爱好对待这个准则,朴实而坚定地维护这个准则,又可以深思远虑。

思考精细,意志恢宏,心志专一就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治国的纲要,是要专一不懈怠于治国之道,君子遵从这个“道”,就会美好更美好,因此对下能够用来教导子弟,对上能够侍奉祖宗父老。

相歌已结束,言辞不短促,君子遵从上述的“道”,走上顺利通达的路。推崇那些贤臣良相,分辨那些奸贼妖魔。

请让我唱完一支相歌,讲讲圣明的帝王。尧舜推崇贤人把帝位辞让,许由、善卷重义轻财利德行光明异常。

尧让位给贤人,是为了民众,他给予所有的人以利益,恩德平均布施,区分上下,贵贱有差等,君臣职分分明。

尧把帝位授给能人,舜遇上了大好时机,他推崇有德行的人,天下终于太平。有时即使有圣贤人,偏偏没遇上圣明的世道,谁又会晓得他们。

尧让贤退位,舜没有推辞做了君主,尧又将两个女儿嫁与了舜,还托给他管理天下的重任。伟大的虞舜南面称了帝王,万事俱备。

舜把管理天下的大权交给了禹,大禹崇敬有德的人,举荐贤人不失次序,对外不避仇人,对内不偏亲友,把官位交给有德之人。

大禹操劳想动用武力,尧有着高尚的德行,不用武力而三苗尽都服膺,又从田间把舜推荐,授予他管理天下的重任,自己离位得以休息。

任命后稷五谷得以种植,夔当了乐官鸟兽也都顺从,契成了司徒,民众便懂得对父兄的孝敬,人人都尊崇有德行的人。

大禹有不可磨灭的大功,阻止了泛滥的洪水,排除了民众的祸害,赶走了共工,在北方疏通了江河和十二个洲渚,让大河无阻畅通。

大禹领导人民整治水土,平定天下,亲自为民众操劳,做事辛苦,得到益、皋陶、横革和直成的辅佐。

契由于母亲吞下了玄鸟的卵而受孕生下了他,故而称为玄王,他又生下了儿子叫昭明,最初住在砥石冈后又造往商地,经过十四世才有了天乙,这便是商朝的成汤。

商王天乙号称汤,评论崇敬人才得当,他把帝王让给卞随和牟光。遵从古代圣贤治国之道,国家的事业一定获得弘扬。

[原文]

愿陈辞,世乱恶善不此治,隐讳疾贤,良用奸诈,鲜无灾。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①易上下,中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门户塞,大迷惑,悖乱昏莫不终极,是非反易,比周欺上,恶正直。

正直恶,心无度,邪枉辟回失道途,己无邮②人,我独自美,岂独无故。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反复言语,生诈态。

人之态,不如备,争宠嫉贤利恶忌,妒功毁贤,下敛党与,上蔽匿。

上壅蔽,失辅势,任用谗夫不能制,孰公长父之难,厉王流于彘。

周幽、厉,所以败,不听规谏忠是害。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

欲衷对,言不从,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

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托以成相,以喻意。

请成相,言治方,君论有五约以明,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

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莫得相使,一民力。

守其职,足衣食,厚薄有等明爵服,利往仰上,莫得擅与,孰私得?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

君法仪,禁不为,莫不说教名不移,修之者荣,离之者辱,孰它师。

刑称陈,守其银③,下不得用轻私门,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威不分。

请牧祺,明有基,主好论议必善谋,五听修领,莫不理续,主执持。

听之经,明其请,参伍明谨施赏刑,显者必得,隐者复显,民反诚。

言有节,稽其实,信诞以分赏罚必,下不欺上,皆以情言,明若日。

上通利,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耳目既显,吏敬法令,莫敢恣。

君教出,行有律,吏谨将之无铍滑,下不私请,各以宜,舍巧拙。

臣谨修,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以治天下,后世法之,成律贯。

[注释]

①指:方向。②邮:通“尤”,怨恨。③银:同“垠”,界限。

[译文]

我愿把见解讲述一下,世道混乱,厌弃贤良的人得不到惩罚,隐瞒过错,嫉害贤良,奸邪狡诈之人长时间得任命,结果很少有人不遭遇灾祸。

处在灾难中却大搞邪念,圣明聪智的人得不到重用,却让愚蠢的人出谋划策。前面的车已经倾倒,后面的却不知改辙易道,何时才能醒悟?

