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中都简述
地理位置处于大都和上都之间的元中都,存在时间虽然较短,但在元朝都城制度中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一、中都的兴废
元中都建在元朝的隆兴路内。隆兴路原为金朝时的抚州(州治在今河北张北县),辖柔远、集宁、丰利、威宁四县,一万一千三百八十户。①(参见《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十一月,“升抚州为隆兴府,以昔剌斡脱为总管,割宣德之怀安、天成及威宁、高原隶焉”。昌州亦同时划入隆兴府。当年十二月在此建立了行宫。②(参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卷五,《世祖纪二》)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析上都隆兴府自为一路,行总管府事”③(《元史》卷六,《世祖纪三》),辖昌州和高原、怀安、天成、威宁四县。
大德十一年六月二日(1307年7月1日),元武宗海山在隆兴路的旺兀察都建立行宫,“立宫阙为中都”。次年七月六日(1308年7月23日),“旺兀察都行宫成。立中都留守司兼开宁路都总管府”④(《元史》卷二二,《武宗纪一》),元朝的都城由此变成了三个。
海山在位期间,为建设中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海山病死,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秉政,很快下令停止建造中都。三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元仁宗)。四月二十二日(1311年5月10日),“罢中都留守司,复置隆兴路总管府,凡创置司存悉罢之”①(《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中都的建制,实际上只存在了两年零十个月。
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十月,将隆兴路改名为兴和路,仍辖一州四县(昌州后改名为宝昌州)。按照元后期的统计,兴和路辖有八千九百七十三户(比金朝时减少两千余户),三万九千四百九十五人。②(参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
元武宗海山选择在游牧与农耕地区分界线上设立中都,似乎是要用中都取代上都。但是从元武宗长期在草原生活的背景和与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微妙关系来看(详见本书下篇第五章),元武宗更讨厌的应是大都宫廷生活及其人际关系。中都的设计思路也是正都的布局,所以元武宗的真实用意可能是以新建立的中都来取代设立在农耕地区的大都,所以元武宗刚去世,爱育黎拔力八达就废掉了中都的建制。
二、元中都的布局和建筑特征
元中都遗址位于今河北省张北县城北十五公里处,俗称白城子,在《口北三厅志》中被误认为北羊城遗址。20世纪90年代初,张北县文物、史志工作者对白城子遗址进行实地调查,综合该遗址出土的元代文物,确认此地为旺兀察都行宫即元中都遗址。③(参见贺勇、李惠生、马逵:《元中都遗址认定及其历史考古价值》,载《文物春秋》,1998(3))1998年8月至10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中都遗址内进行了一次小型试发掘,出土了少量建筑材料。调查和考古发掘为认识中都的本来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宫城。中都宫城坐落在全城中央,城垣长六百一十米,宽五百五十五米,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基宽十二米。宫城城墙用夯土筑成,四角有外包砖角楼。宫城四面各开一门,城门宽约八米至十米,无瓮城。
中都宫城城垣正中现有一长一百一十六米、宽四十八米、高三点一米的大台基,上有柱础遗迹,并出土过汉白玉螭首、琉璃瓦等建筑材料,显然是中都的主体建筑。从柱础的位置看,应为正面呈工字形的宫殿建筑。①(参见董向英:《元中都概述》,陈应祺:《略谈元中都皇城建筑遗址平面布局》,郑绍宗:《考古学上所见之元中都———旺兀察都行宫》,均载《文物春秋》,1998(3))
(2)皇城与外城。中都皇城东、西、北城墙距宫城城墙一百米,南城墙距宫城城墙二百米。皇城城垣长九百一十米,宽七百五十五米,平面亦呈长方形。
中都外城城墙距宫城城墙八百五十米。外城东、西城墙各长两千三百一十米,南、北城墙各长两千五百五十五米。
中都皇城与外城内,发现不少建筑遗迹。在外城北城墙内,有一个二百米见方的台基,显然是大型建筑的遗迹。
(3)建筑材料。元中都遗址及其附近村庄中,发现最多的是石柱础,大致分为两种样式。一种是长方形底座青灰石柱础,底座长一百厘米,宽八十厘米,高五十厘米:另一种是方形底座汉白玉石柱础,底座边长四十五厘米,高二十七厘米。
中都遗址出土汉白玉螭首四件,形制、尺寸与上都出土的汉白玉螭首相同。
中都出土的建筑材料,还有角石、盘龙纹方砖、盘龙纹瓦当、盘龙纹滴水、黄绿釉龙纹瓦当、黄绿釉龙纹滴水等。
(4)器物。中都遗址及其附近地区出土的元朝器物,既有瓷器,也有铜器和铁器。瓷器中,有磁窑产品白釉赭彩花卉罐,龙泉窑产品青瓷碗和钧窑碗等。铜器中,有八思巴文兴和路广储仓印、至大四年铜权、莲花灯、双鱼纹铜镜、摩羯纹长柄镜等。铁器则有大铁锅,与上都遗址出土的铁锅形制相同。②(参见李惠生、赵桂香:《元中都遗址及其周围村庄出土的元代文物》,载《文物春秋》,1998(3)。)
由于资料和考古发现的限制,只能将中都的布局和建筑风格与大都、上都作初步比较。
以外城城墙计算,元朝的三个都城,大都占地面积最大(大都城东墙长七千五百九十米,西墙长七千六百米,南墙长六千六百八十米,北墙长六千七百三十米),约五十平方公里:其次是中都,占地面积约五点九平方公里:再次是上都,占地面积约四点九四平方公里。
大都、上都和中都三个都城都有皇城。皇城的位置,大都在城市南部居中处,上都在城市东南部,中都的皇城则坐落在全城的中央。宫城的位置也有所不同,只有中都的宫城建在皇城的中央部位。
宫廷主体建筑采用“工”字形布局,是元朝宫廷建筑的特点。元中都宫廷主体建筑,采用的就是“工”字形布局,与大都万安宫、上都大安阁的平面布局一样,可见其是一脉相承的。
将城外的河水引进都城,甚至人工开渠,解决都城内的用水问题,是元朝都城设计的一大特色。大都城的引水进京已有学者研究。上都城旁的铁幡竿渠虽然绕城而过,但城内也有河渠遗迹。尤其应注意中都的引水工程。中都遗址南现存一条从忽察都淖引水为护城河的水渠遗迹,现宽10米,深1米。中都宫城东、西、南墙下各有一水道,直通皇城外。宫城下水道口用石条、青砖、白灰勾缝砌成,高约两米,外栅铁栏杆。①(参见董向英:《元中都概述》,载《文物春秋》,1998(3))
尽管现在已不见元朝的宫廷建筑,只能以文献为据推论其原有规模,但研究者往往忽视了元朝都城建筑材料遗存,很少从建筑学角度对当时的建筑材料应用进行探讨。在元朝三个都城的出土文物中,中都出土的建筑材料最多。就已发现的建筑材料而言,大都、上都、中都的宫廷建筑材料无论是用材还是材料的纹饰基本相同。我们不仅应该注意柱础、条石、地面砖、方砖、瓦当、滴水等建筑材料的形制和质地,还应认真考虑这些材料的来源。尤其是草原都市,其建筑材料主要是就地取材还是大量从中原运来,依然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三、抚州—隆兴路—中都—兴和路在元朝交通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