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定义A为申请贷款人,B为放贷者(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C为保险提供者,其大致流程是这样的:A向B申请贷款,B为了利息而放贷给A,放贷出去的钱总有风险(如A破产,无法偿还利息和本金),那么这时候C出场了,由C对B的这个风险予以保险承诺,条件是B每年向C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如万一A不能还本付息,那么由C补偿B所遭受的损失。信贷违约掉期是一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类似保险合同。债权人通过这种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当次贷违约率上升时,这种“保费”就上涨,随之增值。
CDS也常常会被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用于对赌某家公司的未来是否会破产,而交易者并不真的持有某家公司的债券。美国CDS的市场规模巨大,覆盖的债券和贷款的市场高达62万亿美元。
于是再次皆大欢喜,CDS也卖火了!你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还早着呢!
聪明的华尔街赌徒又想出了基于CDS的创新产品!这已经是衍生品的N次方了!比如说目前为止CDS已经给我带来了10亿元的收益了,现在我又新发行一个“小强”基金,这个基金是专门投资买入CDS的,显然这个建立在之前一系列衍生产品上的基金的风险是非常高的,会有人来买吗?我把以前赚的10亿元投入作为保证金,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这10亿元垫付,只有这10亿元亏完了,你的投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而你是可以随时赎回的,首发规模100亿。
天哪!简直天上掉馅饼了!还有比这更爽的基金吗?!1元面值买入的基金,亏到0.9元都不亏自己的钱,赚了却每分钱都是自己的!这简直是慈善机构啊!评级机构一看到这个“天才”的发明,简直毫不犹豫:AAA级!
既然权威的评级机构都这么说了,那就买吧!于是“小强”基金就卖疯了。各种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甚至许多国家的商业银行也纷纷买入——既然评级这么高,这么安全,那还怕什么呢?虽然首发规模是原定的100亿,但是后续发行的多少亿,只有天知道了,但是保证金10亿元却没有变。如果实际发行了1000亿,那保证金实际只能保证基金净值不低于0.99元你才不亏钱。
…………
故事讲到这儿,里面搅进去多少人、多少机构已经难以估量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同坐一条船,那就同心协力一起炒作吧!
其实只要宏观环境不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完美的链条,人人都可以在里面接天上掉下来的钱。可是随着美国利率的上升,随着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从“高高的山冈”上重重地摔下,这条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谁也逃不掉。优惠利率期限过了,美国的市场利率又升高了,先是那些贷款人无法偿还贷款了,而房价那时也下跌,即使把房子卖了也还不起贷款啊!债权人拿着房子也是烫手山芋啊,不得不去卖掉,这又导致房价进一步下跌,然后又有更多的人无法偿还贷款……
这时候那些投资于次级贷款及其衍生品的家伙可就惨喽!那些原本抢手的CDO、CDS成了白条,贷款公司倒闭、对冲基金大幅亏损,美林、花旗、摩根士丹利一个个谁也别想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共同基金也都栽在里面了,财富缩水、股市大跌,更多的人无法偿还贷款……次贷危机爆发,引起信用危机,谁也不相信谁。大家知道现代金融的核心就是信用,信用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爆发的故事大致就是如此,我相信大家已经能看得比较明白了,个人认为上面讲得已经比较容易明白了。不过,下面我们还要再来补充一点东西。
美国的债券市场非常发达,2006年年底,其债券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6万亿美元,是当年美国GDP的两倍,是股市规模的1.3倍,而住房按揭贷款所支持的债券占总债券规模的13%,即3.38万亿美元。如此大的债券规模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参与者,其中大概可以分为五大类。
一类是普通抵押贷款机构,如国民金融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它们主要向购房者提供按揭贷款,并将按揭贷款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进行融资——其购买者主要是房利美和房贷美。
第二类是以政府为背景的三大抵押贷款机构,它们一般不直接向购房者发放贷款,它们主要进行住房贷款的证券化,即收购住房抵押贷款,并以此为支撑发行证券。三大机构包括政府国民抵押协会,俗称吉利美;联邦国民抵押协会,俗称房利美;联邦房贷抵押贷款公司,俗称房贷美。
第三类是特殊目的实体(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指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接受发起人的资产组合,并发行以此为支撑的证券的特殊实体。特殊目的实体的主要功能是隔离风险,它就像一个密封的盒子,发起人将资产注入盒子后,资产便与外界隔绝,盒子之外的任何机构均不能对这部分资产的权利指手画脚。
第四类就是信用评级机构,它主要的功能是给各类证券进行信用评定,包括穆迪公司、标准普尔公司等。比如说穆迪公司按证券的信用从高到低把它们分为AAA、AA、A、BBB、BB等等级。
最后一类就是投资者,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个人投资者等,像我国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也都在这个大队伍里面。
可见,里面牵涉到了现代金融领域内几乎所有的机构。
那些乱七八糟的衍生产品不管叫什么名字,说到底还是以次级按揭为支撑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追捧呢?
首先是因为它的高收益率,虽然同时也要承受高风险。而且在次贷危机爆发前,MBS价格节节攀升,这就造成了不存在高风险的假象,可高收益却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就是次级按揭贷款背后有抵押的房地产作为支撑,一旦购房者出现违约,银行和房地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出售抵押房产获得收入来为MBS还本付息。但是他们忘了一个前提条件,这个理由只适用于一个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的市场环境。最后信用评级机构给次级按揭贷款支撑的证券以较高的信用等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那些“无良”的信用评级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
好了,聊完了美国次贷的那些事儿之后,我们就能很容易回答标题的问题了:次贷危机会在中国重演吗?
自然我国也存在着大量的住房按揭贷款,而且热钱也在大量参与房地产市场,市场的波动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难以避免。但是,我仍然相当肯定地说,次贷危机不会在中国重演!
首先,我国不允许降低房贷首付比例,不仅不会实行零首付,甚至有的情况达到了三成的比例。这其实已经大大控制了贷款的风险。其次,我国的贷款市场结构简单,商业银行贷款没有次级贷款,而且我国的金融体系相当的不发达,因此风险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使发生危机,风险传递到银行基本上就到头了,而我们的银行(主要是四大国有银行)最后实际上还有政府兜着底呢!要说贷款质量,我国银行体系内的呆坏账是很巨量的,但是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坐视不理。既然有政府信用扛着,就算有大量违约情况发生,也不至于影响整个金融体系运行。
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城市房屋贷款的限制实际上是很严的。第一套住房抵押贷款要求每月还款额不得高于家庭月收入的50%;第一套房屋90平方米以下需要20%首付,大房及第二套房的贷款要求30%的首付。而首付30%这一限制被认为是控制放贷风险的有效措施。比如1998~2002年中,香港地区房价与全港经济大跌,但是银行业却没有被拖垮、破产,这主要受惠于这一政策。而现在我国实行的就是这样的政策,实际上是很安全的,已经类似于美国的最优质抵押贷款了,远不是次级贷款所能比的。
简而言之,我国不可能发生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我们的金融体系有多发达、多安全,恰恰是由于我们的金融体系太落后了,你还根本没“资格”爆发危机呢!打个不太上得了台面的比喻吧,你就算把太监放在青楼里,他也犯不了“错误”呀!
但是我们说不会爆发次贷危机,并不是说我们的贷款一定很安全,其中出现呆坏账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对此还是要小心谨慎,未雨绸缪。