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1502500000029

第29章 “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贻——良好思维学习习惯的培养(2)

当孩子为自己定出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父母可以让孩子进行家庭答辩,父母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孩子必须一一回答,努力说服父母接受自己的方案。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分析能力的提高,更能够加强孩子的责任心,对学习更负责任。

习惯69.培养孩子善于与所获得的知识建立联系的好习惯

面对新的问题时,如果能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会让解题过程变得更轻松。考试的真正目的,也正是为了让学生自如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然而,联系已有知识的关键在于一个字——活,如果用得过于死板,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不宜刻板套用已有的知识

现代汉语的语法分析体系是从西方套用来的,这就是说我们使用着中国语言,而衡量这种语言的标准却是西方的。这套不合体的标准,却在语文课上被老师津津乐道。而事实上,我们更应当从整体上去把握中国语言,把握语言的整体特征,不能强要每个学生都成为语言学家、逻辑学家。

正是语法体系的错位,使得我们的语言审美也出现了问题。比如《明湖居听书》中的一句:“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我们一定会说这一句很美。

然而,有学生就模仿,写《我的同桌》:“她的头发像黑色的瀑布,眼睛像夜明珠,鼻子像大理石,嘴像一条小船,脸盘子像十五的月亮……”当所有这些比喻拼凑到一起时,就出现了一个极恐怖的形象,还不如直接说一句“我的同桌很美”来得实在。

这就是刻板套用已有的知识,这种毛病还不止出现在文科中,理科一样存在着类似问题,比如用错了公式和定理。这种刻板的套用,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入,仅仅凭借一些表面印象来运用,并没有真正地理解。

10岁孩子写作文

高洋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父亲开眼的是根本没有教科书。一个学期过去,父亲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孩子笑着说了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老爸的脑门上。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以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父亲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土,敢去作吗?于是乎严声厉色,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父亲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他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竟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父亲没有赞扬,也没评判,因为自己也有点发懵,一是他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这是父亲本人在读研究生之后,才开始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他已经30岁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一个10岁的孩子,就能处理大量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编纂成书。最初是对资料的搜集和筛选,然后是把选好的内容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连接起来,最后再从文字上通一遍,配图,排版,打印。分章分节本身就体现出了逻辑的递进关系,而列出参考书目,则显示出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整个过程中,找资料并不难,难的是在各种资料之间建立联系,把散乱的点连缀成篇。有了这种能力,任何复杂的综合应用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高考作文也不再可怕。对家长来说,让你的孩子获得这样的能力,其实并不难。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让孩子找联系

对于孩子学习上的难点,家长可以让他寻找各种关联内容,或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者在规律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样有助于孩子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结,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2.让孩子独立制作知识结构网络图

家长可以让孩子把某一科目的知识,都用图表的形式联结起来,体现出相互间的关系。这能让分散的知识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尤其在自己动手总结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3.遇到难题时,引导孩子回忆相关知识

当孩子在难题面前“卡壳”,父母可以引导他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努力寻找互相间的联系。可以把难题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用相应的知识解决。这同时也是对旧知识的一次复习。

4.让孩子系统介绍某一门科目

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某一门科目的内容。为了尽量全面,孩子就不得不寻找相互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一旦建立,以后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5.用创造性的题目,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

家长可以仿照前面提到的例子,出一些有创造性的题目,让孩子独立完成一篇论文。题目应该能尽量引起孩子的兴趣,也可以由孩子来选。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也能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而且里面会有他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习惯70.培养孩子发散思维的好习惯

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在考试中丢分,那么不妨看一下为什么丢分——难道所用到的知识,自己的孩子没有学过吗?不是!既然不是,丢分就只有一个理由——思维不够灵活,不知道怎样用那些学过的知识。令人悲哀的是,孩子们在学习上花了那么多时间,付出那么多努力,却没有学会主动地、灵活地去思考问题。

“天才”的挫折感

黄全愈博士在美国收到了一封厚厚的家信,拆开一看,有一张约两尺见方的宣纸国画,画的是竹子:疏疏落落的竹叶,斜斜弯弯的竹竿,布局协调,浓淡有致,且远近成趣。一读信,则大吃一惊——这幅画竟然出自3岁儿子的手!

教育系主任布莱思博士正好进来,看到了那幅画,黄博士开玩笑说:“这是一个著名的教授画的!”只见布莱思眨了眨那双蓝蓝的眼睛,点点头沉吟道:“不错!不错!”当他得知真相,脸色在一瞬间掠过了几个变化:既有被作弄的尴尬,又十分不相信那是3岁儿童的画,同时也对自己鉴赏中国画的水平有点怀疑……

这事让黄博士震惊,因为把一个3岁儿童的画说成是一个著名教授的画,也有人相信,而且这人是一个美国大学的教育系主任!

这有两个可能:第一是该美国教授鉴赏中国画的水平太低。这个“可能”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连黄博士自己也没想到是儿子的画!第二是儿子的绘画技巧实在太好,以致达到“乱真”的地步。

后来,黄博士没敢再开玩笑,老老实实“坦白”是儿子的画。但是见者竟然没有一个相信,反而都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然而,当他儿子到美国后,却不愿意学画画了。因为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只出一个题目,让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有站着画的,有跪着画的,也有趴着画的。他们笔下所绘,更是不敢恭维: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连这么破的画都能受表扬,孩子画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没劲!真没劲!

