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1454300000023

第23章 山居赋并自注(7)

《山居赋》的结构上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即自注体例。

其实,专一。这里面也隐含了谢灵运对赋的看法,[14]启:发。善趣:向善之心。南倡:谢灵运自注云“都讲”,都讲又称都讲师,为讲经大会中所设的职称。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学者讲经采取一问一答方式,都讲发问,后由讲师详加讲解阐发。北机:谢灵运自注云“法师”,法师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的人,我国称道安、慧远等学问德行高深者为法师。

[15]非独:不只是。惬于予情:让我的心情愉悦舒畅。谅:确实。佥(qiān):都,全。

[16]群纷:指尘世中的各种牵累。

[17]周听兮匪多:周围听众不是很多。得理:指领会到佛教义理。俱悦:都高兴。

[18]搔(sāo)屑(xiè):象声词,形容风声飒飒。

[19]炎光:太阳光。隆炽:炽热。对阴:当阴,在阴面。

[20]愒(qì):古同“憩”,休息。陟(zhì):登上。越:超过。

[21]兹城:指山居所在。谐赏:和谐共赏,这里的“赏”当是在欣赏山水的同时又体味佛理。传古今之不灭:记载山水使传诸不朽,也包含着佛理不灭的意味。

[22]辄:总是,往往。

[25]吝:爱惜,含笑奏理[7]。

[24]好生:本是佛教中为唤起僧徒注意而说的词语,这里也可解释为“仁爱之心”。笃:深厚,即他为了避免堆积辞藻而造成难以理解的弊端,舍不得。景:光景,岁月。

[26]一往:一通,执著。拔:提拔,救助。万族:万物。

[27]殆化:将死的时候,佛教称死为“坐化”。危形:垂危的形体。阑:尽,此指死亡。

[28]腾翰:展开翅膀。颃(háng)颉(xié):即“颉颃”,鸟上下飞翔。鼓鳃:扇动器官呼吸;借指鱼类游动。鳃(sāi):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

[29]驰骋者:指喜好畋猎之人。傥(tǎng):古同“倘”,倘若,或许。狂愈:即愈狂,改变狂妄之心。猜害者:残暴无情的人。或:或许。理攀:即攀理,有所感悟而顺从放生之理。

[30]引语见《老子》十二章。

[31]哲人:指老子、庄子等道家人物。怀抱:心思,想法。谁质:以谁为对象,向谁诉说。典出《庄子·徐无鬼》,庄子描写了一位匠人善于运斧,能将郢人鼻尖上的白粉砍削干净,宋元君听到后想让匠人再表演一次,匠人说:“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意思是没有合适的对象,再高的绝技也无法施展。

[32]糟粕:本指酿酒后剩下的渣滓、废料,这里指儒家经典。典出《庄子·天道》:“(轮扁)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为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所谓“糟粕”即“圣人之言”,亦即承载圣人之言的儒家经典。启、剖:均指打开书籍。縢:古籍书套的缄封。《尚书·金縢》:“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帙:书的卷册。

[33]柱下之经:指《老子》,因老子曾为柱下吏,后世多以“柱下”代指老子。濠上之篇:指《庄子》,因庄子曾与惠施在濠梁之上有过著名的辩论,故以“濠上”代指庄子。二、七:均指篇数,《老子》分上下篇,故称“二”;《庄子·内篇》共七篇。

[34]承:用。全朴:代指道家思想,道家主张抱朴守真。颓:衰落,当是谢灵运叹老嗟衰之词。

[35]六艺:指儒家的六部经书《诗》《书》《礼》《乐》《易》《春秋》。

谓少好文章,而处世不乐预公卿大事,天下戴之,春秋时楚国隐士;见《高士传》。圣教:圣人之教,指儒家思想。九流:战国时的九个学术流派:儒、道、阴阳、法、名、墨以及纵横家、杂家、农家。判:分明。

[36]陈:表达。美刺:赞美和批评。论难:辩论,驳难。

[37]兵:兵法。技:方技。医:治病。日:日辰宜忌。龟策:用来占卜的龟甲和蓍草等。筮梦:解梦之吉凶。风角:古代占候之术。《后汉书》卷三〇下注:“风角谓候四方四隅之风,以占卜吉凶也。”冢宅:指测看墓地和住宅的方位及风水以就吉避凶。律历:乐律和天文历法。

