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1508200000040

第40章 阳货第十七(3)

【译文】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用生病来推脱。传话的人出了房门,孔子就取下瑟弹唱起来,让孺悲听见。

【注释】①孺悲:鲁国人。鲁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学习礼制。②将命者:持命令的人,即传话人。

【解读】此章记述的情况具体背景不详,因此学者有多种解释。一说孺悲对孔子有失礼之处,孔子不愿见他,但又通过弹瑟唱歌让对方知道自己是不愿见他,以此让他反思自己的过失,这就是“孟子所谓‘不屑之教诲’,所以深教之也”(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曰)。一说是孺悲初次拜见孔子而无人引荐,这有违当时的礼节(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据《礼记?杂记》记载,孔子不但见了孺悲,而且接收他为自己的学生。因此两说都能说通,但因不明具体背景,仅供研究者和读者们参考。

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①,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②,礼必坏③;三年不为乐,乐必崩④。旧谷既没⑤,新谷既升⑥,钻燧改火⑦,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⑧,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⑨,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译文】宰我问道:“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仪,礼仪一定会废弃;三年不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疏。陈米已经吃完,新米已经出来,钻木取火一个轮回,一年时间就够了。”孔子说:“守丧一年,就吃白米饭,穿丝织衣服,你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这样去做吧!君子守丧时,吃美味的食物觉得不可口,听音乐不会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所以不这样做。现在你心安,就这样去做吧!”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德呀!儿女出生后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宰我对他的父母也有过三年的爱吗?”

【注释】①丧:哀葬死者的礼仪。三年之丧:指为父母守丧三年。②为礼:习礼仪。指参加礼仪活动。③坏:破坏,废弃。④崩:崩溃。指荒疏。⑤旧谷:指陈米。没:意思是吃完。⑥升:登场。意思是出来。⑦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使用木材不同。春季用榆柳,夏季用枣杏,秋季用柞楢,冬季用槐檀。改火:指取火因四季不同而改用不同的木材。这里指一个轮回。⑧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⑨旨:美味。甘:甜。指可口。居处:住所。指家里。不安:意思是不觉得舒适。予:宰我名。通丧:通行的丧期。

【解读】“三年之丧”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礼制,孔子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把这种伦理规范和孝亲的心理情感融为一体,把“三年之丧”的礼制规范上升为人的自觉行为。孔子认为,一个人出生后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这三年中,父母不但要关心子女的吃喝拉撒,关心子女的健康、安全,还要教给子女说话、吃饭等等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更不必说三年之后直至成年,父母所给予子女的爱。正因为父母给予了子女无尽的爱,因此子女要永远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父母在世时要给予关爱,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守丧三年的习俗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但做不到宰我说的守丧一年,在很多地方还演变成了所谓“做七”(民间悼念去世亲人的习俗),并在三年内的清明节扫墓,以寄托哀思等形式。总之,“孔子的贡献在于将外在礼制(规范)变为内在心理(情感),此核心情感却非宗教性的‘畏’、‘敬’、‘庄’等等,而是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孝——慈’”(李泽厚《论语今读》)。

17.22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①!不有博弈者乎②?为之犹贤乎已③。”

【译文】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这是灾难呀!不是有六博、围棋吗?玩玩这些也比闲着好。”

【注释】①难:难办。一说为灾难。均可。意思是难以领悟大道,难以走上正途。②博:六博,也叫掷采,古代棋类游戏。共十二棋,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每人六棋。今已失传。弈:围棋。③贤:胜过。意思是比……好。

【解读】孔子教育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要求学生重视人性道德的修养,其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他认为整天无所用心对一个人真是灾难,其后果是年轻人无心学习,东游西逛,成为“啃老族”;中年人无心事业,玩物丧志,一事无成;老年人无所事事,就去追名逐利,或者搬弄是非。与其这样,还不如去掷采、下棋,适当参与一下这些有益身心的活动。

