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让人恐惧的惊魂之域
地球有救人之地,必有伤人之地。能发现救人圣泉,又有谁知道杀人毒泉在哪里?
“起死回生”的圣泉
灵药包治百病,圣泉起死回生。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却一无所获。然而,在法国比利牛斯山脉中有一个叫劳狄斯的小集镇,镇上有个岩洞,洞内有一眼清泉长年累月不停地流淌,泉水以其神奇的治病功能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这就是闻名全球的神秘“圣泉”。
传说1858 年,一位名叫玛莉?伯纳?索毕拉斯的女孩在岩洞内玩耍,忽然,圣母玛丽亚在她面前显圣,告诉她洞后有一眼清泉,指引她前往洗手洗脸,并且告诉她这泉水能治百病,说罢倏然不见。
100 多年过去了,神奇的泉水经年不息。前来圣泉求医的各地人也络绎不绝。它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穆斯林圣地麦加、天主教中心罗马和伊斯兰教、犹太教及基督教的发祥地耶路撒冷。据统计,每年约有430 万人去劳狄斯,其中不少人是身患疾病,甚至是病入膏肓,已被现代医学宣判“死刑”的病人。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这儿,仅在圣泉水池内浸泡一下,病情便能减轻,有的竟不药而愈!
有个意大利青年,名叫维托利奥?密查利,他身患一种罕见的癌症,癌细胞已经破坏了他左髋骨部位的骨头和肌肉。经X 光透视发现,他的左腿仅由一些软组织束同骨盆相连,看不到一点骨头成分,辗转几家医院后,他的左侧从腰部至脚趾被打上石膏,但被宣告无药可医,而且预言至多能再活一年。
1963 年5 月26 日,他在其母亲的陪伴下,经过16 小时的艰难跋涉到达劳狄斯,第二天便去“圣泉”沐浴。
密查利在几名护理员的照顾下,脱去衣服,光着身子被浸入冰冷的泉水中,但打着石膏的部位却未浸着,只是用泉水进行冲淋。奇迹出现了,打这以后,密查利开始有了饥饿感,而且胃口之好是数月来所未有过的。
从圣泉归家后仅数星期,他突然产生从病榻上起身行走的强烈欲望,而且果真拖着那条打着石膏的左腿从屋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此后几个星期内,他继续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体重也增加了。到了年底,疼痛感竟全部消失。
1964 年2 月18 日,医生们为他除去左腿上的石膏,并再次进行X 光透视,片子上清晰显示出那完全损坏的骨盆组织和骨头竟然出人意料地再生。同年4月,他已能行动自如,参加半日制工作,不久便在一家羊毛加工厂就业。这一病例,现代医学竟无法解释。
圣泉这种“起死回生”的奥秘究竟何在呢?不知谁能解开这个谜团。
海底“浓烟”之谜
水火本不相容,然而海底却冒出浓烟,难道是三昧真火不成?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的太平洋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察。当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水潜艇“阿尔文”号渐渐接近海底时,透过潜艇的舷窗,他们看到了浓雾弥漫下的一根根高达六七米的粗大的烟囱般的石柱顶口喷发出滚滚浓烟。“阿尔文”号向“浓烟”靠近,并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一看测试结果,科学家们不禁吓了一跳,这里的温度竟高达近千摄氏度。
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浓烟”原来是一种金属热液“喷泉”,当它遇到寒冷的海水时,便立刻凝结出铜、铁、锌等硫化物,并沉淀在“烟囱”的周围,堆成小丘。他们还注意到,在这些温度很高的喷口周围,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这里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生活着许多贝类、蠕虫类和其他动物群落。
巴勒等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奥温认为,这种海底“喷泉”可能与地球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奥温在研究了从东太平洋海底获取的沉积物和岩样以后,发现在2000万~500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铁的含量为现在的5~10倍,钙的含量则为现在的3倍。为什么沉积物中钙、铁等的含量这样高呢?奥温认为,这可能与海底喷泉活动的增强有关。
据此,奥温又进一步认为,当海底喷泉活动增强时,所喷出的物质与海水中的硫酸氢钙发生反应,析出二氧化碳。已知现在的海底喷泉提供给大气的二氧化碳占大气中二氧化碳自然来源的14%~22%。因此,当钙的析出量为现在的3倍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必将大大增加。估计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倍左右。众所周知,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将会产生明显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全球的气温普遍升高,以至极地也出现温暖的气候。
在海底“浓烟”中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仍然无人知晓。
墓葬之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岛不在远,有墓则惊。一个被诅咒的墓岛建筑,令人不寒而栗。
