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1435600000015

第15章 试析《度人经内义》的内丹思想

《度人经内义》,全名《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南宋道士萧应叟撰。萧应叟生平事迹不详。据该书卷首“上表”末所署之年月为宝庆二年七月,知其为南宋宁、理宗时人。所署道职“上清大洞玄都三景法师”(《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首之《上表》),知其可能为茅山派道士。另据许明道所撰之《还丹秘诀养赤子神方》,其书末“修真传派”中,列有一内丹派系的传承表,其中即有萧应叟之名。该“传派”为:张天罡(字子正,蜀人)→彭梦蘧(字伯玉,蜀人)→萧应叟(字润清,三山人)→许子微(字明道,山西人)→林元鼎(字正夫,三山人)。据此又知萧应叟,字润清,“应叟”乃其名,三山人。这个内丹小派系到底源出何人?现已难于查考。但据其所传时间(南宋孝宗淳熙前),所传地域(中国南方)和丹法特点(以修命为主)推断,大概来源于金丹派南宗,是该宗分衍出的一个小支派。假如这个推断不错,萧应叟就是兼承上清和南宗传法,即兼学符和内丹的道士。这是他之所以能以内丹思想解释《度人经》文而成此《内义》的根本原因。上面所载传承表中,在彭梦蘧之后,接续的是萧应叟,然后再接续许明道,似乎表示彭梦蘧为萧应叟之师,萧应叟又为许明道之师。但是在该书的前言中,许明道却自称在淳熙(1174—1189)年间,师事彭梦蘧(而不是萧应叟)学金液还丹之道,那么,萧、许之间并非师徒关系,或是二人同师彭梦蘧而为师兄弟关系。何者为是,疑莫能定。

《度人经》本是宣扬“劝善度人,斋戒诵经”思想的符派经典,并非讲述内丹修炼的书。但萧应叟在注释此书时,却以内丹思想对经文进行解说,可谓别开生面。类似这种以内丹思想解《度人经》的注释书,在两宋时非此一种,仅《正统道藏》就还收有另外两种,此后元明时续有出现,可见内丹思想在两宋以后对道教界的影响是很大的。

《度人经内义》包含的内丹思想是比较多的,诸如为什么要炼丹,炼丹的基本要素如鼎器、药物、火候等,都有所论述。文中说:“此身为天地炉灶,中宫为鼎,身外乃太虚。乾宫髓海,坤宫精房,神室丹鼎,名曰三宫。乾坤者,天地之纲纪也,阴阳运乎其中。天地为大冶,阴阳为化机,一?为药物。凡炼丹,凭乾坤牝牡之?运养周星而为鼎器,金母居中,以妙化发生之?,递互感激,名曰修炼。阳精日炽,真神化生,谓之圣胎。阴剥阳纯,谓之婴儿。所谓太一含真,契合虚无,复归无极者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首之《经旨》)文中较集中阐述的则是炼丹的必要性、药物、火候等方面的内容。

一、返本之道

萧应叟认为,人与天地万物皆秉先天真一之?而生。先天真一之?,又称元阳真?、元始祖?、道?等,是人和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他说:“夫道者,无形无体,则先天一?是也。而化生万物,实天地造化之本。”“天地万汇,未有不因此?而能成立者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他还对此先天一?如何化生诸天和人作了具体描述,如对人之化生过程是这样说的:“父母精血相包,自己本有,而成性命。人初结胎,在母腹中,精血未凝,飞潜不定,如珠似露。凝结之后,生形三瓣,头与四肢。男子先生左肾,次生右命门。女则反是。本性继种于两肾之间。次则上生两瞳神水,以至化生五脏六腑,凭母呼吸?足而生。故老君曰: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以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五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六腑,用资灵也。七月七精开七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足,万象成也。”(同上。)这是说先天一?在母胎中逐渐积累生化,至十月?足而成人的过程。内丹家称此过程为先天一?之顺行。