[23]斋讲:聚会僧众,进行施斋食和讲经等活动。宣:宣扬。郑别谷而永逝,梁去霸而之会[18]。自求诸己:反思自己以求得解脱。”搴(qiān)芳:拔取花草以为长寿药饵。”琴心三篇:据《列仙传·涓子》载,涓子有“琴心三篇”

[39]前识:以前所知道的,即六艺等书上的知识。丧道:违背养生之道。一德:指道家思想。渝:改变。

[40]此二书:指《老子》《庄子》。过此以往:除此之外。独往者:隐居山林或江湖的人。

伊昔龆龀,实爱斯文[1]。援纸握管,会性通神[2]。诗以言志,赋以敷陈。箴铭诔颂,咸各有伦[3]。爰暨山栖,弥历年纪[4]。幸多暇日,自求诸己[5]。研精静虑,贞观厥美[6]。怀秋成章,所以才用自注。若再联系本赋序言,及山栖以來,别缘既阑,寻虑文咏,以尽暇日之适。便可得通神会性,以永终朝[8]。

若乃乘摄持之告,评养达之篇[9]。畏绝迹之不远,惧行地之多艰[10]。均上皇之自昔,忌下衰之在旃[11]。投吾心于高人,落宾名于圣贤[12]。广灭景于崆峒,许遁音于箕山[13]。愚假驹以表谷,涓隐岩以搴芳[14]。庚作礨以葆和,舆陟峨而善狂[15]。莱庇蒙以织畚,徐韬魏而采芋[16]。皓栖商而颐志,卿寝茂而敷词[17]。庇蒙:隐居于蒙山。高居唐而胥宇,台依崖而穴墀[19]。咸自得以穷年,眇贞思于所遗[20]。

老子云:“善摄生者。”庄子云:“谓之不善持生”。又云,“养生有无崖”,“达生者不务生之所无奈何”[21]。绝迹,上皇,下衰,宾名,义亦皆出庄周。广成子在崆峒之上,黄帝之师也。许由隐于箕山,尧以天下让而不取。愚公居于驹阜,齐桓公逐鹿入山,见之。涓子隐于宕山,好饵术,告伯阳琴心三篇[22]。庚桑楚得老子之道,居隈礨之山。楚狂接舆,楚王闻其贤,使使者聘之,于是遂游诸名山,在蜀峨眉山上。徐无鬼岩栖,魏侯劳之,问:“先王苦山林矣,乃肯见寡人。”无鬼问:“君绌嗜欲,屏好恶,则耳目察矣。”[23]常采芧栗。老莱子耕于蒙山之阳,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事,织畚为业。四皓避秦乱,入商洛深山,汉祖召不能出。司马长卿高才,我们还可以窥视谢灵运赋学观念之一斑:赋的创作主旨应是抒发个人怀抱,病免,家居茂陵。郑子真隐谷口,大将军王凤礼聘不屈[24],遂与弟子别于山阿,终身不反。梁伯鸾隐霸陵山中,耕织以自娱,后复入会稽山。台孝威居武安山下,依崖为土室,采药自给。高文通居西唐山,从容自娱也。

暨其窈窕幽深,寂漠虚远[25]。事与情乖,理与形反[26]。既耳目之靡端,岂足迹之所践[27]。蕰终古于三季,俟通明于五眼[28]。权近虑以停笔,抑浅知而绝简[29]。

谓此既非人迹所求,更待三明五通,然后可践履耳。故停笔绝简,不复多云。冀夫赏音,悟夫此旨也[30]。

(《宋书》卷六七,中华书局,1974年)

[1]伊昔:从前。龆(tiáo)龀(chèn):儿童乳牙脱落,长出恒牙;这里代指童年。实爱斯文:确实喜好写作文章。

[2]援:用手拉,取。管:毛笔。会、通:领悟,通晓。

[3]箴(zhēn)铭诔(lěi)颂:古代的四种文体,箴以规谏,铭以记人、记事,诔以哀悼亡故,颂则歌功颂德。咸:全,都。伦:条理,规则。

[4]爰暨:及,等到。爰,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于是”。弥历年纪:久经岁月已经上了年纪。

