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1454700000012

第12章 《朱子語類》俗語詞研究(5)

【警誨】

告誡,教誨。2見:

所以輕率之病見於言動之間,有不能掩者。今得先生警誨,自此更當於此處加省察收攝之功。(卷113,頁2745)

古人瞽史誦詩之類,是規戒警誨之意,無時不然。文蔚。(卷12,頁200)

按:“警”有告誡義。《說文·言部》:“警,戒也。”《玉篇·言部》:“警,戒也,敕也。”如《周禮·天官塚宰》:“則以法警戒群吏,令脩宮中之職事。”又,《說文·言部》:“誨,曉教也。”徐鉉等注:“丁寧誨之若決晦昧也。”《廣韻·隊韻》:“誨,教訓也。”《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朱子語類》文例中“得先生警誨”,義即得先生告誡教誨。此詞此義宋時文獻多見,如宋文同《丹淵集》卷四〇《文安縣君劉氏墓誌銘》:“蓋使人聽其言,惕然若嚴師良友在側,動靜語默,以教義諄諄警誨人者,予過漸鮮,有奧助爾。”又宋吳泳《鶴林集》卷二八《與魏鶴山書》:“問學行己之要,正欲求警誨一語,濯去舊見,以來新知。”又宋魏了翁《鶴山集》卷三二《上建康留守葉侍郎適書》:“侍郎方以道學正宗,倡明後進,幾有以警誨之,俾得以循是而思所以立焉,不勝幸甚!”宋後沿用此義,例不贅。

【窠窟】

喻固有的框架或模式。7見,例如:

但老子則猶自守箇規模子去做,到得莊子出來,將他那窠窟盡底掀番了,故他自以為一家。老子極勞攘,莊子較平易。廣。(卷63,頁1540)

今於“在明明德”未曾理會得,便要先理會“新民”工夫;及至“新民”,又無那“親其親、長其長”底事,却便先萌箇計功計獲底心,要如何濟他,如何有益,少間盡落入功利窠窟裏去!僩。(卷73,頁1848)

黎季成問:“向來工夫零碎,今聞先生之誨,乃見得人之所任甚重,統體通貫。”曰:“季成只是守舊窠窟,須當進步。”蓋卿。(卷120,頁2888)

另如宋陸九淵《象山語錄》卷二:“元吉從老夫十五年,前數年病在逐外,中間數年,換入一意見窠窟去,又數年,換入一安樂窠窟去,這一二年,老夫痛加鍛煉,似覺壁立無些近傍。”又《大慧普覺禪師法語》卷二四《宋徑山能仁禪院住持嗣法·示道明講主》:“故能千了百當,便跳出教乘玄妙窠窟,即時前後際斷,了無一法可作了不了道理。”又宋釋曉瑩《羅湖野録》卷一:“晚年轉復沒刀刀,奮金剛椎碎窠窟。他時要識圜悟面,一為渠儂併拈出。”

按:“窠窟”本指洞穴、空穴,也就是動物棲身之所,在此基礎上通過詞義引申,喻事物或事理固有的框架或模式。《漢語大詞典》釋“窠窟”為“動物棲身之所。喻指事業”。未及此義。《漢語大詞典訂補》增補義項二:①喻指已有的成績、經驗、水平等。②猶牢籠。喻指束縛人的事物。二義項皆以《朱子語類》為引例,釋義似未妥。

【立脚處】

立脚點,根基。5見,例如:

蓋此是萬理之原,萬事之本,且要先識認得,先存養得,方有下手立脚處耳。(卷6,頁114)

且如不處、不去,若是資質好底,所見稍明,便於這裏也能見得,只是未必到無終食不違底意思。不處、不去,乃是立脚處好了,細密工夫方下得。若上面無立脚處了,其他可見。恪。(卷26,頁648)

只如曾子則大抵偏於剛毅,這終是有立脚處。所以其他諸子皆無傳,惟曾子獨得其傳。賀孫。(卷93,頁2353)

另如宋滕珙《經濟文衡》前集二二《答曾無疑》:“孝悌忠恕,若淺言之,則方是人之常行。若不由此,即日用之間更無立脚處。”又朱熹《晦庵集》卷四三《答林擇之》:“觀此則學者用工固自有次序,須先有個立脚處方可省察,就此進步。”宋後沿用此義,例不贅。

【落窠臼】

謂符合事物或事理慣有的模式或規律。3見:

先生謂祖道曰:“讀書,且去鑽研求索。……且熟讀,就他注解為他説一番。説得行時,却又為他精思,久久自落窠臼。略知瞥見,便立見解,終不是實。恐他時無把捉,虚費心力。”(卷116,頁2799)

今之禅家皆破其説,以為有理路,落窠臼,有礙正當知見。今之禅家多是“麻三斤”、“乾屎橛”之説,謂之“不落窠臼”,“不堕理路”。僩。(卷126,頁3018)