于是,父子俩一致决定退班,这简直是误人子弟,简直是“放羊”!

父亲的反思

每次儿子画完画都要问:“像不像?”既然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为样板来要求自己。

父亲开始仔细观察儿子,发现不管给他什么画,他几乎都能惟妙惟肖地画下来,或者说“拷贝”下来,“克隆”下来。但如果要他根据一个命题自己创作一幅画,那就难了。

因为原有的训练模式是: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

这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由于没有“心”的参与,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长此以往,他的绘画过程就仅仅是一个由眼睛到手的过程。所以,他的眼睛里有画,心里没有画。

眼睛里的画只能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心中“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就只能重复他人。

父亲告诉儿子,如果自己要画他,可以照着他的相片来画,也可以写生式地画对面的他。但心里更想画的儿子是什么样哪?数年前离开中国时,当他正要一头钻进车里,猛地觉得脑后被一股无形的第六感在吸引着,回过头来,只见朦胧的晨曦中,儿子被奶奶抱在手上,睁着两只大眼在看着爸爸,眉宇间流露的神情,与那3岁的“嘟嘟”脸显得那样的不协调……要画就画心中的儿子,而不是照片上的儿子。画心中的画才有动人心魄的震撼力!

找到心中最有震撼力的画面,就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面对难题找出答案,也是这样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应变能力,没有好成绩。

1.鼓励孩子多提思路

从小带孩子做题的时候,就应该不过于重视答案,而着重于启发孩子,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这样能让孩子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其终生受益。

2.对作文题目多列提纲为了培养孩子的作文能力,可以要求孩子对每个题目,列出3到5份提纲。这样,孩子就能更积极地思考,并且临考时,可以从几份腹稿中,选出最好的。

3.鼓励孩子的奇思异想

当孩子提出任何奇怪的想法,家长应当立即鼓励,说“了不起”。鼓励孩子的奇怪想法,就是鼓励孩子多思考,而批评则只能让孩子的思维能力萎缩。

4.家中设立“创意奖”

可以在家里设立创意奖,当孩子在学习上想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思路,或者有了什么别的独创性想法,就应该予以奖励。只要家长有如此的态度,孩子的发散思维就能受到极大鼓励。

5.和孩子做思维比赛

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想的歪点子多。这种趣味性的练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思维活跃性,并让他渐渐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在难题面前永不言败。

6.把“脑筋急转弯”作为娱乐

休息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人拿一本《脑筋急转弯》,相互出题目考,谁输了就打一下巴掌或刮一下鼻子。这种游戏能直接锻炼孩子发散思维的能力,并且其中的乐趣能很快驱散学习的烦恼,是十分好的休息方式。

习惯71.培养孩子善于做阶段性总结的好习惯

《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哪里掌握得比较充分,哪里还有不足。如果连自己的缺点和问题都不知道,你如何复习?你又怎么面对考试?你的不足不是试卷上老师打的叉,而是头脑里知识的空白。

大家有问题

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一两道难题,大家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如果题目本身并没有超出所学的范围,那就说明了一件事:大家都有问题,不善于思考,他们的学习,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进一步分析,难题为什么难?解题的关键在哪里?大多数时候,只要综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就能找到其中的突破口。之所以大家都找不到,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大家对已有知识的掌握都不够牢固,不知道怎样使用头脑中的知识,这时,他们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的。

如何把死的知识变活?办法有很多种,你甚至可以从头到尾再学一遍。但要说效率最高的办法,还是做阶段性的总结。也就是说,每学一段,都应该对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掌握情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要清楚,自己还有什么弱点和不足。这是大家的问题,谁能解决它,在和大家的竞争中,谁就会更有优势。

那么,怎么样总结才能有最好的效果?知识量那么大,旧的还没消化吸收,新的就已经来了,跟老师的进度似乎总也跟不上,总有差距,学得越多,漏洞就越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学校的集体教学要顾及大家,带着大家一起走,自然不能完全符合个人的需要。因此,善于总结的学生应该明白一点,那就是学习主要靠自己,老师和学校、作业和考试,只能起一个辅助作用。这样,你就可以把目光始终盯在自己身上,看我有什么差距,我有什么问题,我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帮助自己。一定要记住,只知道听课,不知道自学不知道总结的学生,永远不会成为好学生。

老师为我们震惊

黄全愈博士的儿子碰到过一份作业,题目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介绍祖国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很真诚地问爸爸:“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误后代,爸爸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番气力,他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微机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看着儿子那专心致志的样子,父亲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如何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最终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设计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一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爸爸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进入的境界。爸爸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们震惊。“是不是?”儿子问爸爸,爸爸无言以对,只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去做的孩子,还有不敢断言的事情吗?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小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不比学者专家和教授更差。你的孩子也是天才,能不能发挥出他的天赋,就看做父母的怎样培养了。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给孩子出一些需要总结的大题目

为了培养孩子阶段性总结的能力,父母可以出一些大题目,让孩子自己查资料、自己总结,从中获得成就感。这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让孩子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2.让孩子定期汇报自己的不足和弥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