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节用度、减赋役是从政策角度采取的利民、富民,体现执政以民为本的重要举措之一。厉行节用、持续减轻赋役的君主得民好感,奉为政治典范。荀子首创节制用度之论,认为它是执政者在政治上应该遵循的政策原则和大力推行的举措。荀子指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固多余,裕民则民富。”《荀子·富国》。节用为了裕民富民,同时也利于富国,这是荀子政策思维最可宝贵之特质。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以解经之法,从负面批评君主不知节用,滥用民财、民力的行为,从其反面正论节用减赋之民本主义精神。董仲舒说:“《春秋》之法,凶年不修旧,意在无苦民尔。苦民尚恶之,况伤民乎?伤民尚痛之,况杀民乎?”《春秋繁露·竹林》。节用、减赋以利民、富民的思想和政策,也是历代大多数政治家的共识。明初名臣丘濬认为:“所谓节之一言,诚万世人君制用丰财之要道也。节与不节是盖君主德修之验,府库盈虚之由,生民休戚之本,国家治乱之基。”《大学衍义补·总论理财之道下》。丘濬强调节用、减赋是检验君主的标尺,关系民众祸福、国家治乱之基因,表明其政思之深之高。明朝另一名臣张居正也从政治大局考量,主张君主、朝廷做天下节用的表率,警示统治集团:“当民穷财尽之时,若不痛加省节,恐不能救也。伏望皇上,轸念民穷,如惠邦本,于凡不急工程,无盖征办,一切停免。敦尚俭素,以为天下先。”《张太岳集》卷三十六《陈六事疏》。
节用的同时,还应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从君主、国家获取财力上说,这是首在利民,在利民基础上利国的应取国策。如其不然,赋役重,民力衰,则国危。历史上凡有良知良策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共识共认此理。战国时期《管子》一书中讲:“赋敛厚,则下怨上矣;民力竭,则令不行矣……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管子·权修》。国家财政收入取之于民,其基本原则是“取于民有度”,如斯民无怨,民力厚重,政令畅通,国家安定兴旺;反之,危及国运,招致民反,社会可能动乱,政权可能失稳。历史上的开明君主大多有清醒认识,且在政治实践中力行其道。汉代江山初创以黄老道家思想为指导,实行清静无为政策,恢复和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汉代几位明君如文帝、光武帝多次颁行减免赋税、力役的诏令,举国上下高兴。唐太宗认清过度征收赋税、征发力役乃是促使民众犯上作乱的根源,执政者应反躬自省,减赋役以安国安民。唐太宗指出:“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耶?”《资治通鉴》卷一九二。明朝也有类此故事。明朝初建,明太祖朱元璋眼见民生凋敝,诏令免除府州县吏进京朝贡,以减轻民众负担。他说:“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明史·循吏传序》。朱元璋来自民间,切实体会民众疾苦,在位期间,千方百计举安民、利民之策,为深受元末战乱之苦的民众提供一个较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柳宗元借鉴道家政府无为(不干预)让民自化(自治)的思想,提出了让民众自利的主张。他认为,官府采取的利民举措往往不利民而扰民,不如让民众顺其自然自行发展,政府少干预、少干涉,也许民众觉得顺畅通达。柳宗元说:“安其常而得所欲,服其教而便于己,百货通行而不知所自来,老幼亲戚相保而无德之者,不苦兵刑,不疾赋力。所谓民利,民自利者是也。”《晋问》。柳宗元确信,没有君主、官府的干涉,民众自力更生,可能会生活得更舒坦,更心情舒畅。
其四,整顿吏治是保障国泰特别是民安,促进民众多获实利,生活幸福的政治条件。整顿吏治就官府自身来说是为了推进廉政,就治国理政为民来说,是以廉政为民造福。中国古代思想家从孔子创立儒学即鼓吹廉洁政治,之后历代名儒基于对官吏腐败的深刻认识,提出整顿吏治、安定民生的思想主张。南宋大儒陆九渊常年在乡间生活,对官吏腐败有切身体察,认识深刻,分析透彻。他具体指出:“今天子爱养之方丁宁于诏旨;勤恤之意焦劳于宵肝。贤牧佰班宣惟勤,劳来不怠,列郡成风,感尚慈恕。而县邑之间,贪饕矫虔之吏,方且用吾君禁非惩恶之具,以逞私济欲,置民于囹圄、械系、鞭箠之间,残其支体,竭其膏血,头会箕敛,槌骨沥髓,与奸胥猾徒饕饫咆哮其上。巧为文书,转移出没以欺上府,操其奇赢,与上府之左右缔交合党,以蔽上府之耳目。田亩之民劫于刑威。小吏下片纸,因累累如驱羊。劫于庭庑械系之威,心悸股慄,箠楚之惨,号呼吁天,隳家破产,质妻鬻子,仅以自免,而曾不得执一字之符以赴诉于上。”《陆九渊集》卷五《与辛幼安》。又言:“今日为民之蠹者,吏也。民之困穷甚矣,而吏日以横。议论主民者,必将检吏奸而宽民力。”《陆九渊集》卷七《与陈倅》。陆九渊痛恨贪官污吏,同情普通民众,期望整顿吏治,解救民众于困穷之境。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王夫之、唐甄也提出了整顿吏治、安定民生的主张。王夫之主张严治吏,宽养民:“严者,治吏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并行不悖,而非以时为进退也。”《读通鉴论》卷八。民为国本,官为国具。王夫之严治吏、宽养民的思想主张抓住了治国之大纲,至今启示意义彰然。唐甄认为民众安危系于官员良莠,主张用贤能之士担任政府官员,他说:“明君欲兴上治,举贤以任官,必审官以尽其所学。稽古以为名,顺时以定职,期以先宜,以安天下之民。”《潜书·卿牧》。为此,他提出精简机构,减少官员数量,“以省官为先务”《潜书·省官》。,少害民、多利民。