位于太平洋的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座名叫“泰蒙”的小岛。“泰蒙”小岛有许多延伸出去的珊瑚礁浅滩。在这长约1100 米、宽约450 米的珊瑚礁基上,矗立着89 座大大小小的高达4 米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系用巨大玄武岩石柱纵横交错垒起来的。据当地人说,这岛是历代酋长的墓葬重地,因而被人称为墓岛。
墓岛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墓岛上的建筑物半浸在海水中。人们只有在海潮时才能驾小船进去; 而在退潮时,那儿是一片淤泥,人们无法进去。当地人说,这是死者的意愿,不让外人侵扰亡灵的安宁。
墓岛的气候变幻莫测。阳光明媚的日子,瞬间可能倾盆大雨,其变化之快,令人百思不解。20 世纪70 年代,日本的海洋生物学家白井祥平曾领略了这种天气的变化。当时,他和两位助手在去墓岛的途中,阳光普照,碧波荡漾;在当他们正进入墓岛的时候,忽然乌云密布,阴风四起,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当他们不得不撤出墓岛之时,风停雨止,云散日出。
据当地人说,这些墓岛建筑物有神秘的毒咒,只有酋长才知道古墓的来历及其秘密机关。酋长年老之后将这些内容口授给继承人,受传者不得向外人泄漏,否则将遭到诅咒。据说,日本占领波纳佩岛期间,一位日本科学家威逼当时的酋长说出古墓的秘密。结果这位泄密者突遭雷击身亡,而这位科学家在披露古墓秘密的写作过程中也莫名其妙地死了。之后,一位继续整理遗稿的科学家也忽然暴死。而到墓岛去掘墓盗取文物、财宝的人更是难逃厄运。
虽然科学家们不相信这是咒语的灵验,但发生在墓岛上的许多神奇的事件确实使科学家们感到费解。
此外,古墓上的建筑物也让科学家们感到不可思议。据科学家测定,古墓建筑物已有800 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物用了100万根玄武岩石柱。这些石柱采自该岛的北岸,再运到墓地。以当时有1000名壮劳力参加建筑的话,整个建筑过程至少需要1550 年。因此,科学家认为仅靠人力,这项工程很难完成。到底这一宏大的工程是怎样完成的呢?这还是一个谜。
好望角的风暴
“风暴角”改成了“好望角”,名字改了,风暴却丝毫没有退让。
好望角在非洲南非的西南端,北距开普敦48公里左右,西濒大西洋,北连开普敦半岛。在苏伊士运河未开通之前,是欧洲通往亚洲的海上必经之地,至于特大油轮无法进入苏伊士运河,仍需以此道航行。
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探险队从里斯本出发,寻找一条通往“黄金之国”,当船队驶至大西洋和印度洋汇合处的水域时,顿时海面上狂风大作,惊涛骇浪,几乎整个船队遭到覆没。最后巨浪把船队推到一个未知名岬角上,这支舰队幸免于难。迪亚斯将此地命名为“风暴角”。1497年11月,另一位探险家达?伽马率领舰队沿着好望角成功的驶入印度洋,满载黄金、丝绸回到葡萄牙。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将“风暴角”改为“好望角”,从此好望角成为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常常有“杀人浪”出现,海浪前部犹如悬崖峭壁,背部如缓缓的山坡,浪高近二十公尺,遇难海船难以计数,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1500年,“好望角之父”迪亚斯再度行经好望角,碰到灾难,葬身于此。
在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开凿以前,这里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航运的必经之路。即使在今天,37 万吨以上的巨轮也还是要绕道好望角! 西欧和美国所需要的石油,一半以上需用超级油轮经好望角运送。好望角一带屡出意外引起了世界的震惊。
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来到好望角附近,调查研究这里风急浪高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科学家将造成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的原因归纳成以下两种说法。
1西风带说
有些人认为,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是由西风造成的。好望角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南端,它像一个箭头突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因为好望角恰恰位于西风带上,所以当地经常刮11 级以上的大风,大风激起了巨浪,经过的船只就处在危险之中了。
“西风带说”的理论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存在一个致命缺点。因为这种学说不能解释在不刮西风的时候,为什么海浪还是如此之大。一年365天,并非天天刮西风,刮西风时海浪可能被风激得很高,但不刮西风时呢?海浪还是那么大,那又该如何解释呢?
2海流说
美国一位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学说——“海流说”。这位科学家分析了多起在好望角附近海域发生的海难事件。他们发现,每次发生事故时,海浪总是从西南扑向东北方,而遇难船只的行驶方向是从东北向西南。也就是说,船行的方向正好和海浪袭来的方向相反,船是顶浪行驶的。科学家还实地调查了当地的海流情况。他发现,好望角附近水下的海流与船只行驶的方向是相同的,换句话说,海底的海流推动船只顶着海浪前进,几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就造成了船毁人亡的结果。
海水是流动的,很难断定,在一年的365 天中,海流的方向也保持恒定。然而,不管是什么日子,船一到好望角附近的海面,马上就陷入危险的境地,这又是为什么呢?