按:“窠臼”謂“事物或事理慣有的模式或規律”,宋樓鑰《攻媿集》卷一一〇《延慶月堂講師塔銘》:“入自悟門,縱横演說,辯才無碍。脫落窠臼,如老斲輪,得心忘手。”其中“脫落窠臼,如老斲輪得心忘手”,就是指一旦拋卻事理慣有的規律,老扁斫輪就不再得心應手了,祇會導致得心忘手的後果。《朱子語類》文例中“落窠臼”與“不落窠臼”相對而言,“落窠臼”謂符合事物或事理慣有的模式或規律。此詞此義宋文獻有見,如宋王柏《魯齋集》卷一一《跋季兄大學編》:“大學之編,明白整潔,悉落窠臼,非用工深者未易到。”同樣,《朱子語類》文例中“不落窠臼”謂不遵從事物或事理慣有的模式或規律。另如宋王炎《雙溪類稿》卷二七《請智老住廣福疏》:“談禪若露機鋒,半成魔説;傳法不落窠臼,方是正宗。分臨濟之派流,得逹摩之皮髓,可續祖師命脈,能開衲子眼根。”又宋車若水《脚氣集》卷上:“禪家之法,只是要人靜定癡守一句,更不思别路,久而自能通逹,此吾儒至誠如神之緒餘。吾儒公漙,他只是自私,他要不落窠臼,誠是不落窠臼,然亦有可摶摸者。”

需要說明的是,在“落窠臼”這一表達中,“窠臼”是一個中性詞,泛言事物或事理慣有的模式或規律。隨着詞義的發展,“窠臼”一詞的感情色彩發生變化,指事物陳舊的格調、程式等,如朱熹《晦庵集》卷三九《答許順之》:“此正是順之從來一個窠臼,何故至今出脫不得?豈自以為是之過耶?”故而,“落窠臼”詞義亦隨之變化,謂“落入俗套”。由此亦有了“不落窠臼”一說,謂“不落俗套”。此詞此義主要見於宋後文獻,如明張岱《陶庵夢憶》卷八《阮圓海戲》:“阮圓海大有才華,恨居心勿靜,其所編諸劇,罵世十七,解嘲三十,多詆毀東林,辯宥魏黨,為士子君所唾棄,故其傳奇不之著焉。如就戲論,則亦鏃鏃能新,不落窠臼者也。”又明顧憲成《涇臯藏稿》卷三《王辰玉復書》:“開門户則自不免多生徒,多生徒則自不免立異說。即南宋大儒,吾未敢以為不落窠臼也。”後一直沿用此義,現代漢語中也不例外。《漢語大詞典》釋“不落窠臼”為“不落俗套。比喻有独创风格”,未及該詞本義,未能反映該詞詞義演變歷程;以《紅樓夢》為首例,稍晚。

又,“落窠臼”亦作“落窠槽”,如《朱子語類》卷一二一僩錄:“讀書之法,只要落窠槽。今公們讀書,盡不曾落得那窠槽,只是走向外去思量,所以都説差去。”《宋語言詞典》釋“落窠槽”為“喻指讀書時切實領會和把握原意”,《宋語言詞典》“落窠槽”:喻指讀書時切實領會和把握原意。亦作“落窠臼”。《朱子語類》卷一二一:“讀書之法,只要落窠槽,只是走向外去思量,所以都說差去。”又卷一一六:“讀書,且去鑽研求索……且熟讀,就他注解為他說一番。說得行時,卻又為他靜思,久久自落窠臼。”第192頁。稍欠妥。

【流峙】

本指水的流動、山的聳立。亦謂事物通過自然的力量形成。1見:

萬物盈乎兩間,生生不窮,日往則月來,寒往則暑來,風雷之所以鼓動,山川之所以流峙,皆蒼蒼者實有以主其造化之權邪;抑只是太極為萬化樞紐,故萬物自然如此?(卷4,頁63)

按:“流峙”一語源於“山峙川流”之說,載見於晉葛洪《抱朴子·內篇》卷一八《地真》:“金沈羽浮,山峙川流,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存之則在,忽之則亡。”可見,“流峙”指的是一種自然現象,即水的流動,山的聳立。另如唐李陽冰《上李大夫論古篆書》:“於天地山川得方圓流峙之形,於日月星辰得經緯昭回之度。”正因如此,古人通過仰觀俯察,在山川流峙中感悟自然之力量,“流峙”一詞詞義亦逐漸擴大,凡事物通過自然的力量形成皆曰“流峙”,《朱子語類》文例中“風雷之所以鼓動,山川之所以流峙”,皆是由實而虛的義理表達,故言“皆蒼蒼者實有以主其造化之權邪;抑只是太極為萬化樞紐”。另如宋衛湜《禮記集説》卷一二七:“而況日月星辰之運動,山川草木之流峙乎?大含元氣而天下莫能載,小入無間而天下莫能破,察之之功如此,君子於謹獨之學,其可忽邪?”又宋羅公升《浙江觀潮賦》:“名山大川清泉怪石之流峙,奇花異卉嘉禾美竹之夭喬,皆忠臣孝子賢士大夫精神之所寓,而況於潮乎?”又明陸樹聲《清暑筆談》:“有天地斯有山川,自一氣初分而言則曰融結。氣之成形則曰流峙,形區性别則曰動靜。”