人虽然由先天一?所生,但生身之后,由于情欲之累,常使此?不断丧失,以至老死。萧应叟说:“先天一?感附于父母媾之初而有此身,故曰生身。有知之后,情窦一开,元?日丧,以至老死。”(《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他对这种不断丧失元阳真?,以至老死的过程,也作了具体描述:“《道藏》曰:人者物之灵也,寿本四万三千二百余日,其神三万六千。元阳真?本重三百八十四铢,内应乎乾棤。不知保而致之散,是以中道夭阏。乾者六阳具,而未知动作施泄,知此修行即神仙也。自十五岁至二十五,施泄不止,则真?亏四十八铢,存者其应乎篹棾。嗜欲之甚,加十岁,则又亏四十八铢,存者其应乎?椑。又不知养,更加十岁,又亏四十八铢,存者其应乎否棲,至此,乃天地之中?。又不知养,更加十岁,其亏七十二铢,存者其应乎观棾。又不知养,更加五岁,其亏九十六铢,存者其应乎剥椂。又不知养,八八六十四卦,元?终矣,其应乎坤棥。坤者纯阴也,唯安谷气而生,故名苟寿。人至于此,去死不远。”(《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一)这就是说,人的生存,也要靠先天真一之?来维持。如能长期保持此?,人可得长生。反之,丧失此?,乃至消耗殆尽,人就会老死。

然而人处世间,世事纷纭,情识难驭,丧失先天之?则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有没有办法把已经丧失的先天之?找回来呢?萧应叟认为是有的,那就是修炼内丹。修炼内丹能返还先天之?,被称为返还(或返本)之道,是先天一?的逆行。此返还之道,可使人长生不死。他说:“夫人虽与天地同造化,而不得并其长久者,何耶?盖由不能复其本也。本者,祖?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如能返其本,人即可长生不死。他说:“还丹者,返本还元之道也。”《经》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此乃返还之理,《易》之复卦是矣。”(《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一。)“夫还丹之妙,返老还童,超凡入圣。”(《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一。)“既修此道,真神日壮,元?日盛,复命返本,安乐长年,此之谓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一。)。

二、先天大药

如何炼丹?炼丹讲究鼎器、药物、火候,是为炼丹三要素。萧应叟以“此身为天地炉灶,中宫为鼎,身外乃太虚。乾宫髓海,坤宫精房,神室丹鼎,名曰三宫”(《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首之《经旨》。)。此三宫就是烹炼丹药的鼎炉。“一?为药物。”(《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首之《经旨》。)此“一?”就是先天真一之?,即所谓“祖?”、“元阳真?”者是也。他认为此先天真一之?,既是生天地万物(包括人)之本,又是修炼金丹之药。修炼金丹就是体循此?生天地万物的造化之理,以之作为丹母、丹基。他说:“修金丹者,体循造化,以虚无自然先天纯精真一之?,名曰空?金胎,生金母而作丹基。夫纯精真一之?,父母未交之前,与混沌同体,《道德经》曰‘无名天地之始’者是也。在经故曰混洞。因父母媾精之始,此?!然感附,强名曰神,谓之阳精,喻为银矿,是元神也。藏在坤宫(两肾间),故谓之性,乃我本来面目。未生之前,谓之阴金,已生之后,谓之阳铅,是为五金之母。天地万汇,未有不因此?而能成立者也。《道德经》曰‘有名万物之母’是矣。真一子彭真人叙《参同契》曰‘径指天地之灵根,将为药祖,明示阴阳之圣母,用作丹基’者此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萧应叟认为,此先天真一之?是作丹之本(基),其化生之三元则是作丹之根。他说:“《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合成德,在道为三?,在物为三才,在天为三光,在人为三元。皆元始之祖?,作万物之本根。”(《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此三元,指人身之元精、元气、元神,为炼内丹之药。又说:“以内而言,假设法象,则曰铅、汞、砂也。直指其物,则是本有之性,与夫日用妙化阴阳之二?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在精、?、神三药中,因“元精无形,寓于元气之中”(《石函记》,《藏外道书》第6册),精、?本来是二而一的,故丹家所炼之药,实只神、?二味。萧应叟所论述的也主要是此二者。他说:“夫灵宝者……或曰神降为灵,?聚为宝。……在人为神、?,在丹为汞、铅,寓万物为性、情,统元?为造化,其实皆道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一)