[5]幸:幸好。暇日:空闲时间。蒙山在今山东省。

[6]研精:锻炼精神。静虑:平静地思考。贞观厥美:正视其美。

[7]怀秋:犹怀愁,与下句“含笑”相对。成章、奏理:组织文理,撰写文章。

[8]以永终朝:以延长寿命。

[9]乘:趁着,凭借。摄持之告:指老子、庄子关于摄生、持生的告诫,“摄生”见于《老子》第五十章,“持生”见于《庄子·盗跖》篇,但对“持生”之理讲述最多的还是《养生主》和《达生》两篇。“摄生”、“持生”均是养生之意。养达之篇:即《养生主》和《达生》两篇。

[10]绝迹、行地:化用《庄子·人间世》中的话:“绝迹易,无行地难。”庄子的本意是人不行走容易,但走路不露痕迹就困难。谢灵运的意思是要隐居起来比较容易,但隐居而不露痕迹(即大隐隐于市)就比较难。

[11]两句意思是,远古以来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古今都应遵循的,可是让人担心的是世风、道德越来越衰落了。均:同。上皇:天帝。《庄子·天运》:“监照下土,而不是讽颂;赋的题材不应仅局限在宫殿园囿,此谓上皇。”意思是顺其自然来治理天下,天下人就会拥戴他。自昔:自古以来。下衰:指道德一代一代越来越衰落。《庄子·缮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浇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在旃,即在此焉,在当代。旃(zhān),“之”“焉”的合音。

[12]两句意思是作者与道家高人心相契合,而放弃了儒家圣贤所标榜的“宾”与“名”。投:契合。高人:指道家老、庄等。落:遗落,放弃。宾名:“宾”和“名”都是客观事物外在的、派生的东西,而不是其根本。《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圣贤:指儒家孔、孟等。

[13]广:广成子。许:许由。二人都是传说中的仙道人物。灭景、遁音:隐藏行迹,消弭声音,指隐居。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庄子·在宥》篇说黄帝曾到此向广成子问道。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相传尧时巢父许由隐居于此,故又名许由山。

[14]愚:愚公。假:凭借。驹:驹阜,山名,在今山东临淄县西。表谷:使山谷的名字显扬。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涓:涓子,古代仙人。《列仙传》卷下:“涓子者,齐人也,好饵术,接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见于齐。畚(bèn):用草或竹编成的箩筐。

[15]“庚作礨以葆和,舆陟峨而善狂”、“徐韬魏而采芋”三句十八字原缺,据中华书局本“校注四十六”及《嵊县志》校补。庚:庚桑楚,战国楚人。《庄子》有《庚桑楚》篇,说庚桑楚是老聃的弟子,深得老聃之道。礨:即畏垒山,庄子虚构的山名,庚桑楚所居。葆和:修身养性。舆:接舆,春秋时楚国的一位隐者,常伪装狂人。陟峨:登上峨眉山。据《高士传》载,接舆晚年隐居于峨眉山。善狂:善于佯狂处世。接舆曾激烈批评孔子,见《论语·宪问》《庄子·人间世》等。

[16]莱:老莱子,而应描写自然山水和风物;赋的美应更倾向于自然朴素、清丽,战国时魏国隐士;《庄子》有《徐无鬼》篇。韬(tāo)魏:隐藏于魏国。采芋:《徐无鬼》篇记徐无鬼“食芋栗”。

[17]皓:四皓,汉初隐居于商山的四位老人: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栖商:隐居于商山。颐(yí):养,保养。卿:司马相如字长卿,汉代文学家。寝茂:司马相如晚年多病,寝居于茂陵。茂陵为汉县名,汉武帝葬此。敷词:陈词,写文章。司马相如临死前还作有《封禅文》。

[18]“郑别谷而永逝”前原空缺一句六字,据中华书局本“校注四十七”及《嵊县志》校补。郑:郑子真,汉成帝时隐士。别谷:离开谷口;谷口当是其生地。永逝:永久地从其生地消失。梁:梁伯鸾,汉初隐士。去霸:离开霸陵,霸陵为汉文帝葬地。之会:到会稽山去。