【墨筆】

蘸寫黑色顏料的書畫筆。2見:

某二十年前得《上蔡語錄》觀之,初用銀朱畫出合處;及再觀,則不同矣,乃用粉筆;三觀,則又用墨筆。大雅。(卷104,頁2614)

嘗看上蔡《論語》,其初將紅筆抹出,後又用青筆抹出,又用黃筆抹出,三四番後,又用墨筆抹出,是要尋那精底。義剛。(卷120,頁2887)

另如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一《異事》:“余在漢東時,清明日雷震死二人於州守園中,脅上各有兩字,如墨筆畫,扶疏類柏葉,不知何字。”又宋邵伯溫《聞見錄》卷六:“偶翰林司以金盂貯熟水,曰:‘王所須也。’文定取案上墨筆攪水中,水盡黑,令持去。王見之大驚,意其有毒也,即上馬去。”又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權臣擅政》:“省台院官議不可行,宛轉稟白,止金書‘上天眷命皇帝聖旨’八字,餘仍墨筆云。”

按:“墨”是指一種用於書寫、繪畫等所用的黑色顏料,《說文·土部》:“墨,書墨也。”《廣雅·釋器》:“墨,黑也。”又,明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九《墨》:“上古無墨,竹挺點漆而書。中古方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至魏晉時,始有墨丸,乃漆煙松煤夾和爲之。”文例中“墨筆”是相對於粉筆、青筆、黃筆等而言,是指用蘸寫黑色顏料的書畫筆抹畫。《漢語大詞典》收列兩個義項:①濡墨於筆。②毛筆。未及此義。

【默會】

暗自領會。2見:

若果見得不容已處,則自可默會矣。(卷17,頁384)

夫所謂體認者,若曰體之於心而識之,猶所謂默會也。(卷115,頁2773)

按:“默”謂暗中,暗自,如《朱子語類》卷三四植錄:“若‘默而識之’,乃不言而存諸心,非心與理契,安能如此!”文例中“默會”猶“默識”,即暗中理會。又朱熹《晦庵集》卷四八《答呂子約》:“某深惟訓誨,真可謂直截指示,雖非某所及,未能言下即承,然敢不默會此意。第有所欲論辨當吐露者,亦不敢不詳陳之。”又宋劉一止《苕溪集》卷一〇《說命下》:“此非有神契默會,惡能臻於是哉!”

另,此詞此義宋前已見,如唐姚係《五老峰大明觀贈隱者》詩:“故人清和客,默會琴心微。”《漢語大詞典》以明方孝孺《醫原》為首例。

【便儇】

巧言善辯。3見:

明道云:“所貴者資。便儇皎厲兮,去道遠而!”此說甚好。可學。(卷49,頁1198)

學者輕於著書,皆是氣識淺薄,使作得如此,所謂“聖雖學作兮,所貴者資;便儇皎厲兮,去道逺而!”盖此理醲厚,非便儇皎厲不克負荷者所能當。謨。(卷11,頁194)

按:“便儇”一語出自宋程顥《李寺丞墓誌銘》:“聖雖可學兮,所貴者資;便儇皎厲兮,去道逺而展矣。”其中,“便儇”乃同義複合,含貶義。“便”,《論語·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何晏集解引鄭玄注:“便,辯也。謂佞而辯。”“儇”,《楚辭·九章·惜誦》:“忘儇媚以背衆兮,待明君其知之。”王逸注:“儇,佞也。”可見,文例中“便儇皎厲”,“便儇”謂巧言善辯,“皎厲”謂清高自持,懷持此種性格特徵之人,皆離道甚遠。“便儇”此義宋及以後文獻有見,如宋王應麟《通鑑答問》卷一《司馬公論才徳》:“君子聰明洞逹,小人則便儇苛細而已;君子剛毅有守,小人則色厲內荏而已。”又宋楊時《龟山集》卷二〇《答胡康侯其二》:“某竊嘗謂曾子竟以魯得之,若夫便儇激厲,則其去道也逺矣。”又明于慎行《穀山筆塵》卷一六《雜說》:“故有呈木樸之觀而負瑋奇之節,謝便儇之巧而儲博大之材者,此無鹽之類也。”《漢語大詞典》釋“便儇”為“輕捷靈便貌”,未及此義。《漢語大詞典訂補》增補義項為“輕浮淺薄”,以《朱子語類》為引例,釋義未確。