萧应叟认为,神与?有如母子、君臣关系,有一种自然的亲合力。只要采炼得法,两者终能互凝互化,结成金丹。他说:“神之所舍,万?感附,莫不混凝。神为君,?为臣,神居室内,万?俱聚。”(《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又说:“神为身之主,?为神之臣。神满?盈,百骸俱理。丹成质蜕,久视长生,骨肉同飞,形神俱妙,一如经之谓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二)

如何采炼此二药呢?萧应叟认为,首要在于去欲静心,息虑无为,使气静神清。神昏气乱是不能成丹的。他说:“夫人神?相养,神昏则?滞,?乱则神浊。冥冥蒙蒙,有如聋聩。行功通畅,?静神清,觉所未觉,故曰‘开聪’,此乃初阶入道之渐。”(《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一)又说,要做到?静神清,“其要在于去诈息机,清心寡欲。机诈运变于中,则神乱气昏,身中?候与天地不相符合,药无由采。声色爱慕于外,则神驰?散,内外造化不相干涉,鼎无由成”(《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

要采药炼丹,必须洞晓阴阳。这是萧应叟特别强调的一点。他说:“修丹之士,把握阴阳,挈提天地,明造化之妙用,运铅汞之玄微,神全?备,与道合真。真神保其性命,灵?护其生根。”(《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四)又说:“夫阴阳者,丹道之用。离析异名,莫能尽录。略而言之,象交驰曰龙虎,类药物曰汞砂,为化机曰坎离,在升降曰水火。诸家殊号,以类求焉。……张真人曰:‘夫炼丹者,须洞晓阴阳,深明造化,方能追二?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攒簇五行,合和四象,龙吟虎啸,夫唱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玄珠有象,太一归真。’由是观之,还丹之要,无出乎阴阳。”(《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他又用八卦爻象以说明阴阳升降在炼丹中的作用。他说:“元始符命即元始祖?也。是?出阴入阳,随刻随时升腾生化。子时一阳於坤宫发生,是为复卦。一阳,祖?所化。乾始于坤六阴柔爻之下,变一刚爻。阳?用事,渐渐上腾。……巳时至离宫,六阴化为纯乾。”“阳极于巳,而阴生于午,六阳刚爻之下变一柔爻。阴?用事,渐渐下降,则收敛于中宫,使圣女灵男交阴阳于神室,飞龙伏虎,构魂魄于母胎。……阳升阴降,复命归根。妙化无穷,周而复始。”(《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

在阴阳之道中,注意掌握坎离之交媾是很重要的。内丹家以坎中之阳为真铅,代元精、元?,以离中之阴为真汞,代元神。认为孤阳不生,孤阴不长。萧应叟说:“夫日月者,阴阳之精,坎离之体,乾坤之用。日中有乌,象离中有阴;月中有兔,象坎中有阳。阳无阴不能自耀其魂,阴无阳不能自莹其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只有坎离相交,取坎中之阳以实离中之阴,才能变为纯阳而成丹。他说:“二?,坎离阴阳也。椶,坎中阳爻下交离中阴爻,阳光之下倾也。……棯,阴随阳升,象车驾,物内阴求摄外阳,外阳慕恋内阴,阴阳交互……由是至精感激,众阳通畅,正?滋荣,真神化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三。)又引《悟真篇》曰:“取将坎位心中实,点化离宫腹里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自由心。如是则阳?纯全,阴?剥尽,离五行之数,脱八卦之机。……阴?绝于坤户……阳神聚于离宫。……此乃脱胎神化,长生神仙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四)

