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1508200000035

第35章 卫灵公第十五(3)

【译文】孔子说:“人能够弘扬光大正道,不是正道弘扬光大人。”

【注释】①弘:扩大。意思是弘扬。道:大道,正道。

【解读】朱熹《论语集注》说:“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朱熹认为,孔子所说的人与道的关系,是“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这种看法很有深意。孔子认为,人应该有向善之心,并通过人性道德的修养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成为具有德行操守、能够领悟人生真谛、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贤德的人,因此能够遵行和弘扬正道;正道能够感化人、启迪人,进而激励人,却不能用来为奸佞、卑劣的人装点门面、提高声望和地位。这就是人与道的辩证关系。

15.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就真是过错了。”

【解读】现实生活中,人难免犯错误,绝对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孔子能够正视这个问题,认为犯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只有勇于承认错误,及时改正错误,才是明智的做法。否则,就会导致一错再错、无可挽回的后果。孔子的这个观点,既是对待错误的明智之举,也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宽容精神。

15.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晚不睡觉,用来思考,结果没有收获,不如去学习。”

【解读】此章讲思考和学习的关系。孔子认为,如果脱离学习和实践,整天冥思苦想,只能是空想、玄想,不会有所收获。与其这样去空想,不如认真学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在实践中运用。孔子所说的学习,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仁德、礼制思想。通过对包括仁德、礼制在内的文化典籍的学习,并认真思考、领悟,从而提升自己的德行、操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君子。孔子反对空想,主张学、思结合的观点,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值得学习和借鉴。

15.3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①。耕也,馁在其中矣②;学也,禄在其中矣③。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孔子说:“君子谋求正道而不考虑衣食。耕作,就能得到食物;学习,往往得到俸禄。君子担忧正道能否实行,而不担忧是否贫穷。”

【注释】①道:指事业。食:食物。这里指衣食。②馁:《中华大字典》:“馁,餧或字”。又注:“餧,飤也……原本《玉篇》云,以物散与鸟兽食之。”飤(sì):以食食人。这里意思是得到食物。许多学者把“馁”解作饥饿,不从。③禄:俸禄。

【解读】孔子主张君子应该谋求正道,考虑大事,不能为衣食等小事分散精力。他认为,努力耕作,就能解决吃饭问题;致力于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就有机会从政而得到俸禄。君子应该担心的是正道能否实行这样的大事,而不能常常考虑担忧自己贫穷的处境。孔子鼓励学生专心学习,提倡“学而优则仕”,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因此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他思想中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倾向,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15.33子曰:“知及之①,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②,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③,未善也。”

【译文】孔子说:“凭聪明才智得到它,不能以仁德保持它,即使得到了,也一定会丧失。凭聪明才智得到它,能够以仁德保持它,但不用严肃的态度对待它,老百姓就不会敬重拥护。凭聪明才智得到它,能够以仁德保持它,用严肃的态度对待它,但行为不合乎礼制,还算不上完善。”

【注释】①知:同“智”,指聪明才智。之:此章一连出现了十一个“之”字,其所指一说是百姓,一说是禄位、天下,一说是大道、正道。从第二说。②莅:临,到。这里意思是对待。③动:举动。指行为。

【解读】此章讲述国君和官员得到各自的职位后如何忠于职守、做到尽善尽美的问题。孔子认为,国君和官员要保持自己的职位,就必须尊崇和施行仁德;要得到老百姓的敬重拥护,就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责,做到忠于职守;要做到尽善尽美,还必须在执政过程中使行为合乎礼制,不做徇情枉法的事情。“仁”、“庄”、“礼”是孔子向执政者提出的为政之道,也是执政者加强自身修养的三个层次。执政者能够做到以德治国、忠于职守、依法行政,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执政为民的境地。李泽厚先生说:“在《论语》中,‘仁’比礼、义、智、信等要突出得多,地位也高得多。但在这里,却表明‘仁’虽最重,却并不能代替其他各项。这似乎又一次表明‘仁’的基本含义主要涉及的是内心情感,并不能也无须包括其他一切。”(《论语今读》)可见,“仁”、“庄”、“礼”三项中,“仁”居于首位,但这三项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执政过程中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①,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会耍小聪明,而能在大义上经受考验;小人不能在大义上经受考验,却会耍小聪明。”

【注释】①小知:即“小智”,小聪明。大受:承担重任,委以重任。这里指在大义上经受考验。

【解读】此章孔子采取对比的方式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具有德行,为人正直,考虑问题着眼全局和长远,与人交往不会耍小聪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经受考验,不失气节;小人品德低劣,为人奸诈,考虑问题着眼局部和眼前,与人交往好耍小聪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能经受考验,而会丧失气节。孔子谈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目的是要求学生加强品德人格的修养,要学习君子而不能效法小人。

15.3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①。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②,未见蹈仁而死者也③。”

【译文】孔子说:“民众需要仁德,超过需要水火。我看见过进入水火而死的人,没有见过实行仁德而死的人。”