【偏言】

與“專言”相對。分說,分而言之。49見,例如:

“愛之理”,是“偏言則一事”;“心之德”,是“專言則包四者”。故合而言之,則四者皆心之德,而仁為之主;分而言之,則仁是愛之理。時舉。(卷20,頁466)

“心之德”,是就專言之統體上說;“愛之理”,是就偏言之一體上說,雖言其體,而用未嘗不包在其中。(卷51,頁1220)

“中正仁義”一節,仁義自分體用,是一般說;仁義中正分體用,又是一般說。偏言專言者,只說仁,便是體;才說義,便是就仁中分出一箇道理。謨。(卷94,頁2383)

按:文例中“偏言”為訓詁術語,此詞此義《朱子語類》中多見。另宋蔡模《孟子集疏》,宋真德秀《西山讀書記》,宋滕珙《經濟文衡》,宋陳埴《木鍾集》等文本中亦多見,例不贅。《漢語大詞典》列義項二:①偏邪不正之言。②猶片言。未及此義。

【入門欵】

本指進門時的叩擊之舉。亦代指入門的憑證,或達到某種學問、技藝等的門徑。1見:

諸公致知、格物之說,皆失了伊川意,此正是入門欵。於此既差,則他可知矣。。(卷18,頁422)

按:“入門”一說,源出《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其中,“入門”字面義上指進門,實喻進入其學問境界。“欵”同“款”,“入門欵”即“入門款”,《字彙·欠部》:“欵,俗款字。”“款”有“叩擊、敲擊”義,《廣雅·釋宮》:“款,叩也。”《呂氏春秋·愛士》:“陽城胥渠處廣門之官,夜款門而謁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高誘注:“款,叩也。”故,“入門款”就是指進門時的叩擊之舉,以此代指入門的憑證,如朱熹《晦庵集》卷一四《延和奏劄二·貼黃》:“仍遇大囚到獄,即限兩日内具入門款,先次飛申本州及提刑司照會。庶幾粗革舊弊,天下幸甚!”又宋黃震《黃氏日抄》卷七九《江西提刑司交割到任日鏤榜約束》:“及取入門欵,官不即時到獄,停朝隔宿,又不親面審供,點對元情。”在此基礎上,亦可代指達到某種學問或技藝等的門徑,如《朱子語類》文例中所言“諸公致知、格物之說,皆失了伊川意,此正是入門欵”正是。另如明夏尚樸《東巖集》卷一《示滁州學諸生》:“近時諸公論學,乃欲取足吾心之良知而議程朱格物博文之論為支離,其何以開聖人之知見,擴吾心良知良能之本然,此乃入門欵。於此既差,是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

【竦拔】

奮發,振作。1見:

為學,須思所以超凡入聖。如何昨日為鄉人,今日便為聖人!須是竦拔,方始有進!砥。(卷8,P135)

按:參《朱子語類》卷八僩錄:“聖賢千言萬語,無非只說此事。須是策勵此心,勇猛奮發,拔出心肝與他去做!如兩邊擂起戰鼓,莫問前頭如何,只認卷將去!”其中“策勵此心,勇猛奮發”,與“竦拔”義同。

又,此詞此義宋前已見,如唐李遠《蟬蛻賦》:“勿謂乎蟬之至微,能變化以知機。因挺質以竦拔,遂脫身而奮飛。”《漢語大詞典》僅收列一個義項“高聳挺拔”,未及此義;以明蔣一葵《長安客話·金溝館》為該義首例,例證偏晚。如宋衞博《定庵類稿》卷四《雙椿頌並序》:“其陽有雙榦,竦拔出乎衆木之上,蓊欝轇轕,樛枝而連理者,是為雙椿。”其中,“竦拔”義即“高聳挺拔”。

【審擇】

謹慎地選擇。偏正式結構。1見:

問:“近看《論語精義》,不知讀之當有何法?”曰:“别無方法,但虛心熟讀而審擇之耳。”人傑。(卷19,頁440)

按:“審”謂“謹慎,審慎”,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審行信令,禍福賞罰,以制死生。”其中,“審行”,義即審慎地實行。同時,參《朱子語類》卷一九德明錄:“如看《論語精義》,且只將諸說相比並看,自然比得正道理出來。如識高者,初見一條,便能判其是非。如未能,且細看,如看按欵相似。”又同卷榦錄:“問:‘精義有說得高遠處,不知如何看。’曰:‘也須都子細看,取予却在自家。若以為高遠而略之,便鹵莽了!’”其中,“且只將諸說相比並看”,“取予却在自家”等語,皆言要謹慎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