三、周天火候

炼内丹,除需鼎器、药物外,还须讲究火候。即在运炼时讲究意念和呼吸的运用节度。萧应叟也十分强调掌握火候的重要性。他说:“夫金丹之要,全在燮调。首则勤于采取,次则戒于持盈。以俟鼎器圆成,药物全备,则运符进火,添抽汞铅。时晷相符,节候无爽,故得阴阳?足,离坎珠圆,神化成真,长生久视。若乃情躁心怠,妄作谩为,纬候相差,符节不应。则隆冬大暑,盛夏严霜,姹女逃亡,赤龙奔逸。神精既失,金液难求。气索体羸,形衰身殁矣。”(《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二。)

萧应叟之论火候,仍和其他丹家一样,以卦象、干支、节候、时刻之配合,以定火候之节度。他说:“还丹者,循体大梵(指元始大梵之?——引者注)而修尔。四象五行,三元八卦,日月龙虎,砂汞铅银,‘隐语’之中俱备。至于阴符火候,温养抽添,非依卦?升降,甲子循环,茫然无凭,何以取则?故乾坤坎离四卦而象天地日月,包囊万物,为鼎器、药物枢纽根宗。余六十卦,以应甲子之数,准则春秋,推移寒暑,分二十四?,擘七十二候。以一年十二月之节,归于一月之内。以一月之候,陷于一昼夜十二时中。定刻漏,正时晷,明子午,按阴阳,通晦朔,合龙虎。依天地之大敷,叶阴阳之化机。故卦有三百八十四爻,火有三百八十四铢。由是万化凭虚而生,不知虚之生我欤,我之生虚欤?”(《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五)

萧应叟用八卦爻象与八节(二十四节气之八个节日)相配合,以论火候之进退节度。他说:“八节,八卦,入室运符进火。以冬至之日子时为首起火,神存在肾,阳火运行,其神随逐而进。肾,中根也;神室,蒂也。自根至蒂,根蒂相连,结胎成果矣。一举三时,自子至寅末住,金火逼逐至神室,其丹渐结,应冬至,立春节,坎、艮卦。卯时沐浴,辰时进火,至巳末住,金火逼逐主髓海,应春分,立夏节,震、巽卦,阳火至极。午时运符,至申末住,金水推运,从双关、鹊桥入室,玄珠渐兆,应夏至,立秋节,离、坤卦。酉时沐浴,戌时运符,至亥末住,真?归元,一防(“防”当为“阳”之误——引者注)来复,应秋分,立冬节,兑、乾卦。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盖促一年之功于一日之内,以应八节,用符八卦。凡此运用阳火阴符,皆归中宫,长养圣胎。十月?足,宝鼎功成,脱胎神化,是为真人。”(《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二。)

从上述可见,萧应叟和其他丹家一样,也讲子午、卯酉时。子时进阳火,午时退阴符,卯酉行沐浴之功。在此基础上,萧应叟又提出“寅申为起伏之候”的主张。他说:“正月者,寅也。修炼采药,以寅申为起伏之候。寅乃阳起之候,欲于申时行功,则于寅时先守以至申时施用。”(《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二。)“七月者,申也,乃阳伏之候。欲于寅时行功,则于申时先守至寅时,运汞投铅,入鼎成宝。亦名采药,亦铸鼎器。如此,则阳?日盛,阴?日消。所谓纯阴鬼也,纯阳仙也。阳?既壮,即修仙之渐,功满?足,神化长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二。)此“寅申为起伏之候”,在《还丹秘诀养赤子神方》中称“寅申为起伏之兆”。该书是与萧应叟同一丹道门派的许明道所作。他说:“自子至巳六辰,乃进阳火之时也。自午至亥六辰,乃退阴符之候也。子丑寅为春,卯辰巳为夏,午未申为秋,酉戌亥为冬。其中分子午为进退之门,卯酉为出入之户,寅申为起伏之兆。如是六辰圆合应周天火数,实炼士之要机也。”(《还丹秘诀养赤子神方》)可见以寅申为阳?起伏之候,是该金丹派系的共同主张。此说是其他丹书中说得较少的,可说是该派的创见吧。

以上是萧应叟《度人经内义》所含内丹思想的主要内容。虽然创新见解不多,但作为上清茅山派道士来说,能将内丹理论解析得如此明白,确是难能可贵的。

(原载《道韵》五,199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