充满魔力的吸引力
有一个古老的小屋,当你走进里面时,马上就有一股吸力抓住你,让你挣脱不得。
一提起旋涡,人们自然会想到江河湖海中的旋涡。旋涡区域,水总是一圈一圈地围绕着同一个圆心飞速旋转。在美国俄勒冈格兰特狭口外沙甸河一带,有这么一个陆上旋涡,人称“俄勒冈旋涡”。在旋涡中心,有一个古老的木屋,小屋歪斜得厉害,看上去比比萨斜塔还让人担心。其实担心是多余的,无论经过多少年的风吹雨打,小屋从未倒过。更让人惊奇的是只要踏进小屋,就会感到有一股“魔力” 死死地把人往里拉,想退出,心有余而力不足。马比人的抵抗力还弱,只要靠近小屋外方圆50米的地方,立刻会不知受了什么惊吓,拼命往回跑。那么,“俄勒冈旋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世界各地还有一些地方有类似“俄勒冈漩涡”的现象。在乌拉圭的温泉疗养区巴列纳角,也有一块异常区,汽车开到这里停住,有一种奇特的力量推动车辆继续前进,上坡爬行几米才刹住,平坦路段则自动滑行几十米。
美国犹他州有一条“重力之山”斜坡道。通过这段斜坡的公路长约500米,若驱车而下,在半途刹住车,车子竟然会慢慢后退,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拽着,硬是往坡顶爬去。但婴儿车、篮球等从坡顶放下去,总是一滚到底,从未出现往坡顶倒爬的现象。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质量越大的物体越容易往坡上爬,质量过轻就不能产生这种效应。
科学家为了揭开它的谜底特地做了一个试验。即把一根拴有13千克的钢球的铁链子,吊在小屋的横梁上,奇怪的是,钢球根本不能垂直向下,而总是倾斜着往“旋涡”的中心摇动,好像那儿是它的家。科学家见此情况,就轻推钢球,结果,钢球一下子就进入了“旋涡”中心。但是,科学家们再要把钢球拉回来,可费了好大的劲钢球就像刚见了母亲的小孩子死活不肯离开似的。
科学家认为,“俄勒冈旋涡”的吸引力肯定是存在的。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吸引力呢?这种吸引力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科学家们暂时还不能回答。
地球内部的隧道
地球上并不仅仅居住着人类,在我们的脚下,还有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上士兵希伯在和侵缅日军战斗中与战友失散被遗留森林,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一处被巨石隐蔽的洞口。希伯冒险进入洞内,竟然发现里面被人工光源照得亮如白昼,俨然是一处庞大的地下城市。希伯正看得惊迷时,突然被抓住,一关就是4年,后寻机逃出。据他说,这个地下王国通向地面的隧道有7条,分别在世界其他一些地方开有秘密出入口。
早在190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卡斯特山脉中一个叫布朗的采矿者就发现一处类似巨人住的人工地道。洞穴中有用巨大铜锁住的巨大房舍,墙壁间有黄金铸成的盾和从未见过的物品,墙壁上还画着奇怪的图画和文学。
1968年1月美国TG石油公司勘探队在土耳其西方大洞穴地下270米的地方,发现地底深邃的岩盘隧道,洞内高约4~5米,洞壁洞顶光滑明亮,显然为人工磨成。洞内到处是蛛网似的横洞,俨然一个令人扑朔迷离的迷宫。
无独有偶,数年前的一个夏夜,在中国贵州安顺县龙宫附近一座山半腰的洞内,射出一束强光,光柱呈桶形,真经足有4米,扫过500米田野,径直射向对面山坡,照得四周村庄田野通亮,时间持续有数分钟之久。据当地县志记载,清顺治年间亦曾发生过这种奇景。然而,那个山洞当地人非常熟悉,洞内空无一物,那么强光源从何而来呢?
如果真的存在这个地下王国,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回到阳光明媚的地面来生活呢?答案似乎只有一个:这个地下王国的居民长居在地下,或已演化成嗜热的硅生命体,已不可能再适应地面的生活。
有一点是肯定的,假设地下王国真的存在,那么他们必定掌握着高于地表人的科学技术,诸如飞碟等一系列所谓之谜也就不难获得答案了。且不说是否真的存在着一个地下王国,难道地球内部确是空的吗?不少地球物理专家认为,地球的现有重量是6兆吨的百万倍,假如地球内部不是空的,它的重量应远不止于此。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还在争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