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然物。朱熹说:“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而物之所在,莫不有理。且如草木禽兽,虽是至微至贱,亦皆有理。如所谓‘仲夏斩阳木,仲冬斩阴木’,自家知得这个道理,处之而各得其当便是。”(《朱子语类》卷十五,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朱熹主张对自然界之物都要格。“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朱子语类》卷十五,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许多儒家学者频繁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儒家认为八卦就是圣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自然界所得。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1102页。)这反映了孔子仔细观察过植物开花结果。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1102页。)这反映了孔子仔细比较过松柏与周围其他种类树木的不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1153页。)这反映了孔子数次登山观望。大自然可以陶冶性情,成为修身的极佳途径。朱熹甚至通过格物,推测出山海地质之变:“鸿荒之世,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御纂朱子全书》卷十九,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
通过接触天地江海四时,人们可以领悟人类的道理。昊天之宽广无所不覆,大地之厚重无所不载,春夏秋冬,气化流行,海纳百川,人们由此懂得了无私、宽厚、顺势、灵活、柔顺。从动物身上,朱熹观察到了“虎狼之父子,蜂蚁之君臣”(《四书或问》卷三,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以君臣父子形容虎狼蜂蚁不算过分。我们看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节目,猛兽虽然凶残,但其血缘群体内的亲情非常令人感动。如非洲胡狼,它能够残忍地咬碎斑马的头,可一家内的成员对小狼崽关怀备至。狼爸狼妈捕食回来,吐出食物,哺育狼崽。狼崽吃后有剩的,父母吃;没剩的,父母就饿着。哥哥姐姐们从来不与崽弟妹争食,而是主动去洞外四周警戒,等崽弟妹吃完后再出去找食。小昆虫蚂蚁、蜜蜂中的工蚁蚁后、工蜂蜂后,都各尽职责。它们为了群体的生存,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体。动物的无私表现,经常令我们汗颜。所以,接触大自然是人类陶冶性情,提高道德水平的绝佳途径。
(b)事物。儒家所讲的“物”也包括事。王阳明说:“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既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则听讼为一物。”(《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中·答顾东桥书》,47页。)王阳明的说法朱熹也有。“盖衣食作息,视听举履,皆物也”;“衣食动作只是物”,“饥而食,渴而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所以饮食作息者”也是物。(参见《朱子语类》卷六十二,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再往前追溯,孟子也称事为物。“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孟子·离娄下》,1140页。)所以,儒家所说格物也包括关心各种事物。人的道德就体现在各种具体行为中,这是不言自明的。所以《中庸》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中庸》,504页。)这是说,儒家之道就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就不能得到儒家之道。所以,“格物”之“物”包括事物。
(c)书本。读书更是儒家所强调的。王阳明说:“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朱熹说:“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读书者譬如观此屋,若在外面见有此屋,便谓见了,即无缘识得。须是入去里面,逐一看过,是几多间架,几多窗棂。看了一遍,又重重看过,一齐记得,方是。”(《朱子语类》卷十,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读书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前人漫长时间积累的大量智慧,迅速领悟深刻的道理,这是不言自明的。
总之,儒家“格物”之“物”是多方面的,实际生活和书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无不囊括其中。