在中国古代历史舞台上,也不乏一些开明君主和贤臣对吏治的重视,在政治实践上,任用廉正贤能之士,反对和惩治贪官污吏。北宋著名改革家范仲淹在上书皇帝所提十项政策中,有四项(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与整顿吏治直接相关。他在主持朝政期间,派人检查各地吏政,在查到贪官污吏时,立即将其从官员花名册中“一笔勾之”,引起该官员一家老小痛哭,范仲淹不为所动,严肃指出,让这一家子因一官员被罢而哭,比让他祸害地方百姓痛苦要好。参见《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之二。明太祖朱元璋惩治贪官、整顿吏治、发展生产、安定民心之举,深得民心,颇顺民意。他“严立法禁,凡遇官贪吏污蠹害百姓者,决不宽恕”《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八。,严刑酷法打击之。他亲定《御制大诰》,规定:对不法官吏,民众可以联名赴京师告状,或将害民之官吏绑赴京师,各地官府对告状民众不准非理阻挠,否则予以严惩。给民众对官吏一定监督制约权,是朱元璋治国为民的突出表现,也是他惩治腐败决心的标志。明中期,中央政要张居正锐意政治改革,举贤任能,严惩腐败,认为官逼民反,不法官员受惩咎由自取。他在致广大官员信中表示:“广中数年多盗,非民之好乱,本于吏治不清,贪官为害”,“法纪未能,吏不恤民,驱而为盗,此皆酿祸之根”《张太岳集》卷二十一《答两广刘凝斋条经略海资四事》。他主张选用爱民利民官吏,并以此作为考核官员称职与否的标准。他强调各级官吏要“守己端法”、“实心爱民”、“安静宜民”,务求做“良吏”为至要。
其五,全方位利民富民,保、教、养并举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治国理政利民兴国的战略性思考和主张。荀子认为,治国理政之要在发展生产,包括发展农业、林业;与抑商政策不同,他大力倡导发展工商业以利民生;在基本政策上,他不仅赞同减轻民众赋役负担,而且主张平均地税。他总结性指出:“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征,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管子》汇集齐国管子学派的著作,其中整理若干治国利民惠民的政策和措施,为当时和后世治国理政者参酌。《管子·正辅》论列了六个方面治国理政应采取的举措:“辟田畴,利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勉稼穑,修墙屋,此谓厚其生;发伏利,输滞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此谓输之以财;导水潦,利坡沟,决潘渚,溃泥滞,通郁闭,慎津梁,此谓遗之以利;薄征敛,轻征赋,弛刑罚,赦罪戾,宥小过,此谓宽其政;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篓,赈罢露,资乏绝,此谓振其穷。凡此六者,德之兴也。六者既布,则民之所欲无不得矣。夫民得俗,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厚生、输财、遗利、宽政、匡急、振穷是治国德政,德政施,取善政果、足民之需,盖可彰显治国理政为民之绩耳。
唐甄作为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激烈抨击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和官僚政治腐败,同时也期望明君贤相爱民利民,为此,提出18项利民政策措施,并以此作为评价政治权力运作绩效的具体标准。唐甄指出:“责治者必养民。养民之善政,十有八焉:勤农丰谷,土田不荒芜,为上善政一。桑肥棉茂,麻苎勃郁,为上善政一。山林多材,池当多鱼,园多果蔬,栏多羊豕,为上善政一。廪蓄不私敛,发济不失时,水旱蝗螽不为灾,为上善政一。犯其父母必诛,兄弟相残必诛,为上善政一。阐幽发潜,彰孝举节,为上善政一。独骑省从,时行乡里,入其茅屋,抚其父子,子不以为官,无隐不知,为中善政一。强不凌弱,富能周贫,为中善政一。除强暴奸伪,不为民害,为中善政一。居货不欺,商贾如归,为中善政一。省刑轻仗,民自畏服,为中善政一。察奸发隐,四境无道,为中善政一。学校殿庑常新,春秋享祀必敬,为下善政一。城隍、道路、桥梁、庐舍修治,为下善政一。纳税有方,致期不烦,为下善政一。选勇力智谋,具戈甲干盾,教之骑射,以卫四境,为下善政一。天灾流行,疫疠时作,使医疗治,为下善政一。蔬食布衣,燕宾必俭,为下善政一。”《潜书·达政》。上述18种善政措施,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所能想到的利民措施几乎全都涵盖了,包括发展生产,救济穷困,兴办教育,减轻刑罚,善施政法,惩治强暴,勤俭节约,等等。唐甄提出的这些利民措施都是有利民生,为民谋利的,其实现程度取决于统治者能“为政以德”,虽然在君主专制、官僚政治体制下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在其政策思维上却不失其历史启示性。
