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1473200000007

第7章 大都城的建造过程(3)

除了大都城和皇城、宫城、宫殿、官署的建造外,为解决大都的供水问题,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三项:

第一项是至元三年(1266年),配合大都城的修建,重开在金代已经堵塞的金口的工程。目的是“导卢沟水以漕西山木石”⑤(《元史》卷六,《世祖纪三》),提供建筑材料。这项工程的倡议者是大科学家郭守敬。他鉴于前代开金口失败的教训,提出在“金口西预开减水口,西南还大河,令其深广,以防涨水之患”①(《国朝文类》卷五〇,齐履谦《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重开后,对大都的修建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金口上游浑河的河水泥沙很多,再加上水势特别湍急,时间一久,又发生问题。如至元九年(1272年)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下了两天大雨,立即“流潦弥漫”,旧城通玄门外“金口黄浪如屋,新建桥庑及各门旧桥五六座,一时摧败,如拉朽漂枯,长楣巨栋不知所之”。河水已经冲到新城的城脚。所以有人又提出“塞金口为便”②(魏初:《青崖集》卷四,《奏议》)。但当时未实行。到了大德五年(1301年),浑河水势浩大,郭守敬斟酌情况,“又将金口已上河身,用砂石杂土尽行堵闭”③(《元史》卷六六,《河渠志三·金口河》)。后来,元朝末年,又曾重开金口,但再一次以失败告终。④(参见《元史》卷六六,《河渠志三·金口河》:本书上篇第五章《大都的经济生活·手工业》。)

第二项是金水河工程。金水河是专供宫苑用的水流。它的源头是玉泉山诸泉之水,经过专辟的渠道,流入城内。但何时开辟,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一条材料说:“中统初,定鼎于燕,召公(宁玉———引者)充河道官,疏浚玉泉河渠。”⑤(阎复:《静轩集》卷五,《宁公神道碑铭》)此事可能与金水河有关。

第三项是通惠河工程。由运河和海道漕运的物资,都以通州为终点。如何把通州积贮的物资运到大都,是个很大的问题。金朝作过努力,但失败了。元朝继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任务也落到郭守敬的肩上。中统三年(1262年),郭守敬建议重开前代旧漕渠,“东至通州,权以玉泉水引入行舟”⑥(《国朝文类》卷五〇,齐履谦《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但当时未能实行。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在深入考察地理条件的基础之上,提出更为完善的新建议。他主张引昌平白浮泉⑦(在大都城西北六十里外神山(今凤凰山)下。)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而折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每十里一置牐。比至通州,凡为牐七。距牐里许,上重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①(《国朝文类》卷五〇,齐履谦《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按,牐的用途是“以时蓄泄水行船”,因为大都的地势比通州要高,所以采用这种办法。初修通惠河时河牐用木,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诸牐皆腐”,易之以石。参见宋褧:《燕石集》卷一三,《都水监改修庆丰石牐记》。)。他的建议得到忽必烈批准,并命他和段桢、范文虎等主持这一工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秋天动工,第二年秋天完工②(《元史》卷一七,《世祖纪一四》系此事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八月丙午条下。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一一《贺雨诗序》亦言:“通惠河自壬辰秋开治。”但齐履谦《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以为“首事于二十九年之春”,恐不确。),共“浚通州至大都漕河十有四,役军匠二万人,又凿六渠灌昌平诸水”③(《元史》卷一七,《世祖纪一四》),全长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十步。通惠河工程完成后,运粮船可由通州直达大都城内,积水潭中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盛况。

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创造财富和创造文化的基本的阶级”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见《毛泽东选集》,2版,第2卷,6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大都城就是各族劳动人民无数血汗的结晶。大都建造所需的木材、石料及其他建筑材料,有的来自大都郊区山中,有的是从东北“浮海”而来的,有的则是拆撤汴梁的建筑经由水道、陆路多方运来的。宫内御榻所需木材则是从高丽(今朝鲜)运来的。采伐和运输建筑材料,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仅负责采石的役夫经常就有两千余户。①(参见《元史》卷九〇,《百官志六》)至元四年(1267年),为了“伐木作大都城门”②(赵孟:《松雪斋文集》卷八,《蔚州杨氏先莹碑铭》),即用了三千人。营建同样需要大量劳动力,单单至元八年(1271年)修筑宫城就征发了“中都、真定、顺天、河间、平滦”③(《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等地两万八千余人。这一年有人估计,大都路“打造石材、搬运木植及一切营造等处”,就“不下一百五六十万工”④(魏初:《青崖集》卷四,《奏议》)。如果按全部工程估算,所费劳动力一定是十分惊人的。正是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才建成了雄伟壮丽、震动世界的大都城。