[19]“高居唐而胥宇”句前原空缺一句六字,据中华书局本“校注四十八”及《嵊县志》校补。高:指高凤,字文通,东汉人,以儒学知名,不应征召,隐身渔钓。唐:指西唐山,在河南叶县西南,高凤曾隐居于此山授业讲学。胥宇:简陋的房舍。“胥”通“疏”。台:指台佟,字孝威,东汉时隐士,隐于武安山,采药穴居。穴墀(chí):挖地为穴,建土阶以上下。

[20]咸:都,全。穷年:终年,过完一辈子。眇(miǎo):仔细看。贞思:认真思考。所遗:指这些隐士遗留下来的言行。

[21]“养生有无崖”:语出《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达生者不务生之所无奈何”见于《庄子·达生》篇。

[22]伯阳:《列仙传·老子》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人也。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徐:徐无鬼,依照菩萨的定慧之力而出现的六种神通的境界。谢灵运言涓子将“琴心三篇”传给老子,不知典出何处。

[23]数句对话大意见于《庄子·徐无鬼》。

[24]王凤:东汉成帝时的外戚,官至大将军,领尚书事。

[25]暨(jì)其:同“及其”,这里作发语词,无义。窈窕:美好。

[26]乖、反:违背,相反。

[27]既:既然。耳目:代指认识。靡端:不正。足迹:代指实践。践:行走,这里指履行。

[28]蕰(yùn):通“蕴”,蕴集。终古:久远,远古。三季:指夏、商、周三代。俟(sì):等待。通明:指佛教宣扬的五通、三明。五通,而不是一味追求铺张扬厉、堆积辞藻。谢灵运的赋作也印证了这种观念。

(杜志强),即神足通、天耳通、知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加上漏尽通又称为“六通”。三明:指三种修证境界: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五眼:指五种眼力: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佛教宣称,通过这五种眼力来认识世界,就可以做到闻见互用、一切皆见的通明境界。

[29]权:权衡,思量。近虑:谦辞,与“远虑”相对。抑:压制,遮藏。绝简:终止简策,即停笔不写。

[30]冀:希望。赏音:即知音。

六朝时期陈郡谢氏的始宁庄园早已烟消雨歇、风流云散了,可是谢灵运的《山居赋》却让我们依然能够认识、感受那典型的封建地主大庄园的许多侧面。谢灵运以洋洋万言,精心地、具体地、有规划地为我们展现了始宁庄园的周边山水地理、庄园里的建筑布局、风物特产、环境景色、生产生活以及谢灵运在庄园内部的心灵体验和思想状态,给我们描绘了重峦叠嶂、林木郁茂、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的山水背景,描绘了虫鱼鸟兽等万类杂聚的自然物产,以及渔猎耕牧、梵音法鼓、优游山川的人文景观,这些都构成了《山居赋》多姿多彩的内容;而以这样的体制进行这样的描写,在中国辞赋史上是空前的。

谢灵运的感情从来都很少有持续的、长久的平静,因此,赋中的情感是相当微妙的。在某些段落他表现出了辞官归隐之初毅然决然的坚定态度和领悟山水的恬淡心境,而更频繁地出现的,则是他不甘寂寞、渴望知音,甚至是渴望被皇帝当作知音来赏识和重用的幽怨;因为这种不平静,所以他才需要用许多古代隐士的行迹来说服自己降心顺志。他整治庄园做出长期归隐的姿态,他参禅修道、放浪于山巅水涯,与其说是长归田园,倒不如说是在耍政治态度。

但是,谢灵运毕竟是一位文艺天才,他恣肆的文笔和敏锐的审美都使他的作品体现出了异于常人的美,尤其是赋中对于山水的描绘,骈散结合,骈的部分像诗,散的部分像游记,形态逼真,摇曳多姿,在“山水方滋”的时代,这样的描写无疑是惊艳的。而他在感悟山水时所得到的暂时的心灵宁静与澹泊,也让读者回味无穷。清人吴淇说:“康乐于山水处,只是心细、眼细、手细,故能凌前绝后也。”(《六朝选诗定论》卷一四)其所谓“细”,在我们看来也就是指谢灵运敏锐而细腻的审美感受。

[38]或:有的。弃诸:抛弃之,指将前面所提到的六艺、兵技、风角、历算等书全部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