三、民众政治权利追求与专制政治权力运作的参与
民本主义是中国古代国家治国理政的政治指导思想,其主体是封建君主及其臣僚。民主主义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其主体是全体公民,指向和实践落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简而言之,民本不等于民主,这是就总体而言,如果从政治体制说,五经学说中既有原始民主制的叙说,也有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思想体系中民主思想成分或因素。日知先生的中西古典学研究证明:《春秋》经传中的“国人”,“显然是列国的全权公民”,公元前645年晋国的国人会议、公元前502年卫国的国人会议、公元前409年卫国的国人会议,这些国人议政的记录,表明“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政治和贵族、平民议会制度,发生在东方”,存在过“古代中国的原始民主制”参见日知:《中西古典学引论》,224~244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依据中国古代史料判断日知先生的这个结论,应该可以接受。
中国古代经学政治哲学中民本和民主两个概念并存,但民主思想与民本思想交叉,前者被包容在后者之中。这里,就民众政治权利追求、对君权臣权的制约、民众对专制政治权力运作的参与等相关思想与论述简述如下。
1.民众对政治权利的追求
民众对自己主体性政治权利的追求,可以简称为民权。按照孙中山的说法,民权分政权和治权两大类。政权指民众或人民的政治主权,治权指代议制政府的管理权。一般而言,政权性质决定治权形式。中国古代夏、商、西周三朝,实行君主为中心的贵族集团专政,君主虽然有很大权力,但受传统习俗和宗法等级制约,国人会议形式的贵族议事制度,作为古典民主政治制度,具有贵族民主共和色彩,也有平民参与议事的记录。秦汉大一统帝国及其后,君主专制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但也有朝会、博士参议、谏官谏议等制度相配合。民主政治形式因素和反专制民主性思想世代传承,对现实政治多少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民本主义理路中总是伴随着民众对政治权利的追求心声,涉人格平等、天下为公、民众为政治权力之源等内容。
(1)天赋人格平等权。
中国几千年古代等级制政治生活中,人分十等,处于不同政治等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有不同等级待遇,政治上层和政治底层在政治上极不平等,这是历史的事实。民本主义论理在总体上并不反对君主专制下的社会政治等级制,但他们作为民众代言人也承认天赋人格平等权,尤其肯定天赋道德禀赋平等。激进民本主义者甚至支持民众可以登上政治权力金字塔的顶峰。
战国之际,学术思想大发展,社会剧变,“礼崩乐坏”,贵族政治瓦解,思想家和政治家思考、谋划未来。由于士阶层崛起,以其为代表的自由民力量壮大,反映在政治上是民众政治权利追求呼声高扬。孟子贵民轻君,为民众代言,相信并证明普通民众心性向善,在道德上人生而自主平等,普通人与圣人(如尧、舜)在知识多少、能力高低上有别,在道德上没有区别。他继承孔子重人、重民,爱人、爱民思想,进一步发挥:“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覵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我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有句名言叫做“人皆可为尧舜”,孟子不仅限于道德上无别,也期冀政治人格平等。当时,孟子的观点并不孤立,他的这一观点是多人的共识。《晏子春秋》借名臣晏婴之口论说了君主与民众在政治法律上应该平等的问题:“封人曰:‘使君无得罪于民。’公曰:‘诚有鄙民得罪于君则可,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晏子谏曰:‘君过矣!彼疏者有罪,戚者治之,贱者有罪,贵者治之,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第十三》。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问身份如何。在当时,他主张最高统治者君主如果犯了罪,要由民众来惩罚。这不仅表示天赋人格平等,而且近于革犯罪君主之命的民权。类此观点,在秦相国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中也有表现。该书认为,君主、卿相的权位非高不可攀,平民也可以登上君主、卿相的宝座,甚至如有机会,也可以对统治者进行报复。书中这样写道:“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唯时也。”《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文章未必写实,其寓言式思想表达理路清晰——布衣可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