17.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①?”子曰:“君子义以为上②。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③,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认为礼义最珍贵。君子只有勇敢而不遵行礼义就会造反作乱,小人只有勇敢而不遵行礼义就会沦为强盗。”

【注释】①尚:崇尚。②义:指礼义。上:上等。意思是珍贵。③乱:作乱。

【解读】勇敢本来是一种好的品质,但如果只有勇敢而不能以礼义来约束行为,轻则误事,重则铸成大错。孔子针对子路好勇、性格率直粗鲁的弱点,强调礼义比勇敢更重要,目的是告诫他重视礼义和道德修养,要用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这句话,既是对子路的告诫,也隐含着对违礼僭越的诸侯、大臣等执政者进行谴责的含义。

17.24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①?”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②,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③。”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④,恶不孙以为勇者⑤,恶讦以为直者⑥。”

【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憎恶的事吗?”孔子说:“有憎恶的事:憎恶说别人坏话的人,憎恶不思进取却诽谤在上者的人,憎恶勇敢而不遵礼义的人,憎恶行为果敢却固执己见的人。”孔子说:“端木赐,你也有憎恶的事吗?”子贡说:“我憎恶抄袭别人却自认为聪明的人,憎恶不谦逊却自认为勇敢的人,憎恶揭别人隐私却自认为直率的人。”

【注释】①恶:憎恶。②下流:河的下游。这里喻指地位低而不思进取。讪(shàn):诽谤。上:在上者。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③窒:填塞。朱熹《论语集注》:“窒,不通也。”引申为固执。④徼(jiāo):抄袭。⑤孙:通“逊”,谦逊。⑥讦(jié):揭发别人隐私。

【解读】孔子主张以“仁”为本,认为要做到“仁”,首先要关爱人,同时对违背“仁”的行为要谴责、憎恶,这体现了孔子爱憎分明的态度。孔子所憎恶的四种人是执政的官员,子贡所憎恶的三种人是士人(即知识分子),虽然他们的地位、身份不同,但行为的共同点都是不遵行仁德、礼制,应该受到谴责和憎恶。

17.25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①,近之则不孙②,远之则怨③。”

【译文】孔子说:“只有女子与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抱怨。”

【注释】①难养:难于教养。这里意思是难以相处。②近:亲近。不孙:不谦逊。意思是无礼。③远:疏远。

【解读】此章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句一度被曲解为孔子有轻视妇女的思想,后来又演变为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男权主义,成为孔子歧视妇女的重要证据。但通读整部《论语》,从孔子的政治理想、人生追求,以及他对学生的教诲、对人物的评价、对事物的分析认识中,我们看到,一部《论语》处处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哲理,孔子怎么可能犯一概而论、以偏概全的常识性错误呢?因此,我们认为女子、小人都是特指部分品德卑劣的人。具体地说,女子指当时诸侯、卿大夫身边的嫔妃姬妾,小人指国君身边的宠臣、宦官,以及卿大夫的家臣一类人。这样来理解孔子的这句话,恐怕更接近于孔子的原意,既不必作一些牵强的解释,也能洗雪让孔子蒙受两千多年的不白之冤。

17.26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①,其终也已②。”

【译文】孔子说:“人到了四十岁还被别人厌恶,这一生就完了。”

【注释】①见:被。②终:事物的结局。意思是终结,完了。

【解读】四十岁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即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一个人经过少年时代的学习、修养,青年时代的奋斗、上进,到了四十岁,应该是在学问、道德上有所成就的时候,这样的人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反之,如果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说明他要么道德品行低劣,要么不学无术,庸碌无为。孔子说这样的人一生就完了,并不是说这种人不可救药,而是告诫年轻人要珍惜宝贵光阴,在年轻时勤奋学习、修养身心,使自己成为既有广博的学识,又有高尚的德行的君子,不要因为虚度光阴,到了中年时一事无成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