不醒悟,就不知苦,迷失了方向,上下也颠倒,真实不能上达,君主被掩闭了耳目,堵塞了了解实情的门户。

门户堵塞,就会有极大的迷惑,混乱昏暗,不知哪儿是尽头。是非颠倒,勾朋结党蒙蔽国君,被厌弃的是正直的人。

正直的人被讨厌,人们心中全无法度。奸邪不正,歪门邪道,使人迷失了正路。不要埋怨别人,认为只有自己正确,造成此种情形,难道没有自己的缘故吗?

不知警戒,此后一定还会错误再犯,拒绝规劝,坚持错误,不知悔悟,谗人多被任用。他们话语反反复复,生出许多奸诈邪恶。

人们的邪恶,君主不懂戒备,臣下就会争宠妒贤相嫉忌,他们嫉恨别人的成功,毁坏了贤良的人,在下面搜罗党羽,使君主受尽蒙骗。

君主受到蒙骗,失去了辅佐与权势,任用了坏人,到后来也无法控制。郭公长父引起的动乱,最后使周厉王也只能被迫往彘地流窜。

周幽王、周厉王,之所以把国家败坏,就由于他们不听别人的规劝,专门把忠良残害。可叹我算什么人,偏偏生不逢时,遭遇这混乱时代,一无所成。

我要想说尽心中的话,可惜却无人听从,又担心像伍子胥那样遭凶。他苦心相劝,吴王不听,反倒赐他“独鹿”令他自刎,又被抛尸在江中。

纵观往事,要自我警惕,治乱是非要清楚,我把这些想法都寄托在相歌里,来表达我的意思。

请让我唱完这支相歌,讲讲治国的方略。为君的原则有五条,简约又明确。君主要是能谨守,臣民便会安宁,国家就会强盛繁荣。

臣民民众都尽职,无人游手好闲吃白食,重视农耕节支出,财富就会得充实,一切事务听君主,互相之间不驱使,民众力量得统一。

人人尽职又尽责,个个丰衣又足食,爵禄厚薄有等差,财利仰君主赐,无人自己乱给予,谁能自己得东西?

君主法律制度明,判断决定一贯有常规,榜样设立民众晓得了方向,官员升迁有规章,君主不能随便使人贵或贱,谁还会私自讨好君王?

君主法律是准则,严禁违法去办事,人人悦服君主的教化,名号政权不改动,学好法律就光荣,违背法律遭耻辱,谁敢效法其他去违法?

刑罚施行要恰当,严守规定界限清,臣下不因私人关系自己减刑罚,惩处罪行依规定,豪门权势自会轻,君主权威不分裂。

请听我讲讲治国的根本,君主明察有吉祥,君主爱好议论还一定擅长谋划,遵从五条纲领,研治加继承,君主的政权才会坚固。

听取政事的要领,一定知道事实情,错杂事务真相明,谨慎施行赏与刑。明显事情必查清,不清事实露真情,民众尽皆老实诚恳。

君主政令有法度,要人说话有分寸,考察事情不能误,分清真伪赏罚明,下民民众不欺君,言辞话语凭实情,就像东方太阳明。

君主明达不被人蒙蔽,远方民众都归附,君主看清合法不合法的事,看清别人难看出的事,耳聪目又明,民众人人都敬畏,不敢肆意妄为。

君主发布教化令,臣民执行之时有标准,官吏慎重执法令,无人敢于胡作为。臣下不相托私情,人人都遵从道义来侍奉君主,不再营私取巧做乱谋。

臣下慎重守法令,君主掌握着改革的权力,公正明察善思考,伦理关系不错乱。用此准则治天下,后代君王学习成为典范,终成常规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