“格物”之“格”的意思是即、至,也就是到达。如何才算是到达?朱熹说:“格,谓至也,所谓实行到那地头。如南剑人往建宁,须到得郡厅上,方是至,若只到建阳境上,即不谓之至也。”(《朱子语类》卷十五,同上书。)好比到北京,不进入北京市政府市长办公室,就不算是到了北京。格物,不进入到物内之要害,就不能算是格。物之要害就是伦理道德。朱熹说:“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而物之所在,莫不有理。且如草木禽兽,虽是至微至贱,亦皆有理。”(《朱子语类》卷十五,同上书。)“理”是伦理道德之“理”,“格物”之“格”就是领悟到伦理道德。如果只停留在认识每一物的自然属性,就永远达不到“格”的境界。朱熹说:“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答陈齐仲》,见朱熹:《晦庵集》卷三十九,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不能深入到伦理道德的层次就不是“格”。学习而不格,欲有所收获,就如同想煮沙粒成饭,永无成功之日。就像我观察非洲胡狼,如只看到狼很凶残,或者狼肉可制成美味菜肴,狼皮可制成高级皮衣,看不到狼家族内的亲情,就不能算是格。
“格”不仅要深入到伦理层次,还要悟出人与万物的相得益彰。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1152页。)的境界。比如我刚刚买了一条小狗,狗与我相生疏,且未经训练,乱窜乱叫,随地拉屎撒尿。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训练,我了解了小狗的习性,小狗也养成好的习惯,变得听话可爱。这时的小狗已“备于我矣”。我对小狗随心所欲,无须再忧虑什么;小狗也活活泼泼、快快乐乐。这就是孟子说的“反身而诚”的“诚”。“反身”就是回味,“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1152页。)。
第二,“致知”。
“致知”是发挥主动性的意思。其中包括两点:
(a)“致知”是挖掘认识潜力的意思。“人心之灵莫不有知”,是说人的内心潜存着认识能力。这个能力中渗透了由以往长时期积累的知识构成的“已知之理”。人在格物,即接触外物时,主体认识能力发挥得如何,对格物的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好比打乒乓球,从能力上讲我能够打败某人,但前提是我的能力必须发挥至百分之九十以上。可我平常能力也就发挥出百分之七十左右,所以总是赢不了某人。好比参加高考,从能力上我有进入重点大学的实力,但由于考试时没有充分发挥出水平,结果没考上重点大学。从认知能力上讲,你的格物应该有很大收获。但你认知能力的发挥不足,甚至根本就没怎么发挥,格物自然收获不大。所以在“格物”的同时还必须“致知”。
(b)“致知”是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善根。前已提到,道德培养要与人的善根相对接。激活善根,一方面需要外界他人的棒喝,一方面需要每个人自己的主动性。其中个人的主动性是最重要的。自己要主动意识到自己善根的存在,把学习到的道德与自己的善根对接。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1152页。)“尽心”就是挖掘自己的善根。在挖掘中,才能够一步步具体深入地领会自己的善性。这个善性是天赋,所以知道这个善性就是“知天”。朱熹说:“人心莫不有知,所以不知者,但气禀有偏,故知之有不能尽。所谓致知者,只是教他展开使尽。”(《朱子语类》卷十四,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朱熹所说的“知”不是认知的知,而是人的善根。人都有善根,只是许多人的善根被欲望之气所遮蔽。“致知”就是突破欲望之气,自我意识到善根的存在。朱熹说:“致知所以求为真知。真知,是要彻骨都见得透。”(《朱子语类》卷十五,同上书。)“致知”能够求到“彻骨都见得透”的真知。为什么?因为所学到的道德知识与自我意识到的善根相对接,使自己感觉到道德本来就出自我的内心深处。
§§§第六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朱熹提示:)右传之六章。释诚意。
意释
“诚”者实也。“意”者意念也。“诚意”即实实在在的意念。“毋自欺”就是不违心作出判断。比如:难闻的气味厌恶就是厌恶;漂亮的颜色喜欢就是喜欢。“自谦”即满足了自己的良心。“慎独”指君子在人所不知的情况下,自己主动严格要求自己。
相反,小人在四周无人独处时,什么坏事都干,乃至肆无忌惮。一见到君子就装正经,隐其恶而显其善。可是别忘了周围人观察你,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内心,你内心如果不正,掩饰又有何用?这就是说我内心的禀性必表现于外在的言行举止中。无数眼睛盯着你,无数只手指着你,够严密的吧。钱多可以美饰房屋,德厚可以使举止风度翩翩。心胸宽阔,身体安适,唯不自欺为能如此。故君子必不自欺。
致用
“诚意”之意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它是建立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故积累极为厚重。就好比奥运冠军只超出对手零点零几秒,就是这零点零几秒积累了许多人无数的心血。教练的辛勤培养、营养师对食品的精心调配、科研人员对动作的精心研究、器材师傅对器材的精心制作、心理师对运动员心理的精心调整、运动员本人的刻苦训练。有人提出过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温州上海的老板诚实?还是贫困山区没有文化的山民诚实?表面上看,这两者的诚实度根本就不可比。温州上海的老板狡诈无比,诚实怎么能够和他们沾边呢?然而笔者以为,其实温州上海的老板才是真正的诚实。表面看,贫困山区没有文化的山民很诚实,但是,这个诚实没有文化的底蕴,缺乏纷繁复杂交往的阅历,很少经历过正反经验教训摔打,不是锻造出来的。