但是,封建地主阶级既窃取了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抹杀了他们所作的贡献。只有极个别人的名字,因为偶然的机会,才得以流传下来,杨琼便是这样的一个。杨琼是曲阳(今河北曲阳)人,世代都当石工。杨琼从小就学习雕石工艺,能自出新意,人莫能及。营建大都时,他奉召来京,受到赏识,负责管理石匠,大都城郭宫殿的许多石雕,都出自他之手。灵星门内金水河上的三座白石桥(周桥),就是由他设计建造的。杨琼对大都城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想见,在其他方面,一定也有类似杨琼这样的人物,遗憾的是他们的名字和事迹都没有保留下来。

大都的修建,是由封建统治阶级组织进行的。他们出于本阶级的私利,在修建过程中,对劳动人民多方进行榨取和压迫。劳动人民除了出工之外,还要供应各种物资和车辆,如至元八年(1271年)“和买秆草烧草又不下数十百万束,料粟不下数十万石,车具不下数千余辆,其余杂细不能缕数也”,表面上,元朝政府规定“供役人夫”,都支“盐粮工价”:征用车辆,也要出钱,叫做“和雇”:向民间要的其他物资,也都出价,叫做“和买”。实则,这些钱都经各级官吏多方克扣,“行移迁调,有数年不得足其价者”①(魏初:《青崖集》卷四,《奏议》)。名为两相情愿的“和雇”、“和买”,实际上都是强迫劳动人民承担的义务。

大都营建的前十余年,元朝政府正在紧张地进行对南宋的战争。起初,元朝政府集中了十万军队,围困汉水上游南宋的军事重镇襄、樊(襄阳、樊城)。襄、樊攻克后,元军顺流而下,大举攻南宋,为此又佥发了十万人充军,总计出动军队二十万人。当时元朝控制下的北方,总共不过一百四五十万户,抽调这样一大批劳动力从军,再加上为军事活动服务的劳动力(站户等),农村中实际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是非常紧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朝政府还要大兴力役,修建大都,其结果必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仅如此,在修建过程中,大都地区“连年蝗、旱,百姓饥乏者众”②(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四,《为不宜先浚新城壕堑事状》)。但除偶然的情况之外,修建并不停止,而且不分季节,“自春徂秋”。连当时的官员们都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不顾人民死活,“实于农务有所妨夺”③(魏初:《青崖集》卷四,《奏议》)。忽必烈是个封建统治者,尽管他比起以前的统治者来说,要高明一些,知道发展生产的重要,但是,他的利益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之间是根本冲突的。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他首先和主要关心的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在修建过程中,没有也绝不可能作合理的安排。大都的修建,使“民力不胜烦扰”,百姓往往“逃避隐匿”。封建统治者的暴政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很大的苦难。

四、大都的人口

根据至元七年(1270年)的统计,中都路共有户十四万七千五百九十,口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④(参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至于中都城(即燕京)有多少户口,没有记载可以说明。在大都新城落成后,旧城的大部分居民迁入新城,此外,从全国各地还徙来了不少人口。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京师民物日以阜繁”①(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五,《游长春宫诗序》),大都人口,肯定有更多的增加。但是,在至元七年以后,元朝政府再没有对北方人口进行过统计,大都到底有多少居民,是不清楚的。

按照当时一般说法,大都城居民有十万户左右。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朝统治者说:“大都民有十万。”②(《大元仓库记》)元代前期的文人王恽在他的一首诗中说到“波及都城十万家”③(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八,《宫井七绝》),在另一处提到“都城十万家”④(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日蚀诗》)。元代中期,宋褧在一首描写大都景物的诗中也说“寂寞东风十万家”⑤(宋褧:《燕石集》卷八,《三月一日杂诗四首》)。可见,这是元代一般公认的一个数字。直到明初还有人说“燕城居人十万家”⑥(童冀:《尚斋集》卷五,《追和东坡石炭诗韵奉简衍公》)。

元代户和口的比例,通常一户有四五口。按此推算,大都居民应有四五十万人。

元顺帝后至元六年(1340年),丞相脱脱等说“大都人烟百万”⑦(权衡:《庚申外史》卷上。)。这个数字说明大都人口到元代后期又有不少增加,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