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比》①:吉。原筮②,元③永贞④,无咎。不宁方来⑤,后夫凶⑥。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⑦,下顺从也⑧。“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⑨。“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注释】
①比:亲比,搞好关系。②原:研究。筮:断定。③元:大,发扬光大。④永贞:永远正确的品德。⑤不宁方来:不安宁的国家来朝。⑥后:指来朝而后到者。⑦辅:辅佐。⑧下顺从:指下坤顺从上坎。⑨刚中:上坎九五以阳刚之爻居于中间位置。
【译文】
比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吉利的。研究情况作出判断后,必须发扬光大“孚”这个永远正确的品德,与别人搞好关系,才不会有坏处。如果做到这样,过去关系不好的就会回到你身边,后来的不吉。
《彖》说,亲比就吉利。亲比是辅助,是下面的顺从上面的。“研究判断,发扬光大永远正确的品德,没有坏处”,是由于阳爻“九”居于中间位置。“不宁方来”是上下相呼应。“后夫凶”是这些人没有出路。
《象》说,地上面有水,地与水之间相亲比。先王以此建立万国,亲抚诸侯。
【心解】
就像山上的水总是要流向江河与大海一样,人也会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一起,这就产生了人与人交往的艺术。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一首歌唱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与他人搞好人际关系,把自己的圈子扩大,就需要帮助与合作。比卦讲的就是与人相亲相辅的原则与智慧。
交友要慎重,每一步都要恰如其分。诚心应当是基本的,真正的友谊必须建立在坦率真诚之上。而乐于助人,则是联合众人的最重要的途径。当我们懂得了真诚付出的时候,其他人才会像涓涓细流一样向这里汇集。相反,只是想着自己,自私自利,甚至为利己而损人,就会陷入孤独的境地,谁也不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共事。
千万不要念念不忘自己对别人的帮助,除非对方是一个特别自私自利的人,否则,他会记得你对他的帮助的。虽然我们不能指望回报,但是受惠于你的人会以某种方式回报你的。而且,当众人走到一起的时候,他们要有一个注意的焦点,会有一个具有号召力的人物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中心,这样的人往往是平素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是谦虚谨慎的人。
【爻辞解析】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此句的意思为,有诚心与人亲比,没有坏处。有诚心就像装满一个陶罐那样,最终还会有其他的好处。有人说,“人生之路根本不需要技巧,最好的策略就是诚实”,此言不虚。想与别人交往,诚实的态度是首要的前提。只有自己心怀诚信,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相反,建立在计谋的基础上的、别有用心的联合,是没有价值的,更不会长久的。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此句的意思为,亲比他人,从身边做起,是合于正道而吉利的。这样自己就不会犯错误。与他人亲善,要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首先要和自己的生活圈子里的人处好关系,然后慢慢扩大影响,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子。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从身边做起的,一个与身边人都处理不好关系的人,怎么可能拥有很多朋友呢?
六三,比之匪人。《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此句的意思为,与不该亲比的人亲比,不正是一种悲哀吗?我们需要很多朋友,但是并非每个人都适于成为自己的朋友。如果交错了朋友,则会不利于自己的事业发展,而且还会阻碍好人成为你的朋友。所以在公平对待所有人的同时,应该只对适合做你的朋友的人保持密切的关系。
六四,外比之,贞吉。《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此句的意思为,与上面的人亲比,要合于正道而吉利。不论你愿意与否,同你的上级、或是有影响的人、或是阅历丰富的人相交往,都是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这些重要人物来往,尊重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一定要注意行正道,讲原则,在合理的情况下顺从,而不是一味盲从,以免被人误解为谄媚奉迎。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此句的意思为,最显著的亲比,就如同王者的狩猎,只由三面包围,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与人亲比,不可强求,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自愿和主动的基础上的,有益的联合是可望而不可求的。虽然可以主动向他人示好,但是要有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宽宏态度。虽然众里寻他、望穿秋水都无果,但是寂寞也许可能帮助那个人发现你。
上六,比之无首,凶。《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此句的意思为,与他相亲比,他却没有成为领导的条件,无法得到下属的亲近与拥戴,结果是凶险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正的友谊是地久天长的。与人相亲相辅,一定要有始有终。友谊属于真诚寻求友谊的人,属于值得享受友谊的人。初衷不改、始而能终的人是会对其他人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的,他们会非常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进而成为好朋友。
【比卦例析】
春秋时期,国家非常多。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小国虞国。有一次,晋国准备攻打虢国,但必须路过虞国才行。晋国想向虞国借路,又怕虞国不答应。于是,晋献公就用美玉和名马作为礼物,送给虞国的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虞国,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告国君不要答应,但虞公贪图美玉和名马,还是答应让晋献公借道。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依靠呀!虢国和虞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怎么可能自保?一旦晋国灭掉了虢国,虞国一定会跟着灭亡。这是‘唇亡齿寒’的道理,您怎么就不明白呢?请您千万不要让晋军借道征伐虢国。”
虞公不听劝谏,宫之奇见无法说服虞公,无可奈何,只得带着全家老小逃到了晋国。于是晋献公在虞公借道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军马,驻扎在虞国,然后突然发动攻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从前送给虞公的美玉和名马,又都回到了晋献公的手里。
作为两个弱小国家,虢、虞两国应当相亲相辅,互相团结,才能增强自身的实力,以求得在强国晋的威胁下生存下来。然而目光短浅的虞公,却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看不到虢国的存亡与自己的国家有密切的关系,结果不仅失去了国土,自己也成了晋国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