所以,这种诚实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发生断裂。相反,温州上海的老板,他们的诚实是打造出来的,就整体来说,他们的守约意识非常强。他只要签了合同,就是亏本也要履约。有的老板只要签个名字,就能够贷出几千万的款。据载,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陈忠华于2006年11月11日在广州宣布:“中国捐献器官移植成功个例大约100例。而全部24名捐献者来自广东的有11人,占近一半。”(《全国器官捐献,近半来自广东》,载《南方日报》,2006-11-12)新华网广州3月4日电(记者陈先锋),记者从广东省地税局获悉,截至2月底,广东(不含深圳)逾10万人办理纳税申报手续,申报人数居全国首位。(参见《广东省超过10万人自行申报个税,占全国近1/4》,载新
华网,2007-03-04)另外,在中国参与慈善捐助的公司中,1/5总部在上海,1/5在浙江。如果再加上江苏省的企业,差不多一半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都来自长三角。(参见[美]杰瑞·爱德曼:《感受中国的慈善“落差”》,载《瞭望东方周刊》,2007(6)。)这些消息绝对不能简单归结为他们有钱。更应该看到,他们的诚实层次更高。
儒家所讲的“诚意”是内涵极为丰富的、高品位的修身环节。其内涵大概有如下内容:
(a)树立自我。《中庸》说:“诚者自成也。”(《中庸》,505页。)“自成”就是树立自我。诚意首先要树立自我,即我做好事是我自己的选择,我真的愿意做,没有谁让我做。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1101页。)是前进还是停止前进,全都在我自己,不责外因。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1109页。)古人学习是为实现自己好学的本性,不像今人学习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表扬。我为什么要救落井的孩子?不为什么,我愿意,这样做我内心才安适。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091页。)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因为我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才做好事。就像我不是为了别人,才见到好的颜色多看几眼,闻到不好的气味马上捂鼻子一样。《大学》说,诚意者“心广体胖”——心胸宽阔、身体安适。我做好事都是出自我的意愿,一点也不难受,所以“心广体胖”。
(b)责己。孟子说:“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孟子·离娄下》,1140页。)别人对我态度蛮横无理,我先不要急于指责别人,而要先追责自己。明代王艮说:“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絜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泰州学案一·心斋语录》,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7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王艮更认为,天下国家只要有不合理之事,都要向我自己追责。北宋思想家张载为责己意识提供了哲学根据,张载《西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西铭》,见张载:《张子全书》卷一,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张载认为,我和天下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是由气所构成,天是父,地是母,天下人都是兄弟姐妹。民是我的同胞,物是我的同行者。所以,对天下老弱病残鳏寡孤独我不能不闻不问。这是我天生的职责。
(c)慎独。“慎”是严格要求,“独”是自己针对自己。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周围有人否。小人则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东汉儒臣杨震为历史留下了四知美谈。杨震升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赴任途中,“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杨震收了黄金也不会有危险,因为王密事后绝对不敢承认自己行过贿,受贿之事等于只有杨震一个人知道。杨震并非不明了这一点,可杨震坚守慎独,书写了美好的道德篇章。以上三点就是“诚意”中所蕴涵的内容,所以“诚意”二字绝不单调,积累非常深厚。
§§§第七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朱熹提示:)右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
意释
“正心”即端正思虑。如何端正思虑?必须控制自己的情感。“身有所忿懥”即心“有所忿懥”,此处“身”即心。“正”指客观地思考问题。心如果过度愤怒、恐惧、喜乐、忧虑,总之过度地情绪化,则不能客观地思考问题。比如眼睛不能客观地看颜色,耳朵不能客观地听声音,嘴巴不能客观地品尝滋味。
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