【注释】①甚:超过,胜于。②蹈:踏入,进入。③蹈:实行。

【解读】人的生存离不开水、火,人类的发展更离不开水、火,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水火与仁德相比,水火易得,仁德难求。一旦暴虐的昏君(如殷纣王一类人)当道,民众就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人对水火的需求又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带来危害;对仁德的需求则不受限制。行仁政的人带给民众的恩惠,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恩惠中,民众就会产生幸福感、羞耻心,就会诚心向善,遵礼守法。孔子强调民众需要仁德超过需要水火,是希望学生跟随自己学习时加强人性道德的修养,从政后努力践行仁德,从而实现以德治国、造福民众的理想。

15.36子曰:“当仁①,不让于师②。”

【译文】孔子说:“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注释】①当:遇到,面对。朱熹《论语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②让:谦让。

【解读】这是孔子鼓励学生践行仁德的一句名言。孔子的意思是,在践行仁德的问题上,学生不能畏首畏尾,担心超过老师,而应该积极主动,大胆去做。孔子说这句话,既体现了他的胸襟、气度,又反映了他渴望学生去践行仁德、造福民众和社会的心情。

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①。”

【译文】孔子说:“君子坚守正道,而不拘泥小信。”

【注释】①贞:正。指正道。朱熹《论语集注》:“贞,正而固也。”谅:诚信。朱熹《论语集注》:“谅,则不择是非而必于信。”因守信而不分是非,不辨黑白,就是拘泥小信。

【解读】孔子历来主张君子要讲诚信,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但他又反对因守信而不分是非、不辨黑白。如果对残暴、奸佞的人守信用,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孔子认为,君子在坚守正道、践行仁德的情况下,不必拘泥于小信。如果背离正道,去讲守信,那就是固执、迂腐。因此,他提出的“贞而不谅”的主张,既有原则性,又体现了灵活性。

15.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①。”

【译文】孔子说:“侍奉国君,先勤勉工作,然后领取俸禄。”

【注释】①食:动词,食禄。即领取俸禄。

【解读】孔子主张臣要像臣,就是臣要对国君忠诚,要忠于职守,有敬业精神。“敬其事而后其食”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缺乏敬业精神,不讲付出,只考虑收获,这种人无论到什么单位工作,都不会受到欢迎,更不可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15.39子曰:“有教无类①。”

【译文】孔子说:“教育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要区分他们的类别。”

【注释】①类:种类,类别。

【解读】周代至春秋时期,由朝廷和官府办学,天子为贵族子弟设的大学叫辟雍,诸侯为贵族子弟设的学校叫泮宫,只有卿大夫的子弟才能入学。孔子创办“私学”,不问出身,广收门徒,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使不同阶级、出身的人都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在孔子的学生中,有出身贵族的孟懿子,出身卑贱的仲弓,富有的子贡,也有学习勤奋的颜回,懒惰贪睡的宰予,率直果敢的子路。他们出身不同,性格各异,学习态度不一样,都在孔子办的学校里学习。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一面旗帜,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5.40子曰:“道不同①,不相为谋②。”

【译文】孔子说:“人生理想不同,就不互相商议。”

【注释】①道:历来解释较多,如思想、道路、见解、主张、人生理想等,都解释得通。我们取后者。②谋:谋划,商议。

【解读】人生理想不同,追求的目标就不同,发展的道路也不一样。这样的人在一起商议、谋划大事,站的角度不一样,考虑问题的立足点不一样,不可能达成共识,更不可能长期共同努力和奋斗。这与现代社会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谈判不一样。谈判双方可以是制度不同、经营理念不同的对手,但谈判目的是求同存异,维护各自的利益。

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言语足以表达意思就行了。”

【解读】此章讲述了孔子关于语言作用的基本观点。孔子善于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论是评价人物、抒发感慨,还是讲述人生经验、启发教育学生,其语言都不堆砌华丽辞藻,不作空洞的说教,朴实无华,明白如话。这也是《论语》能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至今仍具有生命的活力,继续影响和启迪着世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15.42师冕见①,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②?”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③。”

【译文】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都坐好了,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乐师冕出去了。子张问道:“这是与盲人谈话的礼节吗?”孔子说:“对。这本来是帮助盲人的礼节。”

【注释】①师:指乐师。冕:乐师的名。古代乐师,一般都是盲人。②师:乐师。这里指盲人。道:这里指方式、礼节。③固:本来。相(xiàng):扶助,帮助。

【解读】盲人生活艰难,行动不便,是社会上的弱者。孔子在接待盲人乐师时小心翼翼,谈话时非常客气,体现了他以礼待人,特别是以礼接待盲人的仁者情怀。在这里,仁爱之心是孔子的内在情感,待人的礼节是仁的外在表现。仁和礼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孔子在回答子张的问话时说:“固相师之道也。”这说明,在古代礼制中已有体现关心、尊重盲人的礼节。在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仍然有一些人不关心、体贴、尊重残疾人,随意占用盲道、不为盲人让路,甚至辱骂、欺负残疾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孔子对待盲人的态度和与盲人谈话的礼节,是世人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