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1508200000036

第36章 季氏第十六(1)

本篇共十四章,内容涉及治国理政、国家统一、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方面。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等章,阐述了孔子“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的思想。“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两章,阐述了孔子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批评了季氏等大夫违礼僭越的行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等章,是孔子对道德修养的要求,是修身的指南。“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一章,体现了孔子的学习观和教育思想。

16.1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②。”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③?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④,且在邦域之中矣⑤,是社稷之臣也⑥。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⑦,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⑧:‘陈力就列⑨,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上代的鲁国国君曾让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他呢?”冉有说:“季氏要这么做,我们两人都不愿意这样做。”孔子说:“冉求!古代史官周任说过:‘施展才力就担任职务,不能尽力就应辞职。’有危难不支持,将倾倒不扶持,那又何必用你当助手呢?而且你的话是错的。老虎、犀牛逃出笼子,龟甲、美玉坏在匣中,这是谁的过错?”冉有说:“如今的颛臾,城邑坚固,而且离季氏封邑费很近。现在不去占领,以后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憎恶不说想要却一定寻找借口。我曾听说,拥有封国和家族的人,不担忧贫困而担忧不平均,不担忧人少而担忧不安定。因为平均就不会有贫困,和谐就不觉得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做到这样,边远的人不归服,就完善礼乐教化来吸引他们。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现在你们辅助季氏,边远的人不归服而不能吸引他们,国家分裂瓦解而不能守护,却图谋在国家内部使用武力。我担心季氏的忧愁不在颛臾,而在鲁国朝廷内部。”

【注释】①季氏:指季桓子。颛(zhuān)臾:春秋国名。伏羲之后,风姓,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②事:指军事行动。③无乃:岂不,恐怕。④东蒙:今山东省蒙阴以南的蒙山。东蒙主:指主持东蒙山的祭祀。⑤邦域:指鲁国的疆域。⑥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指代国家。⑦夫子:指季桓子。⑧周任:古代的一位史官。⑨陈力:施展才力。就列:担任职务。止:停止。指辞职。颠:跌倒,倾倒。相:辅佐的人,助手。兕(sì):雌的犀牛。柙(xiá):关野兽的笼子。椟:木制的匣子。固:坚固。费: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忧:忧愁。指祸患。疾:憎恶。舍曰:不说。辞:指托辞,借口。有国有家者:指诸侯、大夫。古代诸侯拥有封地,称诸侯国;卿、大夫拥有采邑,有自己的家族。倾:倾覆。修:整治。引申为完善。文德:指以礼乐教化进行统治。来:通“徕”,招徕。意思是吸引。分崩离析:分裂瓦解。干戈:指武力。动干戈:使用武力。萧墙:古代宫室用来分隔内外的当门小墙。这里喻指鲁国朝廷内部。因鲁国国君曾多次想除去三桓,而季氏长期专权,是鲁君首先要除去的对象。

【解读】这是《论语》中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章。孔子以德治国、以礼服人的思想,在此章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冉有、子路作为季氏的家臣,知道季氏将攻打颛臾,不但不劝阻,反而试探孔子的态度。孔子不赞成讨伐颛臾,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为喻,说明过错不在颛臾,而在朝廷的治国措施。当冉有以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进行辩解时,孔子对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他不说想要却一定寻找借口的做法为君子所憎恶。接着,孔子耐心地给冉有和子路讲述了自己以德治国、以礼服人的政治主张。古人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此章所记述的“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等名言、警句,作为孔子提出的治国之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能给当政的官员以深刻的启示。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①;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②;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③,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制定礼乐,出兵讨伐,由天子决定;国家政治黑暗,制定礼乐,出兵讨伐,由诸侯决定。由诸侯决定,大概传十代很少有不亡国的;由大夫决定,传五代很少有不亡国的;由家臣执掌国家权力,传三代很少有不亡国的。国家政治清明,政权就不会掌握在大夫手里。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

【注释】①礼乐征伐:制定礼乐,出兵讨伐。自天子出:意思是由天子决定。②十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十世即十代。希:同“稀”,稀少。失:丧失。指亡国。③陪臣:大夫的家臣。执:执掌,把持。

