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国学(第九卷)
1432400000054

第54章 編後記

五月的蓉城,過早地進入高温的季節。而昨夜的大雨,一洗數日的悶熱,伴隨著剛編完《新國學》第九卷的輕鬆愉快,真給人“一涼恩到骨”的感覺。檢點第八卷的編後記,正好寫於去年五月,這個不定期出版的刊物,第一次在“編後記”方面做到了“年刊”的定期,真值得高興。

在中國大陸的學術評估體系内,集刊的檔次似乎向來不如期刊。但集刊的優勢在於可以刊登數萬字的文章,縱橫捭闔,旁徵博引,其學術含量往往可觀。當然,文章的優劣並不在於篇幅的長短,但若要探討一個有深度的學術問題,符合學術徵引的慣例,提供足夠的資訊論據,長文無疑更能夠施展身手。就此而言,《新國學》是幸運的,自建刊以來,每一卷都有作者惠賜字數和質量皆優的大作,其中有些正是一般期刊所不能採納的。

編輯的過程雖然有幾分辛苦,但面對一篇篇佳作所擁有的“先睹為快”的享受,所謂“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也”。本卷收錄了四篇第六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的會議論文,作者是日本學者加納留美子、原田愛和臺灣學者謝佩芬、李文鈺。這幾篇文章展示了各自新的研究視角,或者就唐宋詩中“夜雨對牀”這一常見場景,結合蘇軾兄弟一生經歷反復比較分析,探討出這一場景對於蘇軾兄弟的獨特意義;或者就宋代流行的自贊文,借用西方的“鏡像理論”,討論了宋人如何反躬自省、自我定位的諸多問題;或者通過女神意象和樂園意象的統計和分析,揭示出神話思維在吳文英詞中的運用以及對其朦朧奇幻風格的影響。這些研究思路,正是《新國學》所推崇的。

文學研究是本卷的主要内容。侯體健關於劉克莊的個案研究,其實涉及到古代詠史詩及其用典的普遍問題,頗有啟示性。閔定慶關於陳寶箴的個案研究,則不僅首次全面分析了陳氏其人創作經歷及其詩宗宋的藝術特色,而且澄清了晚清宋詩派領袖之一陳三立詩的家學淵源,頗有文學史方面的價值。王永關於王若虛散文理論的關注,亦有一得之見。李科對“時文”一詞的考察,補充了詞典和學界認識的不足,考證細密,思路清晰,作為大學本科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令人稱道。

更值得欣慰的是,本卷的幾篇文學研究論文體現了跨學科的特色,如呂肖奐比照《金史》中的《交聘表》、《高麗傳》與《中州集》等文獻中所收詩詞,討論歷史事件的詩性表達,由此揭橥出外交詩詞的種種史學價值和文化價值。楊挺運用傳播學理論,重新探討了印本媒介取代口傳媒介和書寫媒介對於宋人維護“斯文”文統所起的作用。尤為值得推薦的是何劍平的文章,由唐詩人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一詩的文本分析出發,不僅展現出宋之問一生經歷及其佛學修養,而且探討了女身攝化主試修行者的宗教傳説與唐代僧侶的社會生活,更指出此詩西施浣紗主題與文人僧侶交遊主題融為一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意義。

如果説何劍平從文學研究出發擴展到文化研究的話,那麽,姚永輝、賴鈺匀則從史學角度分别探討了中國古代一頭一尾先秦和晚清的兩種文化現象,而黃陽興關於侯圭《東山觀音記》的考察,則涉及唐代密宗流傳四川的諸多佛教文化問題。

在古代哲學研究方面,李瑄對《莊子》“懸解”這一概念諸家解釋的評議,展現了儒、釋、道思想在不同時代士大夫生死觀上的投影;伍曉蔓則分析了東晉名僧支遁“即色空”這一佛教般若理論與莊子“逍遙新義”的關係。

本卷照例刊登了文獻考證的論文,楊化坤將《水經注》引《詩》與今本《毛詩》逐一對照,發現若干異文,由此推測酈道元時代尚有《魯詩》、《齊詩》存在的可能,其結論信而有徵。此外,原田愛關於蘇氏子嗣編纂蘇軾文集的考察,張霞關於唐庚文集的校讀,都用力甚勤,足資參考。

《新國學》第九卷即將付梓,而第十卷卻出現稿件之荒。我們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學界朋友關心支持,惠賜大作,使本刊得以繼續進行下去。

感謝四川大學“985工程”文化遺產與文化互動創新基地、四川大學“211工程”中外文學與俗文化建設項目對本刊的資助,同時要感謝責任編輯王大厚先生為本刊付出的辛勤勞動。

斯文永繼,國學日新!

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

《新國學》編輯委員會

201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