【解读】此章是孔子在总结历史经验、联系社会现实基础上提出的治国主张。这个主张的核心是“天下有道”,即通过推行仁德礼制,实行“以德治国”,进而达到国家政治清明。这样,就会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由天子决定礼乐、战争等大政方针,大夫就不能专权,民众安居乐业而不会批评国政。反之,如果国家政治黑暗,就会导致礼崩乐坏、社会动乱,各地诸侯互相兼并、扩张称霸,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孔子从齐国传十代、晋国传九代、鲁国传五代等教训,指出了诸侯僭越、大夫执政、家臣专权的严重后果。以德治国的原则、国家统一的理想,是孔子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他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一大贡献。杨伯峻先生为此章所作的注,引证了大量史实,可作为阅读或研究此章的重要参考:“‘自天子出’,孔子认为尧、舜、禹、汤以及西周都如此;‘天下无道’则自齐桓公以后,周天子已无发号施令的力量了。齐自桓公称霸,历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顷公、灵公、庄公、景公、悼公、简公十公,至简公而为陈恒所杀,孔子亲身见之;晋自文公称霸,历襄公、灵公、成公、景公、厉公、平公、昭公、顷公九公,六卿专权,也是孔子所亲见的。所以说‘十世希不失’。鲁自季友专政,历文子、武子、平子、桓子而为阳虎所执,更是孔子所亲见的。所以说‘五世希不失’。至于鲁季氏家臣南蒯、公山弗扰、阳虎之流都当身而败,不曾到过三世。当时各国家臣有专政的,孔子言‘三世希不失’,盖宽言之。这也是历史演变的必然,愈近变动时代,权力再分配的斗争,一定愈加激烈。这却是孔子所不明白的。”(《论语译注》)

16.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①,政逮于大夫四世矣②,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③。”

【译文】孔子说:“任命官员不由国君做主已经五代了,政权落到大夫手上已经四代了,所以仲孙、叔孙、季孙的子孙衰微了。”

【注释】①禄:俸禄。指代任命官员的权利。去:离开。公室:王室。指鲁国国君。去公室:意思是不由国君做主。五世:指鲁国的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代国君。②逮:及,到。逮于大夫:落到大夫之手。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

③三桓:因鲁国的仲孙、叔孙、季孙三卿都出于鲁桓公,因此称为三桓。微:衰微。

【解读】此章与上一章有联系。孔子的意思是,由于鲁国的国君违礼僭越,不行德治,导致了五代国君不能行使权力,季孙氏一家四代专权、仲孙叔孙季孙这三桓的子孙衰微的后果。可见,孔子大力推行仁德、礼制,目的是恢复国家的正常统治秩序,实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从根本上改变当时那种礼崩乐坏、社会动乱、道德沦丧的局面。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历尽艰辛,矢志不渝。孔子的伟大正在于此。

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友,这样就有益;与逢迎谄媚的人交友,与虚伪圆滑的人交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友,这样就有害。”

【注释】①谅:诚信。②便辟:逢迎谄媚的样子。③善柔:阿谀奉承。指虚伪圆滑。④便佞:花言巧语,阿谀逢迎。指夸夸其谈。

【解读】此章记述了孔子的交友之道。孔子善于观察人、评价人,因此总结出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经验。他认为,与正直、诚信、多闻的人成为朋友,相互交往、切磋,就对自己有益;如果与逢迎谄媚、虚伪圆滑、夸夸其谈的人成为朋友,就会受其影响,臭味相投,败坏品行,深受其害。可见,一方面,孔子主张交友,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慎重交友,不能不加区别把什么人都当作朋友。孔子的这一观点,值得今人特别是年轻人借鉴。

16.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①,乐道人之善②,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③,乐佚游④,乐宴乐⑤,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乐趣有三种,有害的乐趣有三种。以礼乐节制行为为乐,以说别人的长处为乐,以多结交好朋友为乐,这样就有益;以骄纵放肆为乐,以游荡无度为乐,以宴饮游乐为乐,这样就有害。”

【注释】①节:调节,节制。②道:说。③骄乐:骄纵放肆。朱熹《论语集注》:“骄乐,则侈肆而不知节。”④佚游:游荡没有节制。⑤宴乐:宴饮游乐。

【解读】孔子十分重视人性道德的修养。培养什么兴趣,以什么为乐趣,是人性道德修养的一项内容。在三种有益的乐趣中,孔子把“以礼乐节制行为为乐”放在首位,强调了礼乐制度对于规范人的行为的重要性。在三种有害的乐趣中,居于首位的是“以骄纵放肆为乐”,说明骄纵而不知节制就会违背礼制,从根本上影响人的品德和行为。孔子认为,人应该适当游玩、宴饮,但游荡无度、宴饮不节就对人有害。

16.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②,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③。”

【译文】孔子说:“与君子相处有三种过失:不到他说话时却说了叫做急躁,到他说话时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对方脸